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304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2一、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3三、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6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规划目标10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2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2二、矿产资源勘查13三、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14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1一、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目标217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3三、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24四、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划分28五、矿产资源整合区块划分30六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1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3八、新建矿山准入条件34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3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要求3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目标38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39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点工程41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2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7一、完善规划体系,发挥规划作用47二、建立规划管理制度,保障规划顺利实施47三、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48四、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48五、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49六、加快“金土工程”建设,建立矿政管理信息系统49七、加强宣传教育,确保规划实施50第八章 附

3、 则50一、规划组成50二、规划的实施、解释及管理50三、规划的修改与调整51附表1附表7:略附表8:抚州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分区表附表9:抚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附表10:略附表11:抚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12:略附表13:抚州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4:抚州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5:抚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点工程规划表第一章 总 则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抚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发挥矿产资源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4、法、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江西省采石取土管理办法、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改革开放30年的抚州(2008)及有关行业规划和法规,在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编制了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抚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全市20082015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与部署,是我市矿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市人民政府依法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2007年为规划基期,200

5、8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适用于抚州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一、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辖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广昌县、东乡县等十县一区,东邻福建,南接赣州市直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与吉安、宜春市相连,北临鄱阳湖与南昌、鹰潭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34711545,北纬252832275750,全市国土总面积18816.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5.09万。 辖区内主要交通有:浙赣、鹰厦、向乐铁路,沪瑞、福银高速公路及320、316、206三条国道。未来,随着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和

6、抚吉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开通,全市交通将更为便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抚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仅“十一五”初期,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62亿元上长到2007年的367.92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894.03元上长到2007年的9570.28元,相当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75%,排在全省各设市区第7位。全市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6.8:40.4:32.8调整为2007年的21.8:46.7:31.5。矿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全市已建成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建材等矿产采、选业。2007年全市开

7、发矿产达23种(含伴生矿产),年产矿石总量551.68万吨,主要矿产采、选业总产值10.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3%,工业总产值的2.19%。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基本特点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种矿产50种,矿产地211处,其中探明资源储量41处,已列入“江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有26种,矿产地92处。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我市占有29种,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矿产有铀矿、硅藻土、珍珠岩、石墨、硅质石英、饰面用辉绿岩等6种。矿产资源基本特点如下:1、矿产种类较丰富,配套较齐全。具有开发优势的矿产有铀、金、银、铜、

8、铅锌、水泥用灰岩、高岭土、锂辉石、饰面用花岗岩与辉绿岩;具有潜在开发优势的矿产有石墨、硅藻土、硅质石英、珍珠岩、地热与矿泉水。2、主要矿产资源相对集中产出,有利于规划布局和规模开发。乐安公溪-崇仁相山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东乡枫林-虎圩有铜、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南城有水泥用灰岩;资溪有饰面用花岗岩;黎川有高岭土。其中东乡铜矿已成为我省铜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资源保障之一,乐安铀矿为我省重要的大型铀矿。3、有色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较大。4、矿床规模上表现为小型多,大中型少;矿产种类上表现为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5、矿石品位上表现为贫矿多,富矿少,给采选工作增加困难和成本

9、。(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概况1、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及研究工作程度不断提高全市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1:50万地质灾害调查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完成了临川、东乡、金溪、宜黄及广昌等部分地区共17个图幅的工作。2、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已全面启动全市按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开运行的原则,积极争取省地勘基金和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取得商业性矿产勘查探矿权证143处,涉及矿种有铀、金、银、铜、铅锌、铁等。通过矿产勘查工作发现并初步探明了一批矿产资源储量,为我市矿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后备资源保障。(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10、矿山企业现状: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发证矿山企业总数为459家,按规模分:大型1家,中型2家,其余为小型矿山和小矿;按矿种分:甲类矿产74个,乙类矿产385个。全市主要矿山从业人员6762人。2、矿山开发利用现状:2007年全市年开采主要固体矿石(不含铀矿)总量累计551.68万吨。其中年产原煤11.64万吨;年产钨矿石量1.32万吨;铁矿石量29.10万吨; 铜矿石量19.40万吨;铅+锌矿石量4.20万吨;金矿石量1.36万吨;萤石矿石5.02万吨;高岭土(瓷石)1.20万吨;水泥灰岩10.00万吨;饰面花岗岩1.96万立方米;饰面辉绿岩0.38万立方米;建筑石料283.1万立方米;砖瓦粘

