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272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352 大小:68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2页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2页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2页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2页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制品加工工艺课件.ppt(3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乳制品加工工艺,绪论,第十二章 其他乳制品,第十一章 干酪的加工,第十章 奶油的生产,第九章 乳粉的生产,第八章 炼乳的加工,第七章 酸乳制品,第六章 消毒乳的加工,第五章 鲜乳的处理,第四章 乳中的微生物,第二章 乳的化学成分,第一章 乳的概念及乳的形成,第三章 乳的物理性质及其受加工处理的影响,绪论,1、乳哺乳动物的乳汁(1)营养丰富,成分齐全;(2)容易消化(除了乳糖不适应症),风味香甜(乳臭);(3)易于加工,易于引用;2、乳制品主要以牛乳、羊乳(尤其是牛乳)为主:消毒奶,奶粉,酸奶,炼乳,奶油,含奶饮料,麦乳精,干酪;例:一头奶牛年产6.5吨奶215公斤蛋白质(3.2%)净产106公

2、斤蛋白质相当于1360公斤大米、或1260公斤玉米、292公斤大豆5亩耕地.,一、乳与乳制品,1、过去:2000多年前“奶子酒”,齐民要术乳酪、干酪、马酪,民族特色乳制品:云南的乳饼、乳扇;内蒙的奶皮子、奶豆腐、奶子酒、黄油;藏族的酥油;2、现状:(1)奶畜饲养:数量;质量:奶牛、黄牛、牦牛、水牛;(2)乳制品产量及企业规模:产量:450人摊1头奶牛;结构:规模、自动化;,二、国内乳品业,(3)乳制品品种及加工设备:消毒奶、奶粉、酸奶、炼乳、奶油、含奶饮料、麦乳精、干酪;挤奶设备、运贮设备、收奶设备、热交换设备、蒸发设备、干燥设备、炼乳设备、奶油设备、冰淇淋设备、麦乳精设备、灌装、包装设备、离

3、心净乳机、奶油分离机;,3、前景:(1)原料基地预测:40亿亩草原,每亩放养一头牛=养奶牛2亿头(而90年仅222.2万头);(2)从经济总量推测: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牛奶45000千吨,羊奶9000千吨,其中1/3城市居民消费消毒奶,1/3乳制品,1/3农家自用、喂犊牛;(3)人口推测:,4、措施:(1)提高质量:良种奶牛、科学饲养;严把原料乳收购检查(试纸、比重计),提高产品出厂检验,(微生物、理化);(2)降低成本:规模放养,规模生产,统一管理(轻工系统,农业、农垦系统,商业系统);(3)新产品开发,活跃市场;,1、产量:2、品种:3、发展趋势:(1)大规模;(2)新技术保证

4、质量,降低成本(计算机控制、多效浓缩);(3)新产品开发;(4)挤奶自动化迅速集中降温;,三、国外乳品业,1、理论基础;2、关键工艺(很成熟的);3、主要产品;,四、本课程主要内容:,1、共同点:(1)主要与蛋白质打交道(蛋白质应用科学);(2)与畜牧业联系紧密;2、不同点:(1)乳为液态,便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2)乳的营养丰富全面,保质问题更显突出(不是加盐保质,而更在于无菌包装,冷藏,干燥);,五、与肉制品工艺学的教学比较,1、非极性AA:,H|H2NCCOOH|R AA通式:R,CH3丙:Ala,A,CH3|CHCH3*缬:Val,V,CH3|CH2CHCH3*亮:L

5、eu,L,CH3|CHCH2CH3*异亮:Ile,I,CH2CH2SCH3*蛋:Met,M,_ 不符AA的通式|/COOH NH脯:Pro,P,2、极性AA:(1)不带电极性AA:侧链基团R的末端含有极性基团(如OH,NH2,SH等),H甘:Gly,G,CH2OH丝:Ser,S,OH|CHCH3*苏:Thr,T,CH2SH半胱:Cys,C,CH2CONH2天冬酰胺:Asn,N,CH2CH2CONH2谷氨酰胺:Gln,Q,(2)带电极性AA:侧链基团R的末端含有带电极性基团(如COO-,NH3+等)*酸性,CH2CH2COO-谷:Glu,E,CH2COO-天冬:Asp,D,*碱性,CH2CH2C

6、H2CH2NH3+*赖:Lys,K,NH3+|CH2CH2CH2NHCNH2精:Arg,R,第一章 乳的概念及乳的形成,一、乳的概念:一牛乳:1、水分:88%(87.588.5%);2、干物质:12%(11.5%12.5%):(1)乳脂肪:3.4%(甘油三酸酯(真脂),类脂(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2)含氮物:3.2%(酪蛋白(2.03.2%),白蛋白(0.50.7%),球蛋白(0.1%),其他含氮物(0.020.1%);,(3)酶类:;(4)乳糖:4.6%;(5)维生素:微量;(6)灰分(无机盐):0.7%(CaCL2(0.150.20%),H3PO4(0.180.26%),其它无机

