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复习第08课时浮力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复习第08课时浮力ppt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复习:第 8 课时浮力,第一篇教材复习,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2.方向:。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3.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相等,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 即为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向上,竖直向上,压力差,【注意】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如深埋在泥底的柱状桥墩。,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4.测量浮力:演示实验如图8-1所示,则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图8-1,F1-F2,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二浮力的大小,1.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物体浸入液体的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密度,体积,大,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如图8-2所示。图8-2(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竖直向上,重力,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注意】(1)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2)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V物=V排;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V物。,F浮=G排,液gV排,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三浮沉条件,=,=,=,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四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的密
3、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做成的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漂浮时F浮=G总。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来实现的。3.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即所受浮力大小都它所受的重力,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空心,重力,等于,小,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五浮力计算,1.压力差法:F浮=(浮力产生的原因)。2.称重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4.平衡法: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F浮=。,F向上-F向下,G-F,G排,液gV排,
4、G物,探究一浮力的理解及其应用,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B,2.如图8-3所示,林红同学将去盖的矿泉水瓶截去底部后倒置,在瓶口处放入一乒乓球后压着球向瓶内注水,直到水淹没乒乓球后放手,观察到瓶口有少量水流出,此时乒乓球(选填“受”或“不受”)浮力作用;再用手将瓶口堵住,过一会儿,观察到乒乓球将。该实验表明产生浮力的根本原因是。图8-3,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不受,上浮,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
5、向下的压力,3.如图8-4所示,一个重20 N的正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其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15 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24 N,则此时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方向,物块所受合力为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图8-4,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9,竖直向上,0,11,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变大,不变,上浮,解析由于轮船漂浮在水面上,则F浮=G船,轮船在装上货物后,轮船的总重力变大,所以轮船受到水的浮力也变大;当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还是漂浮,F浮=G船,此过程轮船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轮船受到的浮力也不变;又因为F浮=液gV排,河水海水,所以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所以船将上浮一些
6、。,5.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8-6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选填“”“”或“=”)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图8-6,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上浮,解析根据潜水艇处于悬浮状态得出浮力等于重力;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排出一部分水之后,重力小于浮力,则潜水艇将上浮。,探究二浮力大小的相关比较,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6.如图8-7所示,林红同学用手指把一乒乓球压入水中,松开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在这个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图8-7A.大小
7、不变B.逐渐变小C.先不变后变小D.先变小后不变,C,7.甲、乙、丙是三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8-8所示,则球受到水的浮力最大,球的密度最小。图8-8,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丙,甲,8.2019宜春模拟 如图8-9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A.p甲p乙,FA=FBB.p甲FBC.p甲p乙,FAFB,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图8-9,A,9.2018江西 如图8-10所示,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
8、,其中右桶上漂着一小块木块,下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平不倾斜B.向左盘倾斜C.向右盘倾斜D.无未能判断,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图8-10,A,10.“曹冲称象”是千古传诵的故事。如图8-11甲所示,先把重为G象的大象牵到船上,船就要沉下去一些,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沿水面画一条线,这时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甲。如图乙所示,把大象赶上岸,再把石头抬到船上,等船下沉到画线的位置为止,这时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乙。称出船上石头受到的重力G石。则有关浮力、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F浮甲=F浮乙G象F浮乙G象=G石C.F浮甲=F浮乙G象=G石D.F浮甲G石,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图8-11,
9、答案C解析“曹冲称象”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由图甲、乙可知,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水面达到船身相同的画线记号处,即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排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可知两种情况船受到的浮力相同。因为两种情况下船均为漂浮,所以F浮=G总,即F浮甲=G船+G象,F浮乙=G船+G石,则G象=G石。,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11.2019江西“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B.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C.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B,探究三
10、浮力的相关计算,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2,210-4,13.如图8-13所示,林红同学将重10 N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A.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 NB.小球的体积为210-4 m3C.小球的密度为1.25103 kg/m3D.取下小球直接放入水中,小球最终悬浮,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图8-13,答案C,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解:(2)小球浸没在液体中:V排=V球=60 cm3,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液gV排=0.8103 kg/m310 N/kg6010-6 m3=0.48 N。
11、,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解:(1)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1 kg10 N/kg=1 N。,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设计和进行实验】1.测量浮力的原理:称重法,即F浮=G-F。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无关)3.选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需要得出普遍规律。,突破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数据处理和分析】4.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并绘制F-h图像(如图8-16所示),分析可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
12、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图8-16,【交流、反思与评估】5.确理解F-h 图像(如图8-16所示),通过图像可求物体的重力、浮力、密度、高度等。,例1 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从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8-17所示的探究实验。图8-17(1)金属块在图丁中受到的浮力为N。,1,(2)分析丙、丁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因为此时金属块浸
13、入水中的 没有发生变化。(3)小冬(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图乙和戊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无关,体积,不能,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8103,实验拓展,(6)该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7)本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8)如图8-18所示,林红同学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和金属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曲线;分析图线可知:描述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
14、况的图线是(选填“a”或“b”);该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图8-18,控制变量法,1.1103,a,无,【设计和进行实验】1.物块的选择原则: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密度大于水;不吸水物质。2.测量浮力的原理:称重法,即F浮=G-F。3.溢水杯的正确使用:水面达到溢水口,确保V排=V物。(注意: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会使测出的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偏小)4.计算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G桶+排-G桶。5.改变实验条件(由浸没改为浸在,换用不同的物体,换用不同的液体)多做几次实验,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突破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
15、重力的关系,【数据处理和分析】6.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分析可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交流、反思与评估】7.实验步骤的合理安排:为减小误差,先测物体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9.物块一部分浸入水中,依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10.处理错误数据的方法,重新测量。,例2 某同学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图8-19A.如图8-19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的重力;B.如图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C.如图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
16、所受的总重力;D.如图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同时将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由于粗心缺少了一些数据,请根据上图将表格补充完整。(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只填字母序号)(3)分析实验,可得出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1,1.2,1,DABC,(4)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F4,若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可得出结论F浮=G排。(5)被测物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实验拓展,F1-F2=F3-F4,保持不变,解析(1)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缺少两项数据:物体受的浮力F浮=G-F拉=2 N-1 N=1 N;小桶所受的重力为G桶=1.2 N,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G总-G桶=2.2 N-1.2 N=1 N。(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拉;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G总-G桶;G-F拉=G总-G桶关系式成立,则可得出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5)溢水杯中的水是满的,被测物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的过程,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