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1146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地籍与地权管理,第三节 地籍管理,第十二章 地籍与地权管理第三节 地籍管理,1、地籍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一、地籍与地籍管理,1、地籍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2、地籍的作用1)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土地数量、质量与权属状况等资料;2)为维护土地产权权益等提供基础资料如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权源及变更状况等资料;3)为改革与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提供基础资料如土地使用费和各项课税额的标准等,是反映宗地面积大小、用途、等级状况的地籍资料;4)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如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土地数量、质量及分布与变化特征

2、等资料。,2、地籍的作用,3、地籍的分类1)依据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2)依据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4)依据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不同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3、地籍的分类,4、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4、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5、地籍管理的任务1)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3)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为制定有关土地政策、法律等提供、保管、更新有关土地的自然、经济、法规方面的信息。,5、地籍管理的任务,二、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1、地籍管理的内容1)封建时期地籍管理的内容是为制定各种与封建土地占有密切相关的税收、劳役和租赋制度而进行的土地清查、分类和登记。2)建国初期地籍管理的内容是结合土改分地,进行土地清丈、划界、定桩和土地登记、发证等。3)现阶段地籍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二、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1、地籍管理的内容,2、地籍管理的原则1)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2)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原

4、则;3)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原则;4)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原则。,2、地籍管理的原则,三、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1.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据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三、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1.,(1)内容:宗地位置、界线、四至、形状;权属;面积、质量等级;利用类型等,1.地籍调查单元是一宗地,(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地图、编写文字报告成果验收、整理、归档,(1)内容:宗地位置、界线、四至、形状;权属;面积、质量等,(2)

5、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资料收集物质准备技术设计,图件资料测量控制网资料已有地籍原图资料地形图、航片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土地权利证明资料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的土地案卷等,(2)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图件资料,(2)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资料收集物质准备技术设计,调查表格薄册调查仪器绘图、量算工具交通工具劳保用品,(2)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调查表格,(2)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资料收集物质准备技术设计,权属调查调查技术人员、组织与进度现场调查工作步骤与程序界址桩的规格及埋设要求各种表格文书的式样地籍调查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地籍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地籍控制点的施测方法地籍图的规格、比例尺和分幅

6、方法选用的测量方法仪器设备,(2)程序: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权属调查,(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以宗地为单位,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对每宗地的位置、界址、权属、利用类型、有无土地纠纷等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勘丈、记录,并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测量和权属审核发证提供文书凭据。,(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以宗地为单位,针对土地使用者,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和面积计算工作。,(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

7、测量面积量算,常用的面积量算方法有解析法(包括坐标解析法和几何解析法)和图解法(包括格网法和求积仪法),若实地面积小于100m2的宗地,最好采用实地丈量的方法量算面积。,(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 常用,(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地图、编写文字报告成果验收、整理、归档,地籍原图及分幅结合表土地权属单位地籍图宗地图土地面积和地类面积统计表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地籍调查说明书,(2)程序: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地,第十二章地权地籍管理课件,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调查

8、,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调查的基本内容以县为单元,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1)调查的基本内容以县为单元,2)调查的主要成果县乡村各类土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统计表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县乡土地边界结合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无争议权属界线的协议书和有争议权属界线的土地争议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书,2)调查的主要成果,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图斑图斑:指实地属于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二级地类)、属于同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图幅内且外围为固定实物界线的封闭地块。图斑是地类划分的最小范围,在量算面积时,图斑又是最小的量算单位和量算单元。图斑的

9、编号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调绘的先后次序编号。,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图斑,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1)准备工作阶段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和用品准备;(2)外业工作阶段外业调绘与补测工作;(3)内业工作阶段航片转绘、土地面积量算、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的编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等步骤;(4)验收归档阶段成果检查验收及成果资料归档。,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例,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84-2019)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我国有耕地1951亿亩,

10、园地150亿亩,林地3414亿亩,牧草地3991亿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61亿亩,交通用地082亿亩,其余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例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84,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19-)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樊志全表示,计划用三年时间,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对全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还有未利用地的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通过这次普查把各类用地的现状搞清楚,并且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从而为土地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基础。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