7、盐(0.2%);(7)其它:(有机酸(柠檬酸0.15%),等);3、气体:ppm(7mL/100mL);,二常乳:1、健康牛挤出的新鲜乳;2、产犊后7天以内的乳(初乳)和干奶期前15天的老乳(末乳),不得使用;3、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4、具有新鲜牛乳的滋味和气味,不得有异味;5、鲜乳为均匀无沉淀的流体,呈浓厚粘性者不得使用:高酸度-乳凝固-沉淀,病牛或初乳-浓厚带粘性;,6、色泽呈白色或稍带微黄,不得呈红色、绿色或显著的黄色:乳房炎乳、乳头内出血、红色细菌-红色乳,初乳-浓黄色,细菌滋长-黄绿色、黄色;7、酸度(总酸度)不得超过20T度,通常:生产乳粉以20T度为标准,炼乳以18T度为

8、准,奶油20T度,大于25T度用于次等奶油、工业粉、干酪素;8、成分要求:脂肪=3.2%,物质干物质=8.5%;9、不得加入防腐剂:H2O2,抗生素,苯甲酸,水杨酸,甲醛;,三异常乳:生理异常乳:初乳,末乳;成分异常乳(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高酸度乳,低成分乳,混入杂质和风味异常乳,细菌污染乳;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等病牛乳;,1、低成分乳:特征:干物质含量过低;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加强育种改良;饲养管理:长期营养不良,供给热量不足,首先会使脂肪与蛋白质含量降低,其次也会影响乳糖与无机盐的含量;环境因素:冬季干储饲料,含脂率高,夏季青饲料,含脂率低;人为因素:加水,撇油;,2、细

9、菌污染乳:特征:高酸度乳(酸败乳),乳酸菌等;异常凝固和分解乳,蛋白分解菌等;粘性乳,低温细菌、串球菌等;着色乳,低温细菌、球菌、红色酵母等;细菌性风味异常乳;乳房炎乳,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其它病牛乳,布氏杆菌、炭疽菌、结核菌;,3、酒精阳性乳:特征:与同体积的酒精(68度或72度)混合,观察酪蛋白的变化,出现凝固(絮片状沉淀,粘附)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产生原因:初乳:产犊后7天内的乳,色黄、浓厚、干物质多,尤其是热不稳定的乳清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高,盐浓度高,乳糖含量低,初乳含丰富的Va、Vd以及免疫球蛋白;末乳:干奶期前2周的乳,干物质含量高(除脂肪),味苦,浓,微咸,

10、含脂酶多;,(泌乳期:乳畜分娩后,直至泌乳终止的期间为泌乳期,乳牛一个泌乳期为305天);乳房炎乳(包括隐性乳房炎乳);高酸度乳;冻结乳;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低于16T度,耐热性比其它异常乳强,但由于盐类平衡异常,酒精试验仍呈阳性,高温加热(100摄氏度),易发生蛋白质变性,影响乳粉溶解度;,4、混入杂质和风味异常乳:特征:牛毛、饲草、灰尘,金属味乳、苦味乳、腐败乳、奶牛味、日照味、青草味、氧化味;产生原因:金属味乳:金属碎片混入(如镀锡层脱落);苦味乳:乳中解脂酶分解脂肪形成酪酸或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多肽,而呈苦味;腐败味:真菌的生长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乳由偏酸性变为中性或弱碱性,使腐败微

11、生物更利于繁殖(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荧光杆菌等),它们促使乳蛋白分解,乳变为澄清的液体,带有刺激性变质气味;,奶牛味:因脂肪不完全代谢使牛乳中酮体类(如丙酮、乙酰乙酸和-羟丁酸等)含量过高而引起的类似牛体散发的气味,已知的气味有甲硫醚、丙酮、醛类、丁酸及其它微量游离脂肪酸等低分子化合物,其中以二甲硫(CH3)2S为牛乳香味的主体,其风味阈值在蒸馏水中约为12ppb,若高于此阈值,牛乳即产生奶牛味,另外,患病的牛所分泌的乳,及奶牛场卫生管理不佳,乳均会出现奶牛味;,日照味:乳清蛋白、酪蛋白、蛋氨酸和Vb2等成分受日光照射而分解产生臭味;青草味:放牧时,由于吃了毛莨、甘菊、臭菊等,使牛乳带杂草味;

12、氧化味:乳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被O2氧化为醛、酮等;,5、掺假乳:加水,加脱脂乳,加碱性物质,加淀粉,加防腐剂,加抗菌素;掺水:掺电解质类物质(中性:食盐,硫酸钠,明矾,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目的是提高牛乳比重,掩盖掺水;碱性物质:Na2CO3、NaHCO3、石灰水Ca(OH)2,目的是提高比重,中和乳酸;混浊物:洗衣粉,目的是增加混浊,掩盖稀薄;,非电解质:蔗糖、尿素,目的是增加比重;胶体类物质:动物胶、米汤、淀粉、豆浆、豆饼水,目的是增加牛乳的比重和粘度,掩盖稀薄;防腐剂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杨酸、双氧水、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农药、敌敌畏、DDT;注:首先以物理手段,定性判

