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264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3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广播电视概论.docx(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第一章当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广播电视的诞生;广播的诞生:19世纪20世纪初,利用无线电波传送;最早利用无线电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金纳德*奥;美国正规的每日广播:底特律德福雷斯特的8MK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匹兹堡KDKA电台;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写信给无线电实验所称广播是:;电视的诞生:电视的关键首先在于:解决光电转换的问;一八8 第一章 当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诞生广播的诞生:19世纪20世纪初,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实验相继成功,导致了广播的诞生最早利用无线电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金纳德*奥布利* 费森登和“无线电之父

2、”李* 德福雷斯特美国正规的每日广播:底特律德福雷斯特的8MK电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最早的一个民间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匹兹堡KDKA电台(美第一家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正式广播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正式开播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写信给无线电实验所称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电视的诞生:电视的关键首先在于:解决光电转换的问题(把光的图像变成电信号传出去,接收时再把电信号复原为光的图像) 电视发明的基础:一八17 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硒,一八73,英科学家约瑟夫* 梅发现硒的“光电作用“特性;一八84德工程师保罗* 尼

3、普柯发明机械性的无线电图像扫描盘1906澳 工程师罗伯特*里埃本设计出放大的电子管,对无线电放大技术和电视发展至关重要1907俄国罗津格研制电子射束管的电视实用模型,显示了简单的电视图像1925“电视之父”英科学家贝尔德利用机械扫描盘成功完成了传送和接收画面的实验,26年在伦敦公开表演 1929 英开始实验性电视广播,第一次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是工程师弗莱明的电视讲话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试验广播的国家是:美国,1928年第一座实验台1936年11月 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成英国和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的电视台,11月2日正式播送电视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 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 英国

4、1941 美国第一家商业电台:全国广播公司WNBT电视台正式播出1946 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有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1940 美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开始实验彩色电视,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当代广播电视概况:1957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发展为利用同步卫星转播节目,进入 洲际传播的时期 1962 美国“电星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上最早用来传播电视节目的通讯卫星有限电视发展起来,前途广阔国际间的短波广播和卫星电视斗争激烈,1984年11月一五日,美新闻署“世界电视网”系统正式对外定时播出节目,目的是“要把

5、它办成播发图像的美国之音那样的机构”欧洲电视机构开始注重抵制美国“媒介殖民主义”电视文化的入侵和商业电视台冒险事业的侵袭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的诞生早期广播发展简史第一个无线电台:1922年底,美国记者奥斯邦和一旅日华侨合作,在上海建立“中国无线电公司”,1923年1月开始播音(音乐和上海大陆报的新闻)中国自己筹办的广播电台:1925年2月,北洋政府在天津,北京等地筹建电台。1927年5月1日天津无线电台COTN开始广播,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COPN开始播音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诞生:延安,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中共领导下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43年被迫停止,45

6、年9月5日重新播音。 1949年6月5日 党中央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领导全国广播事业,从此广播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9月27 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广播中华人民开国大典实况,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的实况广播)。 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电视业的产生1957年5月1日 ,大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中央台),试播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采用直播方式到65年)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并开始试播,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播出(我国第二座电视台)1958年12月20 日,哈尔滨

7、电视台开始试播1958年生产第一批国产电视机文革期间,电视事业受到很大冲击,基本停滞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什么是广播电视广播:通过无限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按传播信号分:只传送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按传输方式分: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无线广播或开路广播;通过电缆或导线传送的有线广播或闭路广播;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转发站传送的卫星广播;通过因特网传送的网上广播按覆盖范围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按技术标准分: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媒体在物质

8、技术基础和信息载体方面的不同:报刊书籍纸质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纸张,通过一定的发行渠道被受众所获得电影视听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胶片,通过发行和放映渠道传递给受众广播电视电子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线,不需要发行渠道,在信号发射的同时只要打开接收机,就可立即收到。卫星传送使电视广播覆盖范围遍及世界每个角落,有线电视双向传播的技术可能性拓展了印刷媒介的传播功能,建立起与受众的直接联系。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优势:对象广泛不受到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不受发行渠道和其他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渗透性强。只要是无线电波可以覆盖的

