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2668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的综合利用苯公开课ppt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煤的综合利用 苯,【教学目标】1、了解煤的综合利用方法及应用2、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3、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4、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5、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态度,1、煤和碳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吗?,2、煤的燃烧有什么缺点?,3、煤的综合利用有哪些主要方法?利用这些加工手段可以从煤中得到什么物质?,结合课本65页,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煤和碳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吗?,煤是混合物,碳是单质。,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

2、物,含C(主),H和O(次),S、P、N(少).,2、煤的燃烧有什么缺点?,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煤灰、煤渣、废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环境,燃烧效率低!,一.苯的综合利用,苯,甲苯等,CO、H2,CO、H2、CH4,CO、H2,3、煤的综合利用有哪些主要方法?利用这些加工手段可以从煤中得到什么物质?,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煤的干馏实验装置,成分: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苯的发现史,1、19世纪30年代,欧洲经历空前的技术革命,煤炭工业蒸蒸日上。2、不少国家使用煤气照明,人们发现煤气罐里常残留一些油状液体。3、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个对这种液

3、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科学家,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从这种液体里提取了苯。4、1825年6月16日,法拉第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发现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苯。,二.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苯蒸气有毒。,发现苯后,经过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的精确测定,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测定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请确定苯的分子式。,解:C:7892.3%12=6 H:78(192.3%)1=6所以苯的分子式为C6H6,这个问题把19世纪的化学家引入了茶不思、饭不香、睡不安的境地,

4、许多科学家为之苦苦思索。,想不通的是,苯的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疑问,根据碳原子形成四条价键、氢原子形成一条价键的原则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猜想,CH2=C=C=C=CHCH3,CH2=CHCH=C=C=CH2,CH2=C=CHCH=C=CH2,凯库勒(18291896)是德国化学家,经典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847年考入吉森大学建筑系,由于听了一代宗师李比希的化学讲座,被李比希的魅力所征服,结果成为化学家,他擅长从建筑学的观点研究化学问题,被人称为“化学建筑师”。,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边形环。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

5、式。,凯库勒式,实验探究苯的结构,实验二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苯,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1mL溴水,震荡后静置,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现象: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2:溴水分两层,上层有色,下层接近无色,凯库勒式的缺陷,不能解释苯为何不起类似烯烃的反应,苯的结构到底如何呢?,比例模型,经研究表明: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为了纪念凯库勒,他所提出的苯的结构式(如下)被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现仍被使用。但苯分子中并没有交替存在的单、双键。,所以我们在表示苯的结构简式时,应该

6、为:,这种表示方法更接近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收集有关的资料、文献和数据,提出假说(几种可能性),验证假说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果,发现问题的规律得出结论,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2、分子式:最简式:,C6H6,三.苯的分子结构,3、结构式:,4、结构简式:,1、空间构型:,正六边形平面结构,CH,CC 1.5410-10m,C=C 1.3310-10m,结构特点:a、平面正六边形结构;b、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d、键角 120,问题解决:,结论:是同种物质,苯中的六个碳碳键完全一样,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两个结构

7、简式所表示的有机物是同一种物质还是同分异构体?说明你的判断理由。,苯的特殊性质,饱和烃,不饱和烃,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化学性质预测:,四.苯的化学性质,观察与思考实验3将苯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现象:火焰明亮,产生大量黑烟。说明苯不易完全燃烧。,苯完全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你能写出其燃烧方程式吗?,苯分子含碳量很高(与乙炔相同),因此和乙炔燃烧一样产生带浓烟的火焰。有机物含碳量越高燃烧越不易充分,烟越浓。,氧化反应,现象:火焰很明亮,冒浓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不褪色),但可以点燃。,硝基苯,取代反应,硝基苯: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1,有毒。,浓H2SO4

8、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讨论:1.指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2.指出该反应化学键如何断裂?,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1、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2、只发生单取代反应3、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无色油状液体,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液溴,加成反应,苯在催化剂等条件下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易取代难加成,1、有机化合物分子可以看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结合形成的。,如:一氯甲烷(CH3Cl)分子是由甲基(CH3)原子团和氯原子(Cl)结合而成的;硝基苯分子是由苯基(C6H5)和硝基(NO2)原子团结合而成的。,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很多。,

9、如:甲基(CH3)、乙基(C2H5)、苯基(C6H5)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信息提示,基本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多种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合成材料等。,五、苯的用途,苯的特殊结构,饱和烃,不饱和烃,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苯的特殊性质,总结: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1、难氧化(但可燃);2易取代,难加成。,课堂小结,课堂反馈:,1.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燃烧2.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CH3

10、CH2CH=CH2苯 CH3CH3 A B C D3.在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苯分别和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13 D14,B,D,C,对比与归纳:,纯溴,溴水,纯溴,溴水,光照,取代,加成,Fe粉,取代,萃取,不反应,现象,结论,不褪色,褪色,不褪色,不被KMnO4氧化,易被KMnO4氧化,苯环难被KMnO4氧化,焰色浅,无烟,焰色亮,有烟,焰色亮,浓烟,C%低,C%较高,C%高,1.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11、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D,相信你能选择,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C.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H2的反应D.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A、D,相信你能选择,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可以作为证据的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经实验测定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A.B.C.D.,C,相信你能选择,4.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4)若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答案(1)(2)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2NaOH NaBr+NaBrO+H2O(或3Br2+6NaOH 5NaBr+NaBrO3+3H2O)(3)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4)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