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6780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济南市XX小区外网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 生: XXX所在系别: 城 建 系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指 导 教 师: XXX 教授答辩日期: 200 8 年 6 月 23 日 前 言本设计名为济南市XX小区外网设计。该小区位于卫星路南面,总用地面积为62857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内有住宅楼10栋(其中六栋低层住宅、四栋高层住宅),汽车展览中心一座,小型商场一个,二十层高级办公楼一座,外加一个底下车库。本小区是一个住宿兼办公的综合小区,该小区内设有集中采暖系统,小区给水系统(有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雨水排水)。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2、用途,以及建筑高度和系统承压能力,对于采暖与给水系统要进行高低分区,分别进行采暖与给水。本小区内的配套系统大体如下:集中采暖系统:本小区采暖由小区换热站统一提供热源,一次网供热由市政管网提供,并且二次网要布置高低两套供暖管道。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其中其生活和消防的总用水量由卫星路上的市政管网提供,小区内设室外消火栓且管网承环状。排水系统有污水排水、雨水排水,本小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并与卫星路上的市政管网相连。各系统中的管道都沿路或沿墙敷设,力求简短顺直节约管材。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

3、用效果。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消防;分流制。ForewordThe design called the Thai district of Jinan City days, network design. Satellite Road area in the south, the total land area of 62,857 square meters, a total construction floor area of about 140,000 square meters, has 10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which six low-rise r

4、esidential, four high-rise residential), a car exhibition centre, small A shopping arcade, a 20-floor office building senior, plus an underground garage. This area is a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integrated office, the district begins to focus on heating systems, district water supply system (a water s

5、upply system of life,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drainage systems (including sewage drainage, rain water drainag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building, use and building high pressure system and the capacity for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to a district level, sepa

6、rate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The districts general support systems are as follows: concentrated heating system: the district heating station uniform heat transfer from district to provide heat, a heating network provided by the Urban Services Network, network and the second to level two sets of he

7、ating pipe layout.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is divided into life and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their lives and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water from fire on the satellite network to provide municipal, district features outdoor fire hydrant and pipe network for the ring. A sewage drainage s

8、ystem drainage, rainwater drainage, the district adopted stormwater and sewage diversion system, and satellite and the municipal road network linked. All systems are in the pipeline along the road or laying Yanqiang, to save a short straight pipe. The design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

9、ergy conservation principle, adopted from the previous design methods and experience, a reasonable technical measures to make the various systems designed to achieve a good use of effects.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heat transfer station; fire; triage system.目 录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热网负荷计算一、原始资料二、负荷计算第三章 供热系

10、统方案的选择 一、系统热源形式及热媒的选择 二、 热网系统型式第四章 供热系统水利计算 一、 用户各流量的确定 二、热水网路各管段的水利计算第五章 水压图的绘制及设备的选择确定一、水压图的绘制- 二、设备的选择确定 水泵的选择计算 板式换热器的选择 软水器的选择第六章 小区给水设计 一、设计原始资料二、流量的确定 三、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及给水附件 四、管网的水利计算-五、消防设计. 第七章小区排水设计.一、排水设计秒流量的确定.二、管网的布置及注意事项 三、排水管道的水利计算第八章 小区雨水设计 一、雨水量的计算二、管道的布置及连接三、雨水管道的水利计算参考资料结束语第一部分(第一章) 绪 论一

11、、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

12、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5,热源内机组参数的选择,应优先选用较高参数的机组。12MW及6MW容量机组,宜选用次高压;3MW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机组。总之应尽可能少用和不用次中压或低压机组。6,热源内机组型式的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用一台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7,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8,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许多优点:煤种适应范围广;适应负荷变化范围50%100%;热效率较高;易于脱硫且投资少,适宜作建筑

13、材料。9,集中供热方案的优化方面,现已有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了优化软件,它包括热源布点优化、热源机组组合选型优化、热力管网管径、路径优化、并可计算热力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今后应广泛应用,以节约能源,降低投资,提高效益。二、设计目的及意义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分析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它对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

14、的计算步骤、方法。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一定电脑绘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设计指导思想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国能源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所以本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利用能源的供热方案,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力求节俭,减少工程造价。本设计就是在遵循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经过经济分析比较后,设计小区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第二部分