9、范围内,没有人为的强大干扰,都可收听收看。时效性强是其他媒介不具备的,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可以直接被受众接受,更重要的是现场实况直播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发生发展、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收看的共时同步。丰富直观综合了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传播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视听传播直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接受随意电视创造了以客厅和家庭成员为主要依托的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家庭接收有随意性、连续性和近距离观赏的特点。 弱点:顺序接受广播电视节目视按时间线形展开,必须按照节目播出的时间顺序收听收看。转瞬即逝除非使用录像录音设备,否则无线电信号是转瞬即逝、过耳不留的。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无线电频率的使用

10、与分配:在发射广播电视信号时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作广播波段和电视频道。由于广播载波和音频信号的不同变化关系,分为调幅广播长波、中波、短波,频道窄,现长波电台很少见,中短波可容纳较多电台。调频广播载波频率在米波段的88108兆赫的超短波广播,占用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声音保真度高、音质好,尤其适合音乐节目。电视频道分为:甚高频VHF低频率范围(频道2到6)高频率范围(7到一三 ),之间用于FM掉调频电台广播超高频UH需要更强的发射功率(频道14至69)彩色电视的制式:NTSC(大多数欧美国家使用) PAL(许多亚洲和西欧国家、中国) SECAM (许多东欧国家)三种制式并存的格式给广播电

11、视的交流带来困难。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第四节 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广播电视机构的不同管理机制和各自特点: 国家拥有和经营型特点: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非盈利性质事业单位,其运作的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不播放商业广告,也基本不进行节目买卖。如前苏联的中央电视台和全苏广播电台、美国之音(VOA)、80年代以前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播电视逐渐走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改革之路。197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率先恢复和播出了商业广告。1983是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把“广开财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广

12、播电视改革方针之一。1985第一次将广播电视使用列为第三产业。1992要求第三产业机构应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8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指出,国家今后对广播电视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逐年减少拨款的三分之一,三年后自收自支,广播电视业要全面推向市场。目前,经济发达地区,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经营性收入,已成为广播电视的经济支柱。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肯定中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殊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体制。由于中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机关,因此条例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要由

13、党和政府授权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严禁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设立广播电视塔,禁止设立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广播电视台,以确保和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机构经营型特点: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运作费用来源:收取受众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执照费(又称视听费),各种民间、私人和企业捐助,以及部分国家财政拨款。一些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不播放商业广告,有一些允许少量的商业广告或赞助商的企业形象,但赞助不得影响节目内容。如日本NHK、英国BBC、美国PBS。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基于:广播电视频道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

14、广播电视媒介,保障社会利益。除卢森堡以外,传统上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将广播电视视为公共服务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欧洲国家都基本遵循国家垄断或国家管理下公营和少量私营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商业化的美国,公共电台和电视系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广播电视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根本冲击是市场化和商业化。1、有线电视和通讯卫星的发展,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大大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2、市场竞争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所依赖的视听执照费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难提升,而节目成本年年增加。欧洲政府对其做出调整和改变:1、自由化,通过国家

15、干涉,进入新的私有竞争者,打破公共广播电视的一统天下,形成新的竞争格局。2、商业化,广义:在经营中更多的强调市场因素和盈利倾向,狭义:国家减少对广播电视业的公共投入,使其财政收入中的国家拨款和视听费比重下降,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比重增加。3、非规则化,国家放宽对其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众利益而曾经做出的限制。于是,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例子:英国BBC,1992年成立,其公共经营理念之余全社会都根深蒂固。1988英政府公布白皮书90年代的广播电视:竞争、选择、节目质量。1990英新的广播法案生效,实行商业广播电视开放政策。在1991年开设24小时盈利的国际电视服务WSTV,9

16、5年和私营公司合作开办两个欧洲卫星电视频道。通过商业性的国家广播电视服务来维持国内的非商业特色,成为BBC目前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3 私有商营形特点:有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赢利是其重要目的。财政收入来源: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例子:美国是最典型的私有商营形广播电视管理系统,大多数广播电视公司都是由财团拥有和运作,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通过一定条款对其产业结构、节目播出内容等进行管理。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得存在和发展所基于的动态作用:1、联播网全国范围内的节目分配和发行。2、各种各样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辛迪加(节目购销的中介公司)所提供的大量节目。

