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603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儿歌,第一节 儿歌概说,一、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指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体诗歌,又称为“歌谣”。它是幼儿文学最重要、最成熟的文体。所谓“歌谣”,是民歌、民谣、童谣的总称。是劳动人民口头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童谣是儿童的重要的“玩具”和“游戏”。古代:合乐为歌-有音乐、乐器伴奏的是“歌”。徒歌为谣-没有音乐、乐器伴奏的是“谣”童谣:专指在儿童口头广为流传的、没有音乐伴奏的短小有韵的歌谣。,儿歌来源于民间文学,是在童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在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一人一马一杆枪,二人马上磨刀枪,三气周瑜芦花荡,四郎探母回家乡,五松打虎井阳冈,六文龙双枪是虎将,七仙女下凡嫁中

2、郎,八仙过海李成良,九九归一唐三藏,十面埋伏楚霸王。,在这首童谣中讲述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极具好奇心的孩子们对这些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充满了兴趣。同时,这首童谣每句句尾押“ang”韵,念来响亮明朗,因此成为孩子们在娱乐中广为传诵的歌谣。周瑜 霸王 四郎探母之铁镜公主/唐僧,就我们最熟悉的摇篮曲童谣摇啊摇而言,它就已具有了多个版本,而它产生时的最初的功能、作用在流传中也发生了改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两块糕/又有团子又有糕。,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糕一包,我是外婆的好宝宝,新衣服,新书包,欢欢喜喜上学校。,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

3、歌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献中还有“童子歌”、“儿童谣”“小儿童谣”“婴儿歌”“孺子歌”等称谓。古代:被当做“诗妖”。掺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迷信色彩。明代:社会对儿歌的认识有了变化,出现由吕坤个人收集的我国第一部儿歌专辑演小儿语。说明对儿歌的创作和研究有较大的突破。清代:提出了儿歌是“天籁”的观点,对儿歌的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天真、活泼、自然。出现天籁集、北京儿歌等,还被介绍到欧美。,二、儿歌的发展概况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儿歌”作为专业术语固定下来,儿歌的研究不止于收集,开始了专门的创作。如卖布谣(刘大白)新中国:50年代

4、被誉为黄金时期而记载在儿童文学史上。有一批儿歌作家:鲁兵、圣野等。80年代开始,儿歌更有新发展。,一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弟弟破裤,没布补裤。嫂嫂织布,哥哥卖布。是谁买布,前村财主与地主。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二布机轧轧,雄鸡哑哑。布长夜短,心如乱麻。四更落机,五更赶路。空肚出门,土城卖布。上城卖布,城门难过。放过洋货,捺住土货。没钱完损,夺布充公。夺布犹可,押人太凶1“绕我饶我!”“扣留所里坐坐!”,卖布谣,返回,三、儿歌的功能(一)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荡秋千小朋友们真勇敢,一上一下荡秋千。你像鸟儿飞上天,我像鱼

5、儿往下钻。,画妈妈小铅笔,手中拿,今天我来画妈妈。画双眼睛小秘密,花个嘴巴笑哈哈。明天要去幼儿园,要是想妈妈,我就看看这张画。(寒枫)(二)陶冶幼儿的性情:美好情感、行为习惯、审美情趣、健康态度。,(三)开启幼儿的心智:认识自然、社会、自己。小蝌蚪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袋鼠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噢!噢!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吴钺),水仙花水仙娃娃,接到我家,爱喝清水,不吃泥巴。(圣野),(四)培养幼儿的语言:发音、词汇、句子、描述能力。刷牙牙刷能刷牙,刷牙用牙刷。华华有牙刷不刷牙,花花用牙刷会刷牙。

6、华华和花花,谁是好娃娃。(钱德慈),第二节 儿歌的特点,一、语言浅显,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指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穿衣歌(i韵)花花衣,真美丽,宝宝自己学穿衣。小手伸进衣袖里,再把领子理一理。扣子扣进小扣眼,一个一个对整齐。再把衣襟拉一拉,对着镜子笑眯眯。还可通过词语、词句的回环重复及直接模拟声响来达成音韵和谐。,节奏:通过句式的修整、变化,句子字数的变化来形成音乐感。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来形成一定数量的节拍,使诵读时有自然的停顿,即为儿歌的节奏。,二、形式活泼,歌戏结合,富有情趣游戏和歌谣的

