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989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的发展及种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视TV (television) Video 一、电视的发展及种类1电视的发展史1900年,英国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电视(television)”一词。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当时人们也没有料到她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现在,没有什么媒体比电视更引人注目,她作为家庭和整个世界联系的纽带,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行为。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

2、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

3、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这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2、电视事业在英国、美国和我国的发展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

4、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

5、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3000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3月17日,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当时,

6、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3、电视的种类电视的种类可不像以前那样只分为黑白的和彩色的。现在的商场里:等离子、液晶、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数字高清CRT、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仅仅是在原理上就可以分出这么许多,我们先来把它们分几个大类。从使用效果和外形来粗分为4大类:平板电视(等离子、液晶和一部分超薄壁挂式DLP背投)、CRT显像管电视(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背投电视(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平板电视主要的优点是相

7、当薄,可以挂在墙壁上观看,而且它们的显示屏可以做到很大(目前市场上等离子可以达到60英寸以上,液晶可以达到47英寸以上)。不过其缺点就是可视角度、反应速度等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价格极贵。CRT显像管电视(我们这里只说数字高清)主要优点就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亮度、对比度都很高,可视角度大、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也很好),但是它的屏幕最大也就是34英寸左右而已,并且很厚很笨重,还费电。不过相比之下价格很便宜。背投电视(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传统CRT背投已经不太吃香了,市场被数字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抢得所剩无几。DLP光显背投目前比较吃香,因为它可以说是

8、真正的数字电视,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屏幕大了、个头小了(其成像原理我们说过很多遍,欢迎来信报网站寻找答案),目前是最吃香的一种。液晶背投由于发热量高,灯泡寿命短等问题稍显逊色。投影电视其实就是我们在公司会议室里面看到的那种投影仪的民用版,通常装在家里可以用来看电影。二、电视的传播样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新,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先后出现的电视传播样式有: 1.彩色电视。电视媒介问世时都是播送黑白二色的画面,战后恢复阶段播送的依然是黑白电视。但是人们早就对彩色电视作过许多研究。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彩电制式(恩式),1953年获得政府批准正式生产。1954年

9、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率先采用这一制式播送彩电节目,其他公司相继跟上。以后日本(1960年)、苏联、英国、法国、西德(均为1967年)也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并且又出现了SECAM(塞康)、PAL(帕尔)两种不同制式。现在彩电已在许多国家普及。 2.卫星传播。电视问世初期,它的信号只在地面依靠微波传送。1962年7月美国发射了“电星一号”通信卫星,第一次把电视信号送上卫星,借助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了同西欧之间的越洋电视传播。1963年2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辛康姆一号”, 1964年通过“辛康姆三号”卫星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随后苏、英、法、西德、日、加等国的同步卫星相继升空,完善了各自的电

10、视传播系统。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第一颗商用同步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以后又发射了几十颗通信卫星,分别置放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空,担负着全球通信任务,并使国际间电视新闻交换经常化。从地面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这是个重大的飞跃。地面微波传送是一种接力方式的传播,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因而传送环节多、建设费用昂贵。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3.卫星直播电视。通信卫星是多用途的,可供电视传输的信道有限,而且发射功率很小,只有技术设备很高的地面站才能接收到,然后依靠

11、地面传输将电视图象传送到各地。为此,70年代起又有专门的广播卫星出现。广播卫星上的转发器功率大,普通的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包括小型碟式天线等)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这便是卫星直播电视,也叫做直接入户电视。美国1974年运用这一方式向阿拉斯加等边远地区播放教育电视。苏联1976年起用广播卫星向西伯利亚地区播送电视,供农村俱乐部、公寓大楼或个人直接收看。 1984年1月日本发射实用广播卫星BS2a后,日本广播协会专门创办卫星直播频道供全国收看。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4.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最早出现在40年代

12、末的美国,当时为了提高偏远地区的收看效果,人们在山头竖起接收装置,将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70年代它被推广到城乡各地,众多的电缆电视系统将电视台传来的信号转送给用户。由于它图象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80年代发达国家的有线电视订户已占全部电视机用户的一半以上,90年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有线电视,普及率最高的比利时已超过全国用户的96%。现在这种电视通常同卫星传播结合起来,将卫星传送来的各种电视信号转送给用户。 5.数字电视。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

13、收和记录。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使得原来传输一套节目的频道可以传输多套节目,从而大大增加受众可收看的节目数量。数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号处理和传输的质量,从而极大地改进接收效果,电视画面会比模拟电视清晰一倍以上(成为高清晰度电视),音响效果可以同电影院和剧场媲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数字电视。 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因而成为当前的主攻方向。1995年8月英国发表了关于数字地面电视的政府建议,决定1997年正式开始数字电视广播,计划用10到15年时间实现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1997年4月美国联邦通

