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642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28.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构造地貌ppt课件.ppt(1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由构造运动形成并受构造控制的地貌,叫做构造地貌。例如,大陆与大洋、海沟与大洋中脊、岛弧与边缘海、大陆架与大陆坡、大陆裂谷与地缝合线,等等。,构造地貌,地球内力驱动,内力地貌,2,构造地貌的分级,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包括大陆和大洋两大单元。全球尺度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大陆或大洋内的大型地貌(如:大陆的褶皱山系、裂谷、大洋的洋中脊、大洋盆地,等等)。区域尺度 上述的两级地貌,都是在内力为主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可称为活动(动态)构造地貌。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规模最小,是叠加在大地构造地貌之上的中小型地貌,如褶皱山系中的背斜和向斜褶曲地貌,大洋盆地中的海盆和海岭等。它们主要是地质构造被外力

2、作用剥露的结果,因此是“静态”构造(如岩性、地质构造)的消极反映者,故可称为“静态”构造地貌。局地尺度,3,洋盆,4,5,6,大陆,大陆占全球面积29.2。其内部高差很大,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m),最低点为约旦河谷地的死海(-416m),大陆的平均高度为875m。,7,大洋,大洋占全球总面积70.8。分为大陆边缘和洋底两部分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带,水深0 2500m3000m;洋底则是指水深2500m3000 6000m 以下的大洋底部。洋底的高差更大,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为-11034m,平均水深为3800m。,8,大陆与大洋成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

3、,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综合了大洋和大陆的地质研究资料发展而来,所以又称为“全球构造理论”,是当今最盛行的大地构造学说。,9,(一)大陆漂移说,1、大陆漂移说的起源,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A.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魏格纳18801930,10,2、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在大约 2.5 亿年前的石炭纪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围绕它的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此后,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直至形成今天的海陆分

4、布格局。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11,3、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论据,大陆轮廓相吻合:如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可以很好地拼合在一起;,地质构造的连续性:如非洲南部的开普山脉可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连接,北美与西北欧的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完全可沿走向相接;,古生物群、古气候的分布:如南美、非洲、南极、澳洲、中国、印度等地在古生代的生物群都很相似,同样有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分布,但中生代后则明显不同。,12,4、大陆漂移说的致命缺陷,大陆能漂浮吗?花岗岩的熔点比玄武岩低,如果地温高至玄武岩岩层熔化并容许大陆漂移的程度,而花岗岩却依然保持固态

5、浮于其上,这是违反物理定律的;,大陆能漂移吗?即驱动机制问题。魏格纳认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大陆由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潮汐力同时使其向西漂移;但计算结果证明,其驱动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几个数量级,根本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13,5、大陆漂移说的复活,岩浆在冷却成岩过程中,含铁矿物在某个温度值开始获得磁性,该温度值称为居里点;如磁铁矿的居里点为 600;磁性矿物获得磁性时,会按当时的地磁场定向,并在岩石中将其磁性方位保存下来,称之为天然剩磁(NRM);用精密仪器测定岩石中天然剩磁的方向和强度,就可以知道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南极、北极的地理座标位置。这就是古地磁学的研究内容。,1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古地

6、磁学研究成果,在同一大陆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磁极位置不同,其连线呈一平滑曲线,称为古地磁极游移轨迹;在不同大陆中,同一年代的岩石磁极位置也不同,即每一块大陆都有一条地磁极游移轨迹,并最终都交汇于现今的磁极位置;结论:由于地磁极不可能远离地球的转轴(或地理极)作大范围的迁移,上述、测定的结果只能说明大陆曾经发生过漂移。,15,地球磁场,16,地极与磁极,地理北极,地理南极,磁北极,磁南极,17,印度德干高原火山熔岩古地磁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18,非洲和南美的极移曲线,19,北美和欧洲的极移曲线,20,各大陆的极移曲线中生代后分散,21,(二)海底扩张说,22,海底扩张说的论证,洋中脊与热异常;,盖

