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543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七生物与环境,新沂市第一中学 梁伟,第二讲生态系统,新沂市第一中学 梁伟,考查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A级),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C级),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级),4,1,2,3,高考体验,1.(2011.江苏.T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

2、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B,高考体验,2.(2012.江苏.T24)(多选)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ACD,高考体验,3.(2013.江苏.T26)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

3、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养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 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减少实验误差,浮游动物,高考体验,(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 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

4、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鸟 土壤质地 光照 水体肥力 稻田杂草,竞争,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高考揭秘,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的成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全球性生态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点上。2从考查角度上看,结合食物链、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综合命题考查;结合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进行命题考查。3从命题趋势上看,高考仍然趋向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生态农业、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应用方面进行命题。,要点突破 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一,典例训练,例1.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

5、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A,知识回顾 查漏补缺,1,生态系统结构,营养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判断:1.细菌都是分解者()2.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3.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4.动物都是消费者()5.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6.温度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x,x,x,x,x,巩固提升,1.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

6、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B,要点突破 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一,要点二,生态系统的功能,典例训练,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要点2.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内涵包括能量的、。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传递的渠道:。能量散失的形式:。,输入,传递(包括转化),散失,生产者,食物链(网),热能,知识回顾 查漏补缺,同化,呼吸

7、,热能,生长 发育 繁殖,能量去向分析,利用“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难点,若W1表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在一定时间内,W1能量去向有。即W1=。其中D1表示,B1表示。从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由此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1、B1、C1、D1,A1B1 C1D1,流向下一营养级,现存在生物体内,D1W1,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典例训练,例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

8、可以来自细胞呼吸,A,要点2.生态系统的功能,2.物质循环(1)物质是指:。(2)碳循环图解,该图示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分解者是。表示大气中的CO2图中的食物链为。,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主要渠道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E,F、D、B,C,A,EFDB,CO2,含碳有机物,食物链(网),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少量是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巩固提升,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

9、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储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巩固提升,3.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要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3.信息传递知识回顾 查漏补缺(1)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

10、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3)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4)信息传递的种类:。(5)信息传递的特点:双向性,要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典例训练例4.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D,要点突破 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一,要点二,生态系

11、统的功能,要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典例训练,例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D,综合能力提升,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能力较差,其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

12、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自我调节,抵抗力,分解者,(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KJ和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锐减或丧失。,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捕食,900,偏高,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