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1967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服务系统 技术白皮书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技术白皮书产品名称: 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开发单位: 奥瑞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沈阳路108号创新大厦422室邮政编码: 264209联系电话: 0631 - 5621520 5621505 2861205电子邮件: yin_zhou目 录TU一UTTU背景UT1TU1.1UTTU无限的商业邮箱的存储空间和低廉的系统费用UT1TU1.2UTTU能满足多媒体通信存储需求的电子邮件系统UT1TU1.3UTTU从源头上消灭垃圾邮件UT2TU1.4UTTU阻断病毒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播UT2TU二

2、UTTU技术架构UT3TU1.1UTTU基本原理UT3TU1.2UTTU关键技术内容UT5TU三UTTU技术特点和创新性UT7TU1.1UTTU产品创新点UT7TU1.1.1UTTU产品结构创新UT7TU1.1.2UTTU产品技术创新UT7TU1.1.3UTTU产品性能的革命性变化UT7TU1.2UTTU对等网络实名技术的创新点UT8TU1.3UTTU对等网络检索技术的创新点UT8TU1.4UTTU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的创新点UT8TU1.5UTTU对等网络存储技术的创新点UT9TU四UTTU功能说明UT9TU1.1UTTU系统管理员功能UT9TU1.2UTTU域管理员功能UT9TU1.3UT

3、TU普通用户功能UT10TU五UTTU实现方法UT11TU1.1UTTU实现平台UT11TU1.2UTTU实现的语言环境UT11TU1.3UTTU实现方式UT11TU六UTTU系统运行环境UT11TU1.1UTTU企业版UT11TU1.2UTTU专业版UT11TU七UTTU技术来源、知识产权归属UT12TU八UTTU国内外发展现状、同类产品和技术的比较UT12TU1.1UTTU同类产品比较UT12TU1.2UTTU对等网络实名技术 (PNS) 比较UT12TU1.3UTTU对等网络检索技术 (PIS) 比较UT13TU1.4UTTU对等网络存储技术比较UT13TU九UTTU与传统邮件系统的比较

4、UT14TU1.1UTTU与广义的传统邮件系统的比较UT14TU1.2UTTU与SendMail的比较UT15TU1.3UTTU与微软Exchange Server的比较UT15一 背景随着网络用户数目的飞速增加,网络内容的日益丰富,多媒体数字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本公司主要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提供无限容量的高稳定、高可靠的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用以满足电子邮件市场的如下急需:1.1 无限的商业邮箱的存储空间和低廉的系统费用专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电子邮件已经取代电话和传真,成为现代企业中最重要和最流行的通信工具。在2000年7月Pitney Bowes的Messaging for Innovatio

5、ns调查研究中发现,美国大型企业平均每位员工每天收发204个电子邮件。由于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现代企业对电子邮件存储空间的需求正以每年翻翻的速度增长,这给各家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现代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商业邮箱存储空间危机。根据Network World Magazine在2001年1月31日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E-Mail Growth Hogs Enterprise Resources),2001年平均每个电子邮件的大小是286K字节。这样平均每个员工每天收发邮件量是5.83兆字节。一个100兆字节的邮箱将在34.3天内被填满。而现在美国企业中能为每位员工提供100兆字节邮箱的公

6、司屈指可数。因此为了节省开销,很多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不少对收发邮件点限制,可这样又对员工的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系统费用的前提下,解除对员工电子邮箱尺寸限制从而提高员工生产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迫切需求。而基于对等网络的电子邮件技术正是用来解决这项矛盾的!1.2 能满足多媒体通信存储需求的电子邮件系统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照相机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照相机。在未来十年里,数字照相机的市场大小将会增加一倍,并且其普及速度也在逐渐增加。数字摄像机在发达国家开始普遍流行,这种趋势会逐渐加快并扩展到世界各国。电子照相机和电子摄像机的出现也对电子邮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张普通电子照片的大小

7、在压缩后的尺寸大约是600千字节,一段动画需要几兆字节,而一段影像需要几百兆字节。现有的邮箱容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对等实体电子邮件技术将会及时满足用户对存储空间的要求而受到广泛欢迎。1.3 从源头上消灭垃圾邮件年月份,垃圾邮件的数量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超过了正常邮件的数量。预计到年,垃圾邮件的数量将会占所有邮件总量的左右。据统计,美国在线每天要处理的垃圾邮件量达几十亿个。许多专家预计,如果垃圾邮件的迅猛发展势头不能得到及时制止,邮件本身的可行性将会成为问题!面对垃圾邮件的强大攻势,互为敌手的微软公司()和美国在线公司()不得不联手对付垃圾邮件的威胁。传统的应付垃圾邮件的方法是依赖于邮件过