13、定出“是否掺假”以及“大概掺入何物质”(比重,电导率,冰点,pH,粘度,颜色);其次再有针对性地做定量的化学分析检验;,二、乳的形成:乳房中每流经400500L血液,才形成1L乳。1、乳蛋白质的形成:基因控制下的有序合成;乳腺上皮细胞:信使RNA(mRNA),转录RNA(tRNA),氨基酰tRNA合成酶,ATP,核糖体;乳腺动脉毛细血管:AA,葡萄糖-AA;过程:(1)腺上皮细胞核DNA-mRNA(合成模板);,(2)腺上皮细胞浆(tRNA,活化酶,ATP);(3)血清:AA;首先形成AA-tRNA复合体,然后依照mRNA的密码子顺序,形成AA序列(即多肽一级结构),多肽一级结构上基团的相互作

14、用及与水环境的相互氢键作用决定了蛋白质长链自旋形状(即其二级,三级结构),最终形成乳蛋白质(酪蛋白(-、-、K-),乳清蛋白);,2、乳脂肪的形成:酶促合成,3、乳糖的形成:动物乳中所特有的双糖;知识点回顾:(1)单糖:戊糖(5C糖),己糖(6C糖)(D-葡萄糖(Glucose),D-半乳糖(Galactose),D-果糖,),等;(2)双糖:非还原糖(蔗糖,海藻糖),还原性糖(麦芽糖,蜜二糖,乳糖);(3)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糖原;血清=葡萄糖(血糖)=葡萄糖=乳糖+UDPUTP(三磷酸尿苷)=UDP葡糖(二磷酸尿葡糖)=UDP半乳糖4、无机离子的形成:物理作用(渗透),来自血清中的盐

15、,Ca+,PO4-,Na+,K+,;,第二章 乳的化学成分,第一节 乳中的分散相,第二节 牛乳中各成分的含量,第三节 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常见脂肪的脂肪酸构成,第四节 影响乳成分的因素,第一节 乳中的分散相,#分散系:(1)分散剂水8090%(2)分散质(蛋白质3.25%悬浮液;脂肪3.5%乳浊液;)(乳糖4.6%;无机盐0.75%真溶液),一、非胶体(粒径r0.1m)1、乳浊液(emulsion)分散质为液体(乳油)显微镜下可见乳脂肪球;2、悬浮液(Suspension)分散质为固体(乳脂)颗粒:乳降温乳油凝固为脂由乳浊相变为悬浮相(提炼奶油时即有此单元操作奶油低温成熟),二、胶体(r:1n

16、m0.1m)colloid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1、乳胶体(emulsoid):酪蛋白胶粒515nm;乳白蛋白胶粒1.55nm;乳球蛋白胶粒23nm;较细小的(0.1m)乳脂肪球;2、悬浮胶体(suspensoid):无机盐高聚物(如:磷酸盐聚合体);三、真溶液(呈分子/离子态分散于乳中)rnm乳糖、柠檬酸盐、无机盐(离子态),第二节 牛乳中各成分的含量,一、牛乳的基本组成1、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程度:(1)乳脂肪含量变动最大往往作为检定指标;(2)乳蛋白的变动其次;(3)乳糖含量一般很稳定(4.64.9%);,2、常乳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水:88%(860880g/L)总干物

17、质:12%(乳脂肪3.5%脂溶性;非脂乳固体(无脂干物质)8.5%(乳蛋白3.25%,乳糖4.6%,盐0.75%)水溶性;)气体:5.78.6%(V/V)(约60ppm)3、牛乳加工处理后的名称:,第三节 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一、水分1、结合水:以氢键结合于表层亲水基上的水层(往往分布于胶体表面):例如:,2、结晶水:乳糖结晶时带有一分子结晶水(发生于乳粉、炼乳、乳糖等制品的生产);3、膨胀水:存在于胶粒结构内部;4、自由水:喷粉时易除去;,二、干物质牛乳浓缩、烘干干物质(C、H、O、N、S、P、Ca)灼烧灰分(P、S、Ca、.)F+(S-F)+(100-S)=100 100/D=F/b+(S

18、-F)/n+(100-S)/dV总=V1+V2+V3=S=(n-b)*d*F/(n-d)*b+n*100*(D-d)/(n-d)*D,F100g乳中的脂肪重量;S100g乳中的干物质重量;(S-F)100g乳中的无脂干物质重量;(100-S)100g乳中的水分重量;D乳的比重;b乳脂肪的比重;d水的比重;n无脂干物质的比重;,例如:15摄氏度时,b=0.93,n=1.6007,d=1.0代入公式=S=1.2F+2.665*(100D-100)/D,三、乳中的气体生乳中固有的气体(CO2、O2、N2)加热或冷却CO2=酸度降低细菌侵染产气(H2、CH4),四、乳脂肪1、乳脂肪的组成及构造:(1)