11、土184.74万立方米;优质矿泉水0.72万吨。3、矿山“三率”指标:主要矿产开采回采率平均80%以上,其中煤86%、铁78.6%、金89.93%、铜87%、铅86.5%、钨83.67%、锂80%、萤石92.14%、高岭土(瓷石)91%、水泥灰岩80.38%、饰面花岗岩35.02%、饰面辉绿岩78.25%,其它非金属矿产92%以上。选矿回收率平均为86.16%,其中铁80%、金81.5%、铜85.56%、铅85%、钨89%、锂80%、萤石85.2%、高岭土(瓷石)90%。(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2007年全市矿山占用土地总面积为29.71平方公里,其中主要矿山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13.11平方

12、公里,废石(土)堆放面积0.86平方公里,尾砂库占地面积2.22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市固体废渣累计存积量2279万吨,尾砂库累计存积量991万吨,煤矸石累计存积量32.74万吨。2007年全市矿山开采造成的水土污染总面积14.27平方公里,其中地表水污染13.72平方公里,地下水污染0.01平方公里,土壤污染0.54平方公里。矿山应复垦总面积为10.13平方公里,已复垦面积3.12平方公里,占应复垦面积的31.7%。2007年全市矿山废(矸)石排放量85.65万吨,废渣年排放量38.24万吨,尾砂年排放量11.55万吨,废水年排放量192.55万吨,煤矸石年排放量1.05万吨,同时,随

13、着开发力度的加大,上述年排放量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普遍偏低,大中型矿床少,部分矿山接替资源严重缺乏(东乡枫林铜矿),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2、全市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全市小型矿山99%开发布局欠合理,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不相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绝大部分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产品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部分矿山企业片面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三废”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偏低,多数闭坑矿山未进行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14、和手段。5、矿产资源执法监督与综合管理亟待加强。三、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一)矿产资源供求形势分析1、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十一五”是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基础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都将产生强劲需求。未来经济建设对铁、铜、铅、钽铌、稀土、金、银、磷、水泥灰岩、耐火粘土、高岭土、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等矿产的需求增长达到8%30%之间;钨、锡、锌、钼、锑、铋及萤石、硫、玻璃用砂、饰面花岗岩等矿产的需求增长也在7.2%以上。而我市铁、铜、铅、锌、金、钨、锡、钼、稀土、铌、钽、重晶石、萤石、石墨、水泥灰岩、高岭土、钾长石、磷灰石、蛇纹岩、锂辉石、硅藻土、玻璃硅质原

15、料、饰面石材、砖瓦粘土、建筑石料、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均具有较大资源潜力。因此,增加地质勘查投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2、结构调整对矿业开发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国家鼓励开采铁、铜、铅、锌、钽、铌、金、银、高岭土(瓷石)、长石、水泥灰岩、饰面石材等矿产,鼓励和支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矿产品开发,鼓励发展集约型生产,禁止开采河道砂金、高硫高灰煤、可耕地砖瓦粘土等矿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我市优势矿产的开发将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3、科技进步对矿产品供需形势影响科技进步使矿产资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替代、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等,使一些非传

16、统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尾矿的综合回收、循环利用,使过去一些不被重视的低品位、难选冶矿产进入了开发领域,从而缓解一些急需、短缺矿种供不应求的矛盾。(二)主要矿产品产量与需求量预测2015年我市主要矿产品预测产量为:煤矿石17万吨;铁矿石46万吨;铜矿石35万吨;铅锌矿石40万吨;金矿石160万吨;萤石矿8万吨;水泥灰岩80万吨。2015主要矿产品预测需求量为:原煤300万吨;铁矿石40万吨;铜矿石35万吨;铅锌矿石40万吨;金矿石380万吨;萤石矿25万吨;水泥灰岩260万吨。(三)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重点发展建材非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支柱矿业。从开发现状和资源保证程