8、滤器。邮件过滤器仔细检查每一封邮件的内容,根据发送邮件地址、邮件内容中的关键字等等来判断一封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这个解决方案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一是工作量大,互联网上每天流动的垃圾邮件数量以数十亿计,过滤每一封邮件显然存在可行性问题,特别是在邮件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过滤器的使用往往导致系统性能的迅速降低,比如现在一般过滤器导致服务器处理容量降至原来的十分之一。三是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往往内容上并无区别,从内容上判断一个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存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对等网络邮件系统设计使用微支付技术,邮件用户每发出一封邮件,它需要向对方支付一定数目的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技术能准确统计任何一个用户发出的邮

9、件总量,从而可以控制任何一个人可以发出的邮件量。垃圾邮件的特点是邮件数量大,使用对等网络邮件个人服务的微支付特性,结合对等网络邮件个人服务的其他高级设计,系统管理员可以有效地控制垃圾邮件,使它不能发出。从而一方面达到了控制垃圾邮件的能力,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反垃圾邮件技术需要查看邮件内容等局限性,无论在效益和性能上都有极大提高。1.4 阻断病毒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播病毒已经成为行业和任何电脑用户的头号敌人。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高达亿美金的损失,而年的造成了高达亿美金的损失。最近的病毒在其高峰期造成了的互联网通信数据包毁坏。许多专家相信,过去的这些病毒造成的损失还仅仅是个开始,以后的新型病毒可以造

10、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前面提到的这些病毒造成的损失。美国国土安全部警告病毒攻击可能是恐怖分子将要使用的一个新型手段。年月份,美国政府发布National Strategy to Secure Cyberspace要求政府和企业联手遏制病毒的传播。更加令人忧虑的是现有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病毒的传播工具。最近的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都是主要通过传播的。现在的防病毒方案依赖于杀毒软件,为了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用户往往需要同时安装多家杀毒软件产品,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更新杀毒软件。同时杀毒软件只能用于发现和消灭已知病毒,对于新出现的病毒就无能为力了。从这种意义上,现在的防病毒方案总是滞后于病毒的传播,不能有效保护用

11、户。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系统邮件个人服务的所有系统通信是基于用户私钥,即使病毒感染了某台机器,该病毒也很难或无法获得用户私钥,从而阻止病毒使用该私钥和其他用户通信。这样对等网络个人邮件服务可以从根本上切断病毒传播链,从而保护用户不受病毒侵害。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可以阻止所有新、旧病毒传播。此外对等网络个人邮件服务中所有用户通信都有数字签名,有助于发现任何病毒的源头,从而可以给司法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司法工具。二 技术架构1.1 基本原理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一般采用一台专用的邮件服务器代为收发本系统的电子邮件。这种中央集中的方式对该服务器在存储,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专

12、门的维护。这样就增加了应用成本。同时由于系统成员的邮箱都设在服务器上,服务器有 限的硬盘容量限制了成员邮箱的大小和成员的数量,造成系统扩员时系统构建成本随着成员数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加。据统计,一个企业的电子邮件通信的80%为内部通信。这种通信本质上可以在成员间直接发送,但是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对中央服务器依赖使得系统中的所有邮件都得绕道于中央服务器,从而给网络和服务器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图 1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则构建在一个与传统电子邮件系统完全不同的纯分布式的环境之上。一个安装了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的系统,将在该系统内部所有成员的计算机上安装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服务程序。该服务程序将直接

13、管理个人电子邮箱的创建、管理,和电子邮件在成员与成员、成员与网关之间的传递。与现有电邮系统不同,电子邮箱将被直接创建于个人计算机上。传统的中央服务器在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中则退化为一个邮件网关,主要负责外部邮件的收发和路由。而系统内部的电子邮件传递将不再绕道于传统的中央服务器,而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直接发送。正如上图所示,如果对方成员的计算机当时不挂在线上,我们的对等网络就会发挥其协作特性,利用网络的共享存储来存储邮件。当目标成员上线的时候,他的机器又会从对等网络上收集获取发给他的邮件。另外,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中嵌入了一个高效的网络支付系统。电子邮件的发送者必须向收信者或者暂时代为存储数据