17、3、商业广告的经济支撑。4、地方附属台和独立台对受众的大面积覆盖。 FCC对财团有各种限制性条款,最著名的就是节目播放的“公正准则”(又称“对等原则”),以确保不同的意见观点都能够在广播电视上发表。80年代大规模的广播电视“非规则化”,许多规定被取消(包括公正原则),三大商业广播网、的霸主地位一路滑落。“非规则化”使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的兼并案不断出现,出现了“巨无霸”型的媒介公司,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市场结构。98最大的广播电台CHANCELLOR,顶尖媒介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索尼。第五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传递信息、监测环境、使社会文化代代相传。例子:“

18、火星人入侵地球”美国一家电台播出一个关于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体现了广播的强大威力。 客厅里的民主电视和当代政治。电视一方面给政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活动场景,另一方面也把政治带进家庭和客厅,进而由于其传播的渗透性而确立起自身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形象政治、电视明星总统已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重要特点。电视的一代电视与青少年社会化。在一定社会因素影响下,儿童接触印刷媒介频道越高、越喜欢媒介纪实性内容,就越有利于儿童道德、现代观念、社会化的发展。即传播有利于儿童的影响条件是:儿童接触印刷媒介的频度 高和儿童喜欢媒介纪实性内容。媒介对青少年产生正面影响的条件是“少看电视

19、多看书”。第二章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广播电视业变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推动、技术推动。广播电视的双重属性:即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又是现代信息产业。1993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全国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引起反响。是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化信息革命。 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开播的广东珠江经济电台,“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和主持人直播、大板块节目的“珠江模式”。1990年,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引进听众电话参与方式,引起了广播电视界和新闻界的重视。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开创了一个城市两家平级的广播电台平行合作、相互竞争的

20、新格局。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和实效观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信息与实效1 广播电视新闻与信息的关系:首先,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魅力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力量。新闻是经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其次,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的多少。新闻信息量指一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即其量与质相统一的有效信息量。加强信息容量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新闻量来实现。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特点:时效性强。信息采集、处理约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信息从其发送到接收的过程,可以同步完成。传播覆盖面广。我国已成为真正的电视大国。受众层次分布丰富、面广。传播接收方便。传播的“搭车”效果好。广播电视中夹杂的广告,板块节目中一次几分钟的信息

21、,两人难以剔除。传播的容量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念与时效观念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信息。要树立信息观念:重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重视反馈和受众参与。广播电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2 广播电视要适应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信息传播是受众对广播电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和实效的竞争。4 从实践来看,新闻节目数量增多、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深度加深,的确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主旋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每条新闻长度不断加长,新闻节目播出时间所占比例不断加大。

22、大信息量和快节奏广播电视传播信息观与实效观的具体体现有效发挥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功能,在硬件上要建立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改进信息渠道,减少信息损耗;具体操作上要充分体现大信息量和快节奏的要求。1 新闻直播。广播电视的直播是节目“直接播出”的简称,指不经过预先录像或录音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1997年中国电视直播年。在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江泽民访美、三峡截流等重大事件成功直播。这些大型社会事件的电视直播的特点:题材的重大性和多样性;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方式;丰富的背景资料的灵活运用;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当今广播电视新闻正朝着缩小事件发生和报道的时间

23、差的方向发展,新闻的时效观从T变为NNN。2 滚动播出。指广播电视新闻首播后,以正点位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后续播出时视新闻重要车高浓度增减删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非简单的重播。滚动播出是发挥广播电视传播优势、高密度大信息量播发新闻的重要方式,使增加新闻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并不是所有新闻都需要滚动播出,突发性新闻的后续报道、重大新闻的相关背景和深度补充、独家新闻的必要重复等,使滚动播出的主要内容。 我国在90年代初以后推出新闻直播和滚动播出,在增加信息密度和信息量、提高新闻时效方面取得积极效果。3 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

24、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他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优势:可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而深度不够的弱点;可满足各群众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可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例子:在全国引发一场广播热的上海东发广播电台,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是其特色。4增强新闻视听性和报道深度。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可听性,以群众关心的话题,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兼顾新闻节目的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实现新闻信息价值。深度报道一方面适应了受众对新闻事件寻根问底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对视