15、小区外网系统设计第二章热网负荷计算 一、 原始资料2.1.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济南市)2.1.1.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2.1.1.2 采暖天数:106天2.1.1.3 采暖期:11月22日至次年3月7日2.1.1.4 采暖期日平均温度:0.92.1.1.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2m/s.2.1.1.6冬季主导风向: N2.1.1.7 最大冻土深度: 44cm2.1.2 土建资料(见附图1-1)区域总平面图,包括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建筑物高度及建筑面积、建筑用途、区域的地形标高和位置坐标。2.1.3 热源资料该小区采用小区换热站换热进行集中供热,无其它热源。由市政一次网供热到换

16、热站换热,再由二次网采用热水为热媒直接进行供热,其中一次网供热热媒为热水,供回水温度为130/80。2.1.4 其他资料收集设计地区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及人口密度等。二、负荷计算2.2.1 热现状及规划供热面积(1).该住宅小区现无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规划供热面积14万m2,只有采暖热负荷无热水供热热负荷。(2).市政管网供热,介质为热水供热,一次网供回温度为130/80,二次网供回温度为95/70,采用高低分区分别供暖。(3).该区域内建筑物以住宅为主,间有会展中心及商用办公楼,其中有六幢为民用低层住宅四栋高层住宅,一栋汽车展览中心,一栋高层商用办公楼。具体如下:2.2.2 供暖热负荷根据城市

17、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实际情况,其采暖供热热负荷采用采暖面积热指标法来确定。具体的计算公式方法如下: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114页6-2公式。 Q= qF10 KW (2.2-1) 式中 Q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q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 m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表1.2-1。表2.2-1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 W/m2)建筑物类型住宅学校医院旅馆商店餐厅影剧院热指标5864608065806070658011514095115根据上表热指标的推荐值,选取住宅的热指标为 q=60w/、商用办公楼的热指标为65w/、商店的

18、热指标为70w/、 汽车展览中心的面积热指标为100w/、地下车库的热指标为62w/。另外为了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供暖管网内的流量由公式2.2-2求得。 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114页6-2公式G=AQ/(tg-th) t/h (2.2-2) Q-供暖用户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KW.A-采用不同计算单位的系数,本计算A取0.86.G-用户的计算流量,t/h.tg、th -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 . 综上,例如1#楼热负荷:Q=603960.2810=237.65KW 其管段流量G=0.86237.65(95-70)=8.17t/h 设计区位内各栋楼的热负荷及其入户管的流量如下表: 其中: 表2.

19、2-1是低区供暖负荷、流量表表2.2-2是高区供暖负荷、流量表低区供暖负荷流量表 2.2-1 高区供暖负荷、流量表 2.2-2 由此表可知:低区采暖总的热负荷为6463.03K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221.63t/h高区采暖总的热负荷为2364.69K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81.35t/h第3章 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3.1 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根据对住宅小区的调查,该小区有如下特点:(1)小区处于建设阶段,且规划负荷只采暖热负荷无生活热水热负荷;(2) 该区域内建筑物以住宅为主,间有会展中心及商用办公楼,其中有六幢为民用低层住宅四栋高层住宅,一栋汽车展览中心,一栋高层商用办公楼,且该区热负荷

20、较集中。(4)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4万m2,设计总热负荷为8.83MW。基于上述特点,本规划以水-水换热站作为供热热源,以热水作为小区供热管网的热媒,换热站设在小区的左上角一高层住宅侧。3.2 热网系统型式1、确定管网布置形式:基于前述小区特点,小区采暖对热网的后备储热能力要求不高,故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连接。这主要是考虑到枝状管网布置型式简单,管径随距热源越远越小;减少基建投资,运行管理简便。2、确定管网敷设方式:本小区面积较小、敷设管线较短,适宜采用无沟(直埋)敷设方式,一般采用的型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壳,三者紧密粘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 3、管道附件在与干管相连接

