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307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贴敷技术ppt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贴敷技术,一、概述,穴位贴敷技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二.选穴原则,基本上与针灸用穴基本一致,但又有其特殊性,如多直接用痛点,即“阿是穴”以利于药物作用于患处。其次多选用窍穴,如神阙穴。1.局部选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根据每一腧

2、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这一普遍规律而取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如胃痛取中脘、梁门。,二.选穴原则,2.循经取穴: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如牙疼选合谷穴,腰痛选委中穴。3.经验选穴:多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选取穴位,如:威灵仙贴敷身柱穴调理百日咳。,三、贴敷方法,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

3、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四、贴敷疗法的特点,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五.适用范围,1.适用于恶性肿瘤、各种疮疡及跌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2.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便秘等3.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症状。,六.穴位贴敷的适应症,1、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返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胆病,脂肪肝等。2、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4、,支气管哮喘,六.穴位贴敷的适应症,3、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4、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5、五官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6、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六.穴位贴敷的适应症,7、儿科疾病:婴幼儿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8、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膏药贴敷应用广泛)9、外科疾病:疮疡肿毒、跌打损伤。,七、禁忌症,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及有毒药物误入口、鼻、眼内。,七、禁忌症,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泡、溃疡的药物需注意:(1)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

5、用;(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七、禁忌症,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5.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八、注意事项,中医特别讲究治养结合,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空调适度、少吃冷饮、睡眠充足和情绪乐观。,八、注意事项,1.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及某些敏感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处不宜贴敷,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2.药物应均匀涂抹于棉纸中央,厚薄一般以0.20.5cm为宜,覆盖敷料大小合适。3.除拔毒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敷药物,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八

6、、注意事项,4.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腧穴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对于幼儿、久病、体弱者一般不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部位应交替使用,不宜单个部位连续贴敷。,八、注意事项,5.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不宜采用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洗。6.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谨防儿童误食中毒。,八、注意事项,7.使用敷药后,如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如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1.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 等肺系疾

7、病:治法:温经散寒 药物:白芥子21g,元胡21g,细辛12g,甘遂12g 取穴:主穴:肺俞、心俞、膈俞;加减:喘息严 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 嗽痰多者加脾俞;肾不纳气动则气喘者加 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者加天突。本法还可用于虚寒型的过敏性鼻炎。,操作,一.评估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3.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操作,二.告知1.皮肤出现微红为正常现象,若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告知护士。2.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季节调整时间,小儿酌减。3.若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及时告知护士。4.局部贴药后可出现药

8、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操作,三.物品准备治疗盘,棉纸或薄胶纸,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压舌板,无菌棉垫或纱布,胶布或绷带,0.9%生理盐水棉球,必要时备屏风、毛毯。,操作,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注意保暖。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根据敷药部位,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患处,必要时屏风遮挡患者。3.更换敷料,以0.9%生理盐水或温水擦洗皮肤上的药渍,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结果。,操作,4.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压舌板将所需药物均匀涂抹于棉纸上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5.将药物敷贴于穴位上,做好固定,为避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物,可加敷料或棉垫覆盖,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6.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操作,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8.操作完毕后擦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