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1081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室外电梯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十六项目部 室外电梯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 2.1工程概况2 2.2项目概况2 2.3项目设计概况33、施工准备4 3.1 技术准备4 3.2 机具准备44、施工安排4 4.1 安装部位4 4.2 施工内容7 4.3 劳动力组织85、施工工艺8 5.1 基础施工8 5.2 附墙锚固14 5.3 电梯防护架及防护门制作15 5.4 供电236、室外电梯安装程序23 6.1 准备工作23 6.2 安装工作237、安装、拆卸安全注意事项248、应急预案259、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2710、现场室外电梯平面布置图:27张仪村定向安置房项目北区室外电梯施工

2、方案1、编制依据序号规 范、规 程 名 称编 号1丰台区张仪村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北区施工图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25-20105丰台区张仪村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北区施工组织设计6京港SCD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张仪村定向安置房项目北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外,西五环内,京石高速公路以北两公里,莲石快速路以南两公里,施工现场东侧为张仪村路。总建筑面积271462.99m2,地上建筑面积207313.99 m2,地下建

3、筑面积64149 m2,其中住宅地上建筑面积190967.34 m2,配套公建地上建筑面积10152.93 m2,配套商业地上建筑面积5276.16 m2,地库人防、消防出口地上建筑面积917.57,地下2层,地上34层,建筑高度最高99.80m。结构类型:住宅部分为纯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配套商业为框架结构。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07月16日,交付日期为2013年09月02日,总工期780天。2.2项目概况工程名称张仪村定向安置房项目北区工程地址建筑场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外,西五环内建设单位北京广安置业投资公司管理单位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北京银建

4、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质量要求确保“结构长城杯”、 “建筑长城杯”合同工期779日历天,总包施工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7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2.3项目设计概况各楼号有关参数表: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功能住宅楼、商业楼、车库2设计使用年限50年3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4建筑规模楼号地上层数地层数下楼座高度地上面积(m2)其中阳台面积5北区地上A1#楼34299.8m30866.411108.55A2#楼30288.6m17833.72873.15A3#楼34299.8m30866.411108.55A4#楼30288.6m17833.72873.15A5#楼34299.8m

5、30866.411108.55A6#楼6-10221.4-32.6m5869.5638.5A7#楼26277.4m23692.26850.45A8#楼19257.8m17347.63624.52A9#楼26277.4m23692.26850.45本工程工期紧,现场小,楼座层数较高,二次结构、装修阶段施工材料品种繁多,为保证二次结构、装修期间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和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上下楼,结合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本工程装修期间垂直运输采用施工升降机。根据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确定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位置和数量,A1-A9#楼座各配置一台,共计九台。3、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

6、.1在正式施工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3.1.2熟悉相关施工规范,对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确保升降机安装及使用过程的顺利。3.2 机具准备本工程升降机型号选用SC型SCD200/200TD,为双笼带对重升降机,标准节尺寸为650*650*1508,壁厚为4.5mm规格的立管标准节重量170 kg;额定载重2*2000Kg,提升速度36m/min,最大架设高度450m,额定安装载重量2*1000 kg,电机功率2*2*11kw,吊笼重量2*2000 kg,对重重量2*1000 kg,外笼重量1480kg,双笼同时施工。4、施工安排4.1

7、安装部位1、A1#楼位于L-1L-3/L-XL-Y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2、A2#楼位于L-9L-11/L-TL-U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3、A3#楼位于L-16L-17/L-XL-Y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4、A4#楼位于R-3R-4/R-aR-b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5、A5#楼位于L-9L-11/L-eL-f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6、A7#楼位于R-16R-18/R-QR-R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7、A8#楼位于R-7R-8/R-KR-M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8、A9#楼位于L-20L-21/L-ML-N轴

8、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9、A6#楼位于R-19R-20/R-XR-W轴车库顶板上(标高-2.15m)。4.2 施工内容施工电梯的安装与拆除。具体的安装时间、拆除时间一览表:项目A1#楼A2#楼A3#楼A4#楼A5#楼A6#楼A7#楼A8#楼A9#楼安装时间2012.072012.072012.072012.072012.072012.072012.082012.082012.08拆除时间2013.072013.062013.072013.062013.072013.032013.062013.052013.064.3 劳动力组织施工升降机安装与拆除过程中所用劳动力全部由电梯厂家负责组