19、真脂(中性脂肪):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三酸酯)9899%;(2)类脂: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0.21.0%,甾醇(胆固醇、)0.250.4%,游离脂肪酸及蜡痕量;(3)脂溶性维生素:ppm(微量);*乳脂肪球:生乳:脂肪球直径0.110m,平均3m,含量密度约24*109个/mL,比重0.93;均质乳:平均R=1m(当最大R0.2m时,无法用常规法分离乳脂);,2、乳脂肪的特点构成乳脂肪的脂肪酸:详见31页表29;脂肪酸:(*)可溶:C1C5;微、难溶:C6C12;不溶:C13C20;(*)挥发:C1C8;微挥发:C9C15;不挥发:C16C20;(1)不同脂肪组成中的脂肪酸的种类比

20、较:固体动物性脂肪所含脂肪酸:57种;植物油所含脂肪酸:57种;乳脂肪:20种;,(2)低级脂肪酸的比例:低级脂肪酸:C14一易挥发,室温下为液态(熔点低);乳脂肪中:挥发性脂肪酸(如醋酸、酪酸(即丁酸)、己酸、辛酸、葵酸、桂酸等)占14%;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如醋酸、酪酸、己酸、辛酸等)占8%;(而其他油脂中的低级脂肪酸所占的份额1%)=乳脂肪具有丰厚的香味(挥发性),柔软的质地(低熔点,水溶性);,(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不饱和脂肪酸:含双键(C=C)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约占乳脂肪中脂肪酸总量的44%=乳脂肪常温下为液态,且质地柔软(奶油),易加成(氢化),必需脂肪酸的营养价值高;

21、,*其中,必需脂肪酸(人体生理必需,而自身又无法合成的脂肪酸均为高不饱和)由于其极其重要的营养价值,又被称为“维生素F”:1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2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3花生四烯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3COOH;,3、乳脂肪的各项理化指标:(1)酸价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耗用的KOH的毫克mg数;(一般,酸价30);换算办法,1个酸价单位(即1毫克KO

22、H)=0.503%游离油酸;(2)皂化价发映所测脂肪的平均分子量:皂化1克油脂所耗KOH的毫克mg数;*补充知识:,*脂肪的水解与皂化:,即:脂肪在碱液中水解,生成的不是脂肪酸,而是脂肪酸盐,这一过程称为脂肪的皂化;例如:,*皂化价反映脂肪的平均分子量:因为单位重量(1克)的脂肪若分子量愈大,则摩尔浓度愈小,于是在皂化反应中消耗的KOH的摩尔数愈小,当然消耗KOH的克数也愈小,从而反映出皂化价愈小=皂化价愈小,所测脂肪的平均分子量愈大;*乳脂的皂化价较大,因为乳脂的构成中有许多低级脂肪酸;,(3)碘价反映不饱和双键的多少:每100克脂肪(或脂肪酸)能够吸收I2的克数(即加成(卤化)100克脂肪

23、所消耗I2的克数;);HC=CH+I2 ICHICH例如:各类脂质的皂化价:牛脂3247;大豆油130137;菜籽油94106;牛乳脂:2638;,(4)过氧化物价(Peroxide Value,PV)判定脂肪自动氧化的程度:每1000克脂肪中的过氧化物中的O的mg当量;(5)耗氧率(Rate of Oxygen Uptake)测定脂肪氧化速度的指标(类似于“呼吸率”所用的方法);(6)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价(Reichert-Meissl Value):中和5克(从脂肪中蒸馏出的)挥发性脂肪酸所耗0.1N的碱液的mL数;,(7)基尔希纳值(Kirschner Value):100克脂肪中非水

24、溶性脂肪酸的总克数;(8)波连斯克值(Polenske Value):中和5克脂肪中所含非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所消耗的0.1N的碱液的mL数;(主要针对C8C12的辛酸、葵酸、月桂酸);,4、乳脂肪球的构造:,5、测定乳脂肪的方法破坏膜,促进游离:格勃氏法;罗丝格特利法;巴布科克法;6、乳脂肪的变质:水解水解酶(脂酶);氧化酶促&自动氧化;,五、牛乳中的类脂质:一磷脂类1、甘油磷脂:,H2COH|HCOH|H2COH甘油,OH|HOP=O|OH磷酸H3PO4,(CH3)3NCH2CH2OH|OH胆碱(亲水基),H2CO(O=C)R1|HCO(O=C)R2|H2CO(O=P(OH)2)磷脂酸,(1

25、)卵磷脂:,O H2CO(O=C)R1|R2COCH O 卵磷脂|H2COPOCH2CH2N(CH3)3|OH OH,O H2CO(O=C)R1|(CH3)3NCH2CH2OPOCH O 卵磷脂|OH OH H2COCR2,(2)脑磷脂:,O H2CO(O=C)R1|R2COCH O 乙醇胺脑磷脂|H2COPOCH2CH2NH2|OH,O H2CO(O=C)R1|R2COCH O 丝氨酸脑磷脂|H2COPOCH2CHCOOH|OH NH2,(3)肌醇磷脂:,O H2CO(O=C)R1|R2COCH O 肌醇磷脂|H2COPO(C6O5H11)|OH,(4)缩醛磷脂,H2CO|CHR HCO/O

