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060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9.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ppt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人类的进步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导入新课,火灾,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认识燃烧的概念以及燃烧的条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重点)2.认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重点),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导入新课,回忆一下白磷燃烧有什么现象呢?,讲授新课,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信息:白磷在较低温度下(40)即可燃烧,红磷在较高温度下(200以上)才能燃烧。根据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一:在500m

2、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实验二:撤去铜片,用导管对准实验一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讲授新课,实验一,实验二,讲授新课,实验一:薄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实验二:水中白磷燃烧起来。,讲授新课,实验一,实验二,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 么条件?,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讲授新课,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燃烧需要氧气,讲授新课,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且必须和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注意:(1)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某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3)燃烧的定义是一种狭隘的概念,并不是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讲授新课,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4、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氧气的含量,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讲授新课,讲授新课,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2.液化气罐着火了,怎么办?,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讲授新课,蜡烛熄灭,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空气)隔离,蜡烛熄灭。,蜡烛燃烧情况不变,蜡烛熄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与空气隔离,蜡烛熄灭,讲授新课,蜡烛始终与氧气接触,继续燃烧,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

5、点。,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讲授新课,缺一不可,满足其一,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课堂小结,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实验:灭火器原理,讲授新课,几种常见的灭火器,讲授新课,Na2CO3+2HCl=2NaCl+CO2+H2O,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

6、是_。(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使火烧得更旺。,随堂训练,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移走可燃物,充足的氧气,A,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随堂训练,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随堂训练,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A.硫、碳在氧气

7、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随堂训练,D,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导入新课,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2.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爆炸现象。,讲授新课,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

8、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讲授新课,注意: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锅炉爆炸等没有新物质生产的爆炸属物理性爆炸;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面粉,粉尘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属化学性爆炸。,实验目的,探究粉尘爆炸,实验操作,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金属罐,观察现象。,讲授新课,实验现象,听到“砰”的一声响,面粉发生爆炸,金属罐的塑料盖被高高掀起。,实验分析,干燥的面粉与空气混合后,被燃烧

9、的蜡烛点燃,发生急剧燃烧,因为在一密闭的有限空间的容器内燃烧,所以发生爆炸。,实验结论,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讲授新课,易燃物与易爆物,讲授新课,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蒸汽、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易燃物是指那些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钠等物质。,课堂小结,常见易燃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10、。,随处可见的安全防范标志,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讲授新课,火灾自救小常识,(1)如果火势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势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5)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流动,上层空气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低姿前进。,A,1.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随堂训练,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

11、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C,随堂训练,3.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B,随堂训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现在很多地方的村民家用沼气代替了柴草做饭,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你知道沼气的成分是什么吗?沼气是怎么产生的吗?,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知道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能量变化。(重点)2.知

12、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讲授新课,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感觉发烫,讲授新课,CaO+H2O Ca(OH)2,水,生石灰,化学反应一般都会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要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CaO+H2OCa(OH)2,Mg+2HCl=MgCl2+H2,放出热量,放

13、出热量,吸收热量,CO+CuO=Cu+CO2,吸收热量,讲授新课,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2.人们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和发射火箭等。,讲授新课,3.利用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讲授新课,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天然气,石油,煤,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的形成,讲授新课,石油也

14、是混合物,主要含C、H元素;分馏产物的燃烧产物为CO2等。,(1)主要的组成元素及燃烧产物,讲授新课,1.煤和石油,煤是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还含有H元素和少量N、S、O等元素;燃烧产物为CO2、NO2、SO2等。,煤炭,原油,讲授新课,焦炭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油重要的化工原料,煤气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2)煤的综合利用,讲授新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3)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2.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成分是甲烷(CH4)。,(1)甲烷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

15、、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比空气轻,讲授新课,池沼里含有沼气,(2)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点燃前需验纯度),如何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1)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2)迅速把少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讲授新课,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讲授新课,点燃,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讲授新课,化石燃料形成的时间非常长,储量有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我国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在不久的将来

16、,我们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讲授新课,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使用燃料时,若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易产生黑烟、CO等物质,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污染空气,所以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讲授新课,海底“可燃冰”科学家在300500米海洋深处发现一种冰霜样的物质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CH48H2O)其外观像冰。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17、,可燃冰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讲授新课,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2.燃料充分燃烧考虑的因素:(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要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课堂小结,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呢?,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化石燃料的形成2.煤:主要含有碳元素3.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俗名沼气)。CH4+2O2 CO2+2H2O,课堂小结,煤气的成分是什么呢?,1.下列在实验室或在家庭中获得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微波炉 燃气热水器 电炉 酒精灯 太阳能A B C D,C,随堂训练,2.下列关于煤的说法不正

18、确的是()A.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最终将被耗尽B.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物质C.煤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煤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C,随堂训练,3.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A,随堂训练,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中都会放出放热现象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随堂训练,5.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是不可

19、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化石燃料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固体D.化石燃料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随堂训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导入新课,人类一直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突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天不再是那么湛蓝,水不再绿,空气不再清新。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认识使用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讲授新课,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 二氧化硫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 成浮尘。,2.酸雨,(1)形成:煤燃烧时生成NO2和SO2等污染物,这些污 染物反应后溶于雨水,形成酸雨。,(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破坏土壤、植被、森林;腐蚀金属及建筑物。,讲授新课,酸雨破坏,枝枯叶败,1908年 1969年,雕像受酸雨腐蚀,六十年沧桑变化,讲授新课,(3)防治措施:,减少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向空气中排放;用天然气代替煤;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讲授新课,3.汽车燃料的

21、燃烧,讲授新课,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或柴油。,燃烧产生的尾气是: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讲授新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讲授新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乙醇(酒精,C2H5OH),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低,能与水混溶,有可燃性。,(5)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讲授新课,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的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讲授新课,讲

22、授新课,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1.氢气,(2)优点: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毒、极易燃、燃烧放热多;燃烧产物是水,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不污染环境。,(3)缺点:制取成本高;贮存、运输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推广使用。,讲授新课,实验室是怎么制氢气的呢?,1.氢气,(4)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讲授新课,2.其他新能源,讲授新课,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用到了新能源?,讲授新课,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讲授新课,法国潮汐能电站,新疆风力发电站,燃料的燃烧,造成空气

23、污染的原因,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对空气的影响,杂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产生烟尘,改善燃料的结构、选择清洁型的能源、开发新能源,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1、化石燃料燃烧可能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 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在化石燃料中,天 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1.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D,

24、随堂训练,A,2.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10)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随堂训练,3.下列措施: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使用无铅汽油;改用压缩天然气。其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A.B.C.D.,C,随堂训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

25、的物质燃烧,有的物质不燃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讲授新课,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探究一,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讲授新课,实验分析,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

26、燃烧,探究二,(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讲授新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才能燃烧,讲授新课,实验分析,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所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薄铜片上的滤纸先发生燃烧,(2)最终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探究三,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

27、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熄灭。,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讲授新课,实验分析,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烧杯内氧气浓度越来越小,火焰逐渐变小,移开烧杯,氧气浓度增大,火焰恢复;烧杯不移开,氧气消耗完毕,燃烧停止。,1.上述探究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 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时,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上的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

28、燃烧;当蘸有水的棉花球上的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而使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讲授新课,2.如果将探究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讲授新课,1.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课堂小结,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C,随堂训练,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 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C,随堂训练,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 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D,随堂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