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487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 材 布 局,2,数据中的全国卷历史试卷,全国卷文综历史题结构及分值,3,2015年陕西省历史主客观题得分统计,4,答题策略:1、从分值看:分数多少原则选择题40题选答题41题2、从得分看:先易后难原则选答题选择题40题41题3、综合考虑:三科兼顾原则选择题(按题号顺序一鼓作气)优势科目主观题 历史主观题答题顺序:选答题40题41题(稳健派)选答题41题40题(激进派),5,宋代,对王安石的评价,评价类、原因类、目的类,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2013全国卷,唐代,韩愈、古文运动,背景类、作用类,卞孝萱等韩愈评传,2013全国卷,晚清,道光帝、禁烟政策,认识类、

2、措施类、评价类,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1829年、1838年),2012全国卷,6,近代,德国、俾斯麦、非常法,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2015全国卷,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原因类、作用(意 义)类,元史等,2015全国卷,晚清,光绪帝、戊戌变法,措施类、评价类,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2014全国卷,宋代,包拯(包青天),原因类,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等,2014全国卷,关键词,设问方式,引文出处,试题来源,7,民国初年,蔡元培、北大校务改革,原因类、评价类,周天度蔡元培传,2016全国丙卷,唐朝,高仙芝、功过,背景类、评述类,白寿彝主编中国

3、通史,2016全国乙卷,清代,郑板桥、艺术风格,特点类、背景类,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2016全国甲卷,关键词,设问方式,引文出处,试题来源,8,(2017全国卷)(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制度,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

4、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

5、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9,47(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

6、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47(15分)(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10,46(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

7、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

8、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46(15分)(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1,从近年来全国卷选修4试题的考点来看,主题内容与教材关联考点有结合的很少,这说明全国卷选

9、修4试题不拘泥于历史教材,基于能力立意的基本命题原则。只要我们掌握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加上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认真思考,就能应对考试。,12,40题涉及的人物评价问题,2017年:2卷雍正 3卷郑成功,13,1、从命题特点看:命题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很少考书上的人物)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人物为主;人物往往是教材上不太重视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人;(如道光、钱玄同、包拯、丘处机)3、从考查目标看:主要有(与课标吻合)“概括”(归纳、指出):特点、背景、内容、异同、措施(提炼整合性)“分析”(说明、解读):原因、理由、作用、影响(客观历史性)“评析”(评

10、价、评述、看法):观点、事迹、目的(主观现实性),选修四题型特点,14,课标解读:1、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2、这些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3、这些历史人物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和现实影响;4、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在史上的作用。,15,掌握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轻松突破选做题,16,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二是我们的价值观问题。三是我们理解的标准问题,或者说理解的尺度。,17,1、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制约我们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的因素大致有:,(1)掌握的史料不充分;,(2)伪史料的干扰;,(3)史料真伪判断能力较低

11、;,(4)某些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和旧观念的支配;,(5)对教材的人物评说观点的学术背景缺乏了解;,(6)我们自身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考不清晰。,18,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1)理解历史人物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学了为什么?),一是构筑正常的民族集体记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二是获得生活的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延续”和“避免”),三是养成“通过思考过有道德的生活”的品质。(现代公民人文素养),19,(2)文明是由人创造的;人是文明的产物。,人是自觉地或者自发地投入、参与或选择历史;自发者居多,自觉者少。,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20,“渐变”是常态,“突变”是

12、变数,“渐变”孕育着“突变”,“突变”则改变着“渐变”的方向和速度。,(3)社会发展是一个渐变和突变相结合的运动过程。,历史中“自觉者”往往成为“突变”过程的发动者和完成者。,把历史的“自觉者”放在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的时间视野中进行理解,认识其在“渐变”和“突变”中的作用。,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21,(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制度规则、文化(社会思想、民族心理)等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历史中的“人”适应和创造两者合力运动的过程。,理解历史人物需要了解和认识他(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不要忽视民族文化心理因素;需要了解历史上评价者所处的时代和身份;需要了解我们自己所处

13、的时代和身份。,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22,理解历史人物不能仅仅关注其活动的结果,还要 了解其活动的过程。在某些时候,我们不能因为 历史人物某项活动的结果符合(或违背)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推动(或滞缓)了历史的正向运动 而忽视了对其达到结果的过程的拷问。,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历史人物所面临的选择机会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了解和认识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历史假设,即推测是否有更合理的历史选择,并以此作为参照系对历史人物进行理解。,23,(5)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积淀出新的有别于以往的文明成果,人类逐渐觉醒的和追求的理想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国家和人与世界的

