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582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金融学,第七章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国际货币制度,是指理顺国家之间金融关系的协议、规则、程序、措施的总称。它既包括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货币的国际关系的规章和制度性安排,也包括具有传统约束力的各国已经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程序。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汇率制度,即一国货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应该如何决定和维持,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2)国际储备的安排,即为了应付国际收支的需要,一国需要保持哪些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这些储备资产的构成如何;(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在

2、国际收支失衡时,一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调节。在这三项内容中,国际储备资产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二、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国际货币制度,旨在提供一种货币秩序或结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国际交易媒介和国际价值贮藏作用,以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具体来讲,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的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货币之间相互兑换的准则。国际货币制度,应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使国际清偿能力,保持与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增长过快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

3、胀,而增长过慢会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萎缩。,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第二,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汇率机制;二是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即一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从何处获得资金及资金的数量和币种;三是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即防止国际货币发行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持续性地保持国际收支逆差和输出纸币。,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第三,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随着二战后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业务的国家日益增多,形式日益复杂。原有的双边协商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

4、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确立多边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制定各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三、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 18801914年实行的是国际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金本位制度崩溃,各国纷纷停止黄金的兑换,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陷入混乱。,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1925年以后,主要工业国开始重建金本位制度,但这时建立的是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的大危机,又使金汇兑本位制度也随之垮台,国际货币制度又一次陷入混乱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4年,西方盟国即着手重建国际货币制度,19451973年间,实行的是可兑换的美元本位下的、可调整固定汇

5、率制度,通常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西方国家的货币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即牙买加体系,并延续至今。,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西方盟国都希望重建国际货币体系,以加速战后经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最初的谈判是在美国和英国之间进行的。美英两国的谈判代表分别是亨利戴克斯特怀特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由于战后美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此次谈判后确立的货币体系更多地采纳了美国的建议。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在此次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

6、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一个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对各国的货币金融事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1946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告成立,次年3月开始运行。该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会员国货币的汇率,审批货币平价的变更,为国际收支逆差成员国,提供融通资金,协调各国重大金融问题。,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2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

7、,可以随时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各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的汇率,供求关系造成汇率的波动幅度不能超过固定汇率的1%,如果超过固定汇率的1%,有关国家的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这一汇率不得随意变更,其波动幅度维持在货币平价1的范围以内。只有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不平衡”时,经IMF的批准,才可以进行汇率调整。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3IMF向国际收支逆差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IMF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会员国认缴的基金份额,份额的25以黄金

8、或可兑换黄金的货币(1976年牙买加会议后改用特别提款权SDBs或外汇)认缴,其余75的份额以本国货币认缴。当会员国发生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IMF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将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黄金或外汇购回本币以偿还借用的外汇资金。,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 1美元的中心地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可兑换黄金的美元,处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中心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都依附于美元。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特点也有所不同。(1)美元荒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被广泛地用于国际支付、国际结算和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的供给,主要是通过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来提供的

9、,即美国大量进口外国商品,对外输出美元。“二战”结束初期,各国为恢复经济,都需要进口美国商品,但又缺乏美元来支付。此时美国的国际收支产生盈余,其他国家则有赤字,美元更是短缺,所以形成“美元荒”。,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解除这种压力,美国、加拿大及各种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向欧洲提供贷款和援助,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通过这个计划,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以便使西欧国家能够支付从美国的进口。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下,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逐渐复苏,美国的国际收支盈余也开始减少。从1950年开始,美国的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但在1958年以前,国际储备状况基本上还是短缺

10、的,各国都乐于积累手中的美元,没有发生美元的信心问题。,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2)美元灾 从1958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急剧增加,平均每年超过30亿美元。在1958年前,美国少量的国际收支逆差,受到其他国家的欢迎,因为它们可以增加其国际储备,提高对美国商品、劳务的购买能力,而且美国的国际储备相对于它的国际债务来说较大,所以各国对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都深具信心。但是1958年后,这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冷战”和苏美争霸,美国大肆扩充军备,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以及越南战争,从国外大幅度进口。美国的国际债务,开始超过它的黄金储备: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是其黄金储备的1.1

