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7274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67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教学ppt课件(新版)浙教版.ppt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课件,科学 八年级上册 浙教版,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 物质的溶解,老爸,我要喝最甜的糖水,还要加,一直加,儿子,现在最甜了,再加也不会再变甜了,思考、讨论:是儿子还是老爸正确?,嘿,别吵了,去学好科学就知道了!,一、物质的溶解,物质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1.定义: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讨论:,物质的溶解性,1.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2.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3.你冲糖水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既快又多。,联系

2、生活,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相同,相同,不同,相同,相同,不同,相同,相同,不同,实验1:用量筒各量取5 mL水,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食盐、蔗糖、熟石灰各1 g,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食盐完全溶解,蔗糖完全溶解,熟石灰没有完全溶解,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熟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3、,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实验2: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A中加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汽油中,注意: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5 mL水,然后加入3 g硝酸钾,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固体没有全部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注意:(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2)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

4、,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想一想:,-胡萝卜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3.物质溶解性等级:,(1)易溶:如蔗糖、食盐、硝酸钾、酒精等,(2)可溶:如硼酸、二氧化碳等,(3)微溶:如熟石灰、氧气等,(4)难溶:如石灰石、石膏粉、植物油、氢气等,说明:上述例子中的物质均指在水中的溶解性,定义:,影响因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温度,等级:,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硝酸钾溶于水会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课堂小结,

5、物质的溶解性,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实验2:在A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实验3: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实验4:在C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观察氯化钠固体是否能溶解。,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氯化钠固体能溶解。,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他们的说法是否

6、正确?为什么?,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升温,浓溶液和稀溶液:,检验饱和溶液的方法:,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 的固体存在。(3)固体溶质在溶液中稳定存在,则该溶液 一定是饱和溶液。(4)使一不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倒出一些溶液实现。,(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6)浓溶液一定

7、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8)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时,其他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B,练习:,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为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恒温时蒸发些水 B.恒温时再加入硝酸钾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3.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

8、为饱和溶液的是()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D,D,5.两支试管中盛装的都是硝酸钾溶液,其中一支为饱和 溶液,另一支为不饱和溶液,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别取样,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若能继续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饱和溶液。,6.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只知道其中一瓶是氯化钠,另一瓶是碳酸钙,为了区别这两瓶白色固体,我们可采用什么物理方法?,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若能溶解,则是氯化钠,若不能溶解,则是碳酸钙。,温故而知新,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三、溶解

9、度,1.溶解度的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用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大小。,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要素:一定的温度 100 g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溶质的质量,注意点:,(2)溶解度的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未指明,则为水),(或最多所能溶解的),(有单位,为克),隐形的已 知条件,20 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是36 g。20 时,NaCl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20 时,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能达到

10、饱和状态。,1.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请问这句话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含义:,0.01 g,1 g,10 g,难(不)溶,微 溶,可 溶,易 溶,20的S,下表是几种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请你判断表中各物质的溶解性等级,1.20 时,10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g。2.20 时,100 克饱和食盐溶液里含有10 g食盐,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g。,判断是非:,(达饱和状态),(100 g 溶剂),3.在20 时,100 克水里最多溶解33.3 g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 g。4.在20 时,131.6 g硝酸钾饱和溶

11、液里含硝酸钾31.6 g,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3.3,31.6,20.9,45.8,63.9,85.5,110,138,168,202,246,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可以画出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就叫做溶解度曲线。,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A.每条曲线代表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趋势及大小;,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在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其对应的溶液必为该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相应温度

12、下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同;,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利用溶解度曲线主要可以帮助解决以下问题:,A.可以查阅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或确定某物质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B.可以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可以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颜色:,淡蓝 蓝色 深蓝,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2 g固体硫酸铜晶体。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四、溶质的质量分数,你知道“死海不死”的原

13、因吗?,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淡蓝色,蓝色,深蓝色,10 g,10 g,10 g,0.5 g,1 g,2 g,10.5 g,11 g,12 g,4.8%,9.1%,16.7%,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P%=,m质,m液,100%,P%=,m质,m质,+m剂,100%,m质=m液P%,m液=m质P%,例1 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解:P%=16%m液=150 kg,答:需要氯化钠24 kg,水126 kg,m质=m液P%=150 kg 16%=24 kg,m水=m液 m质=150 kg 24 kg=126 kg,医院里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如何配制200克这样的生理盐水?,1.计算:需食盐18克,水182克(即182毫升),2.称量:用天平称出18克食盐,用量筒量出182毫升水。,3.溶解:将称出的食盐和量出的水先后倒入一个大烧杯 中,用玻璃棒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4.装瓶: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一个的干净的瓶子中,盖上盖子,贴上标签。,思考,160克,20%,50克,36%,0.6千克,3.4千克,60千克,200千克,填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