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508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子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鼻子的结构与功能,耳鼻喉科 曾腊梅,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组成,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组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尖与鼻翼软组织与皮肤粘连甚紧,如果发炎则很疼痛,也是痤疮、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血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外鼻由鼻根、鼻梁、鼻尖、前鼻孔、鼻背、鼻唇沟、鼻翼组成。,鼻腔(nasal cavity)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同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鼻前庭(nasal vestibule)位于鼻腔最前部,由皮肤复盖,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并长有鼻毛,

2、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粘膜交界处称为鼻阈。,固有鼻腔通称鼻腔,有内、外、顶、底四壁,内壁:即鼻中隔(nasal septum),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of ethmoid bone)及犁骨(vomer)组成,鼻中隔支架软骨膜及骨膜外复有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血管丰富,由鼻腭、筛前、上唇及腭大动脉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李氏区(Littlrs area)。此处粘膜较薄,血管表浅,粘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缩,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鼻腔外壁表现极不规则,有

3、突出于鼻腔的三个骨质鼻甲(conchae turbinate),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为总鼻道(common meatus)。上、中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嗅裂或嗅沟(olfactory sulcus),)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挡,前鼻镜检查不易窥见。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 recess),蝶窦开口于此。,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系筛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筛窦气房生长,使鼻腔上部显着缩窄。

4、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中鼻道(middle meatus):外壁上有两个隆起,后上方为筛窦的大气房名筛泡(ethmoid bulla),筛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uncinate process),筛泡钩突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semilunar hiatus),其外方有一弧形沟称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额窦多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为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为一独立骨片,附着于上颌骨内壁,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

5、鼓管口约1cm,为鼻甲中最大者,约与鼻底同长,故下鼻甲肿大时易致鼻塞或影响鼓管的通气引流。,下鼻道(imferior meatus):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较薄,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右鼻腔顶壁:呈狭小的拱形,前部为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中部是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cribriform plate),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数细孔,呈筛状,嗅神经经此穿过进入颅前窝。外伤或手术时易骨折致脑脊液鼻漏,成为感染入颅的途径。,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两侧部于中线相接,形成上颌骨鼻嵴,与犁骨下缘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处,两机

6、时各有一切牙管开口,腭大动、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鼻腔粘膜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两部分,嗅区粘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其固有层内含分泌浆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气味物质微粒,产生嗅觉。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其中央轴突汇集多数嗅细胞嗅丝,穿过筛板达嗅球,周围轴突突出上皮表面,成为细长的嗅毛、嗅神经。,呼吸区粘膜:除嗅区外,鼻腔各处均由呼吸区粘膜覆盖,该区粘膜属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内含有丰富的浆液腺、粘液腺和杯状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

7、,使粘膜表面复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mucous blanket)。粘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舒缩性,能迅速改变其充血状态,为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对鼻腔的生理功能甚为重要,故手术时不宜过多去除。,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

8、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故比其它的窦易发炎。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故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鼻腔的作用鼻腔是人体呼吸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粉尘、污染、细菌、病毒等对人体的侵袭。,鼻孔入口内有硬而短的鼻毛,能挡住空气中的花粉、碎绒毛、尘埃和其他较大颗粒。穿过这第一道防线的杂质,会遇到第二道更严密的防线。如异物刺激了鼻子,往往会打一个喷嚏,把异物立刻喷出体外。另外,呼吸道内壁上的粘膜分泌的粘液,不但能把细菌及其他异物粘住,而且鼻腔分泌的溶菌酶等能有效地抑制细菌。每隔20分钟左右,

9、鼻子就会分泌一批新的粘液,通常一天要分泌一升左右,这就是俗语所说的鼻涕。为了排除含有杂质的废粘液,鼻子里有几十亿根纤毛,穿过粘液层,每分钟扫动将近1000下,把粘液扫到食道和胃里,由消化液消灭困在粘液中的细菌。健康的成人,鼻子里的粘液每分钟大约移动半厘米。但是吸烟或喝酒过度、脱水或者健康欠佳的人,粘液的清除速度要慢得多。清除速度越慢,鼻子防御细菌和其他异物的效率自然就越低了。,鼻子的构造可以执行如下功能1、对吸进的空气进行加温、湿润及过滤作用:鼻孔内的鼻毛有清洁、保护之功能,可挡住、过滤岁吸气时吸入的灰尘颗粒。鼻腔被其侧壁所突出的上、中、下鼻甲,区分为上、中、下鼻道。鼻腔和这些鼻甲表面附有一层粘膜,粘膜内的腺细胞会分泌粘液(及鼻涕),不但可以黏住灰尘颗粒和致病菌,也可以帮助湿润空气,籍由纤毛的运动可将这些粘液所捕捉的灰尘排出体外。粘膜下富含血管,可温暖干燥而冷的空气,经由鼻毛、粘液、血管的作用,就可以使气体转变为温暖、清洁和湿润,再进入肺中。,2、接受嗅觉的刺激: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甲上方区域的粘膜,称为嗅觉区,这里有嗅觉神经,能分辨空气中不同的气味。3、作为说话发声的共鸣腔,鼻腔可以辅助发音,可使发出的声音经由共鸣作用而更宏亮、好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