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8480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加工工艺学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学院食品工艺教研室,陈国刚,第一章 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教学目标:1、了解果蔬原料的加工特性,熟悉果蔬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加工的关系。2、了解食品败坏的原因,掌握根据保藏原理划分的果蔬加工保藏的主要方法。3、熟悉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的基本工艺方法。4、熟练掌握去皮、护色、半成品保藏的原理和方法。,第一章 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主要内容:1、生物学特性:呼吸作用2、多样性: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3、易腐性:微生物引发和化学作用 果蔬原料有三方面的特性,即多样性、生物性和易腐性。,第一章 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果蔬除7590%的水分外,含有各种化学物质,某些

2、成分还是一般食物中所缺少的。果蔬所含的这些化学成分构成了果蔬的固形物,这些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果胶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物质、单宁物质、糖苷、矿物质、脂类、及挥发性芳香物质和酶等。,第一节 果蔬的化学成分与加工,第一节 果蔬的化学成分与加工,但是反映果蔬品质的各种化学物质,在果蔬采收、贮藏、运输和加工等过程中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耐贮性和抗病性的变化,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也发生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科学地组织果蔬的运销、贮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就必须了解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便控制采后果蔬化学成分的变化

3、,保持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水分及无机成分,1.水分 水分是果蔬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依果蔬种类和品种而异,大多数的果蔬组成中水分占80-90。西瓜、草莓、番茄、黄瓜可达90以上。含水分较低的如山楂也占65左右。水分的存在是植物完成生命活动过程的必要条件。水分是影响果蔬嫩度、鲜度和味道的重要成分,与果蔬的风味品质有密切关系。但是果蔬含水量高,又是它贮存性能差、容易变质和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含水量90以上,含水量65,果蔬采收后,水分得不到补充,在贮运过程中容易蒸散失水而引起萎蔫、失重和失鲜。一般新鲜的果蔬水分减少5%,就会失去鲜嫩特性和食用价值,而且由于水分的减少,果蔬中水解酶的活性

4、增强,水解反应加快,使营养物质分解,果蔬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减弱,常引起品质变坏,贮藏期缩短。其失水程度与果蔬种类、品种及贮运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在采后的一系列操作中,要密切注意水分的变化,除保持一定的湿度外,还要采取控制微生物繁殖的措施。,一、水分及无机成分,一、水分及无机成分,2.无机成分(灰分或矿质元素)果蔬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多,一般为1.2%左右,但在果蔬的化学变化中,却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体也非常重要,是构成人体的成分,并保持人体血液和体液有一定的渗透压和pH值,对保持人体血液和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健康上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常吃水果蔬菜,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进机能,保持身体健康。,一、水

5、分及无机成分,果蔬中矿物质的80是钾、钠、钙等金属成分,此外,果蔬中还含多种微量矿质元素,如锰、锌、钼、硼等,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水分及无机成分,果蔬中大部分矿物质是和有机酸结合在一起,其余的部分与果胶物质结合。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而且需要最多的是钙、磷、铁,在蔬菜中含量也较多,菠菜和甜菜时中的钙呈草酸盐状态存在,不能被人体吸收,而甘蓝、芥菜中的钙呈游离状态,容易被人体吸收。,甘蓝,芥菜,二、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VA源、VB1、VB2 VC、VD及Vp等,果蔬是食品中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但缺乏时就会引起

6、各种疾病。果蔬中维生素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其中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最为重要,现将主要维生素的功能和特性分述如下。,二、维生素,1.水溶性维生素 此类维生素,易溶于水,所以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存。(1)维生素B1(硫胺素)豆类中维生素B1含量最多,维生素B1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活动的重要成分,也是糖代谢的辅酶之一。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B1,常引起脚气病,发生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和心血管失调等。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对热敏感,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罐藏蔬菜或干制品能较好地保存VB1,在沸水中烫漂会破坏VB1,有一部分溶于水中。,二、维生素,(2