17、度分析。到2015年,我市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能够保证的矿种有石墨、硅藻土、饰面花岗岩、建筑用砂、粘土等非金属。能基本保证的有金、铜、铅锌、铁、重晶石、稀土、珍珠岩、高岭土、瓷石等。不能保证的矿种有钨、银、锡、铌、钽、萤石、煤等。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加快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从本市市情、矿情出发,加强现有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加大矿业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提供资源保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矿

18、产资源开发与市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铀、铜、铅、锌、铁、金、银、锂辉石、萤石、石墨、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长石、饰面板材、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优势,加大对铀矿、铜多金属矿、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饰面板材与建筑石料、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的开发力度,促进全市矿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促进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巩固和加强优势矿产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

19、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统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把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四)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五)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鼓励矿山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矿业的路子,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引导矿山企

20、业开发深加工项目,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六)坚持可操作性原则根据矿产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政策可行、方法得当、措施有效,使规划切实成为政府从事矿政管理的政策依据。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工作程度;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倡导“开源节流”,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着力发展东乡铜多金属矿、乐安相山铀矿、南城水泥灰岩、资溪饰面花岗岩、黎川高岭土五个矿业生产基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二)2008-2015年规划目标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目标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1)1:10万金

21、溪县、资溪县、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等地质灾害调查,面积8444.56平方公里;(2)1:5万东陂幅、神岗幅、新丰幅、白舍幅、头陂幅、赤水幅、驿前幅、社赓幅等8图幅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755.26平方公里;(3)1:5万金溪县幅、湖石幅、黄狮渡幅、资溪县幅、龙湖幅、资福幅、止马幅、黎川县幅、熊村幅、横村幅、陀上幅等11图幅区域性矿产调查评价和预查,面积4118.33平方公里。力争新发现矿产地15处,对工作区估算矿产资源潜力(334资源量)。国家出资重点勘查项目:乐安相山地区铀多金属矿勘查以及东乡枫林铜矿严重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等。鼓励商业性地质勘查以铀、铁、金、铜、铅、锌、玻璃硅质原料、水泥灰

22、岩、高岭土(瓷石)、萤石、长石等主要矿产为重点,提高资源的保证程度。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初步建立东乡铜多金属矿、乐安相山铀矿、南城水泥灰岩、资溪饰面花岗岩、黎川高岭土等五个矿业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市固体矿石开采总量控制在1560万吨;矿业总产值力争达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实现年均增长16%。矿业权主要投放在铀、铁、金、银、铜、铅、锌、硅藻土、石墨、萤石、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地热与矿泉水及重要的建材非金属矿产等方面。到2015年全市矿山数量力争控制在293个,比2007年减少40%。3、矿产资源开采综合利用与保护目标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科

23、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采回采率在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3%-5%;选矿回收率提高2%-5%,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力争尾矿、低品位矿、难选矿有用组份综合回收技术有新的突破,加强对暂不能利用矿产的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贯彻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走“新型工业化”和“绿色矿业”之路,促进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山“三废”按国家和省规定标准达标排放。 5、矿政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和有偿使用制度及矿产资源勘查

24、开发激励约束动态调节机制,加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能力和矿政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矿业权市场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依法行政和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2020年远景目标1、公益性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进一步加强。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和培育勘查市场等方式,完成重点成矿远景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地质资料开发基础建设和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地质勘查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矿业总量有较大提升。矿业逐步成为我市

25、规模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1:10万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等地质灾害调查,总面积8444.56平方公里。2、1:5万东陂幅、神岗幅、新丰幅、白舍幅、头陂幅、赤水幅、驿前幅、社赓幅等8个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总面积2755.26平方公里。3、1:5万金溪县幅、湖石幅、黄狮渡幅、资溪县幅、龙湖幅、资福幅、止马幅、黎川县幅、熊村幅、横村幅、陀上幅等11个图幅的区域矿产调查评价和预查,总面积4118.33平方公里。4、开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数字信息化基础建设。二、矿产资源勘查(一)重要矿产资源勘查1、乐安相山地区横涧-梅峰山

