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277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第九章 认知论.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认知论,本章内容,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个人建构理论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人格的认知因素认知疗法,第一节 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你看到的是什么?,赫尔曼威特金(Herman A. Witkin,1916.8.21979.7.8),美国心理学家,认知类型之父。 1935年纽约大学生物学学士 1936年心理学硕士 1939年心理学博士 著作心理差异,威特金其人,一、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场独立 vs. 场依存 内在线索 vs.外在线索所谓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是指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

2、并对其进行认识的能力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与此相反,即当要求从整体材料中抽出一部分内容进行感知时,人会感到很困难,这种知觉特点被称为场依存性。测验方法:身体顺应测验(BAT)、转屋测验(RRT) 、棒框测验(RFT)、 镶嵌图形测验(EFT),身体顺应测验,垂直知觉问题斜屋斜椅测验:让被试在一个小屋中坐在一把椅子上,小屋和椅子的倾斜角度可以独立调整,先由主试将小屋调节到一个倾斜的位置上,然后要求被试调整他的坐椅,使之与地面垂直。他发现,这种垂直知觉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一部分人主要以内在线索(身体内部平衡感觉和受地心引力的体验)为参照进行判断;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以外在线索(视

3、野线索)为参照进行判断。,转屋测验,转屋测验是利用一个可以在圆形轨道上旋转的小屋,被试者坐在小屋中一个可以调整倾斜角度的椅子上;小屋本身总是和地面垂直的,但当小屋沿轨道旋转时就有离心力和地球引力同时作用于被试者,使他产生身体倾斜的感觉;被试的任务就是当小屋旋转时,把他的坐椅调整得和地面垂直。,棒框测验,被试坐在黑房中,面对一个发光的框和框里的一根发光棒,框和棒都向某一个角度倾斜,被试的任务是把棒调整到垂直位置,倾斜的框用于转移被试者的注意,以使人在调整棒的垂直位置时造成错觉。判断垂直位置很准确的人即场独立者,因为他们能够摆脱那个诱人产生错觉的木框或现场的干扰来作判断,而那些判断错误的人即场依存

4、者。,镶嵌图形测验,简单图形暗含在复杂图形中,要求被试把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这需要重新组织材料的能力。场独立性的人比场依存性的人,容易分离出简单图形。,场依存-场独立的特征,过程变量:以什么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普遍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 稳定性:不因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中性:无好坏高低之分 固定性与灵活性,二、心理分化论(1962),心理发展是由浑然一片向清晰分化,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渐增加,日益成熟的心理系统也就越来越完善而复杂 分化: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分化较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分化在各机能领域表现为自相一致性,分化理论的早期模式(1962)

5、,心理分化理论的晚期模式(1979),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化 心理机能分化 神经生理机能分化 场依存-场独立 分裂 机能分裂 认知改 有限的人际 有组织 特殊化 大脑半球 组技能 交往技能 的控制 的防卫 机能单侧化,三、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贡献:将认知与人格有机地整合到其理论框架中理论结构严密、可操作性强、量化、客观等符合现代科学方法论发展的趋势,即从元素分析论向系统综合论的转变缺陷:强调认知主体,忽视问题性质或问题情境(认知客体)强调场独立场依存的对立性,忽视其统一性强调心理系统变化发展的分化趋势,忽视整合趋势注意心理分化的生理基础,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修订模型(李寿欣,2008),

6、第二节 个人建构理论,说一说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用6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认为的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凯利生平,乔治 凯利George Alexander Kelly 1905.04.281967.03.06,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农庄,父亲是牧师,母亲曾是教师13岁被送到堪萨斯州威基塔读中学,先后入读四所中学,高中毕业后入威基塔教友大学,3年后转入位于密苏里州的派克学院,1926年获物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入堪萨斯大学主修教育社会学 ,1928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访学 ,研究教育并萌发对心理学的兴趣,1930年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31年获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工作:教师、临

7、床心理医生、航空心理学家等曾当选美国心理会员临床分会、咨询分会的主席,许多临床心理学的专业顾问,理论观点,人是科学家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一、人是科学家( Person as Scientist),基本假设:人是科学家( person as scientist) 人像科学家那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以及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 科学家也是人 (scientist as person)模板匹配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就象一个个透明的模板,在认识一种事物时就用一个模板,匹配就保留,否则就修改。行为差异来自于个人建构的差异我们在建构世界时,那些相对固定的方式

8、成为我们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反应模式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我们用来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称为个人建构个人建构是双向的,二、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建构/构念(construct) 人们试图解释世界时所使用的观点、思想、见解。 一个构念就是一个思想、观点和看法,用它来解释自己的经验 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以父母体罚孩子为例,对父母而言,体罚可矫正偏差行为,有益孩子成长;对孩子而言,父母的体罚只好无奈地接受;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父母体罚孩子是对儿童虐