9、织。5、施工工艺5.1 基础施工5.1.1根据施工升降机各部件的自重、动荷载、冲切力以各荷载的系数,原说明书设计基础尺寸为55004100330,配置钢筋为12200双向钢筋网片,混凝土采用C25。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升降机基础直接落在车库现浇混凝土楼板上,传力至车库顶板。5.1.2根据附图对升降机基础在现场进行定位。5.1.3升降机基础为混凝土板,基础高度为330mm,基础尺寸4100mm5500mm。混凝土板为钢筋砼,基础配置双层双向12200钢筋网片,基础底座及预埋螺栓和混凝土浇筑一起浇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升降机。 5.1.4绑扎升降机基础钢筋,此工序做

10、好过程控制,施工记录,质量验收。5.1.5基础混凝土模板安装应牢固,接缝平整、紧密,浇注C25的砼应振捣密实。5.1.6对升降机基础进行养护,留置试块并做好砼强度报告。5.1.7 A1#楼、A2#楼、A3#楼、A4#楼、A5#楼、A7#楼、A8#楼、A9#楼座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由于以上楼座地下室顶板不具备回填土的条件,故施工升降机基础需在车库顶板做完防水层以后定位在地下一层顶板上。车库顶板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是为保证结构安全,在下部采用滿堂红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回顶。立杆间距900mm,横杆步距1200mm,立杆上部用U托和100100mm方木与顶板顶紧,立杆下部垫50mm厚方木。5.1.7.1地

11、下车库顶板做法见下图:当室外电梯基础下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毕后,C25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室外电梯基础的施工。车库顶板防水做法比电梯基础外边线外扩不小于500mm。5.1.7.2计算参数:架设高度:H=100m;双吊笼重:G1=21600kg;导轨重量:G2=60161kg/节;外笼重:G3=1600kg;对重:G4=21400kg吊笼额定载重:G5=22000kg;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安全系数:2.15.1.7.3计算: 基础承载:P1 =(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载重量)2.1=(21600+1600+60161+21400+22000)2.1=

12、212602.1= 44646kg = 438KN地基净反力pn1=P1/A =438/(4.15.5)= 19.42KN/m2 基础自重:P2=1.24.15.50.33m25 = 109.11KN静荷载:pn2=P2/A =109.11/(4.15.5)= 4.84KN/m2 防水卷材及防水保护层重(100mm厚):P3= 1.25.16.50.225 = 199KN静荷载:pn3=P3/A=199/(5.16.5)= 6.0KN/m2荷载计算:N= 19.42+4.84+6 = 30.26KN/m2车库顶板设计承载力为36KN/m2,故车库顶板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回顶。利用碗扣架体系只作

13、为加固、保证措施。5.1.8施工工艺5.1.8.1碗扣架搭设参数碗扣架支撑体系支设参数:立杆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横杆步距1500mm。回顶支撑体系平面图回顶支撑体系立面图1-1剖面图水平杆最底端一道距地300mm,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顶板支撑点长度(自由端高度)不大于500mm。梁的支撑和板的支撑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梁梁底立杆搭设高度为:1.5m+1.2m;板底立杆搭设高度为:2.1m+1.2m下垫50100mm方木,龙骨为100100mm方木,要求下垫方木排列顺直、朝向一致。5.1.8.2搭设流程 测量放线铺垫方木搭设碗扣架立杆、横杆搭设板底碗扣架立杆、横杆连接梁底

14、和顶板碗扣架铺设龙骨调节U托高度至合理位置。5.1.8.3碗扣架基础根据碗扣架搭设平面图弹出立杆位置线,碗扣架基础下铺150-200mm长50100mm方木作为垫块。平行于梁放置,位置准确、铺放平稳。5.1.8.4顶部自由端支设要求设在支架立杆底部或顶部的可调U托,其丝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支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架顶层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5.1.8.5架体验收(1)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15、 (2)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严格按照方案、交底中的脚手架搭设参数进行现场验收,保证立杆、横杆等的搭设间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自由端高度是否控制在300mm,板底支撑与梁底支撑是否采用有效连接。5.1.8.6回顶体系范围:情况1:(斜线范围内回顶)情况2:情况3:5.2 附墙锚固室外电梯附着架安装间距应9m,现场根据标准节及结构楼层标高确定具体位置。根据此工地建筑物情况,按中心距与建筑物连接尺寸 3.0m连接。本工程标准层层高为2.8m,按每三层设置一道要求安装好附墙架。附着

