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产业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产业结构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到今天其体系也日臻成熟。,第八章 产业结构,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最早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什么是产业结构 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始用于20世纪40年代。其涵义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一、产业结构的涵义及分类,二、
2、产业分类,1、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按照生产活动的性质可以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根据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从实物形态可以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2、三次产业分类法,1935年由费希尔首次提出,后来克拉克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建立了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产品的产业第三产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基础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为:第一产业指广义的农业,具体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
3、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等。,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3、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实际上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致的,且比后者更
4、细致。根据国际标准分类法所作的统计有很高的可比性,为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被广泛运用。,(1)国际标准分类法,4、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指一国(或一地)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或该地)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标准分类法,是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编制的。自1985年以来经历4次修订,目前执行的GB2002版本。,(2)国家标准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工业化进程的分析时,将工业部门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三类。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和家
5、具制造业等;资本资料工业包括金属制品、一般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学工业等;其他工业包括木材加工业、造纸工业和印刷工业等。,5、霍夫曼分类法,1、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这些经济学家和学者对产业结构的
6、研究从最初的实证分析逐步转到理论研究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3、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看作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因此,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结构因素排斥在经济增长源
7、泉之外。,(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没有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而认为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的使用,其收益可能出现系统的差别。结构主义属于“次优论”的范畴。由于种种原因,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法获得的,结构主义的观点是放弃追求最优化的企图,转而追求“次优”。,(二)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过程;部门变化和总量变化是互为关联的,它们只有在被纳入总量框架之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衡量;缺乏所需的总量变化,就会大大限制
8、内含的战略部门变化的可能性。”罗斯托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部门分析是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主导部门依次更迭的结果。,(三)库兹涅茨与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问题的争论,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如下图所示: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
9、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前提: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架。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人均国民
10、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移动。,1、配第克拉克定理,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首先,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其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最后,服务部
11、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罗斯托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回顾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某些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旁侧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的影响
12、;前向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出现的诱导作用。罗斯托经济增长六个阶段:第一,传统社会阶段;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第三,起飞阶段;第四,成熟阶段;第五,高额消费阶段;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他认为,工业化的四个阶段的霍夫曼比例分别为5(加减1);2.5(加减1);1(加减0.5);1以下。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如梅泽尔斯、库兹涅茨和盐野谷裕一等。,4、霍夫曼定理(1931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产业结构演进
13、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他认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5、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第一阶段:工业后发国家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对一些较为先进的产品通过进口来满足。(导入期)第二阶段: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使技术和资金等条件日趋成熟,具备了以国产产品取代进口产品的能力,并伴随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也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第三阶段:国内需求继续增加,规模经济和廉价生产
14、要素的优势不断累积,最终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出口期),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四、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资金供给状况、商品供应状况等。,自然资源是相关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国家在发展产业时,往往注意发挥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同本国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资源相关的产业,以积累资金进一步发展其他产业。一国自然资源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该国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质”的方面:劳
15、动者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生产技能的状况,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发展。低质量的劳动力必然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量”的方面: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可以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分析我国的情况?,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能源利用率的水平提高,会对一定规模加工产业的能源需求量减少,相应的能源产业部门的供给规模也会缩小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会导致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同时使用原有陈旧技术、工艺的产业部门会衰退尤其是与其他产业部门高度相关的崭新技术的出现会引起一国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资金供应
16、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包括资金的充裕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商品包括原料品、中间投入品、零部件、进口品等商品。一般来说,后向关联系数越大的产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越大。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商品供应还可以包括电力、原料、燃料的供应,服务的提供,技术的供应等更广的范围。这些商品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工业、上游工业、后向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具体包括消费结
17、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等。,2、需求因素的影响,个人消费结构是指个人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将直接影响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并间接影响给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发展,从而也就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例如:1875年恩格尔定律。,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需求结构,其比例变动将会使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动。决定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比例的主要因素有:专业化协作水平、生产资源利用率和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制造水平的复杂程度等。,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直接决定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的比例关系;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变化