11、8倍,1965年提高到2.10倍,1970年又提高到4.24倍。,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变化,使世界各国对于美元能否继续平价兑换黄金,产生了怀疑,一些国家开始要求以美元兑换黄金。美国政府曾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例如,利用外交关系劝说友好国家,不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在20世纪60年代,以利率的扭曲操作,来维护美元地位,即维持高水平的短期存款利率,以避免短期资本外流,同时实行低水平的长期贷款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另外还发行罗沙债券(Ross Bonds),销售给外国政府,收回它们手中持有的美元。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外国持有的美元资产仍在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仍

12、在减少。,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3)特里芬难题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有两个基本责任:(1)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2)是要提供充足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即信心问题和国际清偿力问题是有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动摇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明确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一内在矛盾,因而这一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这个矛盾的存在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固定汇率

13、制度。IMF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如果发生波动,范围不得超过平价的1,超过时除美国外,每一会员国的中央银行,均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买卖美元和本国货币,以维持本国货币同美元汇率的稳定。另外,按照IMF的规定,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的根本性不平衡,可以向IMF申请调整其货币与美元的平价关系,而不必紧缩或膨胀国内经济。在平价10以内的汇率调整,可以由会员国自行决定,而无须由IMF批准;在1020之间,则需IMF得批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会员国的汇率调整是很少见的。1949年9月英镑贬值30.5,从1英镑=4.02美元,贬值到1英镑=2.

14、80美元。欧洲和英镑区的许多货币也跟着贬值。英镑于1967年贬值,法郎于1969年贬值,西德马克在1961年和1969年有过两次很小的升值,日元和里拉对美元汇率一直没有调整。3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调节:一是由IMF提供信贷资金解决短期失衡;二是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长期失衡。,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措施都没有产生明显效果。因为IMF提供的信贷数额有限,面对庞大的国际收支赤字,无能为力,而汇率调整,如前所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也不多见,因此,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国际收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美国来说,由于美元

15、具有特殊地位,它的持续的对外收支逆差无须纠正。它可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办法来弥补逆差,从而形成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财富实际向美国转移。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拥有的特权。这种现象称之为“铸币税”。,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自20世纪50年代末美元逐渐过剩以来,美国的黄金储备相对短期债务越来越少,导致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动摇,人们对美元越来越缺乏信心。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为了缓解美元危机,稳定战后国际货币制度运转的基础,美国及其他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1稳定黄金价格协定 1960年的美元危机,导致伦敦黄金市场金价暴涨。这不仅对美元压力

16、甚大,而且对欧洲各国的外汇市场,也给予很大威胁。据此,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达成一项君子协定,约定彼此不以高于35.20美元的价格(美国出售一盎司黄金的价格加上0.25的手续费,再加上运费)购买黄金,但未约定购入黄金的最低价格。这个协定的目的,在于抑制黄金价格的上涨,保持美元汇率的稳定。,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2巴塞尔协定 1961年3月上旬,联邦德国马克和荷兰盾开始升值,给美元和其他西方货币以巨大冲击。为缓和国际投机资本,对外汇市场的冲击,维持美元的稳定,参加国际清算银行理事会的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等8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瑞士巴塞尔达成一项不成文的

17、君子协定,即巴塞尔协定,主要内容是:各国中央银行应在外汇市场上合作,以维持彼此汇率的稳定;若一国货币发生困难,应与能提供协助的其他国家协商,采取必要的支援措施,或从该国取得黄金、外汇贷款,以维持汇率的稳定。,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3黄金总库 美元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抢购黄金的风潮,使金价不断高涨。为维持黄金官价,保证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转,1960年,美国被迫同意,向英国英格兰银行提供黄金,以使其在黄金市场出售,压低金价。美国黄金不断外流,以致无力继续出售足够的黄金,于是它要求其他西方国家也拿出黄金,共同承担平抑金价的义务。经过磋商,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及联邦德国8国