26、铀多金属矿和乐安邹家山-石洞铀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和预查工作,面积334.69平方公里。2、东乡枫林铜矿严重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通过矿区外围地质矿产详查和勘探,预计提交铜资源量3万吨。(二)一般矿产资源勘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进矿产勘查的多元化。鼓励勘查铀、铁、铜、铅(锌)、金、银、铝、锂、铌(钽)、钴、钨(锡)、稀土、萤石、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长石、硅质原料、石墨、饰面石材、矿泉水、地热等矿种;其中重点勘查煤、铁、铜、铅(锌)、铀、钨(锡)、离子型稀土、金、钴、铌(钽)、萤石、水泥用灰岩等矿种;省出资重点勘查

27、的矿种有煤、萤石及水泥用灰岩等;禁止勘查河道砂金、可耕地砖瓦粘土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它矿种。三、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一)勘查规划分区原则1、重点勘查区:指规划期内按照矿产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国家产业政策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的地区划定的重点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活动的区域(包括大中型矿山的深部和外围等具有资源潜力的区域)。通过集中各方资金和力量,力争在重要矿种的资源储量上有较大突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勘查或开发基地。重点勘查区可作为地质勘查基金和商业性勘查投入的重点区域。2、鼓励勘查区:指规划区内按照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国家产业政策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鼓励进行矿产资源

28、勘查活动的区域。3、禁止勘查区:指规划期内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特殊功能区等多种因素,划定的禁止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活动的区域。(二)勘查规划分区1、重点勘查区:6处KZ001乐安相山地区铀多金属矿区KZ002崇仁白陂稀土矿区KZ003乐安稀土矿区KZ004金溪上黄稀土矿区KZ005资溪沙桐稀土矿区KZ006黎川湖坊稀土矿区2、鼓励勘查区:18处KG001东乡枫林-临川云山金、铜多金属矿区KG002东乡虎圩金多金属矿区KG003崇仁铁、铅锌多金属矿区KG004金溪铜、钼多金属矿区KG005资溪铌钽、铅锌矿区KG006乐安铅锌、萤石矿区KG007宜黄金、银、铜多金属矿区KG008临川铁、金、银多金属矿区

29、KG009宜黄铁、锰多金属矿区KG010南城金、银、铜多金属矿区KG011资溪-南城铜多金属矿、萤石矿区KG012黎川铁、铅锌多金属矿区KG013乐安招携铜多金属矿、萤石矿区KG014黎川坊坪金、铅锌矿区KG015黎川会仙峰铌钽、金多金属矿区KG016广昌杨渡地区铜多金属矿区KG017广昌新安金、银、铜多金属矿、锂辉石、硅藻土矿区KG018广昌头陂锂辉石、硅藻土、铌钽矿区3、禁止勘查区:10处KJ001抚州市城区及工业园区KJ002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KJ003抚州市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区KJ004南城县麻姑山风景名胜区(省级)及重要饮用水源地KJ005南城县洪门水库及水电站区KJ006

30、江西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省级)KJ007江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省级)KJ008江西岩泉自然保护区(省级)KJ009广昌县森林公园(省级)KJ010株溪森林公园(国家级)禁止勘查区还包括乐安流坑村古建筑群(国家级);港口、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一定范围内;重要河流、堤坝、湖泊、水库周边区域及重要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电力设施、通讯网线、广播电视设施、地震监测点、永久性测量标志等保护范围。但以上禁止勘查区不含水汽类、地热矿产。(三)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及探矿权设置1、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原则勘查规划区块划分要遵照勘查信息的完整性和矿产资源整合要求,充分考虑现有探矿权设置现状

31、和已有勘查程度的影响等原则进行;勘查区块划分只在重点、鼓励、限制、允许勘查矿种和有关区域内进行,第三类矿产不进行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划分最小范围不应低于矿产资源勘查区块划分及编号办法(地发1995125号) 的规定,最大范围根据矿产资源勘察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40号)的规定。要有利于矿区的整体勘查评价和整体开发。在实际划分中,重点考虑勘查程度和矿床的空间分布、矿床类型、开采因素等。小于一个基本单位区块的,原则上不单独划分为一个勘查规划区块。2、预查及普查阶段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在矿产预查或普查阶段,划分勘查规划区块时应综合考虑探矿工作部署所依据的矿化信息的全部范围。共设置勘查规划