25、听性差宣传性强的新闻,在插入背景资料和相关情况后,变得容易入耳入眼。例子: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与实效观念1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一方面,要扩大信息源,加强实用性信息的及时性、服务性和超前性。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要开拓报道领域,加强评论性栏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2 要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信息误导”指虚假信息、过时信息、无效信息传入社会造成人们判断失误、决策失误;“信息污染”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定、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信息

26、市场,给社会造成危害。广电媒介要提高受众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技术上消除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产生的机会条件,使建立信息占传播通道的注意空间。 3 要把高时效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时效性受新闻的真实性和报道的适时性制约。要消除超前新闻、虚假报道。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自主性、分群化社会的形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下,社会结构由“总体性”向“自主性”、“分群化”转变。在自主性、分群华社会中受众的特点: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受众更关注自身利益;受众权利意识增强。广播电视应积极满足自足性、分群化社会中的受众的需要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信息传播领域内“非群

27、体化传播时代”的到来。“非群体化传播”要求传播者不再把受众视作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要针对受众的不同群落和不同需求层面,分别实施特定的传播策略。 广播电视要提高满足受众需要的自觉性。满足受众需求的观念包含三层意思: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包括实在需求和现在需求,是确定传播内容、选择和取舍材料的主要依据。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针对受众层次“两头小,中间大”的情况,做到深入浅出,逐步提高受众的欣赏品味。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内容,避免过去“你播我看”的做法。 满足受众的主要需要内容。我国受众普遍需要的新闻内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信息;国内外重大事件信息;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

28、、事件、经济发展的报道;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造等信息;涉及社会难点、疑点和热点的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 正确把握受众需要的个性、共性特征。受众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系列台与专业频道广播电视的窄播化趋势窄播化的基础:现代社会受众分群化的特点,受众对媒介的需求越来越专门化;卫星、光缆及其他广播电视技术的普遍运用。 系列广播电台(频率)系列台(频率)是指广播电台从所有频率都播出综合性广播节目向不同频率播出不同的专门性节目转化形成的新型广播格局,即一个电台下的不同频率传播节目各有侧重,内容取向上各有分工。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86年,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珠江经济广播电台

29、。我国有明确职能性分工的专业体格局,如新问题、经济台、音乐台、交通台等,大多是有两个以上频率资源的省级广播电台。 系列台的格局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广播电视行业内部,使其朝更贴近受众、实际、生活的方向发展。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台(频率)的传播内容和功能日趋具体化,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实现对人口的最大限度覆盖。新闻台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占特殊重要地位。系列台关键在于统一领导和专业化。统一领导意味着整个系列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宗旨和规划;专业化意味着系列中的各个频率面向各自特定的受众群,提高特点领域的信息。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专业电视频道技术性基础: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所提

30、供的丰富的频道资源。三大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的垄断地位动摇,非群体化传播时代到来。 例子:中央电视台今后发展方向:精办一个满足社会各界共同需要的主频道(综合频道),同时办好专业频道,提供特殊的传播服务。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展服务与娱乐广播电视的主功能与多功能我国广播电视基本属性: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舆论宣传工具。 经济属性: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第三产业的基本性质是服务性。主功能:广播电视通过信息传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生

31、巨大推动作用;主功能与多功能的关系: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舆论宣;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服务型节目;广义:即宏观看广播电视的服务型,凡不宜归入新闻、;狭义:特指实用的、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工作思想和日;服务性节目闭传统大众媒介更具广泛性,服务方式更亲;服务性节目一般采用杂志性板块方式,融新闻性、服务;娱乐功能对宣传主功能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通过潜移;娱乐设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主功能与多功能的关系: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舆论宣传主功能不能削弱,同时要积极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娱乐等多功能。要使广播电视立于不败之地,要加强它的服务性;如何满足受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受众选择的自主

32、性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要更好的发挥主功能,就必须更多的依赖于拓展多功能,实现“寓教于服务”、“寓教于乐”。但多功能的发展不能以冲击、损害广播电视的宣传功能为代价。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服务型节目广义:即宏观看广播电视的服务型,凡不宜归入新闻、教育、文化娱乐的节目均可划入服务性节目,如天气预报、正点报时、广告、市场信息。狭义:特指实用的、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工作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节目,如“消费者之声”等。服务性节目闭传统大众媒介更具广泛性,服务方式更亲切、生动。受众的广泛性要求触角伸到社会每个角落,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对服务性节目要求新角度、新内容、新观点。服务性节目一般采用杂志性板块方式,融

