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建设单位黑龙江省体育局法人代表郭铭玉联系人胡兰生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116号联系电话18846825588传真邮政编码150090建设地点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内立项审批部门黑龙江省发改委批准文号2013299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R8820体育场馆占地面积(m2)178189绿化面积(m2)99018总投资(万元)8662.8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黑龙江省是全国冰雪运动大省,但冰雪人才培养水平与冰雪运动对人才的需求
2、仍有一定差距,存在培养规模总体不足、冰雪产业发展相关人才欠缺等问题。要积极发展和利用好体育系统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等培训基地,真正实现体教结合,为各类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有利于加强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提高运动员素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冰雪运动优势。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是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基地之一,是冰雪体育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因此该学院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品质和素质,影响到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完善的场区工程和教育基础设施是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投入条件,因此,黑龙江省冰雪体育
3、职业学院项目二期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是对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各项功能的完善,有利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建设,对推进黑龙江省社会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受黑龙江省体育局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望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以及国家、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审查。2.项目概况2.1新建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黑龙江
4、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江避暑城黑龙江省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的东侧。西起中心南北路与东环路之间的规划支路,东至超级堤,南起战备路,北至通江路。建设单位:黑龙江省体育局总投资:8662.82万元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78189m2;总建筑面积2614.02m2。本工程建设内容分为主体工程(包括体育场、校园大门)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校区道路、硬质铺装、停车场、室外运动场地、绿化、景观、室外照明、室外管网等)。2.2项目内容2.2.1工程内容1、体育场:本工程占地面积为23500m2,建筑面积为2286.96m2。其中塑胶跑
5、道面积8603m2,人造草皮面积10345m2,西侧房间上看台水平投影面积1808m2,砖砌看台水平投影面积1500m2。能够满足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承办赛事需要,为区域运动会、足球和各类田径运动提供服务。2、校园大门: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校门位于整体校区南侧主入口位置,项目占地面积为500m2,建筑面积为77.06m2。校园门卫房与轴线成对称关系,单个体量建筑面积38.5m2,建筑高度为7.5m,造型最高点19.7m,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半部分采用钢结构。3、校内道路:本项目用地已经完成场地平整,填方量和挖方量平衡,不产生土方。(1)平面设计 本项目道路平面线位按校区规划设计进行布
6、设,对局部段落线形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结合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及实际情况,综合进行平面设计,道路路线全长2903.44m。(2)纵断面设计主机动车道:双向两车道,机动车道宽度9.0m,人行道路面宽2.0m。4、景观绿化包括:车型混凝土路面:22632m2;停车场植草砖:10090m2;人行水泥步道板:33496m2;混凝土艺术地坪:2144m2;人行花岗岩铺装:20748m2;木板路:2104m2。(1)车行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停车场采用植草砖进行铺设,使雨水能自然下渗,体现生态主题。(2)人行路:人行路采用黄色、砖红色、灰色水泥步道板以不同形式进行铺装。绿化草坪占地99018m2。表1 建设项目
7、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体育场占地面积为23500m2,建筑面积为 2286.96m2。地上一层,局部地下一层看台共有2062个座椅、塑胶跑道面积8603m2、人造草皮面积10345m2 校园大门项目占地面积为500m2,建筑面积为77.06m2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半部分采用钢结构配套工程 校内道路工程道路路线全长2903.44m双向两车道 景观绿化铺装面积113414;草坪99018m2车型混凝土路面:22632m2;停车场植草砖:10090m2;人行水泥步道板:33496m2;混凝土艺术地坪:2144m2;人行花岗岩铺装:20748m2;木板路:2104m2供水
8、工程管网长度2710m环状布置排水工程污水管网长度1541m,雨水管网长度1004m雨、污分流制供热管网管网长度1476m市政供热管网引入换热站,换热后满足校区采暖和热水供应要求供电及通讯网络工程设置两座10kV变电所,根据需要接入电信电缆-公用工程给水工程本项目用水依托原有的供水方式,由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市政供水管网为本项目供水,供水能力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依托排水工程依托原有排水方式,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排水管网排入松浦污水处理厂处理依托供电工程依托原有市政供电系统,设置一座开闭所和两座 10kV变电所依托供热工程依托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供热,可满足本项目生活需要依托环保工程水污染物由
9、化粪池处理后经管网排入松浦污水处理厂处理噪声减震、隔声措施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生产废物分类收集,统一清运2.2.2公用工程本项目在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江避暑城黑龙江省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新校区内进行建设,为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共用一套供热,供电、给水、排水系统。(1)给排水该项目供水依托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校区给水管网由新建给水泵房(体育场地下设备层内)提供,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要。本项目新建校区内给水管道为环状布置,可满足校区给水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的要求及供水的安全性。校区给水管网管径为DN150。校区内单体建筑均为多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竖向不分区,供水管网分别供给校区
