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904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27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医疗保健整合规划.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醫療保健部門發展目標綠野平疇、良田萬頃的嘉南平原上,嘉義市一直都是平原上的重要樞紐,扮演並掌管著變化萬千的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的重要角色。在現今民生富足、衣食無慮的風華年代,民眾對個人生活品質規劃及生活型態的定位,早有質量上的明顯變化,而面對民眾對健康人生的定義提昇,良能而有為的政府則必須為民眾勾勒出更前瞻、更完備、更切合民眾需求的發展藍圖,在本階段就各項分項目標的提出及總體目標的結合,希望達成【持續提昇醫療品質管理、均衡而效率的衛生保健服務】之總目標,其主要分項目標包括:一、 公部門醫療衛生行政作業之資訊化:規劃衛生行政單位之資訊化作業體系,運用科技化資訊流及整合性連線系統,達成

2、行政作業效率化及最簡化之目標,並達成內部行政作業、食品衛生、公共衛生、家戶衛生、營業衛生、工業衛生、藥政、醫政、生命統計、保健防疫、衛生計畫研究等,達成衛生行政管理資訊互通及資訊公開化之目標。二、 醫療品質改善階段性措施:如病患診療記錄資訊化系統之推動、診療流程標準化稽查作業之落實、醫療專業分工稽查業務之落實、加強醫療院所績效評估作業。三、 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加強推廣民眾衛生保健觀念,強化推動醫病關係之改善,建立並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建立健康生活資訊傳遞體系,瞭解並輔導社區家戶健康生活行為,並建立各項防疫保健追蹤管道。其細項目標則分列如后 (圖1):圖-1 嘉義市醫療保健目標發展第二章醫

3、療保健部門特性概說壹、 概說在早期,醫療衛生推廣工作曾遭到無數的困擾及阻力,諸如迷信、民眾的冷漠、政治的阻力、短缺的財源、人力資源分布不均等等,致使醫療工作成效不彰。近年來,因經濟起飛、人民生活富裕、生活知識水準提高,連帶的對於個人醫療保健要求亦逐步重視,又加上科學發達、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醫療水準大幅提昇,人民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在另一方面,因為生活水準提高,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大幅改變,污染的生活環境,均導致了許多文明病的產生,對醫療界進行另一波更強大的挑戰。嘉義市位於嘉義生活圈之中心地帶,長久以來即是雲、嘉、南之政經重鎮,提供生活圈周邊城鎮便捷的交通運輸管道,活絡周邊城鎮之消費經濟活動。近年

4、來,嘉義市之人口總數變化不大,然其人口結構則有漸趨老化的趨勢,截至民國八十七年底,全市人口達263,050人,在原台灣省86年統計年報中,更指出其高居全國21(原省轄)縣市第二位的居住密度,在此高密度的居住環境下,所衍生之醫療保健問題更顯相對複雜,人口結構的變化,醫療保健資源的配置更需做適當的調配。以空間配置之角度,東、西區不同的人口結構、特質及環境,亦需針對該地區之特殊狀況,規劃因時而異、因地制宜的的醫療保健計畫。貳、 上位計畫與相關計畫一、建立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一)實施期間:自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至八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止,計三年六個月。(二)目的:1. 均衡各地區醫療資源發展,縮短城鄉差距,

5、以提高醫療服務可近性,使民眾能就近得到適切的醫療保健服務。2. 均衡發展醫事人力之質與量,健全醫療品質保證制度,以確保醫療服務品質,保障病人權益,全面提昇醫療服務水準。3. 有效利用公私立醫療設施,避免醫療資源重複;建立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達到醫療分工及節約醫療費用之目的,以提昇醫療服務效率。4. 加強發展特殊醫療體系,使慢性病、精神病及其他需特殊照護之病人,可適時於適當的醫療院所診治,並獲得持續的社區照護。(三)、目標:表- 1 醫療網第三期計畫階段性目標一覽表單位: 人、床數項目期程每一醫生服務人口數每萬人口急性病床數每萬人口精神病床數每萬人口慢性病床數計畫前73年底1470 (6.8)2

