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概论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俗学,李 佼,讨论:,一、你学习民俗学的原因是什么?二、你心目中的民俗学是什么?三、你学习民俗学的期望是什么?,参考书目,与本课程有关的网络信息资源:1.中国民俗网http:/中国文化网http:/,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一、什么是民俗?民folk(民众、民间)俗lore(风俗、知识、学问)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第一章 绪论,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
2、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3、。,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一、民俗的特征(一)集体性集体性,又叫社会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集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二)传承性与扩布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延伸。,(四)类型性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民俗类型,是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如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AT分类和母题,(五)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在流传中相对不变的特征。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固定下来,而成为人
4、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的变异性是在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与稳定性密切联系、相对应的特征,是指在民俗的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第三节民俗的社会功能1、教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2、规范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泛、深层控制的特点。,3、维系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保持着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4、调节功能民俗的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
5、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芦笙节、斗马节花炮节、多耶舞盘王节、“上刀山、下火海”三月三那达慕答案:苗族、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第二章 物质民俗第一节物质生产民俗一农耕民俗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地域性与季节性,第二是功利性,第三是技艺性,第四是保守性与稳定性,第五是经验性,第六是田园性。如,二十四节气,二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狩猎民俗是人们在狩猎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民俗,狩猎生产的特征有如下五个:一是狩猎工具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狩
6、猎对象采取了主动性的猎取。二是人们采取了集体围猎的形式。三是人们创始了捕猎方法和技巧。四是火在围猎、熟食兽肉方面的广泛应用。五是形成狩猎习俗中见者有份的传统。,第二节饮食习俗一基本概念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加工、制做、食用有关食物和饮料过程中形成的习俗风尚。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消费加工而成的食品、饮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制度、习俗、礼仪、规范及其历史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生存、发展、享受需要所创造和积累的烹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部和。,二、饮食习俗的形成: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首先是经济的原因,其次是自然条件的原因,三是民族的原因,四是宗教信仰的原因。三、饮食民俗的发展人类的饮食生活及民俗
7、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自然饮食状态阶段,第二阶段为熟食阶段,第三阶段为烹调阶段。第四阶段是多远融合阶段。,四饮食民俗的功能饮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将食用与养生融为一体。饮食具有社交、纽带作用。饮食行业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和工作,是就业率最高的产业之一。饮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红河哈尼族祭祀饮食,怒江傈僳族“夏拉”,第三节居住民俗一居住民俗的概念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习俗惯制,包括兴建房屋时的种种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陈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间形成的特定关系等等习俗。,二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经
8、历了三个阶段居住民俗的初创阶段居住民俗的过渡阶段居住民俗的发展阶段三居住类型居住民俗在类型上有洞穴居、干栏式建筑、帐篷或移动式居所、上栋下宇式建筑等。,滇中、南彝族土掌房,傣族杆栏式建筑 stilted-house(傣家竹楼),怒江傈僳族木楞房,福建土楼,四、居住与环境的关系居住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五、居住民俗的表现:(一)居住房屋的设施和格局(二)住屋的造型和工艺(三)居住房屋的分布与坐落(四)有关住房的信仰。,五居住民俗的表现:(一)居住房屋的设施和格局(二)住屋的造型和工艺(三)居住房屋的分布与坐落(四)有关住房的信仰(五)居住的特点 居住的特点包括实用性、艺术性、伦理 性、宗教
9、性。,天地君亲师神位,风水(堪舆之术),大理丽江一带民居上的瓦猫,瓦猫,第四节交通民俗交通民俗是历代人民关于交通工具和运输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文化。,第五节服饰民俗一、定义:服饰民俗是人类关于服饰方面的习俗惯制。服饰民俗是物质生活民俗相当复杂的一种民俗,既指服饰的所有构成要件,包括衣服、鞋帽,也包括各种发饰、金属与珠宝首饰以及一些附属用具如头巾、围巾、手帕、扇子、拂尘、伞、荷包等物品,又指人们在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和文化习惯。,二、服饰的构成:服饰由这样几大类构成,一类是衣着。第二类是各种附加的装饰品。第三类是对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类是佩带身上、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
10、器和日常生活用品。构成要素有质、形、饰、色、画五个方面。,三、影响服饰民俗的构成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地位因素、实际用途因素、民族因素、季节因素、质料因素、色彩因素、工艺技术因素、样式因素、审美因素。,四服饰民俗的发展(一)服饰民俗发展变化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遮身蔽体、防寒为主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适应生产需要为目的阶段,第三是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标志阶段,第四是反映社会观念、政治观念的发展变化阶段。(二)服饰民俗的演化轨迹从粗到精,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便大方、同一。,五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一)服饰的民俗习惯服饰的民俗习惯,包括实用的习俗惯制、观赏的习俗惯制、礼仪的习俗惯制、信仰
11、的习俗惯制。,(二)服饰民俗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服饰民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包括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第六节:工匠民俗一定义:工匠民俗是历代工匠们在工艺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民俗。二工匠民俗的特点:一是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二是技术传授的封锁性,三是生产活动的神秘性。,第七节:商业民俗与交通民俗一、定义:商业民俗是在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交易习俗。二、商业习俗的特点:商业民俗主要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集市的民俗,第二是商的民俗,第三是市、商的民俗标志。,第三章社会生活民俗第一节 人生仪礼民俗人生仪礼,又叫个人生活仪礼,文化人类学上叫做通过仪礼。人
12、生仪礼是人生中各个重要环节所经历的具有一定仪式和礼节的行为过程。,一诞生仪礼民俗(一)生育民俗,是指民间传承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生儿育女的各种风俗习惯。1、求子习俗求子习俗包括向神灵祈子、由旁人送子以及性器官的崇拜等。,2、孕期习俗孕期习俗包括怀孕、胎教、饮食、服饰、起居、行为举止等。3、诞生习俗诞生习俗包括坐草、临盆、报喜、开奶、洗三、坐月子、满月、百晬、周岁等。,二成年礼(一)成年礼的意义成年礼是标志人生转折的一种人生仪礼。成年礼象征一个人生命中的儿童时代的结束,而进入成年人阶段,与此相应,也是由一种社会环境转移到另外一种社会环境。(二)成年礼的规范与特征1、年龄规定2、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
13、3、成年仪礼中的考验4、成熟标志,三婚姻仪礼(一)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乱伦禁忌(Incest Taboo)父母与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之间性行为的绝对禁止。内婚制与外婚制,同性婚(二)结婚仪礼程式: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迎娶阶段、姻亲关系认可阶段(三)婚姻的发展1.群婚阶段2.血缘婚阶段3.伙婚阶段4.对偶婚阶段5.专偶婚阶段,(四)婚姻的形态1.掠夺婚2.服役婚(bride service)3.买卖婚4.表亲婚5.交换婚6.转房婚7.招养婚8.招养夫婚,9.典妻婚10.童养婚11.指腹婚12.冥婚13.共妻婚14.阿注婚(走婚)15.试验婚16.
