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9195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下册总结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P58,27,28,P55,3,4,三、E的测定及应用四、电极过程动力学计算,二、可逆电池热力学计算电池“互译”,P57,13,P58,21,P58,21,P58,27,28,适用:强、稀、点电荷,Debye-Hckel极限公式,P55,3,4,相同温度下,对于无限稀的H2SO4、HCl和HNO3溶液,氢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错),银为电极电解AgNO3 溶液(0.0074g AgNO3/g水)通电结束,25g阳极区溶液中含AgNO3 0.2553g;线路中串联的Ag库仑计析出Ag0.0785g。求t Ag+和 t NO3-。,t Ag+,希托夫实验中,硝酸银水溶液在

2、两个电极间发生电解。电解前后,在阳极区硝酸银的质量分别为0.2278g和0.2818 g。而同该电解池相串联的 铜库论计的阴极上,在电解前后沉积出0.094 g铜。计算Ag+和NO-3的迁移数。,P110,4P112,20(自)P110,5,二、可逆电池热力学计算电池“互译”,P110,5-电池Zn(s)ZnCl2(0.1molkg-1)AgCl(s),Ag(s)的电动势 E=1.015-4.9210-4(T-298)V.(1)试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在298K当电池放电2mol元电荷电量时,电池 反应的rGm、rSm、rHm。(3)若在298K下ZnCl2(0.1molkg-1)溶液的=0

3、.515 计算K,三、E的测定及应用求难溶盐的活度积,测pH,分解压,已知25时AgBr的溶度积KSP=4.8810-13 0(Ag+|Ag)=0.7994V,0(Br2/Br-)=1.065V。(1)计算25时银溴化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0(AgBr/Ag);(2)试设计电池计算25时AgBr(s)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P113,27,求难溶盐的活度积,用下列电池求溶液的PH值,PtH2(p)H+(aq)参考电极,该参考电极的电极电势为x测得电池电动势为E,则PH的计算式为,。,298K时,在有玻璃电极的电池中,加入pH=4.00的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1122V;则当电动势为0.23

4、05时,溶液的pH为 4.6;,分解压P112,17,四、电极过程动力学计算金属析出顺序,例:,解,解,动力学基础,一、速率方程确定3途径,P308,24,25P207,18P220,23P216,4,二、反应级数确定,P217,10,三、有关反应时间反应程度计算,P217,11,四、有关控制和改变反应速率的计算,1、温度对r影响,例:在300K时,一级反应AP,A的半衰期为1000分钟,温度升高46 K,则反应开始0.1分钟后,A的浓度降到初始浓度的1/1024。求反应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k1=0.693/1000=6.93 104 min1,P218,17,例:在300K

5、时,一级连续反应A C P,巳知两步活化能E1=105.52 kJmol1,E2=167.36 kJmol1,写出不同温度反应的速控步的速率常数表达式(与前面的例题比较,哪个反应途径合理)。,假定 A=Ak/k=exp(167.36 103/RT)/exp(209.2 103/RT)=2.2 104 分两步进行合理,2、活化能对r影响及反应速率控制,P223,34,P218,15,例题11-8 某气相1-2级对峙反应:,B(g)+C(g),A(g),298K时,k+=0.20s-1,k=5.010-9 Pa-1s-1,当温度升到310K时,k+和 k 均增大一倍。试计算(1)该反应在298K时

6、的K;(2)正逆向反应的活化能;(3)总反应的 rHm;(4)298K时,若反应物的起始压力pA,0=1.0105 Pa,则当总压力达到1.5 105Pa 需多少时间?,P218,15,五、速率常数测定及理论计算,P306,12P308,26,表面与胶体,1、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液滴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性质有d,(A)总表面能(B)比表面(C)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表面张力,选择,2、直径为10-2m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已知表面张力为0.025N/m(b),(A)5 Pa(B)10Pa(C)15 Pa(D)20Pa,16、双亲性分子,能作表面活性剂原因是(c)(

7、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B)能形成胶束(C)能在界面立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E)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17、水在两玻璃板间能形成凹液面,当在两块玻璃板间放一滴水后,与不放水以前比较,拉开的难易程度是:()(A)更容易(B)更难(C)不变(D)相当,18、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现在毛细管内右 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A 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 C 不 动 D 左右来回移动,19、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过程,G如何变化?A G 0 B G 0 C G 0 D 无法确定,20.298K、p下,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N/m,将半径为0.510-5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

8、水中,则弯曲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为()A 31.6KPa B.14.4KPa C.28.8KPa D.288KPa,21、下列关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e A 吸附力基于分子间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 B 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 C 吸附速度快,吸附热小 D 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E 吸附力是化学键,吸附有选择性,22、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分散成半径不同的小液珠,如果r1 r2 r3,则各自饱和蒸气压p1,p2,p3必定满足()A、p1 p2 p3;B.p1=p2=p3;C、p1 p2 p3;D.不存在规律性,23.表面活性物质的实质作用是():A.乳化作用 B.降低表面张力C

9、.加溶作用 D.增加物质的溶解性,24、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性质正确的是 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大 C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D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25、双亲性分子能做表面活性剂的原因是()(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B)能形成胶束(C)能在界面立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26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 和75 的水中 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c(A)相同;(B)无法确定;(C)25 水中高于75 水中;(D)75 水中高于25 水中。,1、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 外部压力;,2、一般来说,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

10、度的增高而,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增高而,0时溶质的表面过剩量 0,3、在293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 Nm-1,汞的表面张力为0.4865 Nm-1,而汞与水的界面张力为0.415 Nm-1,则一滴水滴到汞的表面上,水能或不能)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填空,5.化学吸附的吸附作用力是,吸附层为。,6.习惯上人们常用接触角 来判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90的情形为。当 COS=_时(填数字),称液体完全润湿固体。,1.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与毛细管壁的界面张力的大小。,2.在一个封闭的钟罩内,有大小不等的两个球形液滴,长时间放置后,小水滴会变大,大水滴变小,直到两水滴体积相等

