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402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诗群文阅读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前热身,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课前热身,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课前热身,4,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也只有分别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5,一样送别,几多离情-送别组诗群文阅读,6,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大意,多种形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比较阅读,体会送别方式虽多样,但都包含了诚挚的友情。.,7,赠汪伦(唐)李白李

2、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温故知新,8,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9,芙蓉楼送辛渐送别诗山中送别送朱大入秦,10,合作学习,1.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友人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

3、样的情感?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的?在诗中圈画出来。2.四人小组每人选择一首送别诗进行重点学习,并完善阅读表。,温馨提示:我交流的是,读出古诗,是xx送xx的,送别方式是XX,诗人抓住了xx xx xx等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11,1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3,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4,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

4、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尽官桥杨柳枝,春风依旧绿丝丝。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16,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7,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18,19,1.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第二天早晨王昌龄在江边送别辛渐,临别叮咛之辞,道出了自己的一片纯洁之心:洛阳亲友

5、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却道是: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3.当夕阳已是一片惨红,诗人王维的影子被夕阳的余辉拉得很长很长,他极目四方,只是空山不见人,而送别的人话语却分明还在天空回荡,他多想问问友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朱大就要离开,身为好友没有更多的话语,解下随身的千金宝剑,表达一片真心: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20,小练笔:,引用古诗名句,书写离别之情。,21,李 白: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送灵澈上人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骆宾王:易水送别柳 永:雨霖铃,推荐阅读,22,将自己点燃的火把双手奉上去点燃别人(的火把),把火种传播开去,的行动(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