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588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支模架搭设技术要点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升集团2013年质量安全技能培训会,第三讲: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点)及事故预防措施质量安全顾问王承政电话:13709436566,前 言,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近10年间已全面取缔了预应力空心板,进而大量推广普及了整体现浇的框架、框剪结构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物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就对施工安全防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家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在2008年12月1日才开始实施,加之建筑施工的主力军几乎全是农民工,多数没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也没真正去跟师学艺,更由于现在劳动力市场的短缺,所以,模板工中滥竽充数的人比比

2、皆是,能真正正确理解和掌握支模架搭设技术规范的人并不多,因此,支模架的安全隐患目前非常突出。致使架体坍塌、沉降、倾斜等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家建设部2012年事故快报数据统计,全年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436起,死亡546人。我们对以上不同事故类别进行了分析,其中,,模板坍塌事故发生60起,占138%;死亡105人,占19.2%,虽然发生的起数和死亡的人数占总数的比例次于坠落,但一次死亡 2人以上事故发生24起,占群死群伤事故的4528%;特别是2013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82起、死亡110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16起、死亡人数增加30人,同比分别上升24.24

3、%和37.50%。发生6起较大事故,其中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4起,死亡18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66.67%和75.00%。因此,正确搭设模板 支撑架,防范群死群伤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责任落在了我们大家的身上,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下面本人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针对模板支撑架搭设使用与拆除的安全技术要点进行粗浅的解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和对大家在今的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一、模板坍塌事故案例:警钟!,1、2013年4月26日,江北区同原鸿恩寺一项目发生一起模板支撑架垮塌事故,事故造成

4、1人死亡,8人受伤。,2、2013年3月21日20时30分许,桐城市盛源广场施工工地四楼高支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导致8人死亡,6人重伤。,3、2013年1月7日上午10时许,定安中学正在建设的图书馆大楼发生部分坍塌,导致现场3人受伤。,4、2013年1月6日16时许,丰台区靛厂路北侧,一幢在建的五层楼顶层发生坍塌,造成施工工人1死8伤。,5、2012年9月5日7时50分左右,武汉市汉口宗关南国大武汉家装旁一工地模板架垮塌,4名施工人员被埋。,6、2012年7月3日下午2时15分许,位于福田区中电综合楼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现场5名作业工人被埋。,7、2011年6月2日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左

5、右,泰安市东岳中学一在建教学楼六层顶层发生坍塌,事造成七名工人被埋。,8、2011年5月9日晚21时45分,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江拔线沙堤村桃子市场旁一建筑工地发生坍塌。,9、2011年8月23日17时15分,江西省弋阳县城北老广场文广中心电影厅楼面突然塌陷致4人受伤,其中2人伤情较重。,10、2011年月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在建第二实验小学报告厅垮塌、造成死伤。,11、2011年6月28日晚上,昆明新机场在建航站楼货运通道发生垮塌事故。共有9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6人轻伤。,JGJ162-2008(红色字体为强制条文),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点),1 总 则 1.0.2 本规范适

6、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4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 荷载标准值 4.1.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其支撑架自重标准值 楼面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为4m以下、木模板)自重为0.75KN。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 KNm3。3)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KN;梁取1.5KN。4.1.2 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 KN,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7、对水平模板可采用2KN,对垂直模板可采用4KN,且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内。3)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溜槽、串筒或导管为2KN;容量为0.20.8m3 的运输器具4KN;容量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6KN。计算实例:按普通商住楼标准层模板支撑架计算 1、楼板模板及其支撑架(层高4m以下)取0.75KN/;2、楼板钢筋混凝土按25KN/M3,按厚0.12m,则为250.12=3KN/;3、施工均布活荷载取2.5 KN/;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KN/;5、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KN/;每平方米荷载0.7532.522=10.25KN/;,4

8、、如立杆间距按1.4m1.4m=1.96,则每根立杆所承受荷载=1.9610.25=20.09 KN/根;5、如立杆间距按1.2m1.2m=1.44,则每根立杆所承受荷载=1.4410.25=14.76 KN/根;每个扣件的标准抗滑值为8kN/个(标准扭力距65N.M),但工地现场扣件的实际抗滑力平均只能按6kN/个计算。所以立杆不能搞搭接,只能采用对接。5 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模板及其支撑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5.1.2 模板及其支撑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期间支模架将承载每平方米达1000以上的集中荷载,1)应具

9、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3)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5.1.6 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联系构件不应大于200;2、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5.1.7 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并应按单立杆轴心受压计算;钢管的初始弯曲率不得大于1/1000,其壁厚应按实际检查