33、新闻性、服务性、知识性为一体,在内容衔接上由分割式变为粘连式,增强节目连贯性。 广播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娱乐功能对宣传主功能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发挥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 教育、引导功能。一是直接的教育、鼓舞、激励作用,如革命歌曲,反映时代主题的电视剧。二是渗透作用,即通过艺术感染的方式,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陶冶作用,通过健康、清新的艺术作品,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精神情操。 审美功能。通过生动的形象,揭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为人民审美活动提供广阔天地。 休闲功能。缓解压力,提供休闲空间。 寄托和移情功能。发挥抒发、安抚、移情、

34、宣泄的功能,由个体的心理平衡进而形成全社会的安乐和谐。人们从满足于纯欣赏性娱乐转为追求“自娱自乐”的大众型娱乐方式,娱乐节目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多功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广播电视要由总量扩散向优质高效转轨。 办台增时热中出现的战线过长、质量不高的问题要交易宏观调控;要再创新闻优势,精办名牌节目;转换和完善内部机制,增强在时代挑战面前的应战能力。加强宣传管理,提高播出质量,精办节目,多出精品,才能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的形成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广播电视板块化节目的定义及特点板块式广播

35、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也称“杂志型节目”。与传统节目编排方式相比,特点: 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大。如东广早新闻,6点到9点,包含东广快讯等子栏目。 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1 内容集约模式。指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如东广早新

36、闻就是典型的内容集约模式。这种节目往往将受众相对集中的需求指向作为其内容相关联的基础。2 对象集约模式。指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这种节目的目标受众一般比较明确。并且其目标受众有明确的指向性,其节目内容是为满足特定的受众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广泛需要。如半边天、三五流行音乐等。3 混合模式。一般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其受众群广泛,决定了它内容的宽泛。如浙江卫视的双休日板块。这三种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播出过程不断修正,尤其是混合模式,易转向内容集约或对象集约模式

37、。 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1 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即多个节目以简单线性顺序排列,节目个体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结标志。优点:简单易操作,个体节目内容清新,制作独立等。缺点:编排缺乏内在联系,易使受众在节目间产生关机意识,节目系统整体效应难以发挥,不利于受众对节目的方便选择。目前应用面较窄。传统及板块混合式编排。即基本保持传统个体节目编排的方式,同时划出部分时段用以开办板块式节目。保留了传统节目编排结构中节目宗旨明确等长处,又发挥了板块式节目的综合优势。更适合电视台制作费用不高,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视台,除少数周末节目或专用频道外,多采用此种方式;仍有一些电台保留这种混合模式,如中央

38、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是这种方式的代表。亚板块式节目编排。即把播出时间划分若干比较小的时间单位,再设置针对不同受众及不同内容的节目,节目时间跨度小,一般不超过1小时。即能充分顾及到受众面,节目内容也容易编排。是当前广播电台使用最多的方式;电视方面,在专业频道有较多使用,如上海有线电视台的体育频道、音乐频道等以此方式编排。大板块节目编排方式。即将广播电视播出时间按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时间段,根据不同受众在不同时段的接受习惯、兴趣,在不同时段安排不同的板块式节目。节目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一般由主持人直播串联而成。多用于广播专业电台(频率),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全天播音小时,

39、划分为一五个左右板块节目,其中相伴到黎明长达小时;除少量周末电视板块外,这种方式少运用于电视节目编排。 以上方式各有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方式。确定节目编排方式的基本原则:1提高黄金时段的收听(收视)率与开发非黄金时段收听收视率相结合的原则。板块式可改变非黄金时段安排节目重播的传统做法,开发非黄金时段的传播效果,增加整体效益。2 满足普遍受众需求与满足特点受众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节目编排的最高宗旨是尽可能满足最广泛的受众需求。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的板块节目相互穿插显得十分重要。3 节目播出分和结合、适度重播的原则。节目稍纵即逝,重要节目有必要重播,但重播全部内容是不必要

