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618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荒漠化课件.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荒漠化,目录,什么是土壤荒漠化土壤荒漠化的类型土壤荒漠化的危害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现状土地荒漠化的生态修复措施,什么是土壤荒漠化,荒漠化的概念“两区、两因、三退、三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荒漠化土地,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土壤荒漠化的类型,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

2、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红漠化,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土壤荒漠化的危害,1.区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存

3、发展,加重了地区贫困程度,集中出现大批生态难民。2.丧失大面积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人民的生存空间被无形缩小,我国每年因荒漠化损失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3.严重威胁村镇格局和国家基础设施以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工农业生产受到持续影响,每年直接造成地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现状,我国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较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km2全国约50%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影响,包括18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春季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就是有力的例证。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

4、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的生态修复措施,生物固沙,生物固沙又称植物固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生物固沙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常见的固沙植物:,工程固沙,工程固沙就是采用人工机械沙障固定流沙;目前多采用沙障、生态垫、植物活沙障等固沙技术进行生态修复,达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目的。,草方格沙障,传统

5、工程固沙: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是一种使地表粗糙度增加,削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生态垫,生态垫由马来西亚进口,是一种环保材料。用棕榈油生产的主要副产品-棕榈果实的空壳制成的棕褐色网状草甸,疏松多孔,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和有利于生物降解,促进植被恢复。主要用于恶劣生态环境下的生态修复。,活沙障,活沙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固沙方法,即采用易生根的柽柳、耐早的篙类、沙枣树等枝条等作为沙障材料。结果表明,4m 4m的网状活沙障,治沙效果好于同间距的带状沙障,且沙障内生物多样性高

6、,起到良好的生态恢复的效果。近些年采用活沙障进行生态修复的较为广泛,且生态恢复的效果较为显著。,化学固沙,化学固沙是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地表面,水分迅速渗入到沙层以下,而那些化学胶结物质则滞留于一定厚度(1-5mm)的沙层间隙中,将单粒的沙子胶结成一层保护壳,以此来隔开气流与松散沙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防止风蚀的作用。,生物结皮技术,这是一种新兴的固沙技术。生物结皮就是利用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孢子植物类群经人工辅助条件,通过接种措施得以发展和壮大,从而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较之我国当前采用的防风治沙措施,投入大幅减少,且有更强生态适应性,一般不需要附加灌溉条件。这一技术正适用于河西这一干旱半干旱区。,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