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0837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三单元,学习目标,了解刘邦开国、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掌握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以及文景之治等相关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汉文帝提倡节俭”的内容,逐步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学习目标12了解刘邦开国、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掌握汉高祖实行,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倡导者,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着历史光辉。秦王朝被推翻之后,由谁建立新的王朝,由谁做皇帝,成了当务之急,是项羽还是刘邦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

2、文景之治”去一探究竟。,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新课探究,西汉的建立,交战双方:“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4年)结果:刘邦战胜了项羽性质: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战争,楚 汉 之 争,新课探究西汉的建立交战双方:“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楚,新课探究,“楚汉之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战争。因为刘邦和项羽在灭秦时是反秦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的目的是推翻暴秦的统治;到楚汉战争时,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战争的目的就变成了为争夺政权、帝位而厮杀。,新课探究“楚汉之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

3、的另一场战争,是统治阶级,新课探究,西汉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02年,开国皇帝:,都城:,刘邦汉高祖,长安,新课探究西汉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02年开国皇帝:都城:刘邦,新课探究,“汉并天下”瓦当“汉并天下”瓦当,陶质。此瓦当正面“汉并天下”四字凸起,篆书体,出土于陕西关中地区,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制作,有称耀之意。,新课探究“汉并天下”瓦当,新课探究,汉墓出土的陶制牛车,思考:陶制牛车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现象?,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牲畜稀缺,连马匹都很少。,新课探究汉墓出土的陶制牛车思考:陶制牛车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新课探究,材料研读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

4、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全国只有五千石粮食,人们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这段历史记载再次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处于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境况。,新课探究材料研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新课探究,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汉初景象,原因,社会残破,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首要任务,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新课探究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

5、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新课探究,休养生息政策,休 养 生 息 的 含 义,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巩固政局,新课探究休养生息政策休 养 生 息 的 含 义在社会大动荡或,新课探究,背景:,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及兵役,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新课探究背景: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新课探究,“文景之治”,汉文帝

6、,汉景帝,文帝、景帝在位时,采取的主要措施: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轻徭薄赋;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新课探究“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文帝、景帝在位时,采取的主要,新课探究,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的生活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局势才能稳定下来,进而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逐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新课探究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的生活才能稳,新课探究,汉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

7、、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为了给天下人做个俭朴的榜样,汉文帝自己只穿黑色厚帛做的衣服,皇后、妃子等穿的衣服都很朴素,衣服下摆不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全不刺绣,也没有花边。即使国家很富足了,汉文帝还是很注意节约。有一次,有人建议造一个露台,汉文帝叫人算了一下,需要一百金。他认为,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也不过一百金,便决定不造了。,新课探究汉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但,新课探究,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经过汉初几个朝代,特别是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长期的休养生息,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作用?,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新课探究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随堂练习,A,C,B,C,随堂练习ACBC,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