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6012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材教法报告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材教法报告,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一、单元教材概览,(一)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如果把化学比作一颗大树,“化学方程式”则是树干,因为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能清楚地显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及结构,能揭示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方程式本身就反映出物质的变化规律。所以说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载体。学生学好学透本单元,就等于掌握了全书的精髓。,一、单元教材概览,(二)本单元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内容标准中“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基本化学用语”,其最基础的学习要求为:,一、单元教材

2、概览,(三)本单元与其它单元的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探究了身边最熟悉的宏观物质空气、水的性质,又探索了构成物质的微观世界的奥秘之后出现的,学生对物质的化学变化有了质的认识,学会了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但也感到用这种方法使用起来不方便,无法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无法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此时本单元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一方面让学生用学过的化学式表示出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质、量的关系,从而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另一方面也可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去反映前面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知识。所以说本单元是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的继续和总结,起到前承的作用。同时,学好本单元,可以帮助学

3、生更好地理解后面所学单元的知识,又起到后启的作用。,一、单元教材概览,(四)本单元各课题间的关系,二、单元目标聚焦,(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4、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5、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6、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二、单元目标聚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设计与活动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内涵。2、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尝试书

4、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比较、反思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能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3、通过解题格式的示范,对数学、物理教学中数字量纲与化学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之间差异的比较,建立学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规范格式。,二、单元目标聚焦,(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提高体验科学方法的巧妙,初步领略科学方法的魅力,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2、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3、通过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三、重难点扫描,(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

5、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真正涵义。2、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归纳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格式规范化。(二)本单元的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四、单元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知道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但感觉到这种表示方法使用起来不方便,不便于在国际上交流,也不能清楚地反映化学反应的质和量的关系。再加上学生在第四单元又学习了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感受到化学式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一定会迫切期待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化学变化。这些为本单元的教学作好了知识和心理准备。2、本单元化学方程式

6、的书写原本不是什么难于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但事实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却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还没有过关,所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预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可能分解难度。,五、实验与活动分析,本单元共有一个探究与两个实验探究,它们都出现在课题1中。探究活动:此探究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实验探求质量守恒定律。该探究难度不大,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实验时要安排好探究小组中各

7、成员的任务,做好实验记录,认真进行数据分析,找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及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加以对照比较,得出结论。两个实验:此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更深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的真正含义。建议修改实验活动5-2为观看视频或者灼烧铜丝的实验,六、单元课时分配,课时安排: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课时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课时 课时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课时 单元复习+单元测试+讲解 3课时,七、单元教学建议,总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

8、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出现的,由浅入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总的建议如下:1、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2、运用好实验、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3、强调运用生生的自我过程分析、学习活动的交流等帮助学生减轻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负担。,教材处理,提出问题(假设),探究编写模式,教材处理与探究编写模式,实验 实验显示初步结论(1)红磷燃烧 质量不变(2)铁与硫酸铜 质量不变,说明是无数实验验证,质量不变,分析盐酸与碳酸钠、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结论,推断结果,设计方案,实验探 究,归纳总结,学生体验,显示方法,显示方法,几点建议,1、有条件最好进行分组实验,注重实验

9、探究过程,特别是实验现象、天平是否平衡及其原因,组织好讨论以达探究目的。(有条件的再播放一遍视频)2、镁条燃烧实验,可播放视频或换做灼烧铜丝实验。3、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研究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如物质的燃烧、金属的生锈等等。,几点建议,1、要特别强调以实际反应为基础,以利科学态度的形成2、注意描述反应时从宏观或微观角度不同,语言上要匹配3、技能学习需要一定积累过程,不宜急于求成,一次到位4、要强化书写步骤,避免死记硬背方程式。,教学重难点处理策略,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代人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3、初学阶段在解题步骤和规范上要严格要求,以利于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计算技能的形成4、教材中特别提及杂质计算问题,意在使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刚开始要注意梯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