18、,于 1961年10月达成建立“黄金总库”的协议。,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八国中央银行按比例提供共计27亿美元的黄金,其中美国提供50,联邦德国11,法国、英国、意大利各93,瑞士、荷兰和比利时各37。协议指定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在伦敦黄金市场进行干预,维持金价。当金价上涨时,英格兰银行卖出黄金,此项黄金由各国中央银行按上述比例分摊;当金价下跌,就买入黄金,购入黄金也按上述比例分摊给各国中央银行。但当抢购黄金风潮特别严重时,美国应额外提供黄金。,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4借款总安排 由于美国国际收支恶化,美国需要借用联邦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美元汇率。

19、但是由于IMF的资金中,美元占份额较多,而西欧各国所占份额相对较少,不足以应付美国对该项货币的需要。为此,美国向IMF建议:联合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和日本签订“借款总安排”协议,从西欧国家借入款项,支援美国,缓和美元危机,维持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转。借款总安排的资金为60亿美元,美国出20亿美元,英国和联邦德国各10亿美元,法国、意大利各5.5亿美元,日本2.5亿美元,荷兰、加拿大各2亿美元,比利时15亿美元,瑞典1亿美元。这些基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的补充资金,当国际货币基金缺少这些货币时,可向“借款总安排”的有关国家借入,转贷给需要的会员国。,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

20、系,5黄金双价制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扩大了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1968年3月,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第二次美元危机。半个多月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美元,3月14日这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350400吨的破纪录数字。经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美国及黄金总库,不再按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向黄金市场供应黄金,黄金市场的金价,听任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落,至于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其持有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各国官方机构也按黄金官价进行结算。从此,由市场的黄金价格便与黄金官价完全背离,在国际市场出现了黄金双价制。这说明美国已经无力

21、继续维持黄金市场的官价。,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国内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并发,使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更加低落。到1971年,一向盈余的商品贸易项目,也开始出现了巨额赤字,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国际收支,美元大量外流。各国普遍认为美元定值过高,于是美元贬值的形势愈来愈明显。1971年5月,西欧各主要金融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与其他硬通货的风潮。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挤兑黄金的压力,美国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采取冻结物价和工资、削减政府开支,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不再以每盎司黄

22、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官价兑换的终止,使国际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主要工业国,一方面让各自的货币自由浮动,一方面进行协商,寻找解决方案。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召开会议,达成一项协议,史称“史密森协议”。主要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并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同时,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也作了较大调整,日元升值7.66,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各升值4.61,比利时法郎、荷兰盾各升值2.76,意大利里拉、瑞典克朗各贬值1,英镑和法国法郎的平价不变。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由原来不超过平

23、价的 1,扩大到2.25。,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然而,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美元的小幅度贬值,并未能阻止美元危机与美国国际收支危机的继续发展。1973年2月,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日益严重,美元信用进一步下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联邦德国马克和日元,并进而抢购黄金的浪潮。仅2月9日这一天,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外汇市场,就抛售了近20亿美元,国际外汇市场不得不暂时关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于2月12日又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也相应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每盎司42.22美元。美元的再度贬值仍未能制止美元危机,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联邦德国马克的

24、风潮。,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伦敦黄金价格一度涨到每盎司96美元,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外汇市场被迫关闭达17天之久。西方国家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的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联邦德国在马克升值3的条件下,与法国等西欧国家实行对美元的“联合浮动”;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制。各国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彻底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相互对立、相互进行外汇倾销,进而进行货币战和汇率战的局面,

25、稳定了国际金融局势。同时,它重新建立了国际货币秩序,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多边贸易和多边清算,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使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不仅比战前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其增长率还超过了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因此,有人把这段时期,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堪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相媲美。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的高度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它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难题所指出的清偿力与信心的矛盾。

26、实际上任何国家的货币,单独充当国际储备资产,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1925年产生的、可兑换黄金的英镑本位制,只实行了6年就走向解体;战后的、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虽然实行了20多年,但最终还是崩溃了。特里芬的论断已成为事实。另外,由于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从而造成了以纸币换取实际物质资源的情形发生。,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因为难以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而成为难以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顺差国不愿使货币升值,逆差国不愿使货币贬值。汇率经常被明显地高估或低估,各国通过借款和国内货币政

