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215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8.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课件.ppt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例分享眼部转移肿瘤例,第一印象,出血?,肿瘤?,炎症?,一、病史资料,患者毛某某,男,75岁,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1月,加重1周”于2015年7月17日入院;患者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伴眼胀、同侧头痛,无畏光、流泪,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当时未就诊。症状逐渐加重,1周前感视力下降明显下降且疼痛加剧,在外院诊断“玻璃体出血”,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一、病史资料,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抽烟50年,1-2包/天,不饮酒。专科检查:Vod:手动/眼前,Vos:0、3,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稍浅,瞳孔

2、约4*5mm大小,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混浊,半脱位,眼底窥不清,左眼晶体轻度混浊,余未见异常。IOP:右眼39mmHg,左眼16mmHg。,一、病史资料,辅助检查,门诊眼部B超,一、病史资料,辅助检查,外院头颅CT:在1个层面内可见玻璃体腔异常密度影。,一、病史资料,初步诊断:右眼玻璃出血 右眼继发性青光眼 右眼眼内炎?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右眼视网膜脱离?,一、病史资料,检查:三大常规、生化等化验;胸片、心电图(几天前外院已查,拒检),二、诊疗经过,入院治疗:止血;降眼压;营养神经等辅助治疗。,二、诊疗经过,病情变化:7月19日患者诉右眼胀痛加剧,查房发现右眼视力光感,结膜充血,角膜稍水肿,前

3、房较前变浅,瞳孔散大约5*6mm大小,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偏向颞侧,眼底窥不清,右眼压27mmHg。,二、诊疗经过,化验结果:血常规:白细胞:11、21*109/L 中性78、2%、淋巴17、8%血小板:361*109/L 生 化:血糖:7、04mmol/L C反应蛋白:6、48mg/dl,二、诊疗经过,诊疗方案调整:止血;降眼压;抗炎;激素;复查B超;眼眶CT检查。,二、诊疗经过,7月19日B超,二、诊疗经过,眼眶CT,二、诊疗经过,眼眶CT,二、诊疗经过,眼眶CT,二、诊疗经过,眼眶CT报告,二、诊疗经过,增加检查 头颅MRI;肿瘤标志物;,二、诊疗经过,头颅MRI水平位,二、诊疗经过,头

4、颅MRI冠状位,二、诊疗经过,头颅MRI矢状位,二、诊疗经过,头颅MRI,二、诊疗经过,肿瘤标志物,二、诊疗经过,追踪原发灶 腹部B超 胸腹CT(平扫+增强),二、诊疗经过,腹部B超,二、诊疗经过,胸部CT,二、诊疗经过,腹部CT,二、诊疗经过,治疗情况 7月24日完成全部检查;一边检查,一边治疗,请脑外科会诊;消炎、激素治疗早期症状好转,3天后眼痛持续加重,口服布洛芬略微缓解;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角膜稍水肿,前房更浅,晶体进一步向颞侧偏移,瞳孔6*7mm大小,鼻侧可见脉络膜向玻璃体腔膨隆,眼压26mmHg。,二、诊疗经过,前节照片,二、诊疗经过,治疗情况 7月25日,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

5、动出院。,二、诊疗经过,随访 8月10日电话随访,出院后回家,未进一步治疗,现身体虚弱,眼部及头部疼痛剧烈,靠止痛药镇痛。,三、讨论,原发病灶,肺癌?,肝癌?,脾脏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三、讨论,脉络膜转移瘤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 病史:全身肿瘤 超声:脉络膜黑色素瘤有“蕈状”实性病变,病变内回声欠均匀,可见“挖空”现象及脉络膜凹陷征等特征性表现;CT:能够发现肿瘤,无鉴别价值;MRI:脉络膜黑色素瘤MRI图像呈现特征性的T1 W1 高信号、T2 W1低信号。,三、讨论,脉络膜转移瘤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 眼底血管造影:ICG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特别有价值,尤其在鉴别诊断方面。脉络膜黑色素

6、瘤的典型特征为异常血管显影和肿瘤边缘晚期染料的渗漏,而这些都是良性肿瘤所不具备的。此外,ICGA能够比FFA更清楚地显示含色素性肿瘤的轮廓。ICGA能够实现细小的脉络膜肿瘤1、针吸活检,易引起扩散,尽量幸免。,1陈伟,杨文利、眼科常用影像诊断法对眼部肿瘤的综合诊断作用、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3,(3)1:1-4,三、讨论,脉络膜转移瘤特点:脉络膜转移瘤好发于40-70岁患者,占眼内转移癌的81%,原发癌主要为乳腺癌、肺癌,其次为消化道癌;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右眼发病率34%,左眼36,%,双眼30%2。,2、张承芬,眼底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623-629,三、讨论,脉络膜转移瘤的治疗:依照患者的症状,转移癌的位置、大小以及原发癌的部位等决定观察或者放疗或者摘除眼球等。在转移癌未确诊前不能轻易使用激素,容易破坏色素上皮及玻璃膜屏障功能,使癌细胞蔓延生长,病情急剧恶化。,2、张承芬,眼底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623-629,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