14、信委员会发布了数字电视实施进程表,计划到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全面转为数字电视。1997年3月日本邮政省宣布要在2000年前开始地面电视的数字化。在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领域,数字化进展更为显著。1996年起欧洲卫星组织等机构发射了专供传输数字电视的卫星,法国新频道电视台1996年春季就通过卫星传送数字电视。美、英、日、加拿大和其他西欧国家也都办起了一批数字卫星电视公司,一些著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纷纷办起了数字频道。目前,数字电视机和能在现有电视机上收看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解码器)已经上市。人们认为,数字电视将是彩电问世以来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变革。 6.网络电视,或称多媒体电视。20世纪90年代

15、以来,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国际联接。这种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的性能,集文字、语言、音响、图像、数据传播于一体,也为电视信号的传送开辟了新的天地。现在各国著名的广播电视台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传送自己的电视节目。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随着多媒体电脑和新型电视机的发展和相互兼容,人们将会越来越广泛地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和接收电视节目,单向传播的电视,将会转变为传受双方互动的电脑网络电视。这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将会带来电视发展史上

16、一场意义重大的飞跃和革命。三、世界各洲收音机、广播、电视的开办情况目前广播电视正在全世界趋于普及。根据1998年前后的统计,世界上201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办有广播,已办电视的有193个。有些未办电视的国家也可以接收邻国的电视节目。下面是世界各洲开办广播电视的情况:世界各洲开办广播电视情况表 地区 国家数 已办广播 已办电视 彩色电视制式 NTSC PAL SECAM 全世界 201 201 193 46 98 53 亚洲 46 46 45 7 31 11 大洋洲 18 18 15 5 7 2 欧洲 46 46 44 0 28 17 非洲 53 53 51 1 27 23 美洲 38 38 38

17、33 5 0 本表引自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9年第9期。其中材料主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97,以及世界广播电视手册1998、国际电视年鉴1998、欧洲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1998.1)。表中未办电视的国家和地区有8个,即:亚洲的不丹,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图瓦卢、马绍尔群岛,欧洲的梵蒂冈、列支敦士敦,非洲的科摩罗、马拉维。有关彩电制式,凡同时使用两种制式的,表中重复计入。 全世界使用的收音机,总数约为25亿台,平均两个多人拥有一台,但是分布很不平衡。下面是各洲历年收音机增长情况: 世界各洲收音机增长情况表 (总数以百万台为单位) 年 份 地 域 1965 1970 1975 1980

18、 1985 1990 1993 1995 1997全世界 总数 524 906 1173 1384 1684 2075 2216 2313 2432 千人平均数 245 288 312 348 394 402 408 418 非洲 总数 10 33 44 61 90 116 131 144 158 千人平均数 93 108 131 169 190 198 207 216 美洲 总数 285 361 487 566 649 711 754 775 811 千人平均数 698 861 918 971 984 998 997 1017 亚洲 总数 42 171 246 318 416 748 817

19、 861 900 千人平均数 81 105 123 147 235 245 251 255 欧洲 总数 184 327 379 420 504 474 486 504 531 千人平均数 465 521 560 656 657 670 693 729 大洋洲 总数 3 15 17 20 24 26 28 29 31 千人平均数 779 811 875 974 999 1010 1010 1071 发展中国家 总数 240 306 398 543 895 996 1057 1124 千人平均数 90 102 120 148 220 232 238 245 发达国家 总数 666 867 986

20、1141 1181 1220 1255 1308 千人平均数 643 802 880 986 987 1005 1025 1061 资料来源:1965年数字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1881,其余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1999。 根据上述1997年的数字,全世界每千人拥有收音机约为418台。发展中国家每千人只有245台;发达国家则为1061台,为发展中国家的4倍多,为非洲国家的5倍。全世界使用的电视机,总数约为14亿台,平均四个多人拥有一台,其分布情况更加不平衡。下面是各洲历年电视机增长情况: 世界各洲电视机增长情况表 (总数以百万台为单位) 年 份 地 域 1965 1970 1975 19

21、80 1985 1990 1993 1995 1997 全世界 总数 181 299 408 563 749 1092 1210 1297 1396 千人平均数 81 100 127 155 208 220 229 240 非洲 总数 0.6 1.6 2.7 8.2 14 25 30 36 44 千人平均数 4.6 6.8 18 27 41 45 52 60 美洲 总数 84 108 153 202 259 292 310 327 342 千人平均数 209 270 328 388 404 410 421 429 亚洲 总数 19 42 55 104 198 487 563 617 672 千

22、人平均数 20 23 40 70 153 169 180 190 欧洲 总数 75 144 192 243 268 278 296 305 325 千人平均数 205 264 324 349 385 408 419 446 大洋洲 总数 2.4 3.6 5.6 6.8 8.6 9.9 11 11 12 千人平均数 188 262 300 352 378 385 387 427 发展中国家 总数 26 43 88 202 504 588 649 720 千人平均数 9.9 14 27 55 124 137 146 157 发达国家 总数 272 365 475 547 588 622 648 675 千人平均数 263 337 424 472 492 512 529 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