21、的管路分支处与分支管路相连接的较长的用户支管处均应装设阀门;在最低点或局部最低点应设泄水阀,最高点或局部最高点设放空气阀。考虑补偿器与固定支架的配合设置,在需要的位置设检查井。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1)直埋敷设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 首先在管道上涂耐热防锈漆两遍,外用玻璃棉毡捆扎再用镀锌铁 丝缠绕,用密纹玻璃布包扎做为保护层,表面涂冷底子油2遍。(2) 保温 地下直埋管道保温通常采用预制保温管。通常保温层用聚氨脂硬脂泡沫塑料保温,为增加保温层的耐久性和分辨各种介质的管道在保护层外涂刷颜色漆。另外管道的防腐涂料选用铁红防锈漆。 4、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管道系统安装后,进行实验,

22、十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 ,不漏为合格。热力管道严密性实验合格后,须清除管内留下的污垢或杂物,热水及凝结水管道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清水冲洗,直至排出口水洁净为合格。第4章 供热系统水力计算一、 确定各用户的设计流量 Gn=0.86Qn/(1-2)例如:对热用户1#楼,根据式9-13(见供热工程)Gn=0.86Qn/(1-2) =0.86*237.65/(95-70)=8.17 t/h其他用户的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同上,各管段的设计流量均已列入热负荷表中。二、热水网路各管段的计算 1、首先对主干线上的各管段进行水利算:取管段的平均比摩阻在R=40-80Pa/m范围内,根

23、据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和平均比摩阻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例如:管段0-1:计算流量221.62 t/h ,平均比摩阻R=40-80Pa/m, 从附录9-1中可确定管段0-1的管径和相应的比摩阻R值 DN=250mm R=66.4Pa/m v=1.25m/s 管段0-1中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d, 可由附录9-2查出得 闸阀 13.73=3.73m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 Ld=3.73m管段0-1的折算长度 Lzh=51+3.73=54.73m管段0-1的压力损失 p=RLzh=66.4*54.73=3634.1Pa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主干线的其余管段,确定其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中。 2、对支管

24、段上的各管段进行水利计算:利用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的原理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例如:干管4-6#的压降为6867Pa,设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的估算比值为0.6(见附录9-3)则由于节点平衡知:平均比摩阻 R=P/L(1+0.6)=6867/28(1+0.6)=153.2Pa/m ,且有流量G=17.06t/h 知: DN=80mm, R=167Pa/m ,v=0.94m/s 管段4-6#中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d, 可由附录9-2查出得 : 分流三通为11.2m,煨弯1.32m,变径0.26m,闸阀1.28*1=1.28m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 Ld=11.2+1.32+0.26+1.28=13.6

25、m 管段4-6#的折算长度 Lzh=28+13.6=41.6m , 管段4-6#的压力损失 p=RLzh=165*41.6=6867Pa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主干线的其余管段,确定其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中。 低区采暖局部阻力计算表管段编号公称直径d(mm)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m) 3-8125分流三通112.6焊接异径接头11.32焊接弯头12.52合计16.448-9125直流三通14.4合计4.49-80直流三通14.4 弯头10.76焊接异径接头10.26合计5.425#-9100分流三通16.6弯头11.32焊接异径接头10.33截止阀113.5合计 21.25-880分流

26、三通16.6弯头11.32焊接异径接头10.26截止阀110.2合计18.3812-14125分流三通116.80弯头11.32焊接异径接头11.02截止阀118.5合计37.9410-1170三通6.8合计6.8低区采暖局部阻力计算表管段编号公称直径d(mm)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m) 1-11-12250150分支流三通116.7分流三通122.2合计40.58焊接异径接头11.6812-13100直流三通15.6焊接异径接头10.33截止阀113.5 合计19.43-1280直流三通18.4分流三通111.2焊接异径接头10.2截止阀110.2合计30-1280直流三通18.4分流三通

27、1 11.2焊接异径接头10.2截止阀110.2合计301-101001-139.9焊接异径接头10.98合计40.781#-1070截止阀19.6焊接异径接头10.2分流三通16.6合计17低区采暖局部阻力计算表管段编号公称直径d(mm)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m) 1-11-12250150分支流三通116.7分流三通122.2合计40.58焊接异径接头11.6812-13100直流三通15.6焊接异径接头10.33截止阀113.5 合计19.43-1280直流三通18.4分流三通111.2焊接异径接头10.2截止阀110.2合计30-1280直流三通18.4分流三通1 11.2焊接异径接