7、)维生素B2(核黄素)甘蓝、番茄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2耐热、耐干燥及氧化,在果蔬加工中不易被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遇热不稳定。它是一种感光物质,存在于视网膜中,是维持眼睛健康的必要成分,在氧化作用中起辅酶作用。干制品中维生素B2能保持活性。维生素B2缺乏易得唇炎、舌炎。,二、维生素,(3)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在水果蔬菜中是次要成分,但在人类营养中对防止坏血病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饮食中90%的维生素C是从果蔬中得到的,人体对VC的日需要量为50mg。,二、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与果蔬的品种、栽培条件等有关,也因水果蔬菜的成熟度和结构部位不同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多于栽培品

8、种;在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绿色未熟番茄;苹果表皮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果肉,果心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3)维生素C(抗坏血酸),二、维生素,(3)维生素C(抗坏血酸),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果蔬含促进维生素C氧化的抗坏血酸酶愈多,活性愈大,果蔬贮藏中维生素C保存量愈少,而且温度增高,充分氧的供给会加强酶的活性,所以用减少氧的供给、降低温度等措施,以抑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减少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C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二、维生素,(3)维生素C(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维生素C对紫外线不稳定,因此,不宜将玻璃瓶罐头放在

9、阳光下。干制品应密封包装以免维生素C被氧化。铜与铁具有催化作用,加速维生素C氧化,故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铜铁器具。,二、维生素,2.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油脂,不溶于水。(1)维生素 A原(胡萝卜素)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但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果蔬中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它在人体内能维持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眼睛和皮肤等,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性。它在贮藏中损失不显著。胡萝卜素耐高温,但在加热时遇氧易氧化。罐藏及果蔬汁能很好地保存胡萝卜素,干制时易损失,漂洗和杀菌均无影响,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二、维生素,(2)维生素B5 维生素B5,是维生素类中最稳定,

10、不受光、热、氧破坏,绿叶蔬菜中含量较高,缺乏维生素B5主要症状是癞皮病。,二、维生素,(3)维生素P 又称抗通透性维生素,在柑桔、芦笋中含量多,维生素P能纠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临床用于防治血管性紫癜、视网膜出血、高血压等。,二、维生素,(4)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两种维生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性质稳定。葛根、莴苣富含维生素E;菠菜、甘蓝、花椰菜、青番茄中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K是形成凝血酶原和维持正常肝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会造成流血不止的危险病症。,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干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水。它包括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1)糖类 果蔬中的糖类可

11、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类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影响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糖的各种特性如甜度、溶解度、水解转化吸湿性和沸点上升等均与加工有关。,糖的甜度与含糖种类有关,若以蔗糖的甜度为100计,则果糖的甜度为173,葡萄糖为74,麦芽糖为32。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是微生物可以利用的主要营养物质。,(1)糖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双 糖 蔗糖(sucrose),不同的果蔬所含的单糖、双糖的量也不同。仁果类:苹果、梨以含果糖为主,核果类:大樱桃、桃、李、杏以蔗糖为主,浆果类:葡萄、草莓、猕猴桃主要含葡萄糖、果糖,柑橘类:红橘、橙子、柚、柑以蔗糖为主,多糖为大分子物质,果

12、蔬中所含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2)淀粉 淀粉是一种多糖,因为它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未成熟的果实含淀粉教多,随着果实的成熟或后熟而逐渐减少,有些果实如柑橘,充分成熟后则没有淀粉的存在。蔬菜中含淀粉较多的有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三、碳水化合物,淀粉在采收后贮藏期间会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酶 麦芽糖酶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或H+或H+,三、碳水化合物,提取淀粉的农产品应防止酶解,以提高淀粉产量。淀粉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由葡萄糖合成淀粉。,三、碳水化合物,(3)果胶物质 果蔬中另一类非常重要的多糖是果胶物质。果胶物质主要

13、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这三种形式不同的特性,影响着果蔬的感官和加工特性。原果胶:不溶于水,常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称为果胶纤维,起着粘接细胞作用,是水果蔬菜硬度的决定因素。果胶:存在于细胞液中,可溶于水,无粘接作用。果胶酸: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不具粘性的果胶酸和甲醇,果实变成软烂状态。,三、碳水化合物,原果胶不溶于水,在未成熟的果蔬中含量丰富,使果蔬质地坚硬。随着果蔬的成熟与老化,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组织崩溃,在苹果和某些梨中表现为发绵。果胶在果胶酯酶的作用下脱酯而成为果胶酸,它不溶于水,无粘性。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果实成熟后逐渐变软的原因。,三、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在贮