7、约特(Guyot)的成因;,洋脊磁异常条带的分布;,洋底岩石和沉积物的年代;,震中的空间分布形式。,23,大洋中脊,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海底山系,其长达80000 km,高出深海平原 23 km,距海平面 23km,宽约1000km,其中央裂谷宽几十公里;由枕状、深海拉斑玄武岩构成。,24,大洋中脊的地形,25,深海拉斑玄武岩,在大洋中脊裂谷带,源自6090km 深处的玄武岩浆,约以1.51010 ta的速率涌出,形成深海拉斑玄武岩。其特征是K2O含量较低,CaO含量较高,SiO2不饱和,含橄榄石和霞石等。,26,洋底黑烟囱,至2005年,已在世界各大洋发现150多处,最大喷高达1400多米。,2

8、7,洋底黑烟囱 400 高温,在洋中脊处,发现正的热异常值,而在海沟处则为负的热异常值。,28,海底平顶火山(Guyot),29,正向条带,反向条带,磁异常带对称于洋脊分布,年龄由新到老,30,海洋沉积物年龄,31,(三)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32,2、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扩张型板块边界 在大洋中为洋中脊,在大陆上为裂谷带;边界两侧板块受拉张作用而相背分离运动,地幔物质裂谷上涌,造成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出或形成新洋底。这种板块边界是岩石圈重要的张裂带、岩浆带和地震带。,33,汇聚型板块边界,34,平错型板块边界,这种边界一般分布在大洋中,边界两侧板块发生相互剪切、水平错动。

9、在海洋探测时,发现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垂直洋脊走向的横断层所切断;这些横断层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它与平移断层的不同点,在于断层两侧在洋脊之间的位移是相互错动,而在洋脊外侧的位移都是同一方向的。,35,毕乌夫带,海洋,陆地,毕,乌,夫,带,36,扩张型板块边界,洋中脊,裂谷带,37,东非大裂谷,(6500km)中段,坦噶尼喀湖,38,维多利亚湖,39,红海,红海,40,死海,死海,41,山弧海沟系,42,马里亚纳群岛,岛弧海沟系,马里亚纳海沟,43,山弧地缝合线系1,山弧地缝合线系,喜马拉雅山,44,山弧地缝合线系2,珠穆朗玛峰,山弧地缝合

10、线系,45,山弧地缝合线系3,阿尔卑斯山,山弧地缝合线系,46,山弧地缝合线系4,阿尔卑斯山长1200km,主峰勃朗峰4807m。,山弧地缝合线系,47,平错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48,圣安德烈斯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三藩市,洛杉矶,49,3、板块的划分,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五个既包括大块陆地,又包括大片海洋。板块的划分不受陆地和海洋的限制,只根据板块边界而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板块的划分越来越细,板块数量越来越多。,50,全球六大板块,扩张

11、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51,(四)全球构造地貌的演变,52,太古代 Ar(Archaeozoic Era),地球形成(46亿年前)至 25 亿年前,地壳处于早期阶段,为一层脆弱的玄武岩圈,地壳运动与火山活动极其频繁强烈;当时全球几乎都是浅海,只有一些分散而孤立的岛屿式的小陆块,最后成为稳定陆块的核心(称为陆核);,53,元古代 Pt(Proterozoic Era),距今 25 6 亿年前。在此时期,陆壳逐渐增厚,稳定性加强。多次的地壳运动使陆核扩大、焊接形成一些较大而稳定的古陆。至晚元古代,全球形成五个巨型的稳定古陆:北半球的北美古陆、欧洲古陆、西伯利亚古陆、中国古陆,以及

12、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在震旦纪时,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大冰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晚元古代,华北,华南,寒武纪的广泛海侵,晚寒武纪,华南,华北,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华北,华南,中奥陶纪,加里东运动,早泥盆纪,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华南,华北,加里东山脉,石炭纪大冰期,晚石炭纪,华北,华南,联合古陆(泛大陆)形成,中国南、北两部分从此连结不分离,华北,华南,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特提斯洋,二叠纪,Permian 250Ma,联合古陆解体,中国,晚侏罗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中大西洋,欧洲,特提斯洋,大西洋开始形成,中国,晚白垩纪,南极,澳洲,南