14、者支付虚拟货币。这一措施从源头上预防了系统内垃圾邮件的产生,还在鼓励用户多为他人提供服务同时也使用户能更多地得到他人的服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协作环境。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对等网络平台TCP/UDP个人计算机对等网络平台TCP/UDP个人计算机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对等网络平台TCP/UDP个人计算机网络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图 2以上这些协作功能都是基于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在一个不稳定的大规模的分布式的计算环境上提供一个稳定的计算、存储共享机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本公司专利技术:对等网络软件平台技术。该技术可以整合网络上闲置的边缘计算资源,让系统内的成员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安全、公平地搜索、共

15、享包括处理器周期、存储、带宽在内的各种计算资源。它就是2002科学美国人杂志在一个世界级的计算机的文章中指出的一个国际互联网级的操作系统 - “一个国际互联网级的操作系统将使程序员能在这个世界级的计算机上自由地创造软件而无需担心它所基于的杂乱无章的硬件。”本公司开发的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系统就是在这个互联网级的操作系统上的一个应用程序。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高效收发邮件、邮箱容量无限、系统可无限扩展、超高的稳定性和抗毁性、保密通信、反垃圾邮件、阻断病毒传播。1.2 关键技术内容本公司的对等网络软件平台技术功能全面而高效,具有相当的复杂度。它不仅成为了本项目产品的基础平台,也可以

16、作为未来效用计算和格式计算的基础平台。本公司的对等网络软件平台主要由四个基础模块组成。1) Peer Naming Service对等网络实名服务(PNS)一个对等网络系统往往由一个物理网络上的一系列节点计算机组成。典型的物理网络可以是国际互联网或公司内部的局域网。为了使对等网络内的每个节点都能够找到任何一个其它节点从而使对等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虚拟网络,系统内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实名(Peer ID)。通过这些实名,对等网络中的节点计算机到实名空间有了一个一一映射。而在物理网络中的数据通讯往往是基于IP地址。这样,为了使对等网络中的节点之间能够自由通讯,从对等实名到IP地址的转换服务

17、是一个对等网络系统所必须的。对等网络实名服务就是这样一种没有中央服务器的协作式实名查询服务。该技术是整个奥瑞对等网络平台技术的基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对等网络实名服务可以找到在对等网络实名空间中离目标实名最近的实名和它所代表的节点的IP地址,对等网络实名服务可以被应用于分布式哈希表技术(DHT).因为,给定一个键,该键可以被哈希到一个实名值,然后通过这个实名用对等网络实名服务快速找到在实名空间中离该哈希值最近的节点,将键存于该节点。这种应用将在本公司的另一项技术,对等网络数据检索,中找到例子。Peer Indexing Service对等网络数据检索 (PIS)对等网络数据检索技术利用了基

18、于对等网络实名服务的分布式哈希表技术,建造了一个纯分布式数据检索服务。奥瑞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就是应用对等网络数据检索来实时搜索对等网络中可利用的存储资源。Peer Secure Payment Service 对等网络安全支付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解决的是对等网络数据存储安全付费问题。在我们的对等网络中,当一个节点要存一块数据到另一个确定的节点时,或者当一个节点要从另一个节点获得服务时,第一个节点要向第二个节点支付一定的虚拟货币。这样,在对等网络中,每一个要获得服务的节点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每一个提供服务的节点都将获得一定的货币。这样系统成员在利益的驱动下愿意主动提供服务,从而避免了由于愿意提供

19、服务的节点不够而造成的Super Peer 问题。也就是说,系统中的所有服务只是由系统中极小的一部分成员提供,这部分成员负载压力很大,而其他成员则坐享其成,不愿意分担压力,造成负载失衡和分配不公。奥瑞个人电子邮件服务中的分布式存储服务就是建立在这个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之上,从而用成员利益确保在系统内有足够的成员计算机提供充足的存储资源。Peer Storage Service 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PSS)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技术是基于对等网络实名技术,数据检索技术和数据安全存储技术的对等网络数据存储共享技术。奥瑞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就是应用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技术来存储发给暂时不在线上的目标节点的电子