10、结果计算;,6 模板安装构造 6.1 一般规定 6.1.1 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2、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6.1.2 模板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见隐患识别1)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

11、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隐患识别(1):左图:立杆基础不平,极易导致架体失稳;右图:立杆基础未夯实和用混凝土硬化,下雨后基础严重下沉,导致梁、板下挠。,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6、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层楼板应具备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6.1.6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撑立柱的顶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

12、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部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见隐患识别2)6.1.7 除设计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见隐患识别3)6.18 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下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置必须正确。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隐患识别(2):斜支撑底部没有设置防滑移的可靠措施,隐患识别(3):这些支模架立柱(杆)横七竖八,左倾右斜的,根本没保证其垂直,怎么能保证架体的稳定和满足承载力呢。,6.1.9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2、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

13、,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见隐患识别4)。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见隐患识别5)。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

14、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搭设支模架时应首先确定好立杆间距和纵横向扫地杆;剪力墙、柱模板应与纵横向水平杆固定,以防轴线偏移或爆模。,隐患识别(4)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隙没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大于200mm,螺杆与立柱钢管间隙大于3mm,没保证上下同心。,隐患识别(5):左下图:纵横水平方向无扫地杆。右下图:可调支托底部(或找平杆下部)没沿纵横向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使架体的稳定性非常差。,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

15、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模板支撑架结构示意图,4、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50 木条或2580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 483.5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用铁钉钉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处进行固定。6.2.4 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

16、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小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见隐患识别6)。,隐患识别(6):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没向低处延长不小于两跨,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小于0.5m。,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7、1/3(见隐患识别7)。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见隐患识别8)。5、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见隐患识别9)。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

18、续式剪刀撑。,隐患识别(7):立柱接长没有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二是采用搭接,且相邻两立柱的接头在同步内,导致架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大大下降。,隐患识别(8):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固定在水平杆上,形成铰接,架体的稳定性极差,极易造成架体坍塌事故。,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隐患识别(19):左下图: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外侧周圈没有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更没在纵横向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右下图:一是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夹角小于45,且剪刀撑杆件与立

19、杆交叉处无口件;二是剪刀撑杆件没真正形成剪刀叉。,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6.3.6 其他结构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圈梁、阳台、雨棚及挑檐等模板时,其支撑应独立设置,不得支搭在施工脚手架上(见隐患识别10)。2、安装悬挑结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悬挑工作台,并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作业处的下方不得有人通行或停留。7 模 板 拆 除 7.1 模板拆除要求 7.1.2、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

20、载后,方可拆除(隐患识别11)。7.1.13 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隐患识别(10):安装圈梁、阳台、雨棚及挑檐等模板支撑架时,其支撑没有独立设置,与施工脚手架相连接。,隐患识别(11):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下图:由于支模架和模板数量不足(仅有三套),拆模过快,下层楼面板承受不了上面的施工荷载,导致楼板开裂。,7.2 支架立柱拆除 7.2.

21、2 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7.2.3 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7.3.4 拆除梁、板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4、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见隐患识别12)。8 安全管理 8.0.4 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应严格按施工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施工。,隐患识别(12):作业人员站在电梯井口门外防护

22、栏杆上(或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非常危险,极易造成坠落事故。,满堂模板、建筑层高8m及以上和梁跨大于或等于15m的模板,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8.0.5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立柱底部基土应回填夯实。2 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3 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4 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5 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6 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8.0.8 对负荷面积大和高4m以上的支架

23、立柱采用扣件式钢管、门式钢管脚手架时。除应有合格证外,对所用扣件应采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隐患识别(12):在4m以上跨度的梁模底部无顶撑,浇筑混凝土时极易造成梁下挠,甚至发生坍塌事故。,隐患识别(13):这样5m多高的模板支撑架,不但立杆采用搭接,而且大量相邻接头在同一跨距内,又还没设置纵、横向和水平剪刀撑,严重违反规范要求,安全隐患非常突出。,综上所述,目前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使用中普遍存在改变支架立杆的轴心受力形式、模板支撑架与脚手架混搭、支架搭设前不注重立杆的预先平面布置、不设置扫地杆、水平杆设置不合理、立杆采用搭接、剪刀撑设置错误等使用误区,致使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降低,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现行规范标准,从编制施工方案开始,到搭设、使用、拆除和监管的全过程中不得有任何疏漏和麻痹。只有把施工组织设计做得更科学和细致,对搭设、使用、拆除全过程管理得更严格,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才能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结 束 语,不妥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谢 谢 大 家再 见2013年6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