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15216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2:对外友好往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本单元学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是繁荣与开放的具体体现。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玄奘西游取经的事例,不仅说明了玄奘为佛学真谛不辞辛劳的求学精神,而且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本课这两个重点都紧紧围绕着唐朝中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展开,充分说明了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和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掌握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

2、奘去天竺等史实。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2、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处理办法: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推理出三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策开放。【课前准备】教师的准备:将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资料。学生的准备: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先在屏幕上显示职贡图,教师指出: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朝的民族关系,今天我们将

4、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关系。二、进行新课(一)新课:1、在导入的基础上指出:唐朝时中外互赠礼品是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2、学生齐读第28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3、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秣,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二)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唐朝时与日本的交往。唐朝时与日本交往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探究问题:1、从什么时候开始日

5、本有使者到中国来?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5、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6、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教师活动:展示鉴真坐像:1、针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或教师介绍);2、师引导学生读32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三)过渡:隋唐时期,不仅中国与日本交往密切,而且中国与朝鲜半岛

6、上的国家友好密切,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唐与新罗的关系”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四)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28页导入框图片,启发思考:坐在这头装饰华丽的大象上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此隆重礼遇?(激发学生兴趣)叫一学生朗读导入框文字,学生明白了这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天竺阐释佛经,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指出天竺位于现在的印度半岛)教师活动:设置问题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7、?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略)教师活动:设置问题学生合作完成课本32页“动脑筋”题:“你知道秦王是谁吗?”(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回答:唐太宗李世民)教师活动:出示玄奘人物画像:介绍这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电视剧非常喜爱,想一想剧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三、小结: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

8、习了唐与日本、新罗和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作业设计】课堂作业:A层、本课后基础知识训练;B层、综合探究题。【教学设计反思】唐朝国力强

9、盛,海陆交通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促进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以开阔的胸襟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如阿拉伯的医药学、天竺的熬糖法、西域的音乐和舞蹈等,为我所用,不断创新。请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谈谈我国当前应如何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板书设计】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隋)使鉴真东渡r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旦J经济:与唐经济贸易本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建筑、雕塑、医学等)使节、留学生、商人政治:仿唐制(如科举);新.罗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传播唐朝文化;学习佛教精髓;大唐西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