27、策来维持汇率,这样就很容易受到市场上预期因素所支配的投机资金的冲击,以致被迫进行货币贬值或升值,造成汇率更大幅度的变动。,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稳定的汇率,往往不得不牺牲国内经济目标。国际收支的逆差国,其货币趋于贬值,为了维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市场上,抛出美元购入本币,这无异于在公开市场上紧缩了国内货币供应量,导致衰退和失业;盈余国的货币趋于升值,为了维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市场,抛出本币购入美元,相当于在公开市场上增加了国内货币供应量,往往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一缺陷也是其设计者所始料不及的。,第三节 牙买

28、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动荡混乱,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许多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剧烈,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各国积极寻求货币制度改革的新方案。1975年12月,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兰布莱召开会议,它们一致同意对IMF协议的条款进行修改,以便使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1976年1月8日,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新格局牙买加体系。,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一、“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牙买加协定”主要内容:涉及汇率制度、黄金问题、扩大

29、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的资金融通,以及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具体如下:1浮动汇率合法化 IMF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必须受到基金组织的监督,并与IMF协商。IMF要求各国,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国内经济,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并尽力缩小汇率的波动幅度,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来阻止国际收支的调整,或者获取不公平的竞争利益。这实际上是对已实施多年的浮动制度予以法律上的认可,但同时又强调了IMF在稳定汇率方面的监督和协调作用。,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2黄金非货币化 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会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从事黄金交易,取消会员国之间、或会

30、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必须用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IMF应逐步处理所持有的黄金。3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修订SDRs的有关条款,以便使SDRs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协议规定:会员国可以自由地进行SDRs交易,而不必征得IMF同意。IMF中一般账户所持有的资产,一律以SDRs表示,IMF与会员国之间的交易,以SDRs代替黄金进行,尽量扩大SDRs的使用范围。同时,IMF也随时对SDRs制度进行监督,及时修正有关规定。,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4增加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基金 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基金,由原来的292亿SDRs,增加到390亿,增加

31、了33.6。主要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占的份额比重增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维持不变,主要西方国家除德国和日本外,都有所降低。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IMF以出售黄金的所得,建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穷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将基金组织的贷款额度,由会员国份额的100提高到145。,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 1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国际价值的储备手段。目前,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商品,如石油、某些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甚至于黄金,仍然以美元计价;各国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进出口额、外汇储备、人均收入等重要经济指

32、标时,也仍然折合成美元来计算;世界上约有23的进出口贸易,是以美元结算的;美元仍是世界各国干预外汇市场、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所占比重,仍在60左右,是最重要的国际价值储备手段。,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但是自1973年后,美元的国际货币作用已有所下降,其他一些货币,如德国马克、日元,特别是一些复合货币,如SDRs和ECU(欧洲货币单位)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改用德国马克、日元,甚至英镑和法郎来计价结算。由于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波动十分剧烈,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组织,在计算和比较各国经济指标时,已经同时采用美元和复合货币SDRs或ECU来表示。尽管“牙买

33、加协定”中,明确规定废除黄金官价,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实际上,黄金的货币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黄金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仍然是最后的国际清偿手段和保值手段。,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2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牙买加协定”认可各国可以自由作出汇率的安排,同意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暂时并存。虽然从1973年以来的汇率制度,以浮动汇率制为主,但汇率并不仅仅由自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在该体系中,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干预,以获得合意的汇率,因此,这是一种管理浮动。当然,这种管理浮动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根据IMF的国际金融统计,至1997年5月,各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其中美国、英国

34、、日本、加拿大、瑞士等国采取独立浮动,欧洲货币体系,即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芬兰、意大利、奥地利、爱尔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采取联合浮动,其余发达国家采取管理浮动。,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钉住美元、法国法郎、SDRs或者自选的一揽子货币,或者采取管理浮动汇率制,实行独立浮动的也在增多。从中可以看出,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更加复杂和灵活。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活动,综合进行的。(1)汇率机制 牙买加体系下,主要国家都采取了

35、浮动汇率制度,因此,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汇率的调节过程如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外汇的需求大大提高,将超过外汇的供给,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这使得本国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本国出口增加;同时,外国进口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本国进口减少,从而使贸易收支、经常项目收支得到改善。反之,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时,外汇的供求关系正好与上例相反,外汇汇率将下浮,而本币汇率上浮,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的顺差减少。但是,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来改善贸易收支,要看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汇

