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077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道德教育》第三讲认知发展道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2023/1/17,2,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思政教育中的心理问题,2023/1/17,3,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莱斯特(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博伊德(加拿大教育学教授)帕沃(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2023/1/17,4,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

2、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皮亚杰,2023/1/17,5,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认识论,1、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2、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的过程的影响:同化 顺化 平衡 3、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

3、新平衡。说说建构主义认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023/1/17,6,关于学习的五个观点1、学习从属于发展2、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3、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4、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5、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2023/1/17,7,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即建构新的认知图式。1、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将知识同化到他已有的认知图式中,知识就不会很快被遗忘。2、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有可能发生。3、在心理上积极参与。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2023/1/17,8,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

4、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2023/1/17,9,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2023/1/17,10,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

5、。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2023/1/17,11,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2023/1/17,12,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

6、能彼此互换(皮亚杰,1980年),2023/1/17,13,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2023/1/17,14,柯尔伯格(L.Kohlberg美国教育心理学家)(19271987)。195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8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从事认知道德发展研究。,2023/1/17,15,受皮亚杰的启发,柯尔伯格发现应给个体道德推理以足够重视。当时比较重视社会群体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

7、响,而不太关心个体内部的思维判断。在柯尔伯格看来,社会化的观点似乎是将道德发展平庸化,将人自身的潜能视为简单的机械运动了。,2023/1/17,16,人们解释事件和人物时引述的内容并非全部来自给出的材料,而是从判断一些社会上公平的或不公平的关系与实践入手。他注意到了人们把意义结构加到道德两难的问题上,2023/1/17,17,法国青年学生,家里有患重病的母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如果没有儿子的照料,母亲的生命恐怕会有危险。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攻势法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家呼唤着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奔赴前线,保卫祖国。在这种形势下该青年学生面临着选择去前线战斗或留在家里照

8、料母亲的选择。选择哪一方面呢?,2023/1/17,18,1969年他的文章阶段与顺序运用他自己道德研究为例证,根据认知发展的观点,全面阐述了个人的和社会的发展,他向“社会化”研究提出了大胆的挑战性的假设。“社会化”观点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文化和社会力量制约的结果。柯尔伯格认为,实际上人被赋予了其与社会交往中的意义,并且形成了对外部社会的观念,他坚持认为认知发展是一把帮助我们开启不解之谜的钥匙,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品德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确认性别角色,帮助我们理解早期教育、文化与社会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精神健康和适应性、补偿过程,以及社会发展中的所有课题。,2023/1/17,19,60

9、年代末和70年代初,柯尔伯格在教育学的教育哲学领域又进行了勇敢的探索。1968年,他受聘去哈佛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创立了“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在他发表的几篇论文中,他勾划了“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形式,肯定了杜威的理想,将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他概括了教育者怎样才能不用灌输方式来对儿童道德发展施以影响,公立学校怎样才能在与美国宪法保持一致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他把他的小规模的研究作为原型向社会推荐,以供在大范围内实施道德教育参照,因此,柯尔伯格被誉为既无灌输又不忽略价值观的一种道德教育的开拓人。,2023/1/17,20,文章从“是什么”到“应该怎样”:怎样出现自然主义谬误,怎样把它带走中,柯尔

10、伯格提出了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即心理学家不应成为价值相对主义者,不能认为任何一种价值都与别的价值一样好。他还提出哲学家应认识到道德发展的事实与他们的哲学理论息息相关。进而,他认为发展处于高阶段的比处于低阶段的人更能利用概念工具作出决定,因此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人更能进行哲理性的辩护。,2023/1/17,21,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并把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它提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在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23/1/17,22,到70年代中期,柯尔伯格和他在哈佛的研究小组着手严格地修订他的阶段定义和测定系统。这种修订工作大约持续

11、了l0年时间,他们提出了一套规则指南,按此进行实验可实现下述目标:a确定一套发展标记,可用于诊断一个人处于哪一发展阶段;b这些标记显示的特征完全符合每个人道德判断的逻辑基础;c在纵向研究中运用的测定系统产生的数据将会产生一种结果,这个结果将会有力地支持阶段理论,不可逆转,逐级不跳跃地随着时间逝去向上运动,高度的内部一致性;d每一阶段表现特征哲理上要比前一阶段高级。,2023/1/17,23,主要著作有儿童面向道德秩序的发展:道德思维发展的第一个序列、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发展、认知阶段和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认知发展的探讨等。,2023/1/17,24,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