20、邮件。当然,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技术也可以被应用于个人电子邮件服务以外的产品。Core Email Service (Mail Transfer Agent i.e. MTA)Peer Storage ServiceMessaging ServicePaid Point Storage ServiceSMTPMessaging ServicePeer Name SerivieSecure Storage ServiceIndexing ServiceAccount Management Service图 3上图为各项技术模块在整个项目产品中的结构位置。三 技术特点和创新性1.1 产品创新点1.1

21、.1 产品结构创新突破了传统系统将电子邮件服务设置在中央服务器上的限制,将电子邮件服务程序分布于个人计算机上,形成了一个对等的电子邮件通信网络。1.1.2 产品技术创新A. 公司的对等网络计算平台技术解决了如何在一个不稳定的大规模的分布式的计算环境上提供一个稳定的资源搜索和共享机制的问题。由于个人计算机与传统的服务器相比具有不可靠、不能时时在线上等动态特性,这个问题的解决保证了对等网络个人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B. 对等网络计算平台综合了对等网络实名技术、检索技术、安全支付技术和存储技术等四项对等网络基本技术,并对每项技术进行了创新。对每项技术创新点的具体描述请见以下几个小节。1.

22、1.3 产品性能的革命性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的创新使得项目产品的性能与现有产品的性能相比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A. 邮箱容量由于邮箱直接开设在个人计算机上,邮箱的容量取决于该机的硬盘大小。这与传统邮箱相比等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完全突破了容量限制,为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C. 信件收发速度系统内部的信件收发直接点对点通信,不必绕道于服务器,减少了网络流量,加快了信件收发速度。D. 可靠性协作式分布环境不必依赖于中央服务器,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有邮件通信存在。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毁性和可靠性。E. 安全性系统基于安全通信模块,所有通信均需公私钥加密、验证。F. 反垃圾邮件由于采用了对等网络

23、数据存储安全付费系统,发送邮件需要向对方支付虚拟货币,这从源头上遏制了垃圾邮件的产生。G. 系统构建成本不必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和磁盘存储阵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用户自己的个人计算机资源。而且随着系统的增员,系统的成本增加只是在于新增的客户端软件,成本只会极慢地线性增长。而传统的邮件系统在成员增长时往往会在服务器软硬件负载过满时遇到瓶颈,需要更新服务器软硬件,成本昂贵。H. 维护费用在本产品系统中,由于没有责任重大的中央服务器,自适应能力强,系统维护不需专人看管,大大节约了维护费用。1.2 对等网络实名技术的创新点2) 对实名的查询速度与系统中节点的个数的对数成正比,从而使系统具有无限可扩展性;既适

24、用于内部局域网,也适用于整个国际互联网。它的优越算法进一步保证了查询速度不敏感网络的动态特性;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该技术同时支持IPV4和IPV6。1.3 对等网络检索技术的创新点3) 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利用中央数据索引建立的搜索引擎技术,建立了基于对等网络设备的协作共享式实时数据检索。它的检索速度与系统中节点的个数的对数成正比;各节点为检索所承受的计算负载相当平衡,没有瓶颈,从而使深度检索国际互联网级的对等网络上的任意资源成为可能。它的准实时特性又适用于动态的数据环境,使它成为未来对等网络资源共享、调配的基础服务。1.4 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的创新点4) 大多数的在线支付系统都要依靠一个中央银

25、行来验证、核实每笔交易中货币的流动。这样的做法对于大规模的对等网络系统来说对于中央银行服务器的负载太大,不现实。本公司的对等网络安全支付系统的在算法上结合了微支付算法和传统算法,减少了支付过程对中央银行服务器的依赖,将更多的计算放在线下处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交易的效率。它创造了存款箱的概念,以最小的努力防止了不法成员的二次存款。1.5 对等网络存储技术的创新点5) 给定一个数据块,对等网络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利用对等网络检索技术在对等网络中找到最合适的存储资源在将数据存储前,PSS对之进行了分块和冗余编码,保证只需获得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恢复原来的数据。这种编码和冗余可以很好地适应动态环境。分

26、布式存储服务是建立在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之上的,从而以付费的方式用成员利益确保在系统内有足够的成员计算机提供充足的存储资源。四 功能说明1.1 系统管理员功能1) 系统管理员密码修改2) 创建域3) 删除域4) 域名列表1.2 域管理员功能1) 登录域2) 登出域3) 启动域4) 关闭域5) 修改域管理员密码6) 修改注册服务器地址7) 网关管理A. 网关列表B. 增加网关C. 删除网关D. 修改网关地址8) 实名服务种子服务器管理A. 种子服务器列表B. 增加种子服务器C. 删除种子服务器D. 修改种子服务器地址9) 用户管理A. 用户列表B. 增加用户C. 删除用户D. 用户搜索E. 修改