9、待;对传教士而言,父母体罚孩子是神对罪恶世界审判的延伸。这现象说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人构念。个人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科学理论,是一个人用之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凯利形象地描写了个人构念,他说:“人类通过由他创造的各种半透明的模式或样板去观察世界,然后试图去适应构成这一世界的现实让我们把这些供人们试用的大小模式取名为不同的构念吧。”如果由某种构念产生的预测为经验所证实,那么这种构念就是有用的,如果这种预测没有得到证实,这种构念就必须修正或被抛弃。,CPC循环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 周视期(circumspection) 先取期(preemption) 控制期(c

10、ontrol)。,CPC,周视期:在接触新事物的一开始,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地审查该事物,尝试多种构念!先取期: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控制期:实现建构的阶段 通过CPC周期的循环,人们可以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三、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十一条推论:建构推论: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组织推论: 预测时形成有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两分推论: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选择推论:在两分结构中做出选择;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经验推论:建构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调整

11、推论:建构调整受到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判断推论:存在彼此分离与不一致的亚层次;共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心理相似性;社会性推论:从他人立场看待世界。,个人建构系统,人与人的行为差异是由于建构不同,以及组织建构的方式不同个人建构是双向的重要的个人建构:超级个人建构 非重要的个人建构:次级个人建构新的建构不断形成以取代旧的不适宜的建构有相似建构系统的人常常能成为好朋友建构就像理论一样,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焦点,友好的不友好的活泼的文静的 友好的不友好的 活泼的文静的 友好的不友好的活泼的文静的 活泼的文静的,建构的成分/分类,作用 核心建构(core constructs) 外周建构(pe

12、ripheral constructs) 通透性 可渗透性建构(permeable) 非渗透性建构(impermeable) 可变性 紧缩性建构(tight) 松散性建构(loose),表达方式 言语建构(verbal constructs) 前言语建构(preverbal constructs) 排列层次 主导建构(superordinate construct) 从属建构(subordinate construct),四、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建构系统有缺陷,而非过去的创伤性经验 不能预期 焦虑 “不可渗透”的建构神经症病人就像蹩脚的科学家,其构念无法有效预测未来事件

13、,固定角色疗法(fixed-role therapy),五、对凯利个人建构理论的评价,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的乐观;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现实。 忽视情绪的作用,“任何结构都有一个适合的范围中心”。 没有解释个人构念的原因,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安全的,而有的人选择冒险变化结构。,第三节 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选答题(三选一),题1:较容易,做对得5分,做错得0分题2:中等难度,做对得10分,做错得0分题3:较难,做对得20分,做错得0分,罗特

14、简介,朱利安罗特(Julian B. Rotter 1916- )美国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父母是犹太移民1937年获布鲁克林大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勒温、阿德勒、斯金纳、托尔曼二战中政府军队人事顾问、1946年任教于俄亥俄大学(遇到凯利)、1963年任教于康涅狄格大学198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一、行为预测论(预期-价值模型)(expectancy-value model),潜在的行为或一定情境中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对奖赏的预期和目标奖励价值的函数。即一定情境中的潜在行为是预期价值的函数。 BPx,s1,Ra = f(Ex

15、,Ra.s1 & Rva,s1)重要概念潜在行为/行为潜势(BPx)预期(Ex)价值(Rva)情境(s1)预期与价值都是主观的,因个体和情境而不同。,(一)行为潜势(Behavior Potential, BP),对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行为:广义的“真正的动作行为、认知、语言行为、非语言的表达行为、情绪反应等所结合而成”,(二)预期(Expectancy, E),一个人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实的成功可能性特殊预期vs.类化预期特殊预期:个体在某一特殊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类化预期:个体对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

16、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预期是由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共同决定的,(三)强化的效价(强化值)(Reinforcement Value),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简言之,强化值即我们对不同行为赋予的重要性心理价值,(四)心理情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对某一行为发生率的预期一定要与特定的心理情境相联系个体从自己的角度来界定的情境,二、控制点理论,问题解决的类化预期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一种对内-外控的类化预期(强化依赖于自己的行为或不受自己控制) 很高的跨时间稳定性大多数人

17、在内-外控这一连续尺度的某一点上(内-外控量表),罗特的内一外控制量表项目举例,1a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不幸部分是因为运气不好所致。1b人们的不幸来自他们自己铸就的错误。2a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政治的关心不够。2b不管人们怎样努力去阻止战争,战争总会发生。3a我有时不明白老师是怎样给学生打成绩的。3b我学习的努力程度与我得到的成绩之间有直接联系。4a. 普通老百姓会对政府的决策有影响。4b这个世界是由少数几个掌权者操纵的,老百姓不可能做什么来源:Rotter,1966,三、适应不良与行为改变,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六种广泛的心理需求 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行为适

