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92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掌握:形态、培养、生化反应熟悉:致病性,3,肠杆菌属(Enterobacter),4,分类:14个种,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阴沟肠杆菌(E.cloacae)杰高维肠杆菌(E.gergoviac)阪崎肠杆菌(E.sakazakii)泰洛肠杆菌(E.taylorac)生癌肠杆菌(E.cancerogenus)中间肠杆菌(E.intermedius)阿氏肠杆菌(E.asburiac)溶解肠杆菌(E.dissolvens)霍氏肠杆菌(E.hormaechei)神户肠杆菌(E.kobei)帕瑞勒肠杆菌(E.pyrinus)超压肠杆菌(E.nimipressualis

2、),聚团肠杆菌(成团泛菌),河生肠杆菌(E.aminigenus),5,肠杆菌属是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之一 条件致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以及败血症等。在临床检出率最高的是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临床意义,某地临床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黏质沙雷菌,临床意义,阪崎肠杆菌易致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坏死性肠炎等婴幼儿感染后病死率高达50%婴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检出该菌,7,8,基本特性,形态:G-b,粗短杆菌特殊结构:有周身鞭毛 无芽胞 少数有荚膜,阴沟肠杆菌形态,形态结构,9,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平板上形成大而湿润的黏液性菌落。Mac:乳糖发酵菌落(红

3、色)血平板上不溶血。,阴沟肠杆菌,基本特性,培养特性,10,阴沟肠杆菌血平板菌落,11,苯丙氨酸脱氨酶 葡萄糖酸盐+,基本特性,生化特性,I,M,Vi,C,IMVC:-+(大多数)KIA:AA+-或AA-,12,标 本(痰、尿、血液等)直接涂片: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涂片 鉴别培养基 肉汤 染色(BA、MAC)镜检 可疑菌落 先定科 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生化、补充试验),实验室检查,检验程序,13,肠杆菌属种见鉴定表,14,与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主要生化区别 IMViC试验 大肠埃希菌为+-肠杆菌属和肺克为-+动力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为阴性 肠杆菌属多数为阳性,阪崎肠杆菌:GB 478

4、9.4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阪崎肠杆菌,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结肠炎和菌血症(类肠毒素物质、LPS)婴儿配方奶粉是主要感染渠道不耐高温,耐干燥、渗透压,15,16,血平板形成黄色菌落,菌落形态有2种:典型的光滑型菌落,极易被接种环移动;干燥或粘液样菌落,周边呈放射状,不易被接种环移动,似橡胶状有弹性。,培养特点,17,18,19,-甲基-D葡萄糖苷酶(+),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DFI(1000ml),蛋白胨 11g牛肉膏粉 5g氯化钠 5g柠檬酸铁铵 1g硫代硫酸钠 1g胆盐 1.5g5-溴-4-氯-3-吲哚-D 葡萄糖苷 0.1g琼脂 15g最终pH 7.30.2,20,提

5、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维持渗透压,测硫化氢,抑制G+菌,底物,黄绿色菌落,21,22,DFI培养基:大肠埃希菌无色菌落,金葡菌一般不生长。,大肠埃希菌,阪崎肠杆菌,通过生化反应鉴定到种,24,肠杆菌科细菌常产生AmpC酶,尤以阴沟肠杆菌最为突出。产AmpC酶细菌的治疗,首选4代头孢(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25,AmpC酶的特征,AmpC酶是在革兰阴性菌中发现的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水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的型内酰胺酶。产AmpC酶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耐药,对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敏感,且不被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等所抑制,但其酶活性可被氯唑西林和硼酸抑制。,26,AmpC

6、酶的检测方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是检测AmpC酶的经典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以硼酸化合物为抑制剂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AmpC Disk、头孢西丁琼脂基础法等。,27,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28,ESBLs与AmpC酶的比较,沙雷菌属Serratia,sreii,自然环境中(水、空气、土壤等)常见的细菌。临床最常见的是黏质沙雷菌(S.marcescens),分布:,临床意义,黏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和深红沙雷菌都是已证实的条件致病菌,其中黏质沙雷菌是医院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该菌属细菌在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时,可以被诱导产生持续高