26、|H2COPOCH2CH2NH2|OH,2、非甘油磷脂:神经鞘磷脂二甾醇(固醇)类固醇(Steroids):1、固醇(Sterols):(1)动物固醇:胆固醇(Cholesterol);易形成胆石和动脉硬化;(2)植物固醇:谷固醇,豆固醇,麦角固醇;2、其他:,常见脂肪的脂肪酸构成,六、碳水化合物一分布乳糖(Lactose)99.8%以上;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极少量;乳糖的甜度为蔗糖的1/6;,二乳糖的类型及性状1、含量:4.5%;2、乳糖的构成:D葡萄糖+D半乳糖 1,4糖苷键 乳糖3、乳糖的类型:,4、乳糖参数术语:(1)乳糖最初溶解度:initial solubility of lact

27、ose(2)乳糖最终溶解度:final solubility of lactose(3)乳糖超溶解度(过饱和溶解度):super solubility of lactose,(4)型:型=1:1.65=37.75%:62.65%(5)变旋光度:+89.4度+55.3度(6)溶解度:7.5g/100mL16.9g/100mL,5、乳糖在乳制品中的影响:(1)营养价值:半乳糖脑神经;乳糖防肝脏脂肪的沉积、加大钙Ca的吸收;(2)营养缺陷:半乳糖、乳糖均难以被机体利用:乳糖不适应症:肠道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乳糖,从而使乳糖不被小肠吸收,进入大肠后,被大肠肠道菌利用,产酸产气,引起腹泻;(3)工艺缺陷

28、乳糖结晶问题:甜炼乳、冰淇淋产生砂状组织状;措施加入晶种,使晶粒细小;,七、乳中的含氮化合物一乳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状态;二酪蛋白:casein;三乳清蛋白:whey protein,1、电泳常识蛋白质的两性:,2、乳清蛋白成分分类:与酪蛋白的区别在于,乳清蛋白以大分子态存在于水中,易引起热变性(6870摄氏度):(1)白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包括优球蛋白(真性球蛋白)、拟球蛋白(假性球蛋白);(3)多肽;,四脂肪球膜蛋白(又称磷脂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结构;五其它蛋白质:如酶;六含N非蛋白质物质:AA;尿素;肌酸

29、(Creatine);肌酐(Crealinine);,八、乳中的酶一分类1、水解酶:脂酶、蛋白酶、磷酸酶、淀粉酶、半乳糖酶、溶菌酶;2、氧化还原酶:H2O2酶、过氧化物酶、黄嘌呤氧化酶、醛缩酶;3、还原酶:;,二分解1、脂酶:*注:不是“脂肪氧化酶”,而是“脂肪水解酶”。(1)活性pH区:pH5.58.5,最大8;(2)失活温度:80摄氏度(85度瞬间失活)(65度30min失活)=制造稀奶油时,灭酶杀菌温度在8085摄氏度以上;,2、磷酸酶水解磷酸脂:RCOO|POHOH=O(1)碱性磷酸酶:最适pH=9,7175摄氏度,1530秒失活(或62.8度30分钟失活);磷酸酶试验检查乳是否经过6

30、3度30分钟以上强度的杀菌:,酚酞磷酸钠碱性磷酸酶酚酞OH-显红(苯基磷酸双钠苯酚OH-显蓝)(2)酸性磷酸酶:最适pH=4.0,95摄氏度,5min失活;,3、蛋白酶:(1)非细菌性(固有)蛋白酶:最适pH=8(细菌性腐败环境):80度10min失活;(贮存中复活)(2)细菌性蛋白酶:性质同上;占乳中蛋白酶的主体,特别是乳酸菌分泌的蛋白酶,在干酪成熟中起主要作用;,4、乳糖酶;5、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或过氧化物去氧化其他化合物的酶类乳中固有酶类(即数量与细菌数无关):最适pH=46(6.8),最适T=25度,失活T=7280度;过氧化物酶试验:乳样2mL+淀粉KI液5D+2%H2O2一滴

31、变兰说明有“过氧酶”,即为未杀菌的生乳;若不变兰则说明无“过氧酶”,即经过了72度30min或80度的巴氏杀菌;,6、还原酶细菌性酶:最适pH5.58.5,4050度,失活7075度;美兰还原试验:美兰易被还原酶褪色,而还原酶量正比于细菌数=褪色速度正比于侵染细菌数检验乳鲜度;刃天青试验;,九、乳中的维生素一维生素的存在状况1、脂溶性存在于稀奶油中:Va、Vd、Ve、Vk、Vf(即必需脂肪酸);水溶性存在于脱脂乳中:Vb、Vc;,2、固有V:热稳定的(Vd、Vb2、Vpp),热不稳定的(Va、Vb、Ve、Vc);微生物分泌V:酸凝乳,牛乳酒,干酪;添加V:例如娃哈哈ADCa奶中,牛奶富含Ca,

