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29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 A) A. 储蓄率 B. 消费率 C. 资本转移率 D. 净金融投资率2.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3.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 ) 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 ) A. 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 大型机床更新

2、C. 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 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5.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6.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 B. 中间投入 C. 最终产品 D. 总产品7.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C )。 A. 就是中间产出 B. 就是最终产出 C. 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D. 以上都不对8.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 )。 A. 财产性收入 B. 转移性收入 C. 生产性收入 D. 投资收入9. 一般来说占国内

3、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 A )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住户部门 D. 政府部门10.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11.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12.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13.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 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

4、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14.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 A. 最终消费 B. 资本形成总额 C. 营业盈余 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5.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D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16.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 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 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 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7. 可支配

5、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 ) A. 最终消费支出 B. 可支配收入 C. 固定资产消耗 D. 总储蓄18. 完全消耗系数是( C )。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 以上都对19.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20.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

6、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C)2.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3.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

7、.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B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7.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8、.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8.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9.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 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 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 A. 经常转移 B. 资本转移 C. 现金转移 D. 无法判断 11.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 B) A. 资本形成总额

9、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D. 资金余缺1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13.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 )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4.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

10、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C )亿元。 A. 5600 B. 3600 C. 1700 D. 16001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16.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17.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政府部门 D. 住户部门18.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

11、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19. 服务的特点是( B)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20.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 ) A. 最终消费支出 B. 可支配收入 C. 固定资产消耗 D. 总储蓄1.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2. 已知我国某年

12、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3.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政府部门 D. 住户部门5. 在当期

13、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C)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7. 服务的特点是( 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8. 假定工业部门

14、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9.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 C )。 A. 财产性收入 B. 转移性收入 C. 生产性收入 D. 投资收入10.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 A) A. 储蓄率 B. 消费率 C. 资本转移率 D. 净金融投资率 11.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 )。 A. 投入产出表 B.

15、资金流量表 C. 资产负债表 D. 国际收支平衡表12.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 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 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3.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14.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C )。 A. 总产出 B. 中间消耗 C. 增加值 D. 固定资本消耗15.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16、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1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7.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 B. 中间投入 C. 最终产品 D. 总产品18. 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B ) 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B.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C. 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 D.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9.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

17、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1.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2.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 ) A. 储蓄率 B. 消费率 C. 资本转移率 D. 净金融投资率 3.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

18、限从横向看,表明( A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 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 A )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住户部门 D. 政府部门5. 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 A ) A. 农业部门 B. 工业部门 C. 建筑业 D. 金融业6.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 ) A. 生产税 B. 劳动报酬

19、 C. 财产收入 D. 所得税7.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8.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 B. 金融机构部门 C. 政府部门 D. 住户部门9. 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D ) A. 生产资产的转移 B. 生产资产的产出 C. 生产资产的总获得 D. 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获得 10.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 ) A. 最终消费支出 B. 可支配收入 C. 固定资产消耗 D. 总储蓄11.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20、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2.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 ) A. 资本形成总额 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D. 资金余缺13.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 B. 中间投入 C. 最终产品 D. 总产品14.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15.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A)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21、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16.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17.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A ) 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18.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 ) A. 财产收入 B. 储蓄 C. 经常转移 D. 资本转移19.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

22、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0.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2. 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 )。 A. 第象限 B. 第象限

23、 C. 第象限 D. 第象限3.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 ) A. 最终消费支出 B. 可支配收入 C. 固定资产消耗 D. 总储蓄4.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5.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B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6.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7.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

24、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D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8.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 )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9.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10. 完全消耗系数是(C )。A. 所有

25、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 以上都对11.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 C )。 A. 财产性收入 B. 转移性收入 C. 生产性收入 D. 投资收入12.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13.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14.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

26、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15.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 A. 土地 B. 公海 C. 厂房 D. 债券16. 服务的特点是( 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17.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 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 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 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8.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C ) A.

27、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19.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 A. SNA B. MPS 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A)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1.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2. 完全消耗系数是(C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

28、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 以上都对3.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4.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D ) A. 生产税 B. 劳动报酬 C. 财产收入 D. 所得税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 )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

29、万元的救济物资 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7.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8.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 一次产业分类 B. 二次产业分类 C. 三次产业分类 D. 四次产业分类9.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

30、10.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 A. 最终消费 B. 资本形成总额 C. 营业盈余 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1.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12.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 )。 A. 投入产出表 B. 资金流量表 C. 资产负债表 D. 国际收支平衡表13.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 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

31、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14.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15.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 )。 A. 总产出 B. 中间消耗 C. 增加值 D. 固定资本消耗16.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17.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B )。 A. 各产业部门之

32、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18.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19.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C) A.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2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 A. 经常转移 B. 资本转移 C. 现金转移

33、 D. 无法判断 1.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2.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34、.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4.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 A. 5000 B. 1100 C. 1000 D. 20005.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6.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

35、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 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 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7.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A. SNA B. MPS 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8.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9.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

36、服务10. 服务的特点是( 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11.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A ) 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12.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 一次产业分类 B. 二次产业分类 C. 三次产业分类 D. 四次产业分类13.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 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 科学研究事业 D. 畜牧业14.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

37、增加值的是(A ) A. 中间消耗 B. 劳动报酬 C. 生产税 D. 营业盈余15.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16. 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17.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 B. 中间投入 C

38、. 最终产品 D. 总产品18.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19.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C )。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 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 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20.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 ) A. 财产收入 B. 储蓄 C. 经常转移 D. 资本转移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39、 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2.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 B )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 银行收取利息税3.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4.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5.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 ) A. 储蓄率 B. 消费率 C. 资本转移率 D. 净金融投资率 6.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A. SNA B. MPS 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 国民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