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546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0.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无障碍设计技巧范例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二、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三、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环境设计的要求四、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具体体现 六、园林空间中无障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无障碍设计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我国自年代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

2、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发行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通用图集),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二、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2.残疾人和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3.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普通人与残疾人的一生,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都要求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保障和方便、安全的无障碍环境 。,三、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环境设计的要求

3、,1.生理需要 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中的食、住、行和睡觉、入厕等基本生理活动都与残疾人和老年人空间密切相关。 2.安全需要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符合安全需要的无障碍环境设计调查并避免所有的危险因素,考虑那些潜在的错误,并预料可能发生的足以造成伤害的错误。3.归属和爱的需要 残疾人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和对外界的感知受到限制,更希望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本地区内,渴望融入社会,而不愿被看作“特殊人”。希望提供有能力的残疾人在单位中按比例就业,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金钥匙工程”,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和康复等。残疾人、老年人等怕成为社会的负担,常有孤独感和寂寞感,需要同亲人、朋友、同事、

4、邻居广泛地联系可交往,需要“亲密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在住宅区规划中如果住宅有合理的规划设计和适当的设备,残疾人就可以和健全人一起生活;在建筑环境设计上,注意空间的尺度和可达性,使休息椅朝向道路旁边留有可供轮椅停靠的空地,并配置宜人的绿化、铺地、喷泉等,方便交往。4.尊重的需要 因为有自尊和尊重的需要,残疾人和老年人要求与健全人一样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多数残疾人不愿使用某些建筑的设于侧面或后面的专用残疾人入口,而将残疾人坡道与台阶有机结合的正入口,更受欢迎。5.自我实现的需要 残疾人和老年人要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就要求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工作和教育,这更加需要社会

5、提供系统的方便安全的无障碍环境。,三、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环境设计的要求,花园与无障碍护栏扶手的结合充分体现着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三、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环境设计的要求,公园入口的无障碍通道,入口的坡道,售票处的坡道与台阶,三、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环境设计的要求,轮椅升降台,四、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1.无障碍性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

6、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2.易识别性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易识别聋哑人通道的符号,国际无障碍标志,3.易

7、达性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4.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

8、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四、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可交往的休息空间,易达的残疾人坡道,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具体体现,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 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

9、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园路的无障碍设计,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园路的无障碍设计,3.坡道和台阶 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

10、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公园入口处的坡道,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广场游园无障碍坡道与台阶,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4.小品设置 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举。,在广场设置的盲道便于残疾轮椅通行,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设计,五、园林空间中无障碍的具体体现,盲文站牌,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公交车,六、园林空间中无障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盲道损毁,六、园林空间中无障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铺

11、设混乱,盲道上的障碍物,盲道被占用,建筑的无障碍化,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其功能及服务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而且还得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如何应用工程的技术和艺术,利用现代科学条什和多学科的协作,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愿望,是建设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2005爱知世博会的无障碍设计规划,建筑的无障碍化,建筑的无障碍化,一个建筑单体或是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建立起全方位的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的要求和受益全社会的举措,也是一个城市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观演与体育建筑,办公与科研建筑,商业与服务建筑,文

12、化与博览建筑,建筑(公共)按使用性质分类,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学校建筑,园林建筑,Diagram,办公与科研建筑,文化与博览建筑,建筑的无障碍化,办公与科研建筑,办公与科研建筑系国家及地方面向社会公众的机构,其中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公用企、事业办公楼,科研楼写字楼,信息中心等建筑。 从建筑入口到室内的接待区、办公区、法庭区、休息室及为公众设置的服务设施,应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方便通行和使用设施的便利,其中无障碍设施内容如下。 1)办公与科研建筑的入口、大厅及室内走道的地面不应光滑。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置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两侧及超过两级台阶的两侧应设