27、用户密码和信息10) 用户注册令牌管理A. 令牌列表B. 令牌搜索C. 创建令牌D. 删除令牌E. 更新令牌1.3 普通用户功能1) 邮箱信息管理A. 邮箱注册B. 邮箱密码修改C. 用户个人信息修改2) 本机邮局管理A. 启动本机邮局关闭本机邮局本机邮箱列表删除本机邮箱邮箱管理所在硬盘分区所剩空间邮箱大小设置暂存空间大小设置邮件路由设置客户端邮件应用程序管理A) 增加允许使用邮件服务的应用程序B) 删除允许使用邮件服务的应用程序五 实现方法1.1 实现平台目前,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是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占据了绝大多数个人计算机市场。由于奥瑞的电子邮件服务将

28、被安装于大量普通的用户端计算机,因此选用Windows开发平台保证了我们能够整合、利用最多的资源。奥瑞的电子邮件服务中的服务器只增加了管理用户注册和提供网关服务的功能,其他功能与普通用户端机器相同,所以对硬件的要求很低。传统的中央服务器通常会用到HP, IBM, SUN等公司的小型机,通常会安装HP-UNIX, AIX ,SOLARAS和LINUX等操作系统。而现在,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服务器只需由普通PC充当即可,而且数目可以任意增加,Windows操作系统足以满足要求。1.2 实现的语言环境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与奥瑞对等网络计算平台之上。奥瑞对等网络计算平台作为产品的核心

29、技术全部由C/C+开发,并作了系统优化。这大大提高了系统核心代码的运行速度。用户管理服务器代码则是基于.Net Framework的Web Service。Web Service调用COM,COM调用PRC,PRC调用我们的核心Windows Service1.3 实现方式奥瑞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在用户安装后表现为Windows Service,在后台运行。邮件用户可以通过企业的网页注册新的邮件账户。用户可以通过基于MFC图形界面的设置进程,察看、管理在本地的个人邮箱情况。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网页管理域系统和系统中的用户成员。六 系统运行环境 1.1 企业版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

30、dows 2000, 2003, XP; 加上 .Net Framework内 存:256M以上硬 盘:10G以上 1.2 专业版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0, 2003, XP内 存:128M以上硬 盘:没有限制七 技术来源、知识产权归属本项目的所有技术均为公司自行开发,公司拥有专利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其中,公司已经为对等网络计算平台中所包含的四项基本技术:对等网络实名技术、对等网络检索技术、对等网络安全支付技术、对等网络存储技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八 国内外发展现状、同类产品和技术的比较1.1 同类产品比较在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领域,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科研论文提及

31、。最先进的工作都只不过涉及项目原型。具体的例子请参看p2p-email项目(http:/p2p-email.jxta.org/servlets/ProjectHome)和J. Kangasharju, K.W. Ross, D. Turner, Secure and Resilient P2P E-Mai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2P Computing, Linkoping, Sweden, September 2003。其中JXTA的p2p-email项目自从2002年出了Alpha版后

32、就基本停顿。而后者则对P2P E-Mail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勾画了 P2P E-Mail的美好前景。这个德国的TU Darmstadt、美国纽约Polytechnic University和加州州立大学的合作项目还设计并且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但这个原型系统非常原始,只覆盖了本项目产品的1/3的功能。从以上各机构对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的研究显示出对等网络电子邮件服务美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他们都是依赖于别人的对等网络平台,使得产品不能自主完整。同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没有一家机构的模型能结合包括对等实名、检索、存储、支付在内的对等网络所需的所有基础服务,他们的产品性能离商用要求还很远,实用化

33、和商品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本项目产品立足于自身开发的高性能的对等网络平台,提供了功能完整的商用对等网络电子邮件系统。这在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本项目产品的革命性和独创性的最真实的体现。1.2 对等网络实名技术 (PNS) 比较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著名对等网络系统,像Gnutella和Freenet,的实名系统是一种基于广播方法的实名查找系统。这种算法虽然利用了分布式并行的优点,但是不能保证查找结果,而且极大地占用了网络带宽资源,查找效率很低。MIT的chord系统,UC Berkeley 的CAN系统,和Microsoft Research和Rice University 的Pastry