36、率降低所产生的效应也不是直线效应,而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2)利率机制 牙买加体系下的另一个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利率机制,即通过一国实际利率与其他国家实际利率的差异,引导资金的流入、流出,从而调节国际收支。一国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只要一国严格地控制货币供给量,促使本国通货膨胀率低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那么,提高市场利率,便能够使本国的实际利率高于外国的实际利率,引导国际资金的流入,改善国际收支。事实也证明,利率调节机制确实能带来资金的流入。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国里根政府推行高利率政策,促使美国的实际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导致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入,使美

37、国的资本项目出现大量盈余,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从而改善了国际收支。,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3)国际金融市场 牙买加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发达,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可以有效地筹集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所需的资金。自1973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和私人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时期,石油输出国有大量的外汇盈余,而石油输入国则产生了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才使石油输出国手中的“石油美元”转化为贷款,转贷给石油输入国,缓解了这些国家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实现了石油美元的顺利回流。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也使国际间资金的大规模移动,

38、变得更加频繁和便利,这必然造成各国货币汇率更频繁的波动。,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节和干预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调节其会员国国际收支失衡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IMF协议,它不仅应向赤字国提供贷款,帮助赤字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还应指导和监督赤字国和盈余国双方,进行国际收支的调整,以便双方对称地承担国际收支调整的义务。牙买加协定还扩大了IMF信贷部分贷款的额度、和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额度,并利用IMF出售黄金的收益,建立了信托基金,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帮助它们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实上,IMF、世界银行和其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向国际收支失衡的国家,

39、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性贷款,而且,在商业银行和债务国之间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促进国际债务的重新安排和减免,帮助它们解决国际收支困难。,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一)对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自1973年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混合体系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势头总的来说是好的,这表明牙买加体系具有积极作用:(1)牙买加体系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之间,相互牵连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实现了国际储备的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即使美元发生贬值,也不一定会影响到各国货币的稳定性;由于美

40、元与黄金之间、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双挂钩制已不存在,即使美元受预期的影响将要贬值,也不会出现以美元储备挤兑黄金的情况。,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对于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的“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也有了适当的解决方法。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不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资产,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使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和清偿力”之间,已不再形成矛盾。即使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而且不向外投放美元,其他国家也会找到其他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来缓解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即使发生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各国也不会再去挤兑黄金,对美元信心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危及整个国际货币制度。,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2)以浮动汇率

41、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能够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情况。主要储备货币的浮动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及时反映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状况,这有利于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同时,自由的汇率安排,能够使各国充分考虑本国的客观经济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多种国际收支机制,更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各国发展模式、政策目标和客观经济环境不相同的特点,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二)牙买加体系的弊端 当然,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被称作“无体制的体制”的国际

42、货币体系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1)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动荡不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本身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因而,这种国际货币体制,从一开始就包含了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的国际货币格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更是错综复杂,更容易造成外汇市场的动荡混乱。在牙买加体系下,汇率波动频繁而且剧烈。汇率剧烈波动增加了汇率风险,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形成消极影响。,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2)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汇率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下浮动,所以容易引起世界性的通货膨胀(间接标价法)。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不再受国际收支的“纪律约束”,一些具

43、有膨胀倾向的政府,可以大胆地膨胀国内经济,而让货币汇率去承受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汇率的下跌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因而比较容易导致通货膨胀。(3)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听任,货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浮动,它仍会多多少少地对汇率的走势进行干预,使得货币汇率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实行的是“管理浮动”,这种浮动汇率制度,并没有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外部经济的变动,不仅作用于汇率的波动上,而且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的制定。,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4)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仍不健全。如前所述,牙买加体系可以采用的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调节及国际金融组织调节,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从而无法全面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自1973年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趋严重。一些逆差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借外债来缓解,有的国家甚至沦为重债国,一旦经济不景气,极易发生债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逆差国往往不得不诉之于国际货币制度以外的力量,如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来强制平衡国际收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