13、扶手。 2)设有楼层的办公、科研建筑,应设适合拄拐杖残疾人使用的缓坡楼梯,在楼梯的两侧应设扶手。 3)男女洗手间的入口、通道、残疾人的隔间厕位及厕位两侧的安全抓杆,应符合乘轮椅者进入、回旋与使用要求。男洗手间应设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及安全抓杆。当设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时,可取代公用洗手间设置的残疾人厕位。 4)办公建筑设置的接待服务台、公用电话及饮水器等设施,其高度应符合乘轮椅者的使用要求。 5)地方政府机关及司法部门的入口至接待区应没盲道。在法庭区入口及楼梯、电梯、洗手间、公用电话等位置,应设位置提示标志。 6)距办公与科研建筑入口最近的停车车位,应提供给残疾人使用,或在建筑入口单独设残疾人停车

14、车位。 7)在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悬挂轮椅标志,告知残疾人可以通行和使用。,办公与科研建筑,Note: PowerPoint does not allow have nice default tables but you can cut and paste this one,文化与博览建筑,文化与博览建筑是面向全社会的文化、科技与纪念性活动的场所,其中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档案馆、科技馆、纪念性场馆等。文化建筑的接待区,目录及出纳厅、阅览室、声像室、展览厅、报告厅、休息室及开展各种活动的房间,应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方便通行和使用上的便利。为公众设置的服务设施,应方便

15、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其中无障碍设施内容如下。,1)文化与博览建筑的室外通路、建筑入口及室内走道的地面有高低差或设有台阶时,必须设置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两侧及超过两级台阶的两侧应设扶手。当选用自动升降平台装置时可取代坡道。 2)设有楼层的文化建筑,应没缓坡楼梯和轮椅坡道,当配备有客用电梯时可取代轮椅坡道,电梯的规格及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及视残者的使用要求。只设有货用电梯时应提供给残疾入使用。 3)为公众设置的男女洗手间,其入口、通道、残疾人的隔间厕位及安全抓杆,应符合乘轮椅者进入、回旋与使用要求,男洗手间应设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及安全抓杆。当设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时,可取代公用洗手间设置的残疾人

16、厕位。 4)文化建筑设置的接待服务台、售票窗口、公用电话及饮水器等设施,其高度应符合乘轮椅者及少儿的使用要求。 5)大中型文化建筑主要的室外通路至建筑入口及接待区应设盲道。在楼梯、电梯、洗手问、公用电话等位置,应设位置提示标志。,细部设计,Background,Text &Lines,Shadows,TitleText,Fills,Accent,Accent &Hyperlink,FollowedHyperlink,建筑入口,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 ,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坡道,轮椅通行

17、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 mm的坡道安全挡台。 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楼梯与台阶,厕所与扶手,无障碍设计日趋重要,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有关报告,2006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44亿,占人口总数的11%,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5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老年人将达到3亿,残疾人将达到1亿。,居住区户外空间无障碍设计,居住区实施无障碍的范围: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等。无障碍要求:设有道路缘石的人行道,在各路口应设有缘石坡道,

18、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如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道路应该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其道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无障碍建筑要求建筑的入口、走道、平台、门、门厅、楼梯、电梯、公共厕所、标志、浴室、盲道等应依据建筑性能配有相关无障碍设施。要求在坡道的宽度、坡度、长度、休息平台、地面及扶手等,在形式及规格上应符合乘轮椅者在使用上的方便。,公共建筑服务设施的项目较多,内容各异,但是在无障碍的功能要求上是一致的。凡是为公众安排和服务的设施项目,均应方便行动不便者通行、到达和使用,如建筑基地的通路、人口台阶、坡道、平台、门、楼梯、电梯、电话、扶手、洗手间、服务台、饮水器、公共厕所、浴室、轮椅座席、轮椅客

