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205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介入术前后护理,介入术前后护理,介入诊疗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逐渐增多,随着介入技术在神经内科的广泛应用,就需要护理人员共同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吸取新经验新方法,提高护理工作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确保与医疗技术同步发展。现将介入诊疗在我可应用的护理总结如下:,介入术前后护理,2,介入诊疗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逐渐增多,,DSA护理,介入术前后护理,3,DSA护理 介入术前后护,DSA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又不同于内科保守治疗,这是一种有创治疗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患者对其感到陌生,对如何手术、手术效果、术中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一无所知。术前护士仔细讲解手术方式及术

2、后注意事项具体指导以打消患者思想顾虑,与家属共同做好心里准备。,介入术前后护理,4,DSA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又不同,DSA术前护理,术前一天备皮双测股动脉周围30CM2以上 术前禁食水4H(除降糖药外可口服其他药用少量水)术前练习床上排尿 术前应询问女病人月经情况,介入术前后护理,5,DSA术前护理术前一天备皮双测股动脉周围30CM2以上 介入,DSA手术当天,在接到手术通知后除测量生命体征外还要测量病人双侧足背动脉博动情况及皮肤温度并记录,嘱病人排空膀胱。陪同患者一同前往导管室并带好患者的CT及MRI片子、病例及盐袋。,介入术前后护理,6,DSA手术当天 在接到

3、手术通知后除测量生命体征外还,DSA术后护理,术毕拔管后股动脉加压包扎止血,有2KG盐袋压迫止血。患者返回病房同术前除测生命体征外注意双侧足背动脉博动情况及双下肢皮肤温度。特别注意术侧下肢血液循环、皮肤色泽温度、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当脚趾发麻或颜色发紫,说明包扎过紧,应通知医生协助医生适当放松固定量,当有渗血时说明包扎过松,需加压包扎。血液循环观察的指标为趾体色泽、趾温。,介入术前后护理,7,DSA术后护理 术毕拔管后股动脉加压包扎止血,有2KG盐袋压,DSA术后护理,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勿饮牛奶以防胀气。不定时巡视病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执行好医嘱作到三查七对.为什么

4、要提到三查七对呢,主要是我们所执行的医嘱比较特殊,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专科培训,从而保证病人得到更安全可靠的治疗。医护本身就是一体,护士有提醒及纠正或者说是有堵漏的责任。,介入术前后护理,8,DSA术后护理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勿饮牛奶以防,DSA术后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不适主诉,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勿饮牛奶,以防胀气。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尽量避免导尿,以防感染,如需导尿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患者自行排尿时避免污染伤口。术后24小时医生拆除弹力绷带,观察术侧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皮下血肿,嘱病人下床活动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出现股动脉大出血。特别是早期的屈髋动作,如下蹲排便

5、.,介入术前后护理,9,DSA术后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不适主诉,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支架护理,介入术前后护理,10,支架护理介入术前后护理10,支架术前护理,术前同DSA术前护理,主要一点区别是患者如应用速避凝0.4ml iH术前应停用。,介入术前后护理,11,支架术前护理 术前同DSA术前护理,主要一点区别,介入术前后护理培训课件,术前2h:,尼莫通 10mg 3-4mlml/h 泵入,其它同DSA护理。术后与医生一同陪同患者做急诊头CT:是否有脑出血及SAH。,介入术前后护理,13,术前2h:介入术前后护理13,患者返回病房,嘱患者术肢制动平卧,这时不要求测足背动脉搏动。因患者股动脉处留

6、有动脉鞘,在拔鞘之前主要观察有无出血,严禁动脉鞘脱出,以免造成大出血。动脉鞘处勿压。患者有多参数监护仪监护患者生命体征。,介入术前后护理,14,患者返回病房嘱患者术肢制动平卧,这时不要求测足背动脉搏动。因,患者返回病房,Q1H4后改为Q4H测血压,要观察患者尼莫通的余量泵速(监测血压对支架术后的病人非常重要一般要求患者血压早期不可过高,140/90mmgh左右。血压过高,血管内造成高灌注,容易引起出血。后期患者血压又不可过低,易使其他血管狭窄处引起缺血,这主要由医生来具体掌握,我们要做的是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按医嘱予以调整。勤于观察 及时与医生沟通,切不可粗心大意。,介入术前后护理,15,患者

7、返回病房Q1H4后改为Q4H测血压,要观察患者尼莫通的,患者返回病房,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导尿引流时要观察有无血尿。,介入术前后护理,16,患者返回病房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导尿引流时要观察有无血尿。,术后34h,一般术后34h后拔出动脉鞘,拔鞘后同DSA术后.医生压迫15min后用盐袋(2KG)压迫止血5h。术肢制动平卧24h,测足背动脉搏动1小时一次共测四次,然后改为4小时一次到患者活动,并观察足部皮肤温度及伤口有无出血情况。,介入术前后护理,17,术后34h 一般术后34h后拔出动脉鞘,拔鞘后同DSA术,术后34h,医嘱执行情况:术后可能会用肝素继续治疗,肝素的剂量、用法、时间、要求非

8、常精确,医嘱是治疗病人方法的具体体现,严格执行好医嘱并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是保证病人及时康复出院的一个重要保证。,介入术前后护理,18,术后34h医嘱执行情况:术后可能会用肝素继续治疗,肝素的剂,观察病情,怎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呢?为什么要不定时观察术后患者呢?,介入术前后护理,19,观察病情 怎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呢?介入术前后护理19,提示,护理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班制度。介入诊疗的病人回到监护室后,护理人员要认真的做好记录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特殊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做好床头交接班,这样在观察期间才能做到重点观察。,介入术前后护理,20,提示 护理过程

9、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成年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85%,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介入术前后护理,21,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成年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颈动脉狭窄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颅内-颅外动脉吻合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皮血管成形术、支架治疗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皮血管成形术、支架治疗等是属于介入治疗,介入术前后护理,22,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颈动脉狭窄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继经皮腔内

10、血管扩张成形术后,为解决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和急性闭塞而研究设计的一种支撑血管壁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和预防血管狭窄或再狭窄的有效方法。,介入术前后护理,2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继经皮腔内,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1,穿刺部位血肿:是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发生血肿多是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所致;术后发生的血肿除血管壁损伤外,可为拔管后压迫不当或因咳嗽、打喷嚏,过早下床行走等原因所致的缓发性出血所致。,介入术前后护理,24,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1穿刺部位血肿:介入术前后护理24,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2,血管内血栓形成:是介入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栓塞以下的肢体温度降低,皮肤苍白,

11、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栓形成多在术后1-3h内出现症状,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介入术前后护理,25,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2血管内血栓形成:介入术前后护理25,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3,血管痉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导丝、导管反复穿刺血管或在血管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及多次穿刺、导管过粗、血管本身有粥样硬化等病变均可引起,表现为血管变细、中断、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栓形成。,介入术前后护理,26,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3血管痉挛:介入术前后护理26,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4,TIA:与患者原有疾病、血管内操作不当及支架放置后造成粥样斑块松动或脱落有关。,介入术前后护理,27,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4TIA:介入术前后护理27,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5,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颈动脉狭窄导致脑血管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为了维持正常脑血流量,小动脉扩张,而慢性血管扩张可导致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无法适应颈动脉扩张术后的瞬时高血流量,从而导致头痛、癫痫、脑肿胀甚至出血。在处理上需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给予对症处理。,介入术前后护理,28,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5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介入术前后护理28,谢谢!,介入术前后护理,29,谢谢!介入术前后护理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