14、藏加工期问,其体内的果胶物质不断地变化,可简单表示为:,原果胶,成熟阶段,原果胶酶,纤维素,果 胶,过熟阶段,果胶酶,甲 醇,果胶酸,果胶酸酶,还 原 糖,半乳糖醛酸,三、碳水化合物,(4)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这两种物质都是植物的骨架物质细胞壁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组织起着支持作用。纤维素在果蔬皮层中含量较多,它又能与木素、栓质、角质、果胶等结合成复合纤维素。这对果蔬的品质与贮运有重要意义。果蔬成熟衰老时产生木素和角质使组织坚硬粗糙,影响品质。,三、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在植物体中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类似纤维素的支持功能,又有类似淀粉的贮存功能。果蔬中分布最广的半纤维素为多缩戊糖,其水解产物为己糖和戊糖

15、。半纤维素在香蕉初采时,含8-10(鲜重计),但成熟果内仅存1%左右,它是香蕉可利用的呼吸贮备基质。人体胃肠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不能被消化,但能刺激肠的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因此有帮助消化的功能。,四、有机酸,果蔬中所含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而且常以一两种为主。柑橘、番茄主要含柠檬酸,苹果、樱桃含苹果酸,桃、杏含苹果酸和柠檬酸,葡萄含有酒石酸,草酸多含于蔬菜中,如菠菜、竹笋等。有机酸除了赋予果蔬酸味外,也影响加工过程,如影响果胶的稳定性和凝胶特性,影响色泽和风味等。,四、有机酸,各种不同的酸在相同的用量下,给人的感觉不一,其中以酒石酸最强,其次为苹果酸、柠檬酸。在味觉上

16、酸有降低糖味的作用,通常以果蔬中总糖含量与总酸含量的比值,即糖酸比作为果蔬风味的指标。果蔬里的有机酸,还可以作为呼吸基质,它是合成能量ATP的主要来源,同时它也是细胞内很多生化过程所需中间代谢物的提供者,在贮藏中会逐渐减少,从而引起果蔬风味的改变,如苹果、番茄等贮藏后变甜了。,五、色 素,果蔬产品及原料的色泽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常的鲜艳的色泽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色泽作为判定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同时,果蔬的色泽同其风味、组织结构、营养价值和总体评价也有一定的关系。叶绿素是多数绿色果蔬的主要色素物质,这些色素物质的性质和含量同果蔬的护色工艺有着重要关系,下一章我们将详细讲。

17、,绝大部分的果品中都含有单宁物质,单宁物质普遍存在于未成熟的果品内,果皮部的含量多于果肉。柿子和葡萄中单宁较多。单宁有涩味,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易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絮状沉淀,这一特性常被以来澄清和问的果汁和果酒。,六、单宁物质,单宁,可溶性单宁 有涩味 检测是透明的,不溶性单宁 没有涩味 检测有黑影,酶是由生物的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新鲜果蔬细胞中进行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参与下完成的。酶控制着整个生物体代谢作用的强度和方向。新鲜果蔬的耐贮性和抗病性的强弱,与它们代谢过程中的各种酶有关,在贮藏加工中,酶也是引起果蔬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果蔬中还有其它物质,如:含氮物质、糖苷

18、类、芳香物质等物质,在此不再讲述。,七、酶,第二节 果蔬的败坏与加工保藏方法,一、果蔬败坏的原因 果蔬原料的易腐性的表现主要是变质、变味、变色、分解和腐烂。据资料显示,目前,果蔬采后损失约为总产量的4050%,有些发展中国家还要高,达8090%。由于果品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所以极易造成微生物感染,同时,进行的呼吸作用也会造成变质、变味等不良影响。,一、果蔬败坏的原因,果蔬的败坏主要是微生物败坏和化学败坏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微生物败坏 通过食品微生物的学习,我们知道,微生物种类繁多,而且无处不在,果蔬营养丰富,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极易滋生微生物。果蔬败坏的原因中微生物的生