7、产的AmpC酶,表现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引起重视。,与阴沟肠杆菌类似,革兰阴性小杆菌。周身鞭毛,有动力。无芽胞,多无荚膜。,生物学特性,1.形态结构,黏质沙雷菌是细菌中最小的,可用于检查除菌滤器的效果,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上形成不透明,白色、红色或粉红色菌落。产生色素有两种:灵菌红素(非水溶)和吡羧酸(水溶)。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均匀混浊,产生色素的菌株使菌悬液变红。,2.培养特性,粘质沙雷菌菌落,深红沙雷菌菌落,34,沙雷菌在液体培养基,35,沙雷的红,同一沙雷菌不同温度下培养产生的红色素有差异,同一沙雷菌在同一块平板上产生的色素有差异,36,沙雷的红,污红了母乳黄斑了树叶染红

8、了秋虫,37,假咯血红色尿布综合征,沙雷的红,沙雷菌可在某些免疫力低下患者中引起的肺炎,此时,其痰液可呈红色,易误认为咯血,称之为“假咯血综合征”,38,粘质沙雷菌(Serratiamarcescens)L.part.adj.marcescens,becoming weak,fading away.词源和翻译:marcescens,拉丁语分词形容词,英文词义为“becoming weak,fading away”,中文含义为“变弱的,逐渐消失的(意指人工培养过程中,该菌的红色色素易变弱和逐渐消失)”,沙雷的红,39,沙雷菌可抑制霉菌生长,IMVC:-/+脂酶、明胶酶、DNA酶:阳性,3.生化反

9、应特性,沙雷菌属种间鉴别,微生物学检验,1.检验程序,(痰、尿液、血液等),全面生化反应鉴定,直接涂片菌株的培养与分离 增菌肉汤、血平板、麦康凯。鉴定:,2.检验方法,观察菌落(色素)涂片革兰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葡萄糖F(定科试验)葡萄糖酸盐、苯丙氨酸脱氨酶(定群)属间、种间鉴定。,微生物学检验,种属鉴定,可产生脂酶、明胶酶和DNA酶能发酵甘露醇、甘露糖、海藻糖、麦芽糖等苯丙氨酸脱氨酶、硫化氢均为阴性气味与色素,肠杆菌科细菌复习,肠杆菌科细菌在形态结构、培养特征和生化反应的共性是什么?,形态结构共性:革兰阴性杆菌、多有鞭毛和菌毛、无芽孢,培养特征共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

10、共性: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硝酸盐还原阳性、触酶阳性,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中无鞭毛的有哪些?,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35无动力,25有),临床引起腹泻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哪些?,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埃希菌属部分菌,与医院感染有关、条件致病的肠杆菌科细菌有哪些?,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的哪种特性已被用于制作肠道选择性培养基?,耐胆盐,肠道弱选择性培养基主要有哪些?,Mac、EMB、中国蓝,肠道强选择性培养基主要有哪些?,SS,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中底物主要是什么?,乳糖,Mac和SS培养基中指示剂是什么?,中性

11、红,肠杆菌科细菌表面抗原有何特点?,表面抗原存在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反应,加热处理能消除这种作用。,临床常见的不分解乳糖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属、变形杆菌属,临床常见的分解乳糖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除外黏质沙雷菌),脲酶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埃希菌属中引起腹泻的主要有?,ETEC、EHEC、EIEC、EPEC、EAEC,O157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生化特点?,ETEC(STEC)、不发酵山梨醇,大肠埃希菌的KIA、IMViC结果?,KIA:AA+-,IMV

12、iC:+-,硫化氢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是?,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描述大肠埃希菌在Mac 和 SS上的菌落特点,红色菌落,如何从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福氏志贺菌?,1.粪便标本接种于Mac和SS,35培养18-24h,或先接种GN肉汤培养后转种Mac和SS,2.挑Mac和SS上无色或淡黄色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同时挑取黄色菌落转种KIA,35培养过夜。,3.该菌在 KIA上结果为:KA-,挑取KIA上细菌转种进行肠杆菌科细菌全面生化鉴定,35培养18-24h 后可获得初步鉴定结果。,4.挑取KIA上细菌用志贺菌AD群多价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实验,如果发生凝集,怀疑是志贺菌属细菌感染,5.再分别用志贺菌A群、B群、C群和D群单价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实验,若与B群血清凝集,怀疑是福氏志贺菌感染,再进一步用因子血清将其鉴定到血清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