16、框架锚固在楼板或梁上,具体附着位置为:5.2.1 各楼座锚固层数见下表:锚固层数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第6步第7步第8步第9步第10步第11步第12步A1#首层47101316192225283134A2#首层4710131619222528A3#首层47101316192225283134A4#首层4710131619222528A5#首层47101316192225283134A6#首层4710A7#首层47101316192225A8#首层4710131619A9#首层471013161922255.3 电梯防护架及防护门制作室外电梯与结构连接处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钢管全部采用橘

17、黄色,48*3.5mm钢管,必须制作钢筋防护门,钢筋防护门采用推拉门的方式,防护制作尺寸如下:5.3.1 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脚手架,架件与主体结构拉结牢固,层层设置连墙件和八字撑,各层出料平台处满铺脚手板。见下图:5.3.2 电梯防护门自制,宽1.8m,高1.5m,用螺纹12的钢筋焊接,采用推拉门方式安装。如下图所示:5.3.3 防护架子搭设参数及计算如下: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高度均搭设至各楼座机房层檐口高度。搭设尺寸为: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mm。内外排立杆间距为0.80.9mm ,内侧立杆距外侧结构150mm。横杆步距为1.8m和1m间隔设置,1.8m处过

18、人。防护架子立杆纵距为1000mm、1550mm和700mm,700mm间距为双笼电梯双门立杆间距,两侧1550mm间距为门左右两根立杆间距,1000mm为最外侧立杆与门外侧立杆间距。施工均布活荷载为3.0kN/m2。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2.80m,水平间距3.80m,要求每栋楼必须在每个楼层必须设置不少于2个拉结点,要求在每层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出入口处墙、梁内侧位置采用48钢管用扣件和外架外立杆水平拉结。防护架子左右两侧需设置护身栏杆,起步设置200mm高档脚板,在离平台面600mm和1200mm设置两道护身栏杆。栏杆与电梯防护架子门外侧立杆相连,上面两道横杆与立杆连接,注意端部短立杆

19、要与防护架子立杆离开一段距离保证推拉门自由推拉。护身栏杆在外侧与装修外脚手架连接一道保证稳定。护身栏杆上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架子左右外侧立杆之间上下通长挂密目安全网。外用电梯轿箱与脚手板平台间距为100mm。外用电梯的底层出入口处搭设长4米,宽于较箱两侧各1米且高3米的防护棚。棚顶铺设二层50mm厚脚手板,不留缝隙,间隔500mm,上层底部挂大眼网一层,护头棚两侧满挂安全网。5.3.3.1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

20、的荷载标准值 P2=0.351.5/2=0.263kN/m活荷载标准值 Q=3.01.5/2=2.25kN/m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0.263)+1.42.25=3.511kN/m 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3.5110.92/8=0.355kNm=0.355106/5080=69.882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8+0.263+2.25=2.551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2.5519004/

21、(3842.06105121900)=0.868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150与10mm,满足要求!5.3.3.2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0.9=0.034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91.55/2=0.236kN活荷载标准值 Q=3.00.91.55/2=2.025kN荷载的计算值 P=(1.20.034+1.20.236+1.42.025)/2=1.580kN 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

22、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0.08(1.20.034)1.52 + 0.151.5801.5=0.363kN.m=0.363106/5080=71.457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1=0.6770.03415004/(1002.06105121900)=0.046mm集中荷载标准值:P=0.034+0.236+

23、2.025=2.295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2=1.146229515003/(1002.06105121900)=3.535mm最大挠度和:V=V1+V2=0.046+3.535=3.581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5.3.3.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

24、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57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91.5/2=0.236kN活荷载标准值 Q=3.00.91.5/2=2.025kN荷载的计算值 R=1.2(0.057+0.236)+1.42.025=3.18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R 8.00,满足要求!5.3.3.4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394 NG1 = 0.1394100=13.940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

25、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kN/m2 NG2 = 0.351.50.9=0.473kN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 kN/m NG3 = 0.141.5=0.21kN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2 NG4 = 0.0051.5100=0.75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15.373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1.50.9=4.05kN 风荷载标准值

26、产生的轴向力 风荷载标准值: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W0 = 0.450 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取重现期为30年确定,0.7是参考英国脚手架标准(BS 5973-1981)计算确定; 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取重现期10年确定,取消基本风压W0值乘以0.7修正系数。 脚手架使用期较短,一般为25年,遇到强劲风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脚手架底部 Uz = 0.74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0.8700 经计算得

27、到,脚手架底部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7400.8700.450 = 0.203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2NG + 0.851.4NQ = 22.973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2NG + 1.4NQ = 23.824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横杆杆的步距 (m)。 经计算得, 底部立杆段弯矩Mw=0.851.40.2031.501.502/10 = 0.081kN.m5.3.