19、房及卫生间、停车车位、标志等,在形式及规格上,要求能符合乘轮椅者、拄拐杖者及视残者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的条件。,居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缘石坡道盲道设计公建入口坡路通道公共绿地,缘石坡道,路缘石又称路边石或牙道石,一般高150mm。在人行道的交叉口、交通信号口、停车区接合处及交叉点,人行道路缘高出车行道,需用路缘坡道作过渡处理,以便于轮椅和残疾人通过。常用的有三种形式:单面坡缘 、外伸坡道、和三面坡石坡道 (绘)尺寸要求:正面、侧面坡的坡度不得大于是1:12侧面正面坡的宽度不得小于1200mm 各种缘石坡道处的人行道宽,最小为2000mm,图,盲道设计,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

20、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触感条面宽0.25mm、高度5mm。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距障碍物宜为0.250.5m。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图,图,图,公建入口,在居住区设计中,对于公建入口无障碍设计要求坡道直达其公建楼前,并应设扶手,方便乘轮椅人士进入公建。现实中的不少公建与室外的联系采用台阶的形式,这样公建的无障碍设计只是一句空话。,图,坡

21、路通道,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图,公共绿地,公共绿地的入口、通路、设施的地面应平 缓、防滑,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休息坐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公厕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居住区公共绿地入口地段应设盲道,绿地 内的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图,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为少数人花大量钱值得 ?,值得!,人人都是无障碍环境的受惠者,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

22、设,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意义,一个坡道,既可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又方便其他公民;影视字幕,既可使聋人走出无声世界,又利于社会信息传递。无障碍设计,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形象与国际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目前,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有不少无障

23、碍设计,1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都提供了方便残障人士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2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3在很多社区公共场所内,无障碍坡道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硬件设施。,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4实现城区各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全路段无障碍通行,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但从整体来看,我们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却障碍重重,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具体例子:在洪山广场上,没有一条可供

24、盲人使用的道路,唯一供残疾人轮椅行驶的下坡道却是陡坡,正常人行走都容易摔倒。而在武昌水果湖步行街上的公共厕所里,尽管挂有“残疾人专用”牌子,但设施和普通厕所无异,根本没有残疾人辅助设施。,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 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面对“银色”21世纪,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无障碍设计迫在眉睫,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大

25、致有六个方面(1) 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2) 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盲人辩向的音响设施;,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盲道(SIDEWALK FOR THE BLIND) 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提示盲道(WARNING BLIN SIDEWALK

26、) 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3)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需另设残疾人入口;,(4)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5)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6)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构想,1公共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

27、易识别性,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2公共空间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应当符合安全、可达、可用、便利的基本要求,并遵守下列规定:,(一)人行步道、公共建筑的地面平整、防滑。,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二)铺设盲道保持连续,盲道上不得有电线杆、拉线、地下检查井、树木等障碍物,并与周边的公共交通停靠站、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相连接。,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三)人行步道、公共建筑的出入口设置缘石坡道或者坡道。,缘石坡道(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

28、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四)公共交通停靠站设置盲文站牌的,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颜色、形式和内容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五)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区域或者场所设置服务台、电话的,同时设置低位服务台、低位电话。,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六)公共建筑的玻璃门、玻璃墙、楼梯口、电梯口、通道等处,设置警示性标志或者提示性设施。,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七)无障碍设施颜色鲜明,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

29、境建设,(八)在公园、旅游区内主要游览路线及游憩区域等应能保证轮椅通行并到达主要公共设施出入口;,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九)城市广场出入口应设坡道;,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公共汽车上下、电话亭等的出入和使用也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公共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可交往性,4公共环境中应重视空间的共享性,弱势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和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缺乏针对他们的考虑,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要,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公

30、共生活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使他们也能共享现代科技文明成果。,以人为本体现文明和谐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5、细节决定成败导向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具体要求,导向标识系统包括“指示标识”、“位置标识”、“图解标识”、“限制标识”,“指示标识” 借助表示前后左右方向性图形传达信息的标识,“位置标识”,就是以说明语、图形符号来明确目的地具体位置的标识,“图解标识”在距离目的地较远的情况下,从“这里”到“那里”需要经过的一定的路线,这时通常用地图、图解进行说明,,“限制标识”,是指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告知人们行为必须遵守某些规则的标识,导向标识无障碍化设计要应用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