14、自愿婚,(五)婚后居住,1、父方居住(Patrilocal)配偶居住在新郎一方。2、母方居住(Matrilocal)配偶居住在新娘一方。3、双方居住(Duolocal)夫妻双方仍分别与自己的亲属居住在一起。云南摩梭人所谓“走婚”,南方民族的“不落夫家”习俗。4、单独居住(Neolocal)不依靠任何一方亲属,另立新居。工业社会,(五)婚后居住,5、从舅居住(Avunculocal)与丈夫舅舅的亲属住在一起。,(四)婚姻的其他民俗传承1.聘礼(bride price)与嫁妆(dowry)2.媒人3.离婚与再婚,四丧葬仪礼(一)丧葬概论说文曰:“死,澌也,人所离也。葬,臧也。从死在草中。”死人生旅
15、途的转换。“阳世”到“阴世”,因此,人从死去的这一刻起,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新的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丧: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敛选择墓地及落葬日,(二)葬礼的类型葬灵魂不灭的幻想1.土葬2.火葬3.水葬4.天葬5.曝葬6.腹葬7.拣骨葬8.崖葬9.塔葬,墓葬,第六章岁时节日民俗一岁时节日的形成与发展(一)岁时节日的概念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天象气象物象,(二)岁时节日的由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岁时节日就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如,二十四
16、节气,(三)岁时节日的发展岁时节日的起源虽然以天文气候农事为基础,但后来的社会生活对岁时节日的影响极大,使其人文的东西积淀得丰富多彩,使之成为人们为了特定的社会生活、事件、人物而采取的纪念方式。如,寒食节与介之推,端午节与屈原,二节日的类型与特点(一)节日的性质由于节日性质的不同,节日分为单一性质节日和综合性质节日。(二)节日的类型从节日的主要内容考察,可把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礼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四现代节庆活动(一)现代新节庆(二)现代节庆活动的策划思考:现代“人造节日”的利与弊 现代商业对于传统民俗节日的渗透,第七章 民俗信仰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
17、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如,巫觋信仰,女为巫,男为觋。巫觋与祭司,第一节 信仰对象民俗信仰具有一定的崇拜对象,主要内容包括:灵魂、自然神、图腾、生育神、祖先神、行业神等。一、灵魂,人类最初的信仰是从自身开始始的,如对梦境和死亡的不解,导致人们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灵魂不灭观和万物有灵观(泛灵主义 animism)灵魂不灭观,如哈尼族认为人有十二个灵魂。,第一节 信仰对象泰勒认为(1872年原始文化),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第一节 信仰对象二、
18、自然神,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四类:1、天神(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天神地位与日俱增,并出现拟人化倾向,如玉帝与宙斯)、日月星辰;2、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火;3、无生物,如山水石海;4、生物,如蛇鸟鱼虫、猛兽以及植物。,第一节 信仰对象三、图腾,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额吉布瓦人方言,意为“他的亲族”。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四、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话的结果。五、生育神。六、行业神。如,希腊神话中的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第二节 信仰媒介人类为了取得与鬼神的密切联系,就必须有沟通人与神的桥梁,于是出现一种媒介巫觋或萨满。,第二节 信仰媒介一、灵媒,人鬼神三界沟通的媒介。
19、二、巫的种类:巫觋、祭司、术士三、巫的职能:1、预测人的命运好坏。2、主持祭祀活动。3、驱疫求吉。4、主持人生礼仪。5、主持神判,处理纠纷。,第三节 信仰表现方式一、预知,分为预兆、预言和占卜。二、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乞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时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三、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第四节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一、民俗信仰有突出的功利性二、民俗信仰具有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三、民俗信仰有较强的包容性四、民俗信仰有较大的渗透性五、民俗信仰有俗信化趋势(马克思韦伯,宗教的祛魅化)民间信仰娱乐化、世俗化思考: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