12、两难情境,与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如果你是海因茨你会如何处理?,2023/1/17,25,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2023/1/17,26,道德发展理论重要的依据: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 二是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评,2023/1/17,27,一、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评,第一,对道

13、德教育社会化学说的批评第二,所谓“正确价值观”道德教育理论第三,“美德袋”理论的批评第四,价值观澄清学说的批评,2023/1/17,28,第一,对道德教育社会化学说的批评,道德教育从课堂管理角度和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系统角度看是隐蔽课程。它通过隐蔽的实践形式帮助儿童接触社会。从教师角度看,赞扬或责备学生是社会化过程的必然要求,学生在按照老师的期望和学校规则行事时,逐渐变得社会化了,逐渐与社会规范和基准融为一体了。,2023/1/17,29,强调道德的社会性,忽视普遍的原则性道德就属于相对主义道德观。,2023/1/17,30,第二,所谓“正确价值观”道德教育理论“许多国家领导人已经表达出对人们道德

14、和精神价值观日趋贫乏的担忧。纵观历史,任何国家都找到了价值观体系帮助人们和谐共生。金科玉律和十戒就是这种体系的实例。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基本的价值观以促使他行为正确,并在对与错、真与假之间作出选择。教师可用一些方式促进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2023/1/17,31,如何定义“正确价值观”,这里掩盖了每位教师、每位儿童以及每一社会均有对“正确价值观”的不同认识。,2023/1/17,32,第三,“美德袋”理论的批评“美德袋”是说一套人格特征,被社会公认是正确的,被归纳为一系列道德条目作为道德教育内容。,2023/1/17,33,从心理学看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德袋(1)

15、不能将世界上的人分为诚实的和不诚实的人。(2)如果某人在一场合说谎,不意味着他将或将不会在另一场合说谎。(3)人们言词上关于诚实的道德价值标准与其行为不相关。,2023/1/17,34,第四,价值观澄清学说的批评认为这派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相对主义色彩。相对主义道德观只会给道德教育造成混乱与失败。,2023/1/17,35,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称前世俗水平。特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利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2023/1/17,36,第二水平称世俗水平。特征足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

16、需求。阶段三,人际协调取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2023/1/17,37,第三水平称后世俗水平,也叫普遍性原则的道德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2023/1/17,38,0至9岁大致属于第一水平9至15岁属于第二水平16岁以后向第三水平发展同时指出:存在个别差异,有的人发展快些,有的人发展慢些。,2023/1/17,39,三道德教育的公正群体途径,1、道德气氛与扮演角色 惯例的传统角色和伙伴群体中的角色。第一种角色即传统角色强调民主化的参加机会,2023/1/17,40,第二种角色是伙伴群体中的角色伙伴相互关系是发展道德自主化的必

17、要条件,2023/1/17,41,伙伴文化 认为伙伴群体文化发展的影响更大,建构积极的伙伴群体关系,作为教育的动力。,2023/1/17,42,2、群体的本质 公正群体途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形成群体的意识,2023/1/17,43,3、公正群体的核心机构大会是群体的重要象征。公正群体途径要求有指导小组会议。成立学校纪律检查组是公正群体途径必需的。,2023/1/17,44,4、评估公正群体途径 公正群体学校里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并不显著地高于道德两难讨论中的学生,但他们却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规范和对民主群体拥戴的态度。,2023/1/17,45,5、道德判断与道德责任感 6、增强集体意识,将伙伴压力作为教育资源7、道德发展的第二层次目标,2023/1/17,46,四、特征与评价,特征:第一,该派是西方研究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集大成者第二,该派的公正群体途径论很有特色的第三,该派提出的超越世俗社会的崇高道德教育目标与其它各派不同 第四,该派在方法论上的两难故事法,2023/1/17,47,评价:第一,吉利甘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第二,莱斯特对柯尔伯格理论的修补。第三,关于相对主义问题,人们对柯尔伯格的指责 第四,道德两难故事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