14、自由有度、和平有序地共存共荣。,“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标准不宜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的标准,或者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标准等等,当然它也不是一个抽象地笼统的标准。它是具体的,以人为中心,在上述四个维度中的追求自由发展的标准。这既是历史的尺度,也是现实的尺度。,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24,(一)、原则,1、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评价(以曾国藩为例),一、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曾国藩三件事:镇压太平天国、领导洋务运动、处理天津教案,镇压太平天国:曾剃头,刽子手领导洋务运动:封建地主卫道士,维护封建统治处理天津教案:妥协投降,汉奸卖国贼,25,冯友兰: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

15、政权更落后,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洋务运动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图强求富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毛泽东: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足为吾人之师资。,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外夷没有茶叶、大黄就活不了,无以为生,可以制其死命。英军陆战不行,容易制伏。,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冲击天朝大国思想。(开创精神),林则徐为什么禁烟?“鄙意

16、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这种反对西方侵略的爱国精神实在是在沉重了!,2、全面、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以林则徐为例),27,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张学良是爱国者还是民族罪人?,28,1934年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说:“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抵赖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得知日

17、军袭击北大营,当即向北平张副司令,以电话报告,并请应付办法。当经奉示,令不抵抗,又接报告,知工业区迫击炮厂、火药厂均被日军袭击。又以电话向张副司令报告,奉谕,仍不抵抗。,郭维城和荣臻的说法哪个更可信?,孤证不立,还有什么材料可以佐证?,29,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唐德刚谈到“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张学良连连表示:“不是,不是的。”(为什么不抵抗?),也许正是张学良对自己错误的判断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耿耿于怀,所以才毅然决然地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的错误判断使

18、得日本轻易占领了东三省!,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接受东北同乡会访谈时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30,4、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分析历史人物对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如哥伦布),5、突显杰出历史人物的个性品质、个人作用和精神品格。,以杰出历史人物精神品格培养我们的人文理想、历史良知、社会担当。,31,华盛顿-伟大人格的深远影响,“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1、不贪恋权力拒绝称帝,自觉放弃军权,谢绝三任总统,

19、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2、民主精神坚持民主,警惕专制3、品格:伟大、诚实、纯洁、高尚,问答题涉及到历史人物时候,答案中一般都要有一点是从历史人物本身的经历思想品格等方面去分析。,32,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资产阶级政治家:a雾月政变夺政权;b.加冕称帝建帝国。C.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军事家:a、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王朝复辟;b、对外战争: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霸权的一面;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C、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进步性。,(二)、具体方法,33,2,分期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

20、时期加以叙述、评价。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辛亥革命前:a、兴中会;b、同盟会;c、“三 民主义”d、黄花岗起义发动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a、建中华民国;b、告各友邦 书c、临时约法d、中国式光荣革命铸造民主政体 辛亥革命后:a、1913“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改组国民党,开国民 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b、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联俄联共,人生辉煌,34,探究人物与时代的关系 正确看待“时势”和“英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例如:,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

21、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表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35,“时势”造“英雄”:拥有杰出才干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探究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英雄”推动“时势”:拥有杰出才干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推动历史发展进程,36,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第

22、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第二,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37,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

23、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了历史评价,是错误的。,38,构建正确的评价体系,1.评价思路:重时势,重民众,2.评价标准: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3.评价原则:定阶段、看阶级、定标准、忌极端、重民众、据活动,39,二、高考真题演练,48(2012全国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上谕档(道光朝)

24、(1823年)(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40,8(1)认识(归纳概括指出类)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措施:严禁走私进口;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不许以银易货;惩罚办吸食者。(2)评价:(评析评

25、价类)鸦片流入中国,危害巨大。(当时的背景)坚决禁烟,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具有正义性。(事论结合,论从史出)鸦片战争爆发后,措施摇摆不定,具有妥协性。(全面辩证),第一问较易,能力要求较低。多为归纳概括类。第二问较难。能力要求较高。多为分析评析类。,4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42,三、课后巩固。,7(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

26、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孔子、孟子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即“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43,48(1)背景: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

27、到冲击。(2)作用:维护传统儒家文化:排斥佛学,提出“道统”论,弘扬了儒学。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44,48(2014全国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45,【答案】(1)措施: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法令和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8分)(2)评价: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取得一定成效。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最终失败。(7分),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