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9065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2023年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以教育部教育改革、迎向2035战略目标等为引领,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结合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学校实验校的契机,紧密围绕市南教体局“康乐健身”体育要求,实施“KD1.”康乐悦动体育项目、落实“技能链”的应用与拓展。紧紧围绕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和抓体育竞赛成绩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围绕“兴体育、融体育、亲体育、常体育、智体育”的行动愿景,以“人人参与、责任明确、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形成校园、家庭、社区一体化的促锻炼、增体质的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二

2、、工作进展情况。1 .依托体育促进校KD1.教学模式研究,加强集备教研见成效2022年学校有幸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学校实验校,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结合搬入新校舍后运动场地面积增大、体育器材补充更新等便利条件,继续做好了实验校KD1.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强化规范、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教师既要有师德修养,又要有精湛的体育专业水平,还要走教学与教研一体化的道路,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进行了新学期体育教研会,围绕“KD1.教学模式,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开展工作。首先是实践KD1.教学模式,“两磨两上”方式提高教师课

3、堂操作能力。本学期不仅做好体育促进校的KD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还以XX老师承接全国体育现场会出课任务为契机,学校体育教学采用“两磨两上”的集备磨课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探索。“两磨”就是基于体育教师个人层面的自磨成型,基于教研组层面的共磨提升;“两上”就是第一次试讲上课和第二次组内精品课例展示。其最终目的就是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用团队的合作力量,正确运用科学准确、简洁易懂的体育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每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特别是针对体育青年教师李甜甜、韩亚琴,学校进行了每人至少两遍的共研,突出体现KD1.的教学模式要求,全组参与、带动整体提高。其次是进一步规范上课全流程,促进体育课堂效

4、力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新学期要求体育组的教师在使用全区统一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做好体育课的上课全流程。结合学校“问题支架”研究,结合新校舍大操场“两侧收窄、中间拉距大”的特点,学校提前指导体育老师分好上课活动区域,以提高任教班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在备课中落实好个性化二次备课,提高课堂预设能力,向“体育课四十分钟要质量”。2 .借力外部“资源”,形成体育合力我们在分析上学期体质监测“得失点”中,基于三五两个年级在区质检中提升幅度全区第二名的成绩,认真分析反思、发现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5、水平的关键点,就是除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外,还需要需求外部资源,助力体育工作。首先是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和任教班级班主任的合作主动性,形成体育教师抓体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协助促进学生锻炼的局面。将每天学生课间操的表现、每学期各班学生的体质监测单项数据与班主任评价、活力班级每周评选、体育教师考核相关联,作为参考考核项。引导体育老师积极与任教班级班主任做好沟通、形成合力,共促学生体质健康的不断提升。其次是继续重视家校社联动、落实体育实践作业,在家假日或寒暑假期间,利用“天天跳绳”软件平台,定期发布体质健康锻炼小任务,给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和指导,鼓励开展亲子运动;对于不能坚持锻炼的

6、学生,体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找出不参与锻炼的原因,因材施教,并取得班主任的支持,一起和家长做好沟通,家校携手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3 .以赛代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本学期学校继续做好“四落实、四保证”即落实体育课时、落实有效大课间、落实体育实践作业、落实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一小时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运动负荷和运动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学生康乐健身的成长。首先是有效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运动一小时。新学期学校继续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坚持将学生每天活动的时间重组、错时开展课间操和课间活动,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每天运动至少一小时。开学后三月份以广播操和冬季长

7、跑为主,每周进行一次跳绳练习、一次站立式体前屈练习;四月份开始逐渐减少冬季长跑,以广播操、站立式体前屈为主,每周三、五进行“花样绳操”的复习和练习。其次,学校还积极落实市南区“技能链”项目的实施,本学期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错时分级部进行全校学生参与的“花样绳操”活动;在相应年级组织开展了“2022年金童阳光运动技能链全能提升”特色竞赛:一年级开展了“校长杯”一分钟跳绳赛、六年级开展了“花样跳绳大众一级”全员精英赛、五六年级开展了“快乐足球”、“篮球小将”达标赛;“六一”当天学校还以学生年级身体特点为依据,设计了人人参与“金童趣味运动会”在运动中彰显活力、在运动中体现合作、在运动中努力争先,给学校体育工作增添了无穷活力。4 .规范业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整体竞技水平在总结上学年学校竞技体育整体成绩现状的同时,本学期学校提前谋划、安排好新学期的学生课余训练和社团、竞赛训练计划,以“人人参与、分工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抓好学校竞技体育的水平提升。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就召开了体育教研组会议,将全部项目进行拆分、细化到个人负责,原则上学校体育老师每人担任至少两个业余体育训练队即“田径队+一个特色运动队”的工作(见下表初步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合作密切,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适合的运动训练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