28、3.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23.824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基本参数确定,=1.50; h 立杆步距,h=1.40(取平均值); 计算长细比, 由k=1时, =kh/i=142; = = 210, 满足要求!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h确定,l0=2.60m;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k=1.155时, =kh/i=164的结果查表得到0.262;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29、(抵抗矩),W=5.08cm3;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经计算得到 = 23824/(0.262489)=185.953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22.973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基本参数确定,=1.50; h 立杆步距,h=1.40m(取平均值); 计算长细比, 由k=1时, =kh/i=142; = = 210, 满足要求!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30、,取1.155;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h确定,l0=2.60m;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k=1.155时, =kh/i=164的结果查表得到0.262;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M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 0.081kN.m;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22973/(0.262489)+(81000/5080)=195.256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31、!5.4 供电在施工升降机6m范围内装设一配电箱,容量不小于25KW。供电电压为380V5%。6、室外电梯安装程序6.1 准备工作6.1.1 准备好一台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机全套设备,(包括导轨架、附墙架、双吊笼的全部结构传动及电气设备、升降电缆等)。6.1.2 全套安装工具、用具、及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6.1.3 在现场塔吊方便的时候请塔吊帮助起吊吊笼、底盘、基础节就位。6.1.4 人员组织,安装队长1人,全面负责指挥现场安装,安全员1人负责安全工作,安装工6人(其中有1名电工),以上人员都具有相应工种操作证。6.2 安装工作将部件运至安装地点 装底笼和二层标准节 装梯笼 接高标准

32、节并随设附墙支撑 安配重 试车,做坠落试验 报验6.2.1 验收基础,合格后将底架吊放于基础上,左右两半底架穿螺栓,连接坚固,用在底架下垫铁板的方法,将底架找水平,检查导轨架的垂直度不大于1/1500。导轨架下正对着立管的底面必须垫实塞紧,外笼四壁垂直度不大于1/1000。合格后将地脚螺栓二次灌浆(可加速凝胶)。6.2.2从上往下顺导轨架放入吊笼,按安装规程调整好齿轮与齿条,导轨与立管的间隙。将对重插入导轨槽,安装好笼顶安全护栏及吊杆,安装电控箱,连接电缆线,将操控盒临时引到吊笼顶上。紧固地脚螺栓,接通电源,小行程试车调好下限位及下极限开关碰块确认正常后即可转入加节接高。6.2.3加节接高在有

33、塔吊配合的条件下,每吊一钩可接高6节注意拧紧每一条连接螺栓。在无塔吊配合情况下,利用笼顶小吊杆每次只准吊一节标准节增高1.5m。每升高69m应装一道附墙架。每隔3层安一个附墙架(最大不得超过9m),最上一个附墙架以上的导轨架高6m。6.2.4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导轨架的直线度、垂直度(1/1500)螺栓的紧固、内外笼门开闭顺、各限位开关灵敏有效、试车升降、制动均可符合标准要求。6.2.5 按试车程序进行试车,使其达到正常运行条件。把梯笼操纵按扭盒拿到里笼顶上,接装一节使总高度达到6.037m,并在4.656m高度上装第一个支架,以两台经纬仪校调导轨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2mm),随后拧紧地脚螺栓

34、,在此之后即可开动梯笼并使用梯笼上的电动起重机进行接高架设。6.2.6在两台经纬仪的监视下进行接高架设,使在任何高度上的垂直偏差均不超过10mm。导轨架的接高与附墙支撑和站台结构的装设协同进行,即每接两节标准节后,安装附墙装置,并装设站台及其剪刀撑、斜撑杆系统、安全栏杆和分层碰铁。6.2.7装至所需高度后,装上最高限位碰铁和天轮组,将平衡锤就位并支在离基础表面0.46m的高度上。放下钢丝绳与平衡锤接好,上端通过天轮和绳轮,张紧后以3道绳卡卡牢(但不能过紧,以免损伤钢丝绳),剩下的钢丝绳绕在钢绳架上。6.2.8 润滑全机并全面调整碰铁位置,安装并调试安全栏杆、电气控制,将起重机拆下平放于里笼顶上