11、,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保证土地数据的准确性。”,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19-),3.土地条件调查,对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并据此评定土地质量,进行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调查。,3.土地条件调查对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并,1)自然条件方面的调查土壤方面的资料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层构造、土壤养分、土壤酸减度和土壤侵蚀等。地形地貌方面的资料地貌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水文方面的资料地表水和地下水。植被方面的资料植物的群落、盖度、草层高度、生活力、产草量及质量和利用程度等。,1)自然条件方面的调

12、查,气候方面的资料温度和水分。主要农作物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资料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成长发育对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要求。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煤炭、铁、铜、石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的种类、位置、储量、品位等资料。,气候方面的资料温度和水分。,2)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调查土地相对于城镇、工矿区、风景区、港口、车站的位置与大致距离资料。土地资源、人口、劳动力情况收集有关土地面积、人口、劳动力数量、人均土地拥有量、人口密度等资料。土地利用的经济水平单位土地面积的总产值或总收入、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或纯收入、资金收益系数(纯收入与资金总额之比)和百元投资的产值等资

13、料。耕地的投入产出水平每个土地单元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产出水平,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资料。,2)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四、土地登记,1.土地登记:国家依据法定程序将土地基本情况记录于专门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进行土地管理的措施。,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 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 注册登记及发证,四、土地登记1.土地登记:国家依据法定程序将土地基本情况记录,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土地登记区的划分土地登记的期限土地登记收件地点土地登记申请者应当提交的有关证件其他事项,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土地登记申请书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14、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资格身份证明,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籍调查和土地定级估价成果,对土地权属、面积、用途、等级、价格等逐宗进行全面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审批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予以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的

15、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座落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提出异议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机关其他事项,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 注册登记及发证,公告期满,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由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注册登记以宗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登记卡根据土地登记卡的有关内容填写土地归户卡,土地归户卡以权利人为单位填写根据土地登记卡的相关内容填写土地证书。土地证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2.土地登记的程序:通知 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3.土地登记的内容,1)土地登记的内容土地登记单位:指国有土地

16、的单位及法人代表或个人等;土地位置:土地的地址和四至;土地权属: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土地总面积和地类面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确定的土地总面积和按全国统一的分类标准被土地权属单位或管理部门共同承认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土地用途:指申请登记时的土地实际用途;土地等级:经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评定的土地等级。,3.土地登记的内容1)土地登记的内容,2)土地登记的主要文件及填写说明主要文件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审批表、土的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土地证书等。申请书及填写说明包括:申请人姓名名称通讯地址地址和邮编申请登记的类型如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国家入股国有土地使用

17、权设定登记等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写单位名称,企业单位写国有、集体、私营等,个人写个人权属关系写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使用权等,2)土地登记的主要文件及填写说明,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本单位业务或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土地坐落土地所在地的名称使用期限政府批准的使用期限使用权类型国有土地写划拨、出让、入股或租赁;集体土地写荒地拍卖、批准拨用宅基地、批准拨用企业用地等终止日期使用期限的终止时间国有土地农业用地使用权面积国营农、林、牧、渔场及使用国有土地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土地面积,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本单位业务或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指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面积

18、及分类面积土地用途登记时的实际用途共有使用权面积几个土地使用者共有的土地面积城镇村土地使用权面积单位或个人使用城市、乡镇、村庄内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分摊面积指使用者在共同使用权面积中应分摊的面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指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面积及分类,建筑物类型写平房、楼房申报建筑物权属写申报人认定的建筑物所有权申报地价土地权利人在申请土地登记时申报的交易地价四至相邻土地的使用者或所有者的名称申请登记的依据申请登记的相关证明文件的编号、日期他项权利本宗地使用者或其他单位在本宗地的使用权或所有权以外的使用土地的限制条件和权利附图申请登记宗地草图或宗地图图号、地号变更登记时原登记的图