6、3.95.82.282年底894 (11.2)35.16.12.1第一期目標79年底1000 (10)31.67.52.5第二期目標85年底860(11.6)3793.5全程目標89年底750 (13.3)40105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醫療網第三期計畫附註:( )代表每萬人口醫師數二、區域緊急醫療救護計畫醫院緊急災害應變措施及檢查辦法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五日行政院衛生署衛署醫字第八九五號令訂定發布。第十二條醫院之緊急災害應變措施及消防安全設備,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予以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其檢查項目及檢查間隔、時間,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定之。前項檢查結果,如發現不符規定者,除依有關法令

7、規定處理者外,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得令限期改善,逾期不改善者,依醫療法有關規定處罰。第十三條中央衛生主管機關依醫療法有關規定辦理醫院評鑑時,應將醫院之緊急災害應變措施,消防安全設備及地方衛生主管機關依前條所為檢查結果,列為評鑑項目之一。(一)計畫範圍及期程:1.於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六日研擬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草案,送請行政院審議,並積極建立完善且機動性高的緊急醫療救護體系。2.輔導、補助辦理區域緊急醫療救護網計畫。(1)七十九年度由台北區先行成立緊急醫療救護網規劃委員會,規劃當地緊急醫療救護系統。(2)八十年度台南、嘉義、基隆及宜蘭等四區加入辦理。(3)迄八十二年底,包括上述各區,台灣地區十七個醫療區

8、域已開始規劃辦理。(二)計畫目的:1. 規劃及籌設急救無線電通訊系統暨救護聯絡(指揮)中心,建立救護車資源普查及醫院急救加護能力普查制度,指定責任醫院,訓練救護人員。2. 指定基地醫院,加強救護聯絡(指揮)中心功能,充實救護設備,汰換救護車,加強急診醫療人員訓練,施行救護人員訓練及繼續教育。3. 充實醫院急診設施,辦理各項急救訓練及繼續教育,規劃緊急醫療資訊系統,試辦緊急醫療品質管制。4. 配合施行大量傷患災害處置演習,評估及修訂緊急醫療資訊系統計畫。建立緊急醫療品質管制制度、急救訓練及繼續教育制度。5. 籌建緊急醫療資訊系統,試辦該區緊急醫療救護系統評估計畫。6. 籌建緊急醫療資訊系統,建立

9、該區緊急醫療救護系統評估計畫。三、建立全國醫療資訊網計畫:(一)起源為落實醫療網之實施,提昇各級醫療機構之服務水準及效率,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七十六年十月提出建立全國醫療資訊網規模計畫,計畫共計六年,至八十二年六月底完成基礎系統建置工作。前三年為試辦階段,後三年為推廣階段,未來推擴的工作重點包括:成立中央、各推廣區及區域資訊交換中心之專責組織、合併二至三個醫療區共用一個資訊交換中心,以均衡醫療保健資源之運用、資訊系統開發、醫療資訊標準代碼的標準化推動等,期能使醫療機構能迅速而正確的獲得醫療資訊,以達到醫療資源與醫療資訊共享的目的。民國七十五年四月行政院核定 “籌建醫療網計畫” ,借以提升各級醫療

10、保健機構之服務水準與作業績效。(二)試辦計畫行政院衛生署於七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進行試辦計畫之系統開發及建置工作,推行建立全國醫療資訊網計畫新竹醫療區試辦計畫,其功能在建立區域性之醫療資訊網路模式,做為全國醫療資訊網推廣之標準模式。試辦期間自民國八十年度至八十二年度為期三年。(三)預期功能全國醫療資訊網可提供醫療院所多項需求,其他功能如掛號作業及病歷管理,診療記錄,處置及收費作業,保險費用申報,家庭檔案處理,醫療連線,醫師診療輔助系統,研究及統計分析用途,人事管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等。全國各縣市醫療資訊網推廣情況及現狀,請參見本報告第三節現況分析。(四)最終目標1.協助實現醫療網之理想。2.配合