28、头10.2截止阀110.2合计301-101001-139.9焊接异径接头10.98合计40.781#-1070截止阀19.6焊接异径接头10.2分流三通16.6合计17高区采暖局部阻力计算表管段编号公称直径d(mm)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m) 0-1200闸阀13.36合计3.361-2150直流三通18.4焊接异径接头0.561.68弯头23.4合计12.362-3125直流三通15.6 焊接异径接头10.44合计6.043-4125直流三通14.4弯头11.3合计5.7-370分流三通 16.6弯头11.3焊接异径接头1 0.4闸阀11合计9.32-270分流三通15.6弯头11.68

29、焊接异径接头10.4截止阀19.6合计17.28-580焊接异径接头10.26分流三通16.6煨弯10.76合计7.62第5章水压图的绘制及设备的选择确定 一、水压图的绘制 热水网路上连接着许多热用户。它们对供水温度和压力要求可能各有不同,且所处的地势高低不一,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整个网路的压力状况有个整体的考虑,因此通过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用以全面地反映热网和各热用户的压力状况,并确定保证使它实现的技术措施。在运行中通过网路的实际水压图可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的压力状况从而揭露关键性的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各用户的连接方式以及整个供热系统的自控调节装置都要根据

30、网路的压力分布或其波动情况来选定水压图是热水网路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工具。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以低区为例)1、 以网路循环水泵的中心线的高度为基准面,在纵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做出标高的刻度(o-y),沿基准面在横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做出距离的刻度(o-x)。按照网路上的各点和各用户从热源出口沿管路计算的距离,在(o-x)轴上相应的点上标出网路相对基准面的标高和房屋高度。各点网路高度的连接线就是带有阴影的线,表示沿管线的纵剖面。2、 选定静水压线的位置:静水压曲线是网路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网路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它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该最不利环路中全部采用直接连接,系统水可能达到的标高

31、为27 m,在加上3-5 m水柱的富裕值,由此可以定出静水压线的高度在32m的高度上。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方式,定压点位置设在网路循环水泵吸入端。 3、 选定回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回 水管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称为回水管动水压线,根据热网水力计算结果,按各管段的实际压力损失确定回水管动水压线采用补给水泵定压只要补给水泵施加在定压点的压力维持在32 m水柱的压力就能保证系统循环水泵在停止运行时对压力的要求了,回水主干线的总压降通过水力计算已知为2.1 m水柱,则B点的高度为32+2.1=34.1m这就可初步确定回水主干线的动水压线的末端位置。4、 选定供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

32、: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供水管内各点测压管水头连接线称为供水管动水压线。如末端用户预留的资用压差为2.5 m水柱则C点的位置为34.1+2.5=36.6m设供水主干线的总压力损失与回水管相等则在热源出口处供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即D点的标高为36.6+2.1=38.7m,E点的标高为D点的标高加上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选定为6 m水柱则E点的水头应为38.7+6=44.7m这样绘制的动水压线ABCDE以及静水压线j-j组成了该网路的水压图。各分支线的动水压线可根据分支线在分支点处的供回水管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和各分支线的水力计算成果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和要求绘制。二、设备的选择确定(一)循环水泵的选择:

33、1、扬程: H=K(H1+H2+H3+H4 ) mH2O 查2P430式中 H 循环水泵的扬程 mH2O H1 网路循环水通过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 mH2O 取H1=5 H2 - 网路主干线供回水管的压力损失 mH2O 取H2=4.2 H3-热力站内部除污器至循环水泵入口段压力损失,取H3=1H4 - 主干线末端用户系统的压力损失 mH2O 取H4=2.5 K-安全系数,取K=1.15 H=K(H1+H2+H3+H4)=1.15(5+1+2.5+4.2)=14.6 mH2O 2、流量: G= 1.05Q/tc m3/h 查于2P430式中 G - 循环水泵的流量 m3/h Q - 负担建筑物的总