18、应不良(种典型原因或类型):低预期-高价值冲突(两个不相容的高价值需求)缺乏能力不适当的最低目标(minimal goal)水平无法分辨(某种需求的价值高于一切)行为改变:改变个体的强化效价和行为预期,简评,贡献理论根植于临床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涵盖了大量现象,而且大多具有可验证性发展了内外控制点量表和人格评估技术其理论有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不足关于内外控制点的实证研究较多,罗特理论的其他方面的还没有得到同样多的实验验证。对异常行为和治疗行为的解释持犹豫态度,第四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米歇尔简介,Walter Mischel,沃尔特米歇尔(1930- ),美国心理学家 出

19、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8年移居美国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及纽约市立学院,19531956年,米歇尔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硕土学位(老师:罗特和凯利)1958年,任职于哈佛大学(奥尔波特和默瑞),1962年,调任斯坦福大学(与班杜拉共事20多年),1984以后,又回到纽约,任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一、认知情感模型(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米歇尔提出了人格的认知模型,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在该模型中,认知-情感单元是构成我们人格中核心元素的所有心理表象。个体间行为的差异是由于每个人有一

20、套独特的心理表征。,五类心理表象(人格单元)(五个个人变量),编码方式(译码和分类策略) 对有关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信息进行编码,并把编码进行分类(建构)预期和信念(预期)情感 感觉、情绪、情绪反应价值和目标(主观价值)能力和自我调节计划 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代表了人的潜力 自我表扬、自我强化 当我们处于某种情境时,人格系统中的这些单元就会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并影响最后的行为,认知变量,能力: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代表了人的潜力。 个体灵活地使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译码:人们在注意、解释和分辨事件时存在差异。预期:对行为-结果、刺激-结果的预期,不当的行为是行为-结果的预期与事实不一致的结果。

21、主观价值:对某种行为的认识,如恭维;自我调节系统: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来激发自己的行为。,二、原型,原型(prototypes):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一个人的原型是一个有许多固定特征的混合体,代表某一类人的缩影。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而且这些感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我们行为上的差异。原型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原型的利用有利有弊,对外联络员,三、图式理论,图式(schemas):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功能:(1)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 (2)提供了一个加工和组织信息的结构(加快信息处理) (3)解释人格差异:图式是相对稳定的,自我图式,自

22、我图式: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Markus, 1977)。自我图式由最根本的信息构成人格的差异在于认知结构的差异,自我图式在处理信息时的特点:1、对涉及自我的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2、对适合自我特征的刺激速度极快且自信度高;3、对涉及自我的刺激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和再认;4、对有关的行为预测、归因与推断具有较高的自信度;5、对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信息产生抵触。 Markus称之为动态自我概念,把它当成作为个人行为的主动调节者。,评价,贡献1、重视实验和证据。2、关于认知人格变量的研究,对我们如何看待和改进人格测验是很有帮助的3、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23、来对人、对情境及人与情境的关系加以分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比较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知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等 局限1、社会认知学习论不是一个整合的理论。2、他所用认知人格变量和原型不一定能解释人的行为,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对行为研究有用即可,对认知论的评价,贡献许多观点来源于观察和实验适合当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精神对心理治疗的影响近期也愈来愈普遍批判最大问题是:从实验研究角度看有些概念太模糊是否有必要用这些概念去解释个体行为差异各种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个人建构与图式有区别吗?,第五节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

24、求治者的不良认知。,Aaron BeckAlbert Ellis,艾利斯(Albert Ellis)艾利斯(Albert Ellis)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强调认知的重要性。他认为,外部的环境刺激并不直接引发行为反应,而只是引发个体的认知,而认知才是真正影响个体如何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在人格发展中,有心理困扰的人常常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 。贝克(Aaron Beck)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发展中形成一套图式来主导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忧郁倾向的人较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在其他方面他们采取理性和逻辑的态度,只有在评价自己和自己未来的时候,倾向于采取错误的认知模式,

25、从而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A诱发事件B信念C结果D-驳斥E-新观念消极的情绪结果是由非理性的信念导致的,认知改变法理性情绪辅导1例,A,事件:举手发言,老师没叫我B,观念:老师瞧不起我C,情绪:难堪、羞耻、自卑等D,驳斥:不会的,老师平时没有瞧不起我的表现,即使瞧不起我,我就自卑吗?E,新观念:也许只是老师没看见我举手,或者举手的人太多,老师顾不过来。我下次把手举得更高些、更积极些。,贝克的认知疗法,心理问题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抑郁者的“认知三角 ”:自己是失败的、世界是充满挫折的,未来是凄凉的治疗重点在于辨认并纠正歪曲的概念化过程及不良信念,认知疗法举例,P:当事情不顺利时我就忧虑。比如我考试失败时。T:怎么一次考差就让你抑郁?P:是,假如我失败了就永远别想进法院。T:所以考试失败对你来说是件大事。但是,如果一次考差就能让人变成临床抑郁患者,你认为每位测验失败的人都有抑郁症吗?每位因考差而得到抑郁症的都严重到有治疗的必要?P:不是,要看那次考试对当事人的重要性而定。T:没错,那谁来决定考试的重要性呢?P:是我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