32、区块75处(见表4-1)。预查及普查阶段勘查规划区块一览表 表4-1规划区块编号勘查规划区块名称KQ1-1江西省东乡县炉家山余干县宗家金矿KQ1-2江西省东乡县金坑金矿KQ1-3江西省东乡县张坊小璜铜矿KQ1-4江西省东乡县占墟镇进贤县衙前乡铜多金属矿KQ1-5江西省东乡县炉古岭金铜矿KQ1-6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金矿KQ1-7江西省丰城市城下抚州市临川区十二公包金矿KQ2-1江西省东乡虎形山金铅锌矿KQ2-2江西省东乡县马鞭山金矿KQ2-3江西省东乡县白家尖银金矿KQ2-4江西省东乡县亭子坂铬镍矿KQ2-5江西省东乡县清湖矿区金多金属矿KQ2-6江西省金溪县潘家金矿KQ2-7江西省金溪县合

33、市乡上洋铅多金属矿KQ3-1江西省崇仁县小寨铅锌矿KQ3-2江西省崇仁白竹铅锌矿KQ4-1江西省金溪县毛家边铜钼矿KQ4-2江西省金溪芳源金多金属矿KQ4-3江西省金溪杨树排铅锌矿KQ4-4江西省金溪饶家山-熊家山铅锌钼矿KQ4-5江西省资溪县坑头-嵩市铅锌矿KQ4-6江西省资溪县何路坪铅锌矿KQ4-7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乡黄家辉钼矿KQ4-8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车坊资溪县高田乡罗源铜多金属矿KQ5-1贵溪逢财湾-资溪双门石银铅锌矿KQ5-2江西省资溪县下源银铅锌矿KQ6-1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石里元萤石矿KQ6-2江西省新干县石溪乐安县鸡公岭地区铜多金属矿KQ7-1江西省崇仁县上柴坑磁异常查证KQ7

34、-2崇仁洲上铀多金属矿KQ7-3乐安县罗陂多金属矿KQ7-4江西省崇仁县朝坑铁矿KQ7-5崇仁云际铀多金属矿KQ7-6乐安邹家铀多金属矿KQ7-7乐安安山铀多金属矿KQ7-8江西省乐安县公溪镇地区铅锌矿KQ7-9江西省乐安县湖溪乡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KQ7-10崇仁柏昌铀多金属矿KQ8-1江西省宜黄县元头老金矿KQ8-2江西省崇仁县港下铜矿KQ8-3宜黄七家山-吴家山铅锌矿KQ8-4崇仁高洲-乐安王沙坑-宜黄西源铜多金属矿KQ8-5江西省乐安县洋火嵊铜矿KQ8-6乐安鱼子坑-宜黄坳头地区铜多金属矿KQ8-7江西省乐安县南村-彩坪铜多金属矿KQ9-1南城蔡田-徐坊金矿KQ9-2临川区饶岭山-宜黄蛟

35、塘金矿KQ9-4江西省宜黄县南华山银多金属矿KQ9-6江西省宜黄县下狮溪银铅锌矿KQ10-1江西省宜黄县严坑铁矿KQ10-2宜黄大窑-小杨岭-店前铁铅锌矿KQ10-3江西省宜黄县君山银铅锌矿KQ11-1临川桐木-宜黄东源银铅锌矿KQ11-2江西省南城县何家山铁矿KQ11-3南城周坊-仙山岭铜多金属矿KQ12-1资溪洪家地-长兴岭铜多金属矿KQ12-2江西省资溪县石峡乡将军石铁矿KQ12-3江西省资溪县松木岭萤石矿KQ12-4江西省资溪县老爷坪矿区铜铅锌矿KQ12-5资溪曾盖峰-南城小竺铅锌矿KQ13-1黎川上石窟-高窠地区铅锌矿KQ14-1江西省乐安县招携镇萤石矿KQ14-2江西省乐安县东华山