10、内单体建筑。给水管网总长度2710m。校区内单体建筑的污水系统为污废合流制,均排至校园管网内,排水管网总长度1541m,化粪池11座,雨水管网长度1004m。本项目体育场不进行对外开放,只为本项目师生提供训练和比赛场所,本项目主要为观众、教练运动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这部分人员均为项目一期中的师生,故本项目不新增用水量,无新增水污染物产生。 本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排水管网排入松浦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至松花江。本项目依托的松浦污水处理厂已经正式投产运行,松浦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松花江下游松浦镇小月亮湾内,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11、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松北区松浦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上采用先进CASS生物处理工艺,CASS生物处理法主要工艺流程是:格栅-集水池-沉砂池-CASS池-污泥处理。CASS生物处理工艺特点:建设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短、有机物去除率高、除磷脱氮效果好,污泥产量低、出水水质好,适应高寒地区气候,是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工艺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2)供暖本项目依托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用发电的余热作为热源为本项目区域进行集中供热,目前已经投产运行。 校区体育场地下设备层内设一座换热站,从市政供热管网引入换热站,换热后满足校区采暖和热水供应要求。换热后,二级管网供、回水温度为80/60,供校区
12、各单体采暖系统使用。室外供热管网根据换热站的位置,分为二个供热环路,本项目新建供热管网长度1476m。本项目体育场和校园大门需要供热,供热面积为2354.02m2,将新增热源燃煤量94.16t/a,主要污染物烟尘和SO2和NOx排放量分别增加0.05t/a、0.075t/a和0.19t/a。(3)供电及通信本项目用电电源引自三家湾2#区域变电站,在校区内设置一座开闭所和两座 10kV变电所,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求。校区各建筑可根据需要接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区有线电视电信线缆。电信电缆敷设全部采用电信管道沿道路红线外侧1米埋设,管道埋深 0.8米。2.2.3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 86
13、62.82万元,资金来源一部分来自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另一部分来自于黑龙江省体育彩票公益金:7662.82万元。2.2.4 厂址选择及厂区平面布置项目所在地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内,西起中心南北路与东环路之间的规划支路,东至超级堤,南起战备路,北至通江路。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1)地域优势明显,交通方便,项目地块位于松花江避暑城内,该地区交通便利,方便出行。(2)项目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拥有良好的景观条件和文化氛围。(3)可实现资源共享。拟建项目可以利用区域内的基础资源,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力、电讯等都较容易解决。综上所述,拟选位置符合项目选址要求,满足城市发展规划
14、,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所以总体选址合理,能够满足要求。所有场馆周围布置了行车道以满足疏散和消防。整体布置紧凑,功能合理,在各主要建筑周边设置适量停车场,另外各附属广场均兼有停车功能。场地四周共10个主次出入口,以南北两侧出入口为主要出入口。南侧入口兼具形象入口功能,赛时观众人流车流可通过四周城市干道路到达体育校园区内,内场人员和车辆平日均从南北两入口出入场地。突发事件时十个出入口均可以作为安全疏散口,宽度满足要求。总之,整个体育中心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车流交叉干扰,以确保安全观看比赛和群众健身等功能的实现,因此,项目平面布局从环保角度分析是合理的。详见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2
15、)。2.2.5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约56万元,占总投资的0.65%,各部分投资具体见表2。表2 环保投资明细表序 号项 目环保措施投资额(万元)1噪声吸声材料、降噪措施、减震基础32施工期施工期污水、扬尘、噪声防治83绿化草坪、植被、建构筑物美化454合计562.2.6工程进度本项目预计2014年12年投产运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的一期工程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已经于2013年6月13日取得了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黑龙江省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黑环审【2013】192号)文件,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内,本项目为黑龙江省
16、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二期),主要建设体育场、校园大门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等。该项目在一期工程的东侧区域建设,依托原有的公用工程,为一期提供配套的道路、管网设施。原有工程情况及主要污染物情况如下:1.原有工程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五层的教学主楼、三层的图书馆、五层的学生宿舍、二层的学校食堂与后勤服务中心以及二层的综合训练馆,项目占地面积69229.37m2,建筑面积49785.16m2。2.原有工程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供水工程该项目供水依托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主要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生活用水。(2)排水工程:工程建成后,所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经排水管线排入松浦污水
17、处理厂,最终排入松花江。(3)供热工程本项目热源由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提供,热源增加的外排污染物在热电厂污染物总量控制之内。(4)供电工程该项目供电依托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3.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气污染源情况本项目热源由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提供。本项目供热面积为49785.16m2,将新增热源燃煤量1990t/a,主要污染物烟尘和SO2和NOx排放量分别增加1.07t/a、1.59t/a和4.1t/a。热源增加的外排污染物在热电厂污染物总量控制之内。食堂厨房排放的油烟经去除效率大于75%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2.