11、六年國建計畫,建立全國醫療保建資訊環境。3.輔導各級醫療機構,衛生行政機構醫療輔助單位電腦化。4.善用傳播媒體普及醫療資訊化之觀念。目前建立全國醫療資訊網推廣計畫推廣計畫,辦理情形如下:1.發展資訊系統(1) 已完成之公用性系統,包括醫事人員管理系統、醫事機構管理系統、公務統計系統、醫療服務統計系統、轉診轉檢系統、保險醫療費用申報系統、醫療保健資訊查詢系統。(2) 開發中之公用性資訊系統,包括傳染病通報、結核病病案管理、血液資料管理、緊急醫療、子宮頸抹片篩檢、預防接種、佈告欄資料查詢、醫政相關定義解釋另包含檢索系統。2.區域資訊中心建置與運作管理(1) 維持新竹資訊中心正常運作。(2) 積極籌

12、設台北、高雄、台中區域資訊中心,其中台北、高雄區域中心電腦設備及機房工程已驗收完成。3.推動衛生局所電腦化工作,輔導衛生局所建置資訊系統加強電腦化作業,目前全國已有61家衛生所完成建置,預計本年度將有39家衛生所完成電腦化。4.辦理教育訓練及推廣工作(1) 辦理衛生行政機關主管人員,業務人員資訊研討會,八十二、八十三年度共舉辦研討會30餘梯次,千餘人次之教育訓綀。(2) 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合辦醫療院所電腦化研習會,八十三年度下半年已舉辦研習會24餘梯次,3,000餘人次之教育訓綀。(3) 委託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辦理:A. 醫療院所電腦化暨連線測試申請。B. 醫療院所電腦化暨連線顧問諮詢。C.

13、 醫療院所電腦化暨連線教育訓綀。D. 出版醫療資訊網電腦化月刊,計已發行18,000份,發行對象為衛生行政單位、醫療院所、各相關公、協、學會。5.委託國立成功大學、私立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國泰綜合醫院、中華血液基金會進行健康IC卡階段性試辦計畫。四、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一)緣起:為因應社會環境之變遷,相關衛生問題之湧現及全民健康保險之實施,本署乃配合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構想,研訂衛生部門之各項衛生政策目標及至民國九十五年之各項指標(二) 計畫單位:行政院衛生署(三) 計畫年期: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五年(四) 跨世紀衛生發展之目標1. 十年發展遠景、目標與方向(1) 推動國民保

14、健(2) 增進藥物食品安全(3) 建立現代化防疫體系(4) 加強長期照護(5) 普及醫療服務(6) 建置醫療資訊網(7) 改善健康保險制度(8) 促進醫療科技發展(9) 促進國際合作2. 未來四年發展目標(1) 提升國民健康水準(2) 加強長期照護服務(3) 公平使用醫療資源(4) 提升醫療科技水準表-2國家發展指標群之系統目標單位:如表單位醫療保健細項目標單位目標值86年89年95年平均預期壽命歲75.375.776.6嬰兒(活產)死亡率%09.508.767.25每萬人口擁有病床數(急性病床)人12.013.313.5醫療費用成長率床39.840.045.0醫療費用成長率%11.010.0

15、10.0全民健康保險人數佔總人口比率%94.696.0-基層開業醫師佔執業醫師總數比率%39.540.040.0資料來源:行政院內政部經建會五、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草案)1. 建立整合性服務網路2. 普及機構式照護設施3. 重新檢討評估護理機構設置標準4. 充實社區化照護設施5. 加強長期照護人力培訓6. 加強長期照護服務品質7. 民眾長期照護教育與宣導8. 健全長期照護財務制度六、衛生所功能再造計畫一、計畫依據: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衛生所功能再造擬修訂之方向辦理。二、計畫目的:有效發揮衛生所功能。表- 3衛生所功能再造一覽表工作項目擬修正方向1、登革熱防治、性病防治等法定報告傳染病之防治1、急