13、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北冰洋,特提斯洋,印度继续向东北漂移,中国,古新世 E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科迪勒拉山系形成,中国,始新世 E2,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喜马拉雅山系形成,中国,中新世 N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末期冰期最盛时,中国,晚更新世Q3,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北美,欧洲,66,现代海陆格局,67,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68,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69,亚欧,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南极,70,根据大洋的地形及其构造特征,海底地貌可分大陆边缘和洋底两大地貌单元。,71,(一)大陆边

14、缘,稳定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架宽阔,极少火山地震,沉积物厚度大。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安第斯型:垂直高差10km,宽 100km,大陆架和海岸平原狭窄,火山地震频繁;东亚型:由海沟、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组成,大陆边缘可宽达 1000km,火山地震频繁。,72,1、大陆架,大陆架是指被海水淹没的大陆延伸部分,又称陆棚。水深一般 200 m,全球平均约 130m,这深度相当于第四纪冰期的最低海面的深度。地形平坦,坡度小(平均坡度仅 0.1)。稳定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宽度大,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宽度小,全球平均宽约 70km。,旧金山附近海底地貌,73,2、大陆坡和大陆基,大陆坡是指大陆架外缘急剧变

15、陡向洋盆过渡的斜坡。其坡度为16,平均4,水深2002500m,全球平均宽度约50km。在大陆坡上发育的沟状地形,称为海底峡谷。大多数海底峡谷与陆上河流无关,主要由浊流侵蚀而成。浊积物在大陆坡基部堆积形成浊积扇,构成向洋盆和缓过渡的地带,称之为大陆基(大陆裙或大陆隆)。一般水深为 2500 4000m的范围,宽度可1000km。,74,(二)洋底,从大陆基的基部向外,便是大洋底。大洋底主要由大洋中脊和洋盆两个地貌单元组成。,75,1、大洋中脊,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海底山系,其长达80000km,高出深海平原 2 3km,距海平面23km,宽约 1000 km,其中央裂谷宽几十公里。由枕状深海性拉斑

16、玄武岩构成。,76,2、大洋盆地,又称为洋盆、大洋床。洋盆位于洋脊的外侧,与洋脊逐渐过渡,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洋盆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占全球海洋面积 72。大洋盆地内部主要由海岭和比较单调的深海平原,以及海沟组成。,77,海岭,海底大型正地貌的总称(不包括洋中脊);主要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热点说,夏威夷海岭,78,深海平原与海沟,深海平原:深56km,有薄层远洋沉积物覆盖,大陆侧边缘为浊积扇构成的大陆基。海沟:深810km,成狭长槽状。,79,岛弧和中脊,80,81,1、褶皱山系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山体;山体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极其强烈;山地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速度快,火山及地震活

17、动频繁和剧烈。世界三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一)陆地构造地貌分区,82,喜马拉雅的形成,83,2、断块山,在原来稳定的板块内部,因新构造断裂活动,使一些断块强烈上升而形成了断块山,如我国的太行山、吕梁山、恒山、贺兰山、泰山、庐山、燕山等;山体两侧或四周出现断裂带及断层崖,山体形态呈地垒式或掀斜式;山地层状地貌(多级夷平面)发育。,84,3、褶皱断块山,其发育经历过两个阶段:先在古生代以前因板块碰撞而形成褶皱山,后在中生代以后因断裂活动再上升为断块山。例如:天山、阿尔泰山、秦岭、阿帕拉契山、乌拉尔山等。山体断裂升降活动强烈;山体高大,多呈地垒状山系,山间多断陷谷地和

18、盆地;断层地貌及层状地貌明显。,85,4、断陷谷和断陷盆地,断陷谷及断陷盆地是因地块周边出现断层并发生沉陷而成,多发生在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内部,常常与断块山或褶皱断块山相伴生。如汾、渭河谷,云南洱海、江西鄱阳湖等。断陷谷多呈长条形,而断陷盆地多为菱形、楔形、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剖面多呈槽形的地堑构造或簸箕形的半地堑构造。,86,5、大陆裂谷,大陆裂谷是陆地上最大的地堑式断陷谷,如东非大裂谷、贝加尔裂谷、莱茵裂谷、加利福尼亚裂谷等。裂谷宽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长可达数千公里。东非大裂谷规模最大。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岩浆活动也很强烈;构造复杂,沉积厚度大;地热值呈正异常值。,87,(二)类型,1、山