18、0mg/m3,高空排放,排气筒高于周围建筑物(200m半径范围)3m以上。(2)废水污染源情况项目建成后所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食堂污水,本项目共有师生约3000人,污水排放量为287.67 t/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COD为6.3t/a、氨氮1.58t/a,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污水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经管网排入松浦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松花江。(3)固体废物污染源情况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食堂产生的餐馀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30t/a;食堂垃圾产生
19、量为45 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置,餐馀垃圾按照地方要求收集后送有关部门统一处置。(4)噪声污染源情况本项目水泵房、换热站和风机房均位于地下独立设备间内,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1地理位置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
20、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截至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992.02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1.2工程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哈尔滨市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21、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1.3气候、气象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
22、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
23、温为-42.6(197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97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1.4水文概况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
24、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库工程,1996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库面面积40.86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5133.3公顷。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2.社会环境简况2.1文化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个,其中市属5个,县(市)12个;文化馆(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46个,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7
25、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3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5万卷,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查档接待2万人次。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1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8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17749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827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3%,广播综合覆盖率99.62%。2.2卫生解放50多年来,哈尔滨的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已跨入全国大城市的先进行列。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农村卫生室)3576个,其中医院256个、卫生院2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9个、门诊部(所)55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
26、、站)3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所、妇幼保健机构20所。卫生机构床位数4.54万张,其中医院3.91万张,卫生院床位数0.4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6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6万人,注册护士1.73万人。乡镇卫生院195个,床位4600张,卫生技术人员0.53万人。2.3教育事业哈尔滨教育事业基础深厚,发展迅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就蜚声国内外,多年年来,为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公办民办相结合,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结构的办学体制,为
27、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2010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0所,招生1.7万人,增长4.9%;在学研究生5.0万人,增长14.4%;毕业生1.5万人,增长14.7%。普通高校49所,共招收学生14.8万人,下降9.2%;在校学生53.1万人,增长1.4%;毕业生12.9万人,增长1.3%。成人高校13所,共招收学生1.1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3.2万人,增长14.2%。普通高中133所,招生4.8万人,在校生14.1万人,毕业生4.7万人;普通初中430所,招生8.6万人,在校生29.9万人,毕业生9.4万人;普通小学1592所,招生8.4万人,在校生46.1万人,毕
28、业生8.6万人;幼儿园867个,在园幼儿13.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招生1.1万人,在校生3.8万人,毕业生7745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88人,在校生2030人。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9.9%,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89.5%。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2.4社会福利与救助积极推进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的覆盖范围。至2010年末,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9.2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企业职工79.9万人,下降3.8%。全市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67.6万人,增长6.7%。参加失业保险128.2万人,增长1.