16、性傳染病突發流行之調查及處理2、法定傳染病之通報3、患者及接觸者採檢、患者住家及周圍、疫區消毒、 環境病媒調查等4、病患及接觸者追蹤管理5、加強暗娼抽血及特殊行業高危險群篩檢及衛生教育2、肺結核防治.卡介苗預防接種.肺結核個案管理.發現病人.民眾衛生教育1、辦理新生兒卡介苗接種2、x光巡檢3、民眾查痰抹片檢查以發現個案4、發現新個案例登記管理,並追蹤服藥情形及複檢5、接觸者追蹤檢查3、預防接種1、做預防接種名冊及鍵入電腦2、預防接種3、逾期未接種者催種4、流動人口接種者轉出轉入5、疫苗冷運冷藏管理6、學童各項追加接種、補接種7、三麻一風疫情監視4、肝炎防治1、追蹤合約醫療院所孕婦B型肝炎抗體檢

17、驗資料2、A型肝炎防治5、衛生教育.慢性病防治.婦幼衛生.優生保健.家庭計畫.子宮頸癌及乳癌防治.口腔保健.事故傷害防制.傳染病.精神疾病防治.國民營養1、配合機關學校與民間團體辦理有關衛生教育宣導活 動2、依每月不同主題製作海報,分發單張手冊、播放錄 影帶3、健康促進(菸害、檳榔危害健康、健康體能)資料來源:嘉義市衛生局87.6七、國民保健三年計畫(草案)壹、衛生所功能再造與社區健康營造一、計畫目標(一) 降低衛生所缺乏專任醫生(或無特約醫師適當支援)之比率至2%以下。(二) 完成民國70年以前興建之衛生所重建計畫或空間規劃。(三) 完成基層人員公共衛生培訓達400人以上(每人至少受訓100

18、小時)。(四) 完成修訂符合功能需求之原台灣省衛生所組織規程準則及員額設置基準及衛生所醫療作業基金管理要點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落實培訓及留任基層公共衛生人才。(二) 加速老舊衛生所建築重建及空間規劃。(三) 修訂衛生所組織架構與健全財物結構。(四) 簡併報表及綜合業務考核。(五) 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六) 獎助衛生所辦理自給自足經營業務。(七) 強化社區醫學訓練中心分區(北、中、南、東)責任輔導功能。貳、婦幼健康促進及保護一、計畫目標(一) 育齡婦女健康促進及保護。(二) 其他婦女健康促進及保護。(三) 嬰幼兒健康促進及保護。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育齡婦女健康促進及保護。(二

19、) 其他婦女健康促進及保護。(三) 嬰幼兒健康促進及保護。參、職業衛生保健一、計畫目標(一) 每年辦理職業衛生醫事專業人員研習會至少一場。(二) 成立六個分支職業傷病諮詢輔導及服務網,每一分支服務網應包括轄內50%之廠醫、廠護,及職業病診醫療師。(三) 各縣市至少成立一家健康促進示範工廠。(四) 建置完成職業相關疾病網路通報系統。(五) 協同勞委會每二年至少一次委託辦理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指定醫療機構之稽查工作。(六) 每年進行至少三項研究議題之研究與調查。(七) 每年補助相關單位辦理國際性學術研討會至少一場二、主要策略(一) 建置完整的職業衛生醫事專業人員之培訓、留任及繼續教育制度。(二) 普

20、及職業傷病諮詢及醫療服務網站。(三) 結合民間資源營造健康職場。(四) 強化職業相關疾病通報系統功能。(五) 提升勞工健檢品質。(六) 加強實證數據研究與調查。(七) 建立國際交流合作管道肆、癌症防治一、計畫目標(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係以民國七十年台灣地區年中人口為標準人口)。一) 提升三十歲以上婦女三年內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之比率至60%並降低子宮頸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在6.0/105以下。二) 控制乳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在8.5/105以下。三) 控制十八歲以上男性嚼食檳榔比率在20%以下。四) 控制男性口腔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在8.0/105以下。五) 控制十八歲以上人口的吸菸率在27%以下。六)