40、和不现实的。按分和原则安排重播,将一定需要重播的内容单独在板块里重播,大板块里合,小板块里分;板块节目里合,传统编排节目里分。需完整重播的节目一般仅限于文艺、戏曲、科体育赛事等,新闻、信息类则通过滚动播出,并不断更新。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1 板块式节目有连贯性强的特点。较符合受众收听收看习惯,易于吸引受众的联系注意力。传统编方式的节目间相互割裂,缺乏联系。 2 板块式节目有较明确的选择性。按受众的接受习惯来编排,受众可在短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节目,选择性明确。而传统的节目呈散点式分布,受众寻找其需要的节目的费力程度会妨碍他的收听收视兴趣。3 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

41、高。更易形成稳固的受众群体,形成高收视收听率。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三种代表性的模式:1 中央台模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节目以录播为主,审察严格,制作精良,强调思考型和艺术性的统一,也穿插一些直播板块节目。优势:权威性高,分类清新,制作严谨。劣势:风格单一、单向传播、缺少必要的反馈等。2 珠江经济台模式。以1986年推出的主持人中心制和直播大板块节目为代表。1986.12.一五开播。优势:以直播为主,强调双向交流,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劣势:节目分类不明确,粗放制作,内容随意性大等。 3 东广模式。1992年10月28,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开播,使广播节目的板块化达到了

42、新的高度,其节目设置是较完整意义上的板块节目,采用主持人直播串联,基本实现24小时全天直播。东广792全部采用板块式,体现出板块式节目的特点,同时强调节目出精品,既一改传统广播训话式的广播腔,又避免了节目流于粗糙、失控的倾向。广播节目的板块化应该以“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新技术”构筑节目体系的思路:1 以节目主持人魅力体现节目个性;2 实行制作人制,下放“人事聘用、经费使用、节目操作”三权;3 注重新闻类节目,构建以大容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体系;4 宽窄结合的梯形节目层次:白天节目大众化,定位宽泛;晚间节目受众针对性强,定位精准;5 强调精品意识,推行“直播节目录像化,录像节目直播化”的制

43、作方式;6加强对热线电话的控制,做到“事先有设计,播前有准备,对象有选择,交流有导向”7 倡导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节目形式;8 多种广播手段和艺术手法的综合使用等。1993年5月1日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是电视节目板块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东方时空作为一个融深度新闻、背景、人物报道为一体的新闻类板块,与早间新闻一起组成了早晨新闻节目板块。它的成功,带动了后面一系列的节目改革: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与新闻联播一起构成晚间黄金时间的新闻板块;95年4月午间档新闻分开播;年点档晚间新闻改版,推出以中国报道、世界报道和体育新闻组成的晚间新闻板块。板块化、杂志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景展望1 新

44、闻、信息类节目的比例将继续逐步增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百分比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传播业的发展水平,人们衡量一个电台、电视台的水准,首先是比较它的新闻采编能力。2服务类节目比例应继续稳定增长。服务类节目具有与受众直接关联的密切性,又很大的潜力。类型:信息服务:包括提供天气、交通路况、市政、购物广告、旅游、生活常识及节目预告等信息;经济服务:主要为企业及从事经贸、金融、财政等工作的受众群服务。特殊服务:是针对社会上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服务的节目,帮助特定受众群体克服生活困难、舒缓心理压力等。如上海东方电视台1995。12.29开播的电视手语节目迎着阳光,专为残疾人服务。其他

45、服务节目: 包括反馈受众来信、来电,沟通有关部门等。3 教育类节目保持稳定的发展。在我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的遥距教育节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文娱、体育类节目的专业频率频道机会继续发展,而综合频道频率中的文娱节目稳中有降。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动因1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信息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广播电视新闻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2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变得生动、简

46、便、快捷,由此带来的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推动其栏目化的形成。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优势1 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增设广播电视节目并赋予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是增加广播电视新闻信息密度的有效途径。2 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新闻栏目根据新闻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即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新闻信息,以栏目规范化形式传播给受众,发挥新闻的认识教育审美作用。3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者的受众的需要。新闻栏目有规律的传播便于受众收听(收视),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使栏目拥有较固定的受众群,也能相对稳定和扩大收听(收视)面。4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比必须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特点,由于新闻栏目有特定的内涵界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1 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