19、地与丘陵 山地是指高于周围平地,而内部又有一定高差的正地形;呈带状延伸的山地称为山脉;丘陵是海拔高度 500m 以下,高低起伏200m 的正地形。,88,昆仑山玉珠峰,我国划分标准:海拔,5000 m:极高山,3500 5000 m:高山,1000 3500 m:中山,500 1000 m:低山,500 m:丘陵(相对高度300 m),89,青藏高原雪山,青藏高原雪山,90,南京紫金山,丘陵,紫金山天文台,91,广州白云山,白云山主峰摩星岭,382.4m,丘陵,92,2、高原与平原 都是大面积的平坦或略有波状起伏的地形;高原一般海拔高度1000m,而平原则200m(内陆海拔几百米的平原称为高平

20、原,如成都平原)。,93,青藏高原,平均高度大,面积宽广,高低起伏大,构造复杂,总体上完整,又称“山原”。,94,内蒙古高原,地壳上升快,外力破坏微弱,地面保持平坦,95,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高低起伏较大,96,黄土高原,堆积型高原,流水侵蚀强烈,97,成都平原,98,华北平原,华北平原,99,东北平原,东北平原,100,长江三角洲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101,珠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102,3、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的盆状负地形,是升降差异运动的产物。,103,塔里木盆地,104,准噶尔盆地,105,四川盆地1,四川盆地,106,四川盆地岭谷区,107,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

21、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叫做局地构造地貌。根据局地构造的类型,可以将之其划分为褶皱地貌、断层地貌、火山地貌、岩性构造地貌等。,(三)地质构造地貌,局地构造地貌,108,1、断层地貌,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常见的断层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三角面、断层谷、断陷谷、断块山等。,109,断陷谷,地堑由两条或两组正断层组合而成,断层面之间岩块相对下降,两侧的岩块相对上升,常常形成断陷谷地形。,地堑,110,断块山,与地堑相反,地垒是断层面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常常形成断块山地形。,地垒,111,断层谷重庆天坑地缝,11

22、2,断层崖华山,113,华山长空栈道,114,太行山挂壁公路,115,断层三角面,116,117,巨大的断陷谷,118,单斜地貌包括单面山(单斜山)和猪背脊(猪背山)。当岩层倾角比较小时,顺岩层发育的山坡比较和缓,而另一坡比较陡峭,两坡不对称,这样的山地叫做单斜山;当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比较大时,山坡两侧都比较陡,山地两坡比较对称,看起来像猪背,故称为猪背脊,单斜地貌,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叫做单斜地貌,2、褶皱地貌,119,单斜岩层中岳嵩山,120,单斜山台湾宜兰海岸,121,单斜山庐山含鄱口,122,背斜和向斜地貌,顺地貌: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一致;逆地貌: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不

23、一致;,顺地貌:背斜成山,向斜为谷逆地貌:背斜成谷,向斜为山,123,顺地貌背斜山,巫峡,124,背斜山,125,顺地貌向斜谷,庐山黄家坡谷地,126,逆地貌,背斜谷,向斜山,127,逆地貌背斜谷,128,穹隆构造地貌,核部为老岩层,翼部为较新岩层,岩层自中心向四周倾斜的浑圆形构造,称为穹隆构造;其平面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长宽小于31。,老,新,129,穹隆山地,罗浮山 海拔1296m,130,3、火山与熔岩地貌,131,火山地貌,基性熔岩粘性小,温度高,流速快,可形成熔岩流和熔岩被;酸性熔岩粘性大,温度低,流速小,常形成火山锥。火山锥:由火山碎屑物和熔岩堆积而成的锥体。盾形火山基性岩浆喷发,