21、控制滿十二歲至未滿十八歲青少年的吸菸率在15%以下。七) 提高B型肝炎疫苗注射率以控制十歲以下群體之B型肝炎帶原率在2%以下。八) 於台灣北、中、南、東部各獎助設立一處癌症防治中心,以提供及協調區域性癌症預防及治療示範服務,並進行相關之研究。九) 安寧療護病床達320床,並使每縣市至少有一家醫療機構提供安寧住院或安寧居家療護服務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落實癌症初段預防工作,以提高癌症防治效益。二) 加強癌症次段預防工作,以早期發現癌症及提供有效治療。三) 加強癌症第三段預防工作,提升癌症治療照護品質。四) 建立完善之癌症監視及研究調查制度。伍、檳榔健康危害防制一、計畫目標一) 控制成年男性

22、嚼食檳榔之比率在20%以下。二) 完成檳榔嚼食者之口腔黏膜篩檢及癌前病變篩檢達五十萬人。三) 控制男性口腔癌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8.0人以下。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加強部會之協調。二) 普及檳榔之危害健康宣導教育。三) 提高口腔癌早期發現比率及治療效果。四) 辦理相關研究調查,建立檳榔危害健康之確證資料。陸、菸害防制一、計畫目標一) 控制十八歲以上者的吸菸率在27%以下(八十五年29.71%)。二) 控制滿十二歲至未滿十八歲青少年的吸菸率在15%以下(八十三年16.6%)。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加強跨部會之協調、工作之考核及法令之修正。二) 普及菸害防制宣導教育。三) 辦理相關研

23、究調查,建立菸害防制成效確證資料。四) 推動建立以價制量之機制,寬籌菸害防制經費。柒、中老年慢性病防治一、計畫目標一) 民國九十年標準化死亡率,腦血管疾病降至32.75/105(八十六年為34.47/105),心臟疾病降至26.80/105(八十六年為28.21/105),糖尿病維持21.02/105以下(八十六年為21.02/105),高血壓疾病降至6.24/105(八十六年為6.27/105)。二) 提高四十歲以上民眾三年內接受血糖、血壓、血膽固醇篩檢比率達50%。三) 衛生所納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個案,在山地離島及醫療資源缺乏區達40%以上,在其他地區達20%以上。四) 衛生所納管

24、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個案疾病控制良好之比率達50%二、工作策略及實施方式一) 建立國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盛行率資料。二) 加強民眾對慢性病防治之認知。三) 提高四十歲以上民眾接受慢性病篩檢比率。四) 建立中老年慢性病個案管理追蹤系統。五) 普及並提高中老年慢性病之照護品質。捌、國民健康調查一、計畫目標一) 國人健康狀態之評估及健康指標訂定之依據。二) 保健醫療政策目標之訂定及策略規劃之依據。三) 地區性各年齡群健康狀態變化之監測及保健醫療工作評價之依據二、需調查之項目一) 避孕實行情形、青少年之性行為、母乳哺餵情形。二) 近視率、齲齒率及其矯治率。三) 吸菸率及嚼檳榔率。四) 高血壓、

25、糖尿病及高血脂盛行率。五) 氣喘盛行率。六) 老人失能狀態玖、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一、計畫目標一) 全國每一鄉鎮(市、區)有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能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二) 全國50%家戶參加社區健康營造活動。三) 達成參與鄉鎮(市、區)有75%家戶接受健康問題訪問。四) 完成70%有健康問題之家戶接受諮詢、轉介及所需之保健醫療服務。二、實施策略及方法一) 訂定社區健康營造之健康議題。二) 編制健康生活教材。三) 規劃社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之執行方式。四) 訂定設施組織申請辦理社區健康營造要點拾、癌症社區到點篩檢服務一、計畫目標一) 三十五歲以上婦女乳房觸診檢查100萬人,八十八、八十九及九十年之分年進度

26、為25萬、40萬及35萬。二) 三十歲以上婦女三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者達60%(345萬),八十八、八十九及九十年之分年進度為48%、55%及60%。三) 辦理嚼食檳榔者口腔黏膜檢查50萬人,八十八、八十九及九十年之分年進度為13萬、20萬及17萬。二、實施策略及方法一) 辦理篩檢宣導教育。二) 篩檢服務。三) 後續追蹤轉介服務。四) 設立篩檢及追蹤服務資料中心。五) 辦理篩檢及轉介診斷和治療相關醫事人員之訓練。六) 提升篩檢及後續診斷治療之品質。七) 辦理篩檢成效評估第三章醫療保健部門現況分析壹、衛生行政組織次頁圖2詳列嘉義市最新之衛生局組織系統表,除衛生局局內編制員額三十九名外,