34、系统以各自的方式避免了采用广播方法技术,为查找结果赋予了确定性,并提高了查找效率。本项目的PNS技术,在效率上进一步超过了Chord和CAN系统,在效率量级上与最新的Pastry技术相似。但是PNS技术在系统的简单性上超越了Pastry,并运用了指数性缓存等新的概念和算法,在抗毁性和动态环境的自适应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以下表格提供了一个PNS技术与这些世界上最新的P2P实名技术在搜索效率上的比较,反映出PNS技术在搜索性能上的优越。其中N是对等网络系统成员的个数。PNSGnutellaFreenetChordCANPastry搜索效率表 11.3 对等网络检索技术 (PIS) 比较世界上已有的

35、最新的P2P检索系统如GISP(Global Information Sharing Protocol)只是对现有的DHT直接简单应用,也就是说给定一个(key, value)对, 将它Hash到一个ID;再用实名服务找到对应这个ID的机器的网络地址,这台机器就负责存储有这个key的对子。GISP没有考虑到负载平衡和信息的动态实时性。而本项目的PIS技术采用分层的ID空间,加入了抗毁功能,考虑了负载平衡和相邻节点的动态同时上下线,并用cache提高检索速度,基本达到检索的实时行,在性能上全面超过GISP。1.4 对等网络存储技术比较目前世界上最新的P2P存储技术,如PAST,只是应用一项对等网

36、络实名技术Pastry直接将文件存于与文件ID最相近的节点上。这种算法没有考虑到文件的大小和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存储能力的不同。它的cache技术是将文件直接随机复制,没有进行冗余编码,降低了数据抗毁性。UC Berkeley的OceanStore有了很大改进,考虑到了冗余编码,但它的erasure编码方式使得写操作非常慢,同时也没有一个虚拟货币系统解决SuperPeer的问题。OceanStore虽然在资源优化利用上采用了Tapstry技术,利用上了locality特性;但是仍然没有利用一套像PIS那样完整的资源搜索技术。另外,UC Berkeley的这个研究项目离商业用途还很远。他们于去年,

37、也就是2003年才推出OceanStore的原型:Pond。相对而言,本公司的对等网络存储技术采用了一种快速的冗余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块和编码,提高了数据抗毁性和数据的断点续传功能。然后利用PIS技术对所需资源进行实时检索,优化了存储负载。并结合安全支付系统,避免了super peer的问题。九 与传统邮件系统的比较1.1 与广义的传统邮件系统的比较广义的传统邮件系统与奥瑞对等网络邮件系统的比较传统邮件系统奥瑞对等网络邮件系统定位ISP和各类型企业ISP和各类型企业对硬件要求高,高端服务器,磁盘阵列,SAN很低,普通PC群、网络负载自然平衡操作系统基于Unix,Linux或Windows S

38、erverWindows系统构建成本高很低、可利用闲置资源、基本无需昂贵的软硬件代码大小庞大小巧灵活可扩展性 中等极强系统管理复杂简单系统运营费用高低邮箱大小受服务器空间限制无限反垃圾邮件依赖于使用过滤器、效果差、成本高从源头上阻止垃圾邮件、效果好、成本低防病毒正逐步成为病毒传播的工具能有效切断传播链可靠性系统可靠性依赖于中央服务器有网络就有邮件安全性 基本协议明文传输专门的安全认证机制,所有通信都有128位公私钥加密,专有通信协议1.2 与SENDMAIL的比较Sendmail是Unix世界最流行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它除了采用传统的中央服务器结构、分布式扩展难的弱点外,还有单进程,运算慢,难以

39、承受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等弱点。另外,完全以系统用户作为邮件系统的用户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Sendmail基于操作系统本身的文件系统,没有严格的邮箱管理,发送效率低,可靠性差。除此以外,Sendmail最大的弱点在于管理复杂,设置困难。需要有专家管理运营,运营费高。1.3 与微软EXCHANGE SERVER的比较程序和数据固化严重,无法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平行处理,无法经受大量用户并发投递的考验。由于邮箱集中的中央服务器,邮箱大小受到很大限制。由于Exchange Server 基于Windows 系统,受操作系统的制约,单独的中央服务器的可靠性在对付大量用户时经不起考验。另外,Exchange Server设置同样过于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