24、坡度10;锥形火山中酸性岩浆喷发,坡度30 35,132,火山口:是火山物质的出口,地形上为漏斗状洼地,内壁陡峭,中央低陷,直径大小不一,数十米至千米,内积水可行成火口湖,火山锥: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山体,火山锥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的火山口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纵剖面,横剖面,133,134,135,136,137,138,锥形火山,139,盾形火山,140,内蒙古的火山群,141,火山口底部,142,火山口形态,143,复合火山口,144,活动火山,145,火山口湖,146,长白山天池,147,火山口湖中火山菲律宾大雅台火山,148,死火山牡丹江红松“地下森林”,149,熔

25、岩隧道:隧道的生成与熔岩流的物理性质有关。当熔岩流冷却时,由于表里凝固速度不一致,虽然表面已经凝固成岩壳,但里层仍然保持高温和继续流动。如果熔岩来源一旦短局断绝,里层熔岩就会脱壳而出,流下空洞动,形成熔岩隧道。,150,熔岩被,151,熔岩结构,152,熔岩原,153,翻花石五大连池,当火山喷发时,由于熔岩流前进受阻,使先前固结的表层熔岩发生脆性或半塑性破碎而成碎块,就形成了形态万千的熔岩造型。有些石头间微有连接,貌似整体,踏之即碎,似岩石翻花,称为“翻花石”。,154,镜泊湖,镜泊湖是火山创造的奇迹。火山爆发喷出的熔岩流入牡丹江的河道,凝固后形成了堤岸,堵塞了上游的河谷。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

26、的湖泊。,155,吊水楼瀑布,因为熔岩凝固成的岩岸有裂缝、缺口,湖水就从缺口处流下,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瀑布。,156,旱季的吊水楼瀑布,157,三叠纪,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特提斯洋,古太平洋,158,侏罗纪,北美,亚欧,非洲,南美,印度,澳洲,南极,159,白垩纪,北美,亚欧,非洲,南美,印度,澳洲,南极,160,现在,161,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南美,非洲,162,古生物,南美,非洲,163,珠穆朗玛峰-1,珠穆朗玛峰,164,珠穆朗玛峰-2,8848.13 m(中国,1975.07.23.);8850 m(美国,1999.);8844.43 m(中国,2005.10.09.)。,珠穆朗玛峰

27、,165,死海1,死海,东非大裂谷的北端低于海平面约416m,166,死海2,有“地球肚脐”之称面积:1050 km2,死海,167,死海3,死海边的盐,死海,168,马里亚纳海沟,-11034m,马里亚纳海沟,169,马里亚纳海沟1,马里亚纳海沟,1960.01.23,美国人唐沃尔什与瑞士人雅克皮卡德驾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号”(Trieste)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全长2550km,为弧形,平均宽70km,大部分水深在8000m以上。,170,马里亚纳海沟2a,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挑战者号”特制潜艇测试。2012.01.26.,171,马里亚纳海沟2,马里亚纳海沟,美国好莱坞著

28、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2012.03.26.驾驶“深海挑战者号”特制潜艇成功抵达地球最深的地方,约10898.43米。成为历史上第三位下潜至海洋最深处的探险家,同时也是单独下潜第一人,还是第一位对该海沟底部进行实地探测的人。,-11034m,172,载人深潜器,美国、英国的载人深潜器潜深 6000m,我国正在研制 7000m 的载人深潜器。,173,日本的载人深潜器,潜深 6500m,174,蛟龙号,我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将五星红旗成功地插在南海3700m 深的海底。2010.07.,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 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175,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

29、洋捉鳖!,176,蛟龙号成功突破 7000m,于2012.06.24.09:07 成功潜至 7020m!,177,海水的压力,2642m深,海水深度每增加10m,压力就增加约一个大气压,1959.12.01,我国潜艇在40m深失事,38人遇难。,178,爆米花1,爆米花,179,爆米花2,爆米花,180,大陆与大洋的高差,大陆,平均高度875m,大洋,平均水深3800m,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大洋,平均水深3800m,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大洋,平均水深3800m,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181,海洋钻探船“格洛玛 挑战者”号,Glomar Challenger,1968年3月首航,182,钻探,183,喜马拉雅山系1,喜马拉雅山系,184,喜马拉雅山系2,珠穆朗玛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