32、Va促进视力,Vd促进Ca吸收;,二分解1、Va较不易损失,在体内积蓄:Va原胡萝卜素怕O2,怕光;2、Vb1硫胺素;3、Vb2核黄素:游离态;结合态(Vb2+磷酸+蛋白质氧化酶);4、Vb6吡哆素:促进乳酸菌及酵母的生长,热稳定性强;,5、Vpp烟酸、尼克酸:抗赖皮病;6、Vb12钴胺素:治疗恶性贫血;7、Vc抗坏血酸:最不稳定;8、Vd调节Ca、P的代谢;9、Ve生育酚;10、叶酸;,十、无机盐乳蒸发干物质灼烧灰分;通常:0.351.21%(平均0.7%)一无机盐的作用1、营养作用:Ca、P;2、加工作用:盐类平衡一旦破坏,影响乳的理化性质;,例如:加酸生产干酪,酸夺走Ca+,使酪蛋白胶粒

33、凝聚(加酸,pHpK);例如:低酸度酒精阳性乳,Ca+的损失,蛋白质表面电层;例如:干酪的制造;3、催化性金属离子:Cu、Fe促使脂肪、Vc氧化,产生异味;,二乳中的盐类1、分布状态:真溶液相=Ca+、Mg+、PO4-柠檬酸=胶质相;2、影响平衡的因素:(1)温度不可逆:升温,Ca3(PO4)2溶解度下降;(2)pH下降至4.9,大部分均游离出来,酪蛋白胶粒崩溃凝乳;,(3)H氢离子浓度:正常乳1618T度:固有(乳酸)34T;柠檬酸盐、磷酸盐,1012T;CO2产生12T度;(4)除去Ca+,使乳凝块变软;3、意义:酸碱平衡=盐平衡=蛋白质稳定性(pK)三微量元素锰、钴、铜、I2、Fe;,第

34、四节 影响乳成分的因素,一、品种;二、泌乳期;三、乳牛年龄;四、饲养状况;五、挤奶状况;六、乳牛健康;七、其它;,第三章 乳的物理性质及其受加工处理的影响,第一节 乳的物理性质,第二节 加工处理对乳性质的影响,第一节 乳的物理性质,一、色泽1、正常乳:(1)脂肪球&酪蛋白胶粒对日光的不规则反射(散射),呈现白色;(2)胡萝卜素(Va原)脂溶性淡黄色;(3)核黄素(Vb2)水溶性,存在于乳清中荧光性黄绿色;2、异常乳:,(1)红色炎症;(2)黄色初乳(浓稠);(3)变红、变兰细菌污染乳;3、透射深度:脱脂乳全乳均质乳当波长=578nm时,全乳透射24mm;日光4、反射光量:脱脂乳全乳均质乳当波长

35、=578nm时,全乳反射量为70%;,二、折射率1、正常乳:N(20,d)=1.3441.348与乳中干物质有比例关系;2、异常乳:(1)掺水:折射率下降但若再掺米汁等弥补;(2)初、末乳:高折射率折光仪(手持糖度仪);,三、滋味、风味1、挥发性物质:牛乳中的脂肪构成的一大特点脂肪酸种类极多,其中,不乏挥发性的低级脂肪酸(如:醋酸,甲酸);2、胶粒与离子:,(1)胶粒:酪蛋白胶粒、脂肪球乳浊液掩蔽滋味,柔和醇厚;(2)真溶液中的离子:Na+、CL-咸味,Mg+、Ca+苦味,柠檬酸-、PO4-酸味,乳糖甜味;3、异常风味:,四、酸度1、pHH+活性酸度(真实酸度),表示酸的强度:正常牛乳:6.5

36、6.7;初乳、酸败乳:6.8;2、滴定酸度表示含酸性物质的总量:(1)洁尔涅尔度:OT;(2)乳酸度(%)=(0.1N的NaOH)毫升数*0.009/滴定乳样的克数*100%=OT*0.009,例如:18 OT=18*0.009(%)=0.162(%)乳酸百分率;(3)OSH(以0.25N的NaOH为准滴定);3、正常乳:(1)蛋白质34 OT;(2)柠檬酸盐、磷酸盐1012 OT;(3)CO212 OT;,4、总酸度(total acidity):,5、牛乳的缓冲作用:平衡移动保持pH的稳定(但滴定酸度已经改变):溶液=Ca+、Mg+、PO4-=胶体,五、密度、比重1、密度:D(20/4)D

37、(20/4)=1.030;2、比重:d(15/15)d(15/15)=1.032;3、检验用语:比重32度(即1.032);,六、粘度1、定义:=F/V 粘性系数(粘度);F剪切应力;V剪切速度;2、相对粘度(比粘度)=s/o s溶液(牛乳)粘度;o纯溶剂(水)粘度;3、甜炼乳加工:过粘变稠;粘度不足脂肪上浮,糖沉淀;奶粉喷雾:不能太粘;,七、表面张力升温=表面张力下降;含脂率下降=表面张力上升;牛乳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八、热学性质1、比热:1克牛乳在1个大气压下,从14.5摄氏度上升1摄氏度所需热卡数;1416摄氏度,乳脂肪为固态,此时吸热升温包含乳脂肪的熔化潜热;16摄氏度或14摄氏度