27、另有東區衛生所十二名及西區衛生生所十三名。嘉義市之基層衛生行政保健組織架構完整,值得注意的是圖3中所示,東西區衛生所之下所設之衛生促進委員會,其設置功能在提供鄰里或社區民眾,能於住家周邊獲得基礎保健資訊與可及性更高的衛生保健服務,其立意十分良美,效用亦可十分豐碩,倘能再進一步加強並落實該委員會之功能,將該義工組織於本市邊陲地帶加強推動並落實,如後湖、盧厝、湖子內、過溪及溪底等地區,使民眾更容易獲得身心健康保健及疾病預防的知識,進而重視健康的生活環境品質,使全市公共衛生服務品質能更趨完善,則可將本市之公共衛生、醫療保健服務的功能發揮的更徹底。 民眾平均公共衛生水準的提高,將有利於自身身心健康的保

28、健及預防,更有助於環境、飲食、職場的衛生保健功能的發揮,為嘉義市,長期衛生保健目標 -健康保全城市,奠定穩固的基礎。圖 2 嘉義市衛生局組織圖西區衛生促進委員會(兼任秘書1人,由衛生所人員代理)東區衛生促進委員會(兼任秘書1人,由衛生所人員代理)區別義工46人顧問6人委員23人義工21人委員19人組織編制及人數1、協助衛生所門診業務(包括預防接種、中 老年病、婦幼衛生等)義工均以排班方輪 值協助。2、協助衛生所辦理各項衛生宣導。3、協助菸害防治法之稽查工作。4、辦理衛生促進會各項決議案件及交辦事 項。每年捐助經費及參與社委會各項活動1、衛生局推動各項衛生政策及宣導。2、協助東區發現衛生問題及解

29、決。3、籌募經費協助辦理各項衛生宣導。4、出席每三各月召開一次委員會議。5、配合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辦理各項活動。1、協助衛生所門診業務(包括預防接種、中 老年病、婦幼衛生等)義工均以排班方輪 值協助。2、協助衛生所辦理各項衛生宣導。3、協助菸害防治法之稽查工作。4、辦理衛生促進會各項決議案件及交辦事 項。1、衛生局推動各項衛生政策及宣導。2、協助東區發現衛生問題及解決。3、籌募經費協助辦理各項衛生宣導。4、出席每三各月召開一次委員會議。5、配合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辦理各項活動。推動業務項目圖 3 東西區衛生促進委員會編制與執掌資料來源:嘉義市衛生局87.11貳、人口現況一、嘉義市人口結構民國八十七年

30、底嘉義市總人口達263,050人,由總體部門之人口資料可看出,嘉義市人口呈平穩狀態,並無明顯變化,然由歷年來三階段人口比例可約略看出(表4),人口結構中之青壯人口(15-64歲)約達七成,為人口結構主幹,在都會化程度高,工作機會較周邊城市多的情況下,吸引壯年人口進駐。在15歲以下之青少年人口族群,有些微的萎縮狀況,而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則逐年微幅成長,互相消長的情況下,則未有大幅變動,全市被撫養人口比例約為31%。總體而論,嘉義市之人口狀態已趨平穩,較值得注意的則是,醫療保健服務需求量較高的銀髮族正逐漸擴大中,除了消極的供給成長中銀髮族的醫療服務外,加強優生保健計畫的未雨綢繆,儘早對孕婦、幼兒

31、、青少年及壯年人口,規劃完善的衛生保健計畫,則是醫療資源豐沛的嘉義市須加強規劃進行的,一方面可以降低未來社會醫療負擔的支出,另一方面則可穩固嘉義市之人口優生計畫。表- 4 近年來嘉義市三階段人口結構概況單位:人、%年年齡層848586人數百分率%人數百分率%人數百分率%總人口數261391-262860262822-658197131.368145330.998109230.8565199717.64206527.85213708.1315-6417942068.6418140769.0118173069.15資料來源:嘉義市衛生局二、嘉義市生命統計分析近年來嘉義市之出生率亦穩定而緩慢成長,詳