36、铜多金属矿KQ15-1黎川熊村-坊坪地区金矿KQ15-2黎川水口山-潭上铅锌矿KQ16-1江西省黎川县会仙峰-百家畲地区金多金属矿KQ17-1江西省广昌县杨渡地区铜多金属矿KQ18-1广昌竹坑-七宝山铜多金属矿KQ18-2江西省广昌县余家堡铜多金属矿KQ19-1广昌新安-石梁地区铜多金属矿3、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在详查和勘探阶段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应充分考虑探矿权与采矿权的衔接问题,其范围一般小于预查和普查范围。影响勘查规划区块划分的主要因素为矿床空间分布,矿体的连续性、形态,产状等特征,其次为矿床类型和开采条件等因素。共设置详查和勘探阶段规划区块2处:KQ9-3临川茅排-宜黄大窠银金

37、矿KQ9-5临川黄连坑-桐木地区铅锌矿4、探矿权投放办法(1)落实执行省、市规划的有关指标;(2)按矿业权分类管理规定和勘查风险程度制定批准申请,分期分批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探矿权,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3)对不能延续的探矿权建立区块退出或灭失制度,实现探矿权进出总量控制。5、矿产资源勘查分类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对矿业权实行分类管理。(1)高风险矿产勘查属于矿产勘查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的勘查,并在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区域内,以申请在先即先申请者先依法登记的方式取得探矿权。

38、(2)低风险矿产勘查属矿产勘查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二类矿产勘查,已进行过矿产勘查工作并获可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或以往采矿活动显示存在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探矿权。6、勘查准入条件申请矿产勘查登记、设立新的探矿权,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准入条件:申请资料完整、客观,不得弄虚作假;申请区块内未设置矿权和没有矿权纠纷;勘查项目资金证明额数必须与勘查矿种、勘查面积以及工作程度相适应;申请区域原则上不小于一个基本区块;勘查施工方案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要求;区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严重破坏。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矿产

39、资源总量调控目标(一)煤矿:主要集中在崇仁、乐安和东乡等地,且多为低瓦斯的无烟煤,煤质较好,但煤炭的资源储量少。2007年全市8家小型矿山,年产原煤11.64万吨。规划期内通过资源整合、重组后,矿山最低开采规模6万吨/年,预计到2015年原煤年生产量稳定在17-18万吨。(二)铁矿:主要分布在宜黄、金溪、南城等地。现有小型矿山7个,年产矿石量29.10万吨。规划期内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布局,达到规定的矿山最低开采规模,预计2015年铁矿石量可达40万吨以上。(三)铜矿:截止2007年底,全市铜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9.66万吨,主要集中在东乡境内,其中东乡铜矿为我市最大铜矿基地,其保有资源储量

40、铜(金属量)16.97万吨,矿山2007年实际生产铜矿石量19.4万吨,按设计规模开采估算,属严重危机矿山。因此,规划期内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外围和深部找矿,寻找接替资源,成为当前急迫的任务。(四)铅、锌矿:至2007年底全市已探明资源储量(金属量)16.22万吨,3个小型矿山开采,年实际开采矿石量4.20万吨。“十一五”期间,主要通过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将逐步提高矿山开采规模。力争2020年矿石产量40万吨/年以上。(五)钨矿:钨矿目前为国家资源储备矿产,因此,规划期内按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实行控制性开采。(六)稀土:我市的稀土均为轻稀土,已查明资源储量(稀土氧化物)11.99万吨,由于该矿采

41、、选技术难度较大,并且易产生环境问题,至目前均未开发利用。而目前该矿产属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因此,规划期内,加强矿石采、选方面的技术攻关,力争“十一五”期间纳入开发矿种。(七)金矿:至2007年底全市金矿探明资源储量金10.32吨,现有3家小型矿山生产企业,实际年产矿石量1.36万吨(相当于黄金54千克)。规划期内,在稳定东乡虎圩金矿、银峰尖金矿和虎形山金矿的采选能力的同时,应加快临川茅排金矿、罗马下金矿、南城徐坊金矿和黎川枫坑金矿等矿山的建设,预计2020年年产金矿石量可达160-200万吨。(八)萤石:2007年实际生产萤石(CaF2)矿石量5.02万吨。预计“十一五”可