38、,含脂率高,则比热小;2、冰点:0.5250.565,平均-0.542摄氏度;,0度,主要原因是含有乳糖及盐类;每掺水10%,冰点约上升0.054摄氏度:W=(T-T)*(100-TS)/T W掺水量(%);T正常乳冰点;T被检乳冰点;TS被检验乳的乳固体百分含量;例如:酸败乳=冰点;3、沸点:100.17摄氏度(1atm),100.55摄氏度;,九、乳的电学性质1、导电率:Na+、CL-浓度上升=导电率上升(乳房炎乳,掺电解质乳);2、氧化还原电势:Vb2、Vc、Ve、酶、微生物代谢产物:Eh:+0.23+0.25V;,第二节 加工处理对乳性质的影响,一、加热对乳的影响1、拉姆斯盾现象奶皮子

39、:40摄氏度液面形成薄膜;表面水分蒸发局部浓缩Ca+上升胶体凝结奶皮子固体:70%脂肪,2025%蛋白质(乳白);措施:搅拌;,2、褐变非酶褐变:(1)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碱性条件下更易发生:,(2)焦糖化:温度、pH越大则越易褐变,与还原糖也有关,生产甜炼乳时加糖应注意;3、形成乳石:加热面局部高温Ca3(PO4)2晶核沉淀(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进一步煮焦糊浓缩锅4、蒸煮味:含S蛋白质加热SHH2S,5、蛋白质变性:(1)酪蛋白:100摄氏度左右不易变性,但,经过63100摄氏度加热处理后,再凝固(酸凝、酶凝)时,凝块明显软而细腻(与生乳凝块相比)含水量高,且凝块缓慢,所以,此加热处理,

40、常用于干酪制作之中;(2)乳清蛋白质:热稳定性:乳白蛋白(96)乳球蛋白(90)血清白蛋白(74)免疫球蛋白(70);,乳球蛋白:30摄氏度时,为单体SH:强还原性,抗氧化所以,牛乳适度加热,有利于保存;(加热,H2S溢出);,6、乳糖:,7、加热对其它成分的影响:(1)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2)乳清蛋白质变性粘度上升影响稀奶油的分离;(3)Ca3(PO4)2含量下降,可溶性Ca+、P+含量下降;(4)维生素、酶的损失、钝化;,二、冷冻1、蛋白质胶体:结冰胶粒中Ca+上升蛋白质电层削弱蛋白质不可逆凝聚;措施,冻结前除去Ca+:速冻+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蛋白质胶体稳定性;82摄氏度水浴解冻;2、乳

41、浊相(乳脂肪)的破坏:结冰脂肪球膜失去结合水弹性下降+内外结晶变形压力脂肪聚合成大团块膜破坏;措施:冻结前均质;加蔗糖;加乳化剂;速冻、低温贮藏;,3、分层现象:由外向内冻结(水先结冰),-1摄氏度开始冻结;措施,薄层速冻;4、不良风味:Cu+催化脂肪氧化;,第四章 乳中的微生物,第一节 乳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来源,第二节 鲜乳中微生物性状,第一节 乳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来源,(1)病原微生物:会在人、畜体内繁殖,致病;(2)腐败微生物:分解蛋白质,脂肪,乳糖,产生有害物;(3)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干酪,酸性奶油,酸乳);酵母(牛乳酒,马乳酒);青霉菌(干酪后熟,如斯缔尔干酪);,一、分论一细菌1、产

42、酸菌:(1)乳酸菌:Streptococus;Leuetonstoc;Lactobacillus;(2)其他有机酸菌:丙酸菌;丁酸菌(即酪酸菌);2、产气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2)产气杆菌:Aerdacter;,3、肠道杆菌(G-):(1)大肠菌群(Coli-aerogenes group);(2)沙门氏杆菌群(Salmonelleae):沙门氏、志贺氏、伤寒、副伤寒、痢疾;4、芽孢杆菌:(1)好气型(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2)兼气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菌,腐败梭状芽孢杆菌,丙酮丁醇

43、梭状芽孢杆菌);,5、球菌类(Micrococcaceae):(1)小球菌属(费氏小球菌,黄色小球菌,变异小球菌,溶乳酪小球菌);(2)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6、低温菌:(07摄氏度低温菌,020摄氏度嗜冷菌);(1)假单胞菌属(荧光极毛杆菌,绿色化脓菌);(2)醋酸杆菌属(醋酸菌,纹膜醋酸杆菌);,7、高温菌(40摄氏度,嗜热菌)(1)乳酸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2)芽孢(好气型芽孢菌,兼气型芽孢菌);(3)放线菌(干酪链霉菌);8、(1)蛋白质分解菌(乳酸菌,假单胞菌);(2)脂肪分解菌(酵母,霉菌;荧光极毛杆菌,解脂小球菌);9、放线菌,抗酸性杆菌:(1

44、)分枝杆菌;(2)放线分枝菌;(3)链霉菌;,二酵母三酶基四噬菌体二、微生物来源,第二节 鲜乳中微生物性状,一、正常发酵1、乳酸发酵:(1)同型乳酸菌(homo-lactis acid bacteria)引起“同型乳酸发酵”,产物仅为乳酸的细菌:,乳酸链球菌(Str.lactis)乳油链球菌(Str.creamoris)嗜热链球菌(Str.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胚芽乳杆菌(L.plantarum),CH3|HCOH|HOC=O乳酸,(2)异型乳酸菌(hetero-lactis a