7、结合是儿歌一个鲜明特点,三、内容浅显,篇幅短小,主题单一 吃饭不挑剔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王兰英),光头光头光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光头。又油又黑,又光又亮,雨水不沾,天下敢走。,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及传统艺术形式,一、儿歌的分类1、从儿歌的来源看,可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2、从儿歌的内容看,可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知识儿歌向幼儿介绍浅显易懂的知识。生活儿歌取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着重表现他们生活的状态及生活情趣。,3、从儿歌的行数格式看,有“绝句型”(四句)和行数自由的儿歌。4、从儿歌每行的字数的句式看,可分为整齐的三言、

8、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不整齐的杂言,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一)摇篮曲黄庆云摇篮曲(二)问答歌:引导幼儿认识事物的特征,培养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选读8、47、48、49角一头牛,两只角,两头牛,四只角,三头牛,几只角?别急,别急,请看好 要是牛犊没长角。一张桌,四个角,两张桌,八个角,三张桌,几个角?别急,别急,请数好要是圆桌没有角。(盖尚铎),问答歌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又回。谁会跑,马会跑,马儿怎样跑?四脚离地身不摇。,(三)连锁调也称连珠体儿歌、衔尾式儿歌。它用顶真的修辞方法来结构征收儿歌,将上一句末尾的字或词作为下一局的起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当代还有“隔行相衔接

9、”的方式。(四)颠倒歌:通过颠倒常态违背常理逗引发笑,从而加强对正常事理的认识,增强判断能力。,(五)数数歌数数歌是培养幼儿对数的初步认识的儿歌。,(六)绕口令它有意似的把一些发音相近、容易读混淆的字词组成诙谐风趣的儿歌,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诵读出来,如中班练习sh、z音的儿歌。柿 子柿子红、柿子黄,柿子,柿子甜似糖。红柿子,树上长,摘下柿子大家尝。,(七)时序歌又称时令歌,(八)谜语歌:儿歌本身是谜面。坐也蹲着 行也蹲着卧也蹲着 抓虫是能手雨来爱唱歌爬也躺着 停也躺着睡也躺着 无脚能走路弯弯象小河 两种小动物猜猜是什么,谜底:雪 青蛙 蛇,(九)字头(尾)歌:每一句都用同一个字结尾。子字歌河边

10、一个小房子,屋外是个小院子,门口坐了个小小子,嘴里吃着小松子,看着天空数鸽子。姐姐瞧他脑瓜子,怎么像个小傻子,小子气得踢凳子,“妈妈让我数鸽子”,我是一个好孩子,河马河马河马,好说大话:“我的嘴巴,又方又大,狮子老虎,一口吞下,鳄鱼乌龟,不够磨牙”吹到最后,不会说话。你猜为啥,鳄鱼来了,河马吓得,张大嘴巴。,小蚱蜢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运用动作性极强的词语,把带有孩子式自得的小蚱蜢形象突出出来。,气球红蝌蚪,绿蝌蚪,飞上天,游呀游。原来都是大气球。儿歌插上想象的翅膀,充满生活的情趣。,小闹钟闹钟里面,有个娃娃,他在跑

11、步,从不停下。闹钟里面,有个娃娃,他在说话,滴答滴答。从幼儿的视角理解解读事物,运用拟人的手法,充满者童真童趣。,小豆芽小豆芽,歪歪嘴,胖嘟嘟儿没长腿。没长腿,咋走路,蹲在水里打呼噜。睡一觉,醒来了,伸出小脚踩高跷。,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秋风吹秋风吹,白云飘,飘过山,飘过桥,飘上柳树梢,挂住不动了。我叫奶奶取下来,做件暖和的大棉被。做早操早上空气真叫好,大家一起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饭前要洗手小脸盆,水清清,小

12、朋友,笑盈盈,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吃饭前,先洗手,讲卫生,不得病.小手绢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搬鸡蛋小老鼠,搬鸡蛋,鸡蛋太大怎么办,一只老鼠地上躺,一只老鼠拉尾巴,拉呀拉呀拉回家.大骆驼骆驼骆驼志气大,风吹日晒都不怕,走沙漠,运盐巴,再苦再累不讲话.,小花猫自己吃饭小花猫,吃饭了,扶好碗,拿好勺,吃青菜,吃鱼虾,吃得香,吃得饱。洗手饭前洗洗手,脏物不进口,宝宝讲卫生,健康乐悠悠。,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宝宝看书小图书,真好看。慢慢瞧,仔细翻。小朋友们真喜欢。,袋鼠有个妈妈真奇怪,身上带个大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面放个大乖乖。大一岁新年到,新年到,小朋友们拍手笑。你长大,我长大,大家长大一岁了。,花皮球花皮球,你真好,拍一拍,跳一跳,不拍了,不跳了,躲在墙角,睡觉了,课外作业:,1、收集课外读物中优秀的儿歌作品,再班中交流。挑选较好的一首,尝试设计肢体语言,在班上进行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