32、細數據請參考本計畫總體部門之人口分析,然由近十年來嘉義市人口死亡統計之原始資料顯示,嘉義市之死亡率先有降低之趨勢,然在最近二年間,每十萬人死亡率直線攀升,實為本市人口資料分析中,一項重大警訊,請參見表5,近十五年來嘉義市人口死亡統計表,此現象指出,嘉義市整體醫療服務品質的提升與慢性文明病持續增加的的互相消長下,人口死亡在近兩年有大幅增加的趨勢。而在死亡人口之性別比例中,一直佔多數的男性死亡率亦有快速增加的現象。總括而言,以目前所獲得的資料顯示,雖然嘉義市之死亡率先緩慢降低而後暴增的現象,確實值得深入探討,而針對男性及女性各年齡層人口族群之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了解,則是本市市民保健服務仍有待加強改

33、善的重點項目,本計畫建議藉著兩性間各年齡層之死亡原因,進行專題研究,以釐清各族群生活形態、職業或生活環境間之關連性,並藉由各族群之死亡原因之解析中,獲得更多重要資訊,以利重要衛生政策及相關保健措施的推動,達到事前教育市民健康保健資訊的重責大任。 表- 5近十五年來嘉義市人口死亡統計表 單位:人年度/人數男女合計每十萬人口死亡率73645341986387.7974583327910359.2675595372967381.02766224871109435.87776114791090426.73786504481098428.78796354161051409.148066442010844

34、20.181593406999386.33826143911005388.55836454491094421.61846784831161445.04856744251099419.26868225301352514.38878786241502571.24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87年三、嘉義市十大主要死因分析由表6中歷年來嘉義市十大死因之資料可看出,其歷年來之死亡原因之變異性不大,與全國性平均之十大死亡原因相比較(表7),亦大略相同。連年來高居十大死因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大部分均為慢性疾病,此亦為都市化程度較高的都會所共有的現象,然較值得注意的是,惡性腫瘤已連續十二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位

35、,困擾國人既久的結核病業於民國84年退出嘉義市十大死因之列,由另一項文明病的表徵-高血壓疾病,取而代之,其中女性高血壓死亡人口,則連續二年高出男性人口。面對老年人口持續成長的嘉義市,未來醫療保健部門,實應加強對各項慢性病的預防及治療,此外,意外死亡連續六年佔嘉義市之十大死亡原因之第四位,並於86年躍升到第三位,而男性死亡人口又高出女性甚多,再加上自殺案例也於86年度增加,而成為本市十大死因之第九位,87年度之十大死因之變異度則大多延續86年之現象,對此種種跡象,有關單位應加強各項公共安全宣導、增加心理諮商機構或管道的規劃及建構,並加強規劃緊急救護系統,使意外事件發生率降低,並同時提高緊急救護的

36、有效率。總括而言,面對本市目前各項疾病之狀況,持續推廣民眾每年定期健康檢查,針對各種惡性腫瘤之病灶加強規劃檢測項目。如,腸胃道、呼吸系統、婦女之子宮頸抹片、乳癌等防癌健康檢查,使各項疾病均能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降低死亡率,又針對不幸罹患各項惡性腫瘤疾病之民眾和其親友,衛生機關應輔導或補助具有充分醫療資源的機療機構,規劃安寧照顧等特殊的醫療服務,加強惡性腫瘤患者罹病後的心理輔導與照顧,使病魔對其身心的威脅及侵害降至最低,並使患者家庭承受的壓力,盡量獲得紓解。表6嘉義市歷年來十大死亡原因概況表年度/順位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第八位第九位第十位73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心臟疾

37、病意外災害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結核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74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結核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75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結核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76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肺炎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77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肺炎78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

38、意外災害心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肺炎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79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糖尿病肺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80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肺炎結核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81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肺炎敗血症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82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肺炎敗血症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結核病83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

