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388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协调环境与发展的一种途径,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15.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区域规划、部门性规划、产业性规划等的实施所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评价。,对一地(

2、土地利用)、三域(区域、流域、海域)规划和十个专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资源开发)规划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预防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5.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评价目的意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

3、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整体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评价对象不同 侧重点不同 评价方法不同 介入时机不同 评价者不同,规划环评的对象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往往更为宏观,区域环评的对象为开发建设活动,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评价对象不同 侧重点不同 评价方法不同 介入时机不

4、同 评价者不同,规划环评侧重于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区域环评则针对总体布局、选址合理性、开发规模、产业定位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行分析,侧重于区域开发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评价对象不同 侧重点不同 评价方法不同 介入时机不同 评价者不同,规划环评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区域开发环评则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评价对象不同 侧重点不同 评价方法不同 介入时机不同 评价者不同,早期介入原则是规划环评的精髓,总的来说是在规划草案形成之前介入;,区域开发环评是在区域开发规划形成后介入。,15.1.4规

5、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评价对象不同 侧重点不同 评价方法不同 介入时机不同 评价者不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由规划编制机关自行编制,或组织专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

6、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包括调查、分析环境

7、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

8、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评价结论与建议。,评价结论包括规划的有利影响和不利

9、影响,环境影响减免措施;结合该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的实际提出环境保护建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实施方案及其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划的关系。,15.2.2 规划分析,1、规划的描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按拟定的规划目标,逐项比较分析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的其他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这里尤其应注意拟定规划与两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第一类是与该规划具有相似的环境、生态问题或共同的环境影响,占用或使用共同的自然资源的规划;第二类是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生态省(市)规划等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2、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规划环境

10、影响评价,识别该规划所包含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经济活动,分析可能受到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简要分析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筛选以初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法、类比法、矩阵法和核查表法等。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3、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评价范围: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地域的现

11、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3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生态敏感区(点)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主要工作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3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跨界环境因素分析(许多环境影响是跨行政管理边界的)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分析(有些规划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环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

12、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评价。,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或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零方案”影响分析)。,、环境发展趋势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评价类似,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调查与监测等。,4、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保护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15.2.

13、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识别,1、拟定环境目标,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噪声、交通)、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矿产、能源、固体废物)、全球环境(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三大类分别表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对规划的目标、指标、总体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规划目标、发展指标和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介质)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15.2.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与方法,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一般

14、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系统流图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环境影响识别为基础,结合环境背景调查、规划的环境保护目标,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初步确立评价指标,并在评价工作中补充、调整、完善。,3、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不同的规划,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附录中对不同规划给出了可选择使用的评价指标表述的范例。,目前较为通用的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土地占用指标、土壤侵蚀量指标、大气环境容量指标、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标、声

15、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功能区划、水污染因子排放控制标准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要求。规划环评是评价多个规划方案,故应对所有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预测内容。影响的类型(直接的和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可逆或不可逆的、可缓解或难以缓解的,特别是累积影响)、范围(国际、国内、区域或局地的)和程度;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预测方法。一般有类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投入产出分析、环境数学模型、情景分析法等。,15.2.5 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方案主要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规

16、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等)。,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累积影响分析。与建设项目相比较,规划可能涉及或引导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此规划环评必须考虑累积影响。累积影响分析应当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法、叠图法/GIS、情景分析法等。,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

17、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果,对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规划方案进行排序,并概述各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提出供有关部门决策的环境可行推荐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15.2.6 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与推荐方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预防措施。用以消除拟议规划的环境缺陷。最小化措施。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使环境影响最小化。减量化措施。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方法等降低不利环境影响。修复补救措施。对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重建措

18、施。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2、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是对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用以验证规划环评的准确性和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3、监测与跟踪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监测和跟踪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2.7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表15-1列出的是现阶段进行专项规划环评在各个评价阶段常用的评价方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5.3.1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5.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相应的环境影响分析;土

19、地利用规划与产业结构、交通组织、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及相应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估,包括土地资源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和特殊生境的影响等生态建设与生态景观保护用地分析;减缓措施及对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建立评价区域的图形库和数据库采用GIS分析规划实施前后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拟合、模糊综合评判等,2.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并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区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确定主要交通设施的位置,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

20、供电、通信、燃气、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2.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及防治污染措施;确定城市防灾要求、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风貌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确定旧区改造规划,用地调整原则;综合协调市区与郊区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15.3.2 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产品

21、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分析;产品关联产业及相关环境影响识别;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估;降低、消除负面影响的措施与规划方案的调整、修订与替代方案。,2.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规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农业发展规划的相关性分析;农业规划分析及其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估;降低或减轻农业环境影响的规划性措施与对策,以及农业发展规划的替代方案。,3.城市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城市供水规划中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内容有:供水规划的原则与指导思想用水量及用水结构供水管网规划近期供水工程建设规划水源保护规划,3.城市供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城市供水规划中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内容有:评价区域内的水资源条件与水环境分析;境外水污染趋势及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供水规划的水资源用量、使用方式分析;供水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估;相应的对策与措施。,15.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确定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范围及内容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推荐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总结与建议,本章作业,第330页2、4、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