11、为止。,3BET公式只能用于多层的物理吸附,5、弯曲液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总是大于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4、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总是指向曲面的中心。,判断,7.催化剂可以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常数 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不变。,计算,规律:求水中逸出气泡的温度:分两个步骤,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它们是(abd)A特有的分散程度 B不均匀(多相)性C动力稳定性 D聚结不稳定性,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c(A)是热力学稳顶体系(B)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是动力学稳定体系(D)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的分散相颗粒大小范围一般为。用半透膜分离胶体粒子与无机盐溶液的方法称为

12、。,溶胶的基本特性是 和。,溶胶是热力学 系统,动力学 系统;而大分子溶液时热力学 系统,动力学 系统。,胶体分散体系和其它分散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dA.分散相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C.扩散速度慢D.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100nm,胶体的结构,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电位离子是Ag+;(B)反号离子是NO3-;(C)胶粒带正电;(D)它是负溶胶。,向25mL 0.016moldm-3AgNO3溶液中加入0.005 moldm-3KCl溶液来制备AgCl溶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KCl溶液的体积大于80mL可制得AgCl正溶胶KC

13、l溶液的体积大于80mL可制得AgCl负溶液KCl溶液的体积小于80mL可制得AgCl正溶胶KCl溶液的体积小于80mL可制得AgCl负溶胶 加入任何体积的KCl溶液均制得AgCl负溶液,胶体的力学性质,浓度相同的溶胶,胶体粒子大小相同,区别溶胶与真溶液最简单最灵敏的方法是:b(A)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B)观察丁铎尔效应;(C)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D)观察电位。,当一束足够强的自然光通过一胶体溶液,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一般可观察到:c(A)白光;(B)橙红色光;(C)兰紫色光;(D)黄光。,下述电动电位描述错误的是(c)(A)表示胶粒溶剂化层界面至均匀相内的电位差(B)电动电位值易随少量外

14、加电解质而变化(C)其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值(D)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合时,电动电位值变为零,在As2S3负溶胶中,聚沉力最强的是()A:NaSO4(B)NaCl C;AlCl3(D)MgSO4,混合等体积的0.12 moldm-3 KI和0.1 moldm-3 AgNO3溶液,可制得溶胶。对此溶胶,下述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b)CaCl2B.AlCl3C.Na2SO4D.Na3PO4,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5.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的绝对值.6加入电

15、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 使胶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 射的结果。对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b(A)液体;(B)气体;(C)固体;(D)气体或固体。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d(A)是多相体系;(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对电解质很敏感;(D)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c(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溶

16、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d(A)粒子大小不同;(B)渗透压不同;(C)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c(A)渗透压大;(B)丁铎尔效应显著;(C)不能透过半透膜;(D)对电解质敏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A)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通过超显微镜也不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 渗析的目的是:c(A)除去杂质,提高纯度;(B)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C)除去过多的电解质

17、离子,提高稳定性;(D)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 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a(A)(AgI)mnI-(n-x)K+x-xK+;(B)(AgI)mnNO3-(n-x)K+x-xK+;(C)(AgI)mnAg+(n-x)I-x-xK+;(AgI)mnAg+(n-x)NO3-x+xNO3-,有关超显微镜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可以观察离子的布朗运动;(B)可以配合电泳仪,测定粒子的电泳速度;(C)可以直接看到粒子的形状与大小;(D)观察到的粒子仅是粒子对光散射闪烁的光点。有两个连通的容器,中间用一个AgCl做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及两容器中分别充满

18、了0.02M与0.20M的NaCl溶液,在多孔塞两边插入两电极并通直流电,发生下列哪种情况:c(A)向负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快;(B)向正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快;(C)向负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慢;(D)向正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慢;,对电势的阐述,正确的是:a(A)电势与溶剂化层中离子浓度有关;(B)电势在无外电场作用下也可表示出来;(C)|电势越大,溶胶越不稳定;(D)|电势越大,扩散层中反号离子越少,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 于电动性质的是:d(A)沉降平衡;(B)布朗运动;(C)沉降电势;(D)电导。,当在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c(A)一定使溶胶更

19、加稳定;(B)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C)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其加入量而定;(D)对溶胶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在Fe(OH)3、As2S3、Al(OH)3和AgI(含过量AgNO3)四种溶胶中,有一种不能与其它溶胶混合,否则会引起聚沉。该种溶胶是:b(A)Fe(OH)3;(B)As2S3;(C)Al(OH)3;(D)AgI(含过量AgNO3)。,下列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c(NaNO3)=300,c(Na2SO4)=295,c(MgCl2)=25,c(AlCl3)=0.5(mol/L可确定该溶液中粒子带电情况为:c(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用NH4V

20、O3 和浓盐酸作用,可制得棕色V2O5溶液,其胶团结构是:(V2O5)mnVO3-(n-x)NH4+x-xNH4+,下面各电解质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次序是:d(A)MgSO4 AlCl3 K3Fe(CN)6;(B)K3Fe(CN)6 MgSO4 AlCl3;(C)K3Fe(CN)6 AlCl3 MgSO4;(D)AlCl3 MgSO4 K3Fe(CN)6。,20mlFe(OH)3溶液中加入5 10-3mol/mL Na2SO4溶液12.5 mL使其聚沉,则Na2SO4对Fe(OH)3溶液的聚沉值为:a(mol/mL)(A)1.92;(B)3.125;(C)3.84;(D)6.25。,对于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位相同;(B)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C)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对于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位相同;(B)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C)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