39、、腎徵候群及腎病變敗血症結核病84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肺炎敗血症85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肺炎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86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災害心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糖尿病肺炎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自殺先天性畸形87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意外災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肺炎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自殺敗血症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85, 86年嘉義市統計要覽表-7 87年度台灣地區與嘉義市十大死因比較表台灣地區嘉義市順 位死 亡 原 因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疾

40、病別死亡百分率順 位死 亡 原 因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疾病別死亡百分率第1位惡性腫瘤134.3023.17第1位惡性腫瘤154.9025.37第2位腦血管疾病6610.52第2位腦血管疾病53.249.32第3位事故傷害54.759.44第3位心臟疾病49.448.66第4位心臟疾病51.058.81第4位事故傷害38.796.79第5位糖尿病36.446.29第5位慢性肝硬化及肝硬化31.575.53第6位慢性肝硬化及肝硬化33.984.14第6位肺炎29.285.13第7位肺炎 22.273.84第7位糖尿病29.285.13第8位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15.532.68第8位腎炎、腎徵候群

41、及腎變性病15.592.73第9位高血壓疾病10.481.61第9位自殺13.192.40第10位自殺10.271.77第10位敗血症8.751.53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88.6,嘉義市統計要覽88.6參、嘉義市公共衛生計畫推展現況一、傳染病預防接種工作推行狀況由表8中,各項預防接種工作之完成率可顯示,嘉義市目前在各項預防工作的成效均有良好基礎,此可由其大部份接種率業務成果皆優於全國之平均值得知,然在比較本市各項預防接種第一劑及追加劑的接種比例時,則發現有普遍性微幅降低的現象,此應為本市在推廣疫苗接種業務時,應持續加強並保持原有優良績效的重點工作項目。又,在目前各項傳染病猖獗於全國部份縣市,

42、而縣市間人口交流頻繁、縣市交界和城鄉距離因便捷的交通網路而幾乎無距離的情況下,嘉義市應在既有的成果之上,更加強衛生教育宣導,持續維持預防接種業務之推廣。又,為了避免曾經在其他縣市發生過,預防接種疫苗偶傳失效或保存管理不當的同時,持續加強注意並改善各類疫苗保存的方法及設備,則是在推廣預防接種工作的同時,應持續強化的工作項目,亦為本計畫建議之重點業務項目。表9中顯示,嘉義市法定傳染病之歷年報告病例大多在有效的控制之下,較值的注意的是,造成世紀大恐慌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仍在台灣地區有持續惡化蔓延的趨勢,雖然嘉義市目前所發現的病例不多,但,基於此一病症的潛在流傳性,再加上近年來國人性觀念日益開放的助

43、長因子下,本市衛生主管機關應對,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之預防宣導活動,及對各階層人口族群進行正確的性關係及性行為衛生教育宣導。同樣的情形發生在猩紅熱的病例中,在台灣地區,猩紅熱為唯一需要報告的鍊球菌性傳染病,多經由患者飛沫傳染的,由資料中顯示,全國及嘉義市之猩紅熱報告病例均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雖然此一病症通常可以在症狀消除後痊癒,然其所可能伴隨的併發症,則是令人擔憂的後遺症。為此加強環境清潔,加強預防避免高峰季節(秋天)的感染,則是未來急需持續加強的業務之一。在本年度(87年度)來勢洶洶的腸病毒感染疫情,刻正席捲台灣全國,造成全國死亡人數已達52人,報告感染病例更高達282人 (資料時間:1998.10.14,確切數字待簡報時提供最新資料)。因目前仍未能100確切的認定其感染腸病毒類型群及其完整的感染發病過程,然較可以肯定的是,腸病毒(Enterovirus group)之感染途徑大多為糞口傳染(雖有少數病毒可在鼻咽發現,如脊髓灰質炎),因此如何作好環境衛生清潔習慣之推廣,加強個人生活衛生習慣的改善,全面檢驗可能遭到污染的飲食、飲水病源,如家戶、公共場所之化糞池與鄰近水源或配水管線之安全狀態,實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