34、供热量KW t 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差 c - 水的比热容 4.1868KJ/ kg. 1.05 漏损系数 G= 1.05Q/tc= 170 m3/h 3、选择: 根据计算出的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泵的产品样本中选取工作点在高效区的泵型号加上10-20 安全余量。 所以对于低区:选取两台相同型号 250S-14A泵并联运行,其中一台为备用泵。查资料3知250S-14A的技术参数如下: 循环水泵:250S-14A 流量Q320m3/h 扬程15M 效率78% 电动机功率22KW 转速1470r/min 电压380V 气蚀余量4.0/m对于高区:选取两台相同型号 DRG125-250B泵并联运行,其

35、中一台为备用泵。查资料3知DRG125-250B的技术参数如下: 循环水泵:DRG125-250B 流量Q84m3/h 扬程14M 效率70% 电动机功率5.5KW 电压380V 气蚀余量3.0/m(三)补给水泵的选择 1、补给水泵的扬程:按水柱高度表示为:H=Hb+ Hxs+ Hysh mH2O 工程上认为补给水泵吸水管损失Hxs和压水管损失Hy较小,同时补给水箱高出水泵高度 h往往作为富裕值,或为抵消Hxs和Hys影响,所以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H=Hb mH2O(64) 补水点的压力值Hb可以从水压图上直接得到。当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时,Hb可取静压线的高度。因为本设计选择补给水泵定压,所以H

36、=Hb =32 mH2O。 2、流量:按热网规范规定,热水网路漏水率不宜超过总循环水量的4 一般闭式热水网路的补水率,不宜大于总循环水量的1 但是在选择补水量时一般取正常补水量的四倍计算 即:G = 4G= 8.86 m3/h 3、 选择: 低区水泵:由补水泵的扬程、流量选取两台型号为SLWR40-200B的泵并联运行,其中一台为备用泵。查资料3知ISR65-40-315的技术参数如下: 补水泵:ISR65-40-315 流量Q12.5m3/h 扬程32M 效率50% 电动机功率2.2KW 转速2900r/min 电压380V 气蚀余量2.3/m高区水泵:由补水泵的扬程、流量选取两台型号为25

37、LG3-10()7的泵并联运行,其中一台为备用泵。查资料3知25LG3-10()7的技术参数如下: 补水泵:25LG3-10()7 流量Q3.0m3/h 扬程70M 效率42% 电动机功率2.2KW 转速2900r/min 电压380V 气蚀余量2.0/m(四) 换热器的选择计算: 1.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和适用介质,应符合换若站的使用要求. 2.热交换器的单台出力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能满足换热站的总供热负荷及其调节的要求. 3.水-水换热系统可采用板式换热器或管壳类换热器. 4.换热器选型计算: 1)换热站总计算热负荷 换热站总计算热负荷 各用户所需热负荷之和 本设计 换热站 总负荷Q KW K

38、 考虑室外管网热损失的系数,一般取1.05-1.10 5)单台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计算: F 换热器有效的换热面积q 单台 换热器的换热量k 传热系数 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 最大温差端温差 最小温差端温差=20换热面积=本设计选的换热器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2h低区采暖总的热负荷为6463.03K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221.63t/h高区采暖总的热负荷为2364.69K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81.35t/h考虑到一定的富裕量,本设计低区为:选用的板式换热器型号为BR0.37A,换热 面积80m2 组装形式 157 流量 128 t/h 一次水压力降0.04mp 二次水压力降0.05

39、mp 可供采暖面积 50000 m2高区为:选用的板式换热器型号为BR0.5A,换热 面积40m2 组装形式 140 流量 42 t/h 一次水压力降0.1mp 可供采暖面积 22000 m2(五)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本换热站原水的硬度和含氧量均超过给水水质的标准,故需进行软化处理。软化、除氧水量按热网补给水量确定,即为12t/h。软化水处理设备的选择:阳离子交换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固定床离子交换设备适用面广,逆流再生相对于顺流再生具有对原水硬度适应范围大且出水质量好,再生盐耗低,水耗低等优点,而无压顶法又具有操作简单,外部管系简单等特点。故本设计软化水处理设备选用无顶压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通过软化水量12t/h,查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选用KF型流动床钠离子交换器,性能见表:KF型流动床钠离子交换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