42、增加资源储量约10.85万吨。受资源条件的制约,2010-2020年我市萤石矿年生产总量基本维持在8-10万吨。(九)水泥灰岩:是我市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产之一。2007年产量为10.00万吨,矿山集中分布在南城、崇仁、宜黄等地,据市“十一五”规划“在南城建设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120万吨水泥,宜黄以研制生产彩色水泥为发展重点”。预计2015年水泥产量达150万吨以上,需开采水泥灰岩260万吨尚能满足水泥生产的需求量。(十)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瓷土矿):为我市优势矿产,其中饰面用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资溪县境内,高岭土矿主要分布在黎川县境内。规划建设资溪饰面花岗岩生产基地、黎川高岭土生产基地,资源储

43、量是有保障的,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发展深加工,创出品牌,使开发的新产品能尽早进入省内、外市场。(十一)石墨、硅藻土:为我市优势矿产之一,应尽快加强矿石采选方面的技术攻关,力争“十一五”期间进立实际性开发。(十二)砖瓦粘土:我市砖瓦粘土资源储量是有保障的,但是国家的产业政策是禁止在可耕地内开采砖瓦粘土。因此,未来总的方针将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生产,开发研制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十三)建筑用石料:围绕规划建设中的景-鹰-瑞高速、抚-吉高速、向-莆铁路,在其周边规划一定规模建筑用石料开采,满足工程和当前基础建设对建筑石料的需求。(十四)建筑用砂:科学合理规划开采建筑用砂,控制开采范围和开采总量,避免给河道

44、、堤坝等水利设施带来危害。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矿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规划发展东乡铜多金属矿、乐安相山铀矿、南城水泥用灰岩矿、资溪饰面板材、黎川高岭土矿等五个矿业生产基地。(一)JJ001-东乡铜多金属矿生产基地主要矿山有东乡枫林铜矿、虎圩金矿、柴古垅铅锌金矿等37家,依托紧靠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的区位优势,以东同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金、银、铜、铅、锌、硫等矿产,建立健全我市的有色金属、贵金属采选生产基地。(二)JJ002-乐安相山铀矿生产基地以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铀、多金属矿采选基地。(三)JJ003-资溪饰面板材生产基地现有生产矿山11家,主要生

45、产加工饰面花岗岩板材,辅助生产建筑石料,主要目标是开展深加工生产,创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JJ004-南城水泥用灰岩生产基地现有开采矿山企业3家,以南城水泥厂扩建为契机,建立优质水泥生产基地。(五)JJ005-黎川高岭土生产基地现有矿山企业7家,规划建成日用瓷、工艺美术瓷生产基地,依托“千年瓷都”的品牌效应,研发和生产符合国内外潮流的新款式、新花样、新品种、高质量的日用陶瓷产品,积极发展强化瓷、自灭菌纳米日用瓷、耐热瓷、中温瓷及各种艺术瓷。三、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一)重点开采区1、划分依据重点落实国家和省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域政策及国家产业政策,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布局,节约、集约利用资

46、源,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其依据:(1)现阶段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价值的矿区;(2)国家和省重点规划和按规划统一部署开采矿区;(3)资源储量规模达到大、中型以上,地质工作程度达到详查或详查以上的矿区;(4)矿山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相适应且现阶段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易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区域;(5)开采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矿区。2、开采规划分区划分(1)CZ001-东乡枫林铜矿区(2)CZ002-东乡柴古垅金、铜铅锌矿区3、管理措施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矿床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加快对重点开采区内矿山改、扩建工程建设,增加产能产量,提高矿产品原料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与综合利用水平,切实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行规模化开采,提高经济效益。实行资质与技术水平准入控制,严格限制低水平企业进入重点开采区开发矿产资源。(二)鼓励开采区1、划分依据矿产资源丰富,为国家急缺、市场前景看好的矿种;矿产分布相对集中、易于规模化开采的区域;能有效控制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区域;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且具有矿产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 2、开采规划分区划分共划定19处(见表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