18、直接引起消费资料产业与资本资料产业的比例变化。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很好地说明了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向不同产业方向投入所形成投资配置量的比例就是投资结构。不同方向的投资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3、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社会分工打破国家界限,导致了国与国在资源、产品、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4、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国际投资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变
19、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5、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除了受到上述各种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最直接。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依据。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给出信号直接引导人们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市场法规与机制的完善程度也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之一。,产业结构优
20、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过程,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单纯的产业水平的绝对的提高,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调整不协调的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
21、础,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就失去了基础条件,非但达不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发生结构的逆转;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合理化的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身就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换。,二、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是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具有良好德尔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基准,即与“标准结构”进行比较需求结构基准,即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能
22、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基准,合理化的判断标准:,标准结构是在大量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用它来作参照系,与某一被判别的结构进行对比,检验被判别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它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产业结构的是否合理的粗略线索,而不能成为判断的依据。,1、国际基准,市场经济中,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产业结构作为一个资源转换器,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产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2、需求结构基准,结构平衡问题,在产业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各产业间是否具有一种比较协调的比例关系,
23、因此,产业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也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应当不存在明显的长线产业或短线产业,如果存在就表明对市场需求不适应,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产业结构作为资源的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过程中,转换的效率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三、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转换的过程。,低加工度的轻纺工业、原
24、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度产业方向演进 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演进沿着第一、二、三产业的次序顺向递进产业结构的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次序顺向递进,(1)标准结构法:“标准结构”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综合描述,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统计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出能刻画某一高级化阶段的若干指标,作为产业结构演进到此阶段的“标准”和代表。赛尔奎因、钱纳里和库兹涅茨都曾提出过“标准结构”。,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志:,使用结构相似性系数对该国产业结构的高度与参照系进行比较。(P205)设A是被比较的产业结构系统,B是参照系,XAi
25、和XBi分别是产业i在A和中的比重,则产业结构系统和参照系之间的相似系数为:,(2)相似系数法,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需求、供给、国际贸易、制度、环境等方面,可以归纳为市场的需求,要素的供给和环境的支持三个方面。在这有序的发展中,创新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所谓创新,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潜在的产出能力。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直接动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动因:,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影响当创新带来的是新产品开发和原有产品改善时,会吸引生产要素流入该部门,从而增加本产业的产出;使得本产业获得创新收益,这种方式的创新倾向于该产业的扩张;当创新带来仅仅导致了原有产品的生产效
26、率提高时,将促使生产要素向外流出,以增加其他产业的产出获得创新收益。这种方式的创新倾向于该产业的收缩,尤其表现为该产业劳动力数量的锐减。,创新可以导致一些产业高速地进行扩张,而高速产业的有序更替,就使得产业结构迈向更高的阶段。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和相应主导产业,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应当注意的是,由单个产业充当主导产业角色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几乎不再可见,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主导产业群”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演进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产业
27、结构升级则是既按规律有时又打破演进规律的,演进基本上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优化升级则既有自发力量,又有政府政策干预的影响。由于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差异较大,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情形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即产业结构渐进式升级和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补充: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产业结构渐进式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按照演进规律的内在要求而循序渐进的模式,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形态。按照技术变革的方向顺序替代主导产业,在前一阶段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平稳进入经济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平稳渐进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式之一。典型国家:英国和法国。,一、产业结构渐进式优化升级
28、,这些国家拥有独立的技术进步创新能力,是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在本国技术进步或者来自同一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动下,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序地从低知识密度向高知识密度演进。在演进过程中,每当产业结构演进到一个新阶段时,由于新的具有推动力的技术变革需要重新积累和探索,因此,会出现发展的间歇期,直到产生新的革命性创新,并且带来新的需求和新的发展空间,产业结构才继续向新的高度演进。,产业结构渐进式优化升级的特征:(1)以农业为起点,以需求为导向,循序渐进的实现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的过渡。(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十分漫长,尤其是第一次结构升级。如英国工业化前过渡阶段就经历了300年,开始阶段又
29、经历了50-100年。(3)产业结构的首次升级或迈入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生活呈现出持续的高增长率。(4)由于先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基本上都没有面临人口压力,没有出现“二元结构”,各部门变化比较同步。,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升级打破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而压缩推进的模式,即采取超前配置产业或是几个发展阶段同时推进的发展模式,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特殊形态。跨越式升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与先行国家达到相同的目标;一个是发展过长中跳过先行国曾经出现过而后进国不必再重复的若干阶段。,二、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升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先行国家那种按部就班平稳渐
30、进地战略,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特点,按照某种标准,选定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倾斜发展,以此在短时期内带动整个经济飞跃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了跨越式产业结构演进模式。这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参照先行国家的经验,将一些成熟的科学技术移植过来用于自己的发展。,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升级模式最显著的优势是,在发展过程中避免了自我开发技术所要走的弯路,降低了技术开发的风险和大规模资本投入,可以直接利用成熟技术,借鉴先进的组织形式发展本国经济,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技术后起国,这种方式无疑是最经济最快捷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升级应注意的问题:(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阶段就不适当的采取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会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引发经济震荡。(2)在跨越式的结构转换过程中,如果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产业被忽视,也会出现结构断层,限制结构的升级。(3)建立在学习和模仿成熟技术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体系,如果缺乏知识再生产能力,新技术来源减少,就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问题讨论:我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