45、cid bacteria)引起异型乳酸发酵的细菌,终产物不仅有乳酸,而且有乙醇、乙醛、CO2等:例如:柠檬串珠菌(Leu.citrouorum),戊糖串珠菌(Leu.dextran);2、乳酵母菌:蛋白质,乳糖乙醇;3、丙酸菌:4、丁酸(酪酸)菌:,二、异常发酵腐败菌1、赤乳:玫瑰色八叠球菌(Sarcina rosea),玫瑰色微球菌(Micrococcus roseus),红色乳杆菌(Bacillus lactis erythrogenes);2、青乳:液化荧光杆菌(Bacterium fluoresceus ligu),绿脓杆菌(Bacterium pyocyaneum),蓝荧杆菌(Bac

46、illus cyanofluorescens);,3、黄乳:黄色杆菌(Bacillus synxanthu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4、粘性乳:胶溶性细菌,枯草菌,费氏微球菌(Micro-coccus freudenreicnii),瑞典马奶酒链球菌(Stre ptococcus taette),荷兰链球菌(Stre ptococcus hollandicus),乳油链球菌(Stre ptococcus cremoris);,5、苦乳:脂肪解脂酶酪酸(丁酸);蛋白质细菌月示、胨、多肽;氨+醛细菌苦味物质;例如:Bac.lactis tamari,Bac.lique fa

47、ciens;6、碱性乳:柠檬酸盐碱式碳酸盐;例如:Bacterium.sopolacticum;,三、发酵乳制品中的重要风味物质1、丁二酮(diacetyl or biacetyl):35g/g(即35ppm)细腻、芬芳;浓度较高时不愉快气味;,2、乙醛(acetaldehyde):,乳酸菌异型发酵,丁二酮:乙醛=4:1时,风味良好;乙醛过少不圆润;乙醛过多时有青草味;,*异常乳的检查 异常乳是指向乳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改变乳的性质的掺假乳,以及乳房炎乳(不包括生理异常乳),如(1)添加碱性物质以降低酸度;(2)为便于贮存而添加防腐剂或抗生素;(3)为增加重量而掺水、掺淀粉或豆浆等。对此必须进行

48、严格检查和卫生监督。,原料异常乳的检验,*掺碱检验,为掩盖牛乳酸败,中和乳中酸度,防止牛乳因变酸发生沉淀,在牛乳中掺入少量Na2CO3或NaHCO3,掺碱后的牛乳不仅滋味不好,而且易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对人体健康有害。,1、原理 溴麝香草酚兰法是用它做指示剂(简称BTB),在pH=6.0-7.6的溶液中颜色由黄-兰发生变化,如果乳中掺碱后,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因此引起溴麝香草酚兰显示出与正常牛乳不同的颜色变化。,2、试剂,仪器 5mL吸管2只,试管(10mL)2只,试管架4个,滴管1个,0.04%溴麝香草酚兰酒精溶液(0.04g溴麝香草酚兰),吸耳球。3、操作方法 取被检乳样5mL注入试管中,然

49、后用滴管吸取0.04%溴麝香草酚兰酒精溶液,小心地沿管壁滴加5滴,使两液面轻轻地相互接触,切勿使两溶液混合,放置在试管架上,静置3min,根据接触面出现的色环特征进行判定,同时以正常乳作对照。,4、判定标准注:本法能检出所掺“中和剂”为Na2CO3、NaHCO3、石灰水Ca(OH)2、氨水NH4-H2O、洗衣粉、NaOH、KOH等一切碱性物质。,*牛乳中掺5种常见碱性物质的鉴别,用BTB法可检出中和剂Na2CO3、NaHCO3、石灰水Ca(OH)2、氨水NH4-H2O、碱性洗衣粉。一、试纸和试剂1、BTB试纸:0.04gBTB溶在100mL70%乙醇中,将新华牌定性滤纸裁成5*5cm大小,并浸

50、入上述液中,浸透后,取出晾干,密闭保存,长期有效,(正常乳,试纸不变色,掺碱乳试纸色由黄-黄绿-兰,且随掺碱量的增加,兰色越变越深。),2、1%酚酞乙醇溶液;3、10%NaOH溶液;4、0.20%玫瑰红酸纳(Na2C6O6),0.2g+100mL蒸馏水;5、亚甲兰试剂:0.1g亚甲兰+100mL蒸馏水,溶解后+浓H2SO4 1.7mL+250mL蒸馏水,贮于棕色瓶中,可长期使用(较稳定);6、氯仿(CHCL3)7、纳氏试剂:HgCL 5g,KI 12.5g,KOH 15g溶解在100mL蒸馏水中,放置23天,试剂澄清后取其上清液。,二、鉴别方法1、用BTB试纸浸入乳样中,试纸变兰,说明牛乳掺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