19、长发育是主要原因,由微生物引起的败坏通常表现为生霉、酸败、发酵、软化、腐烂、变色等。,一、果蔬败坏的原因,2、化学败坏 主要表现为色泽和风味的变化。色泽变化包括酶促褐变、非酶褐变、叶绿素和花青素在不良处理条件下变色或褪色,胡萝卜素的氧化等;变味主要是由于果蔬的芳香物质损失或异味产生而引起的;果蔬中果胶物质的水解会引起果蔬软烂而造成品质败坏,而维生素受光或热分解的损失,不仅造成了风味的变化,而且使营养损失。,二、果蔬加工保藏方法,按保藏原理分类,可将食品保藏技术大致划分成四大类: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采收后的新鲜果蔬仍然进行着生命活动,因脱离植株,不再有养料供应,因此,生命活动越旺

20、盛,果蔬内贮存物质的分解越快,组织结构也就随之而迅速瓦解或解体,不易久藏。若采用低温(05)、一定湿度和适宜的气体比例下贮藏,就能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力,并延缓储存物质的分解,延长果蔬贮藏期。,二、果蔬加工保藏方法,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下,食品中微生物和酶的活动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也能延缓其腐败变质,属于这类的保藏方法有冷冻保藏、高渗透压保藏(如干制、腌制、糖渍等)、烟熏及使用添加剂等。,二、果蔬加工保藏方法,3.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 这是培养某些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活动,建立起能抑制腐败菌生长活动的新条件,以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保藏措施。乳酸发酵、醋

21、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等主要产物酸和酒精就是抑制腐败菌生长的有效物质。如泡菜、酸黄瓜、酸奶等就是采用这类方法保藏的食品。,第三节 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一、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 果蔬加工要求有合适的原料种类品种、合适的成熟度和新鲜、完整、卫生。(一)原料种类和品种 选择合适的原料,这就要根据各种加工品的制作要求和原料本身的特性来决定。1.原料本身的特性2.各种加工品的制作要求,(二)原料成熟度 在果蔬加工学上,一般将成熟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可采收成熟度、加工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可采收成熟度(绿熟):果实充分膨大成,果实到这个时期基本上完成了生长发育过程,体积停止增长,种子已发育成熟,已可采收。从外观来观

22、察,果实开始具有原料的色泽,但风味欠佳,果实硬,果胶含量丰富,糖酸比值低,生产上俗称五六成熟。,加工成熟度(坚熟):是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果实充分表现出品种应有的外观、色泽、风味和芳香,在化学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上也达到最高点,生产上常称为七至九成熟,是制作罐头、果汁、干制品、速冻食品和腌制品的良好原料。加工成熟度分为适当成熟与充分成熟。根据加工类别不同而要求成熟度也不同。生理成熟度:是指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低,一般称这个阶段为过熟。这种果实除了可做果汁和果酱外(因不需保持形状),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产品。,(三)新鲜度 加工所用果蔬必须新鲜、完整,否则,果蔬一旦发酵变

23、化就会有许多微生物的侵染,造成果蔬腐烂,这样不但质量差,而且导致加工品带菌量增加,使杀菌负荷加重,而按原定的杀菌公式即有可能导致加工品的杀菌不足。若增加杀菌时间或升高杀菌温度则会导致食用质和营养成分的下降。可采用暂时贮存的措施,以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常用的保存方法有:短期贮存、较长期贮存和防腐保存。,二、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果蔬加工的前处理(pretreatment)主要包括:选别、分级、清洗、去皮、切分、修整、漂烫(预煮)、硬化、抽空等工序。这些工序中对制品影响最大的有分选、去皮、漂烫及工序间护色。,(一)分选 分选包括原料的去杂和分级。去杂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剔除原料中的腐败、腐烂果,混入

24、原料中的树枝、沙石等杂质。分级是按照加工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标准有大小分级、成熟度分级、色泽分级和品质分级。,XGJSZ双直线型选果机,(二)去皮 去皮必须要做到适度,去掉不合要求的部分即可。去皮不足,不合要求,要增加工作量,去皮过度,原料消耗大,增加成本。只有在加工某些果脯、蜜饯、果汁和果酒时才因为要打浆或榨汁或其他原因才不用去皮;加工腌渍制品不用去皮。常用的去皮方法有:手工去皮、机械去皮、化学去皮、热力去皮。,1手工去皮:应用刨、刀等工具人工去皮,应用较广,其优点是去皮干净、损失率少,并可有修整的作用,同时也可去心、去核、切分等同时进行,在果蔬原料质量较不一致的情况下