35、。接好地线和避雷针,最后将8H的固定螺钉松开,使之停止工作。6.2.9 在试车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接地采用接地摇表进行测试,电机及配电箱采用绝缘摇表进行测试,相间、相对零、相对地及零、地间均应测试。6.2.10 室外电梯所需报验资料应按照规程要求,把所有报验资料填写齐全。7、安装、拆卸安全注意事项7.1遇有雨、雾及六级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此工作。7.2参与安装与拆卸的人员必须熟悉升降机的机械性能、结构特点、并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7.3参与作业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各负责任,并明确一人负责统一指挥。严禁酒后指挥。7.4在高空作业的人

36、员,身体状况必须符合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作业,且安全用具要携带齐全。 7.5吊笼顶平台作业人、物总重量不得超过650kg;安装拆卸时,严禁超过架设荷载(即无配重时的荷载量)的规定。7.6地面作业人员要明确升降机附近电源开关位置,以便发生意外故障时切断电源。7.7施工电梯周围2.5m范围内,离地面3m左右高度处,要架设坚固的防护棚,作业区上方即地面10m范围内设禁区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7.8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7.9安装拆卸和维修的人员在井架上作业时,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带,不得以投 掷方式传递工具和器件,紧固或松开螺栓时,严禁

37、双手操作,应以手扳扳手,一手握住井架架杆。7.10作业人员严禁上下抛掷工具。8、应急预案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根据施工电梯的特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有:机体倒塌事故;吊笼高空坠落事故;吊笼冒顶(未坠落)事故;机械伤人事故等。应急程序:1、重大事故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同时可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工地当班负责人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成立指挥部(组)善后处理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求救请求2、一般伤害事故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等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善后处理3、现场应急救援措施: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

38、现场救援措施备注11机体倒塌及吊笼坠落事故2高空坠落事故1附墙件松脱2装拆过程违章操作3使用中超载且限速器失效1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2按照有关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3有关人员迅速与市政医院联系或报120急救中心。4 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调动相应设备工具,采取正确方法施救。5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途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是否死亡应由医生判断。因高空坠落一般会有骨伤伤害,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给伤者造成二次伤害。6要给伤者及时止

39、血。7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应迅速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并组织治安队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保证事故现场救援道路畅通,以便救援的实施。8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如上一级部门在事故现场建立应急指挥部,专业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本项目应急救人员应协助他们进行施救,并服从他们的统一指挥。2吊笼冒顶(未坠落)事故上行程开关失效或漏装且操作员无证精神不集中1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用手机或对讲机通知设备员到达事故现场。操作员将控制手柄置于停止位置,(断开)关闭一切电器开关,吊笼内人员静待救援人员到达。2应急程序启动,指挥部迅速成立3设备员和相关救护员迅速赶到现场,立

40、即判断现场状态,制定救援方案:1)用塔吊机吊着电梯吊笼顶作保险。2)打开吊笼靠建筑物进出门,用2人扶木(竹)梯接应吊笼内人员逐渐一一慢慢下到电梯进出平台。3其他参照应急救援预案总方案9、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9.1 司机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两眼视力各不低于0.8,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癫痫、高血压、心脏病、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的疾病,无妨碍起重作业的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9.2 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市级主管部门核发的操作证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证要随身携带。9.3 司机必须按所操作的施工升降机的起重性能进行作业,乘人乘物时必须遵守安全“十不准”规定,即:9.3.1梯笼有载荷的

41、情况下,不准离开电梯。9.3.2 信号不灵时,不准开车。9.3.3制动器未调整,有零部件失灵时不准开车。9.3.4正在调整部件、加润滑油未加防护罩时,不准开车。9.3.5更换安全装置时不准开车。9.3.6电气装置不可靠时不准开车。9.3.7梯笼超载时不准开车。9.3.8 正在装卸货物时不准开车。9.3.9雷雨天视线差时不准开车。9.3.10酒后或患病时不准开车。9.4 上班时必须进行交接班手续,检查交接班记录,记载事项。检查各部螺栓紧固情况,检查横竖支撑、站台及站台防护门情况,检查结构无变形、开焊,检查钢丝及滑轮磨损、紧固情况,检查传动系统的电机蜗轮箱、齿轮、齿条导师向轮、轨道、靠背轮,检查电气线路、仪表操作按钮以及电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9.5 检查基础是否下沉,运行范围有无妨碍和突出物体,检查接地线接触是否良好。在空载运行时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