29、3%。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56.1万人,增长7.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72.8万人,增加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2.5科学技术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6年,在全国50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哈尔滨市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列第9位,其中,科技成果数量列全国第6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大所、大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全市拥有两院院士2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7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全市现有科研机构440个,拥有7个国家级
30、企业技术中心和5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76万人。R&D经费支出55.3亿元,增长19.4%,R&D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75%。受理专利申请6526件,增长18.1%;授权专利3974件,增长42.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23项,成交额50.93亿元,增长21.3%。82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兽医研究所、第49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703研究所等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实力,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等许多重大科技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飞机发动机、轴承、量仪、空调机、电机
31、、汽轮机、环保制氧、生物制药等21个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6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哈尔滨的交通事业也迅速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成为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哈尔滨铁路局是全国15个铁路局之一,北起古莲,南至兰棱,东达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外与俄罗斯接轨,内与沈阳铁路局相通。36条干支线贯穿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部分地区,构成了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2008年,铁路完成货运量1456万吨,比上年增长4.9%;完成客运量3627万人次,增长9.4%。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的公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陆续建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北京至哈尔滨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32、哈尔滨段、哈尔滨至阿城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至亚布力二级专用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二环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公路运输发展到具有高速公路、专用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架的干线公路网络。2010年,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0128.9万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铁路2033.0万吨,增长6.0%;公路7682.0万吨,增长8.4%;水运412.0万吨,增长13.5%;航空1.9万吨,增长18.8%。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3068.0万人次,增长3.0%。其中,铁路3839.0万人次,增长5.2%;公路8864.0万人次,增长1.7%;航空365.0万人次,增长10.6%。2.7旅游观光哈尔滨地处富庶的松辽平
33、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充满欧陆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尤其以冰雪旅游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宾客。2009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77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国内旅游者3748.8万人次,增长25.4%;入境旅游者24.0万人次,下降19.2%。旅游业务总收入310.2亿元,增长26.2%。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300.3亿元,增长28.8%;国际旅游创汇1.5亿美元,下降19.4%。全市拥有星级酒店100家,旅行社250家。2.8经济发展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心,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城市。“一五”、“二五”时
34、期,哈尔滨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当时,主要产品达3000多个品种,覆盖全国,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电站设备、工具量具、飞机和发动机、亚麻纺织、铝镁加工、精密仪表、轴承、电缆、继电保护装置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0年,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84.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8.6亿元,增长13.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04.3亿元,增长16.5%,占全市地
35、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2.6:36.2:51.2调整为11.3:37.8:50.9。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4.2%和4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961元,比上年增长13.9%。环境质量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以下数据均来源2012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1.1环境空气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选取松北商大监测点,PM10年均值为0.092mg/m3,SO2年均值为0.032mg/m3,NO2年均值为0.049mg/m3,其中SO2年均值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36、标准,PM10、NO2年均值未达新标准要求。1.2地表水:本项目的直接纳污水体为松花江东江桥至大顶子山断面,该断面规划的水体类别为IV类,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该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为17.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为2.60mg/L,氨氮为0.712mg/L,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1.3声环境: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评价区2km范围内无国家级、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该项目选址位
37、于项目所在地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内,西起中心南北路与东环路之间的规划支路,东至超级堤,南起战备路,北至通江路。符合哈尔滨避暑城总体规划,所在地周边无大型污染企业,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控制施工期和运营期生产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表水环境质量;(2)控制施工期和运营期所排大气污染物,保护厂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3)控制施工期和运营期高噪声设备发声量、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4)保护厂界周围生态环境,加强厂区绿化,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体见表3环境保护目标分布。表3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控制污染目