19、号、地号变更简要说明简要说明变更的事项或内容,建筑物类型写平房、楼房,3)土地登记卡及填写说明,地号图号宗地面积用途座落权属性质权利人单位性质通讯地址使用权,3)土地登记卡及填写说明,填写说明参见申请书填写说明,序号日期登记的其它内容及变更登记经办人审核人13)土地登记卡,4)土地登记的内容体现,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体,土地权属来源,4)土地登记的内容体现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体土地权属来源,4.土地登记的种类1)初始地籍登记(第一次登记)指土地登记机关在同一时间里对一定范围的全部宗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及他项权利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普遍登记。2)变更地籍登记(日常土地登记)是对已经进行

20、初始登记的任一宗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及相关内容发生变化而进行的相应的变更登记。,4.土地登记的种类,5、土地登记的特点:统一性,唯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强制性,公信性,6、土地登记的原则:依法原则,申请原则,审查原则,公示原则,5、土地登记的特点:统一性,唯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强制性,,五、土地统计,1.土地统计:利用数据、图表等资料对土地数量关系的现状及变化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2.土地统计的内容,五、土地统计1.土地统计:利用数据、图表等资料对土地数量关系,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土地权属性质:单位:,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年)土地权属单位乡镇名称土地总面,耕地增

21、减变化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单位:,耕地增减变化统计表(年)年初耕地面积本年增加耕地面积,审批用地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审批用地统计表(年)统计单位:用地单位申报用地面积批,土地供应及收益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土地供应及收益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单位划拨出 让,土地使用权流转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土地使用权流转统计表(年)统计单位:转让出租抵押宗数,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统计表(年),统计单位:,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统计表(年)统计单位:项目合计省级机,五、土地统计,3.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五、土地统计3.土地统计分析方

22、法: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六、地籍档案管理,1、地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2、地籍档案的分类和编目,3、地籍档案的鉴定和统计,4、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六、地籍档案管理1、地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2、地籍档案的分类和,1、地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收集将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那里的地籍档案,按照土地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集中到各级土地管理机关档案室。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图纸的收集和往来资料的收集。整理将已经集中到档案室的零散地籍档案,按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再按类组成不同体系的保管单位。如组卷、卷内文件整理、案卷封面填写、案卷装订、案卷排列和案卷目录编制等。

23、,1、地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收集将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2、地籍档案的分类和编目,1)地籍的分类按专题分类是指按文件资料的内容所说明的问题,业务范围或科学研究专题进行分类。如按地籍管理业务活动专题分为: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城镇地籍、农村地籍和综合地籍等。按地区分类是指按地籍档案所涉及的行政区域进行分类。适用于基层地籍档案的组卷。按时间分类是指按照形成和处理文件资料日期的先后顺序以一定的时间(年或月)作为区分地籍档案类别的标志进行分类。,2、地籍档案的分类和编目1)地籍的分类,2)地籍档案的编目指对各类不同保管单位地籍档案案卷(图集、卡片簿、册簿)目录的编制。案卷目录主要

24、包括:封面、序言、目次、简称与全称对照表、案卷目录表和备考表等。,2)地籍档案的编目指对各类不同保管单位地籍档案案卷(图集,3、地籍档案的鉴定和统计,1)地籍档案的鉴定先评定各种地籍档案的价值:失去价值的地籍档案清理、销毁有价值的地籍档案根据其保存价值的大小,确定保管期限;根据档案的保密程度和允许提供的范围,确定其保密等级。2)地籍档案的统计是以表册、数字形式反映地籍档案及其管理的有关情况,分为:档案登记和档案统计两部分。,3、地籍档案的鉴定和统计1)地籍档案的鉴定,4、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地籍档案的保管要采用各种保管方法,消除一切可能损坏档案的自然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和人为因素,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使用期限,防止档案的泄露和丢失,维护档案的安全。2)地籍档案的利用是地籍档案管理的目的。提供利用方式有:以原件提供、在档案室阅读或外借、以复制品提供利用等。,4、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地籍档案的保管要采用各种保管,小 结,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小 结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小 结,小 结,小 结,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