25、能显示出其优点,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目前常用的手工去皮刀具图,2机械去皮:主要用于一些比较规整的果蔬原料,生产上常用的有旋皮机和擦皮机。旋皮机可对苹果、梨、柿子、猕猴桃等去皮,擦皮机用于一些质地较硬的蔬菜原料,如马铃薯、萝卜的去皮,通过摩擦将皮擦掉,然后用水冲洗干净。,苹果削皮机,3化学去皮 主要有酸或碱液去皮和酶法去皮两种。碱液去皮是果蔬原料去皮应用最广泛的,其原理是通过碱液对表皮内的中胶层溶解,从而使果皮分离,表皮所含的角质、半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中层薄壁组织主要由果胶组成,在碱的作用下,极易腐蚀溶解,而可食部分多为薄壁细胞,抗酸碱的腐蚀,碱液掌握适度,就可使表皮脱

26、落。常用的碱为氢氧化钠(廉价)、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处理方法主要有:浸碱法和淋碱法。,浸碱法即将一定浓度、温度的碱液装入容器,将原料投入,不断搅拌,经过适当的时间捞起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淋碱法主要要采取淋碱去皮机,用皮带传送原料,碱液加热后用高压喷淋,通过控制传送速度,达到去皮的目的,淋碱法常合用擦皮机原理。影响碱液去皮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碱液的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浓度、温度和时间呈相反关系,及浓度大、温度高则所用时间短,温度高、时间长又可降低使用浓度,如果浓度和时间确定,要提高去皮效率只有提高温度,所以要辨证地掌握好三要素。,淋碱机,浸碱法,碱液去皮的优点:适应性广,几乎所有

27、的果蔬都可以用碱液去皮,且对原料表面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原料也能达到良好的去皮效果;掌握适度时,损失率少,原料利用率高;节省人工、设备。但必须注意碱液的强腐蚀性。,酶法去皮主要用于柑橘囊瓣去囊衣。利用的原理是果胶酶的作用使果胶分解,使以果胶为主体的囊衣破坏,达到去皮的目的。我们见到的粒粒橙内的小粒,多是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同样,这种方法的影响因素主要也有酶液浓度、作用温度、时间及pH值。,4热力去皮 利用90以上的热水或蒸汽去皮。因果皮突然受热,细胞会膨胀破裂,果胶胶凝性降低,使果皮和果肉分离。蒸汽去皮主要用在桃上。据美国乔治亚大学一名教授介绍,他目前已研制出另外一种热力去皮法,利用的是红外线,

28、使物料表皮的温度在几秒钟内迅速升到几百度的高温烤焦皮层而除去,由于除去的只是烤焦的一层,其损失率比常规的热力去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作用时间大大缩短,其对营养物质的损失也降到最低。,5其他去皮方法 其他去皮方法还有冷冻去皮、真空去皮等。冷冻去皮是将果蔬在冷冻装置中达轻度表面冻结,然后解冻,使表皮松弛后去皮。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体会。主要用于桃、番茄的去皮。真空去皮是将成熟的果蔬先行加热,使其升温后果皮与果肉分离,接着进入有一定真空度的真空室内,适当处理,使果皮下的液体迅速“沸腾”,皮与肉分离,然后破除真空,冲洗或搅动去皮。,(三)漂烫 果蔬的漂烫生产上常称为预煮。它是指将原料加热到一定

29、的温度以达到所要的目的的一种操作。1漂烫的作用 钝化酶的活性、软化组织、保持和改进色泽、去除不良风味、降低果蔬中的微生物数量。,2操作方法 通常和果蔬的特性及制品的加工过程有关,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浸泡法,是将原料浸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取出,冷却;另一种是喷射蒸汽法,是将原料传送进入隧道,采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喷射,达到灭酶和灭菌的效果。,3漂烫的损失 漂烫有其优点,但也会带来损失,浸泡法中还会损失大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喷射蒸汽法由于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损失也较少,漂烫中对热和氧气敏感的维生素C的损失最为明显。但是漂烫的损失可以通过在达到漂烫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漂烫时间和减少