38、标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区域及受影响人数环境质量要求地表水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松花江(东江桥至大顶子山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声环境控制噪声污染南侧规划居住用地(未建)西侧为一期用地北侧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生态环境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周围生态环境-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9、三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总量控制指标SO2:0.075t/a(分担量)NOx:0.19t/a(分担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1施工期工艺流程项目施工期间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等。项目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图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1.2营运期工艺流程本项目营运期观看比赛过程及日常活动中会产生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本项目体育场不进行对外开放,只为本项目师生提供训练和比赛场所,这部分
40、人员均为项目一期中的师生,故本项目无新增水污染物产生,无新增固体废弃物产生。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泵房、换热站设备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2.主要污染工序:2.1施工期污染本项目施工期污染主要体育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管网)建设工。其施工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地基开挖、主体建设、附属设施的建设和空地的平整绿化等。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气、废水、噪声、建筑固废等,现将其主要产生源强及污染物质分析如下:(1)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将对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声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废气施工期由于土方挖掘、残土及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和水泥、石灰
41、等建筑材料的拌和及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将对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由于施工期施工人员较少且相对分散,其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若处理不当,将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影响轻微。(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生态管网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网铺设、开挖将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同时,施工产生的临时弃土,若处理不当,将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表4 建设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污染类别污染源名称产生工序主要污染因子废气施工扬尘施工过程扬尘废水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CODCr、NH3-N、SS工地
42、污水施工过程SS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过程噪声固废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过程废弃土石方及建筑材料等生态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开挖和管网等土建施工势必造成场地原有地表、植被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施工结束后,随着厂区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原有生态将会得到恢复并得到加强。因此会对局部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2.2 运营期的污染(1)废气:本项目热源依托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用发电的余热作为热源为本项目区域进行集中供热,目前已经投产运行。 本项目体育场和校园大门需要供热,供热面积为2354.02m2,将新增热源燃煤量94.16t/a,主要污染物烟尘和SO2和NOx排放量分别增加0.05t/
43、a、0.075t/a和0.19t/a。热源增加的外排污染物在热电厂污染物总量控制之内。(2)噪声本项目在营运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于设备噪声、观众呐喊声、以及体育馆外行驶的机动车交通噪声。本项目水泵房、换热站等设备放在体育馆地下室内的专用设备用房内,噪声源强60-75dB。车辆噪声:道路两旁建立绿化带,做好管理工作,夜间出入车辆限速且禁止鸣笛。体育场人群活动噪音:在体育场四周栽种乔木,进行隔声降噪措施,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3)生态影响本项目涉及道路和管道敷设,在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噪声扰民现象,本项目周围2公里内无集中居民区,排水管管道、道路均在本项目内进行,施工中土方主要堆放在管网两侧,如不控制
44、好施工作业面,如遇大风天气会尘土飞扬;如遇降水会泥水遍地流淌,引起水土流失。本项目绿化面积为99018m2。表5 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污染类别污染源名称产生工序主要污染因子废气生活供暖集中供热TSP、SO2、NOx噪声设备噪声、活动、汽车噪声运营过程机械噪声、车辆噪声、活动噪声生态道路管网敷设建设过程水土流失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废气施工场地粉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集中供热(分担量)烟尘SO2NOx0.05t/a0.075t/a0.19t/a0.05t/a0.075t/a0.19t/a废水施工
45、废水COD、氨氮排入市政管网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噪声施工场地施工噪声72-95dB昼间70dB(A)夜间55dB(A)水泵、换热站等设备噪声60-75dB昼间60dB(A)夜间50dB(A)体育场活动主要为人群嘈杂声及汽车噪声,其源值较低主要生态影响:建设区范围内无名贵珍惜树木,无珍稀动物,在道路、管网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网铺设、道路开挖将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同时,施工产生的临时弃土,若处理不当,将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因此,评价建议项目投入使用后,应种植树木、草坪、花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绿化面积为99018m2。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洒水降尘、封闭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不改变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运营期烟尘SO2NOx本项目为集中供热,无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质施工期生活污水COD氨氮排入市政管网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排放至松浦污水处理厂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松花江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送至指定地点填埋符合有关环保规定,固废全部综合利用和妥善安置,处置率100%噪声施工期场界噪声限制施工时段等措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