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7388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PT讲稿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课件,一、PTSD定义:,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等。,25/01/2023,2,PTSD最初仅被认为是由战场经历引起的,现在已扩展为包括暴力袭击、强奸、虐待绑架、重大交通事故等日常生活事件和自然灾害在内的一切引起严重精神创伤的事件所引发的共同的精神障碍。,25/01/2023,3,二、易感因素:,、创伤前因素:()遗传因素:高于常人倍。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是产生恐惧反应的基础,并能进一步影响HPA轴功

2、能;内啡肽直接参与应激反应,其功能异常同样成为PTSD的易感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童年期创伤;家庭暴力;生活在相对隔绝并受歧视虐待的社会环境中。,25/01/2023,4,()病前精神状况:智商(IQ)与PTSD发病率成反比;某些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焦虑谱系的人;有创伤相似经历。2、创伤因素:创伤事件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使人患PTSD,暴露于极为强烈的创伤中,如经历肉搏战等,大多数受害者无论有无病前易感因素,均可患PTSD。,25/01/2023,5,3、创伤后因素:能找到适宜的应对方法;相应的有效支持(家庭和社会);早期治疗干预可有助于减少受害者

3、PTSD发生率或减轻其症状。,25/01/2023,6,三、临床诊断:,【症状标准】()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项:、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25/01/2023,7,、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异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25/01/2023,8,【严重标准】社会功

4、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到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个月。,25/01/2023,9,【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25/01/2023,10,四、治疗:,对于高危个体尤其是对儿童采取预防性干预很重要一旦该病发生则不易治愈,虽然经过周住院治疗的患者23得到改善,但他们中的55在二年内需要再次住院而且易感因素、物质滥用和后来出现的应激因素均可能影响其康复。,25/01/2023,11,早期治疗甚为重要,创伤受害者如能及时得到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则可能减缓PTSD的发生。、心理治疗:比精神药物更为有效。采

5、用复合式心理疗法(如暴露疗法和认知重组相结合)。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基础。急性期不宜用让患者回忆创伤事件的认知疗法和暴露疗法。,25/01/2023,12,、药物治疗:通常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措施,增加患者对心理治疗的依从性。采用抗抑郁剂(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抗抑郁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它药物对症治疗持续“闪电”体验卡马西平情感暴发心得安,25/01/2023,13,警觉性过高和反复体验应激事件丙咪嗪或苯乙肼警醒症或惊吓反应心得安伴有惊恐性障碍或抑郁症首选三环类抗抗抑郁剂伴有广泛性焦虑丁螺环酮或苯二氮卓类,25/01/2023,14,