30、原料同氧气的接触而降到最低。,(四)护色处理1.褐变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酶促褐变:参加褐变反应的酶是多酚氧化酶(PPO)。果实中含有的单宁物质,绿原酸、酪氨酸等是氧化酶起作用的基质,氧化后生成的有色物质,形成褐变,影响加工品的外观和风味,并破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非酶褐变:果蔬中叶绿素的存在会引起非酶褐变,羰氨反应也会产生非酶褐变。,2.防止褐变的方法(1)非酶褐变 对于由脱镁叶绿素引起的非酶褐变可以采用增加镁盐的方法防止,而对由羰氨反应引起的褐变,可以通过降低原料中还原糖的含量或在加工前用二氧化硫处理消除。,银耳,(2)酶促褐变防止酶褐变可从以下三方

31、面着手:(1)选择单宁、酪氨酸含量少的加工原料 酶褐变与原料中的单宁、酪氨酸含量成正比。甜瓜、番茄、莓果类、柑桔类均不易变色,因为反应基质和酶含量少。桃品种中有些易变色,有些不易变色。,(2)钝化酶是防止酶褐变的重要措施热烫处理 将去皮、切分的原料迅速用沸水或蒸汽热烫(果品210分种,蔬菜25分钟),然后捞出,迅速用冷水或冷风冷却,可以破坏氧化酶的活性,使酶钝化,从而防止酶褐变,以保持水果蔬菜鲜艳的颜色。氧化酶在7174,过氧化酶在90100,约5分钟左右失去活性。,食盐溶液浸泡法 食盐能减少水中溶解的氧,从而能抑制氧化酶的活性。食盐还有高渗透压的作用,也能使酶细胞脱水而失去活性,在12的溶液

32、中,能抑制酶34小时,在2.5的溶液可抑制酶20小时,一般采用12的食盐溶液即可。在生产上也有用氯化钙溶液处理果实原料,既能护色,又能增加果肉的硬度。亚硫酸盐溶液的浸泡 利用亚硫酸的强还原作用,破坏果实组织内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可防止氧化变色。也可用熏硫法按每吨原料燃烧硫磺23公斤。,(3)控制氧的供给 在加工或保藏果蔬产品时,创造缺氧条件,如用抽空的方法把原料周围及原料组织中的空气排除出去,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也可防止酶褐变。例如真空处理、抽气充氮、加用糖液、使用去氧剂都是常用的控制氧气的方法。易变色的品种(长把梨)用2食盐、0.2的柠檬酸、0.020.06偏重亚硫酸钠溶液作抽空母液;不易变色的

33、品种只用2的食盐溶液作抽空母液;一般果品用糖水作抽空母液,在500毫米汞柱的真空度下抽空510分钟。,长把梨,(五)其它预处理果蔬加工过程的预处理还包括清洗、切分、抽空等步骤。清洗:清洗是果蔬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序,清洗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果蔬表面的泥土、尘土、微生物和残留的农药。果蔬的清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而机械清洗又包括滚筒式、喷淋式、压气式和桨叶式。,清洗流槽提升机,刷辊式果蔬清洗去皮机,切分:并非所有的原料都需要切分,只对需要罐装的进行切分,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手工或机械进行切分。抽空:某些果蔬原料,如苹果、番茄等内部组织较松,含空气较多,对加工特别是对罐藏不利,进行抽空是在一定介质中使原料处于真空状态下,达到将其中的空气抽出,代之以介质(糖水或盐水)的目的。,抽真空设备,复习思考题1、简述糖、果胶、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单宁、芳香物质等果蔬主要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2、简述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和根据保藏原理划分的果蔬加工保藏的主要方法。3、简述果蔬原料分级、清洗的目的和常用方法。4、简述果蔬原料去皮的主要方法,并说明其原理。5、说明果蔬原料漂烫的目的和方法。6、分析果蔬原料变色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工序间护色的措施。7、简述果蔬加工半成品保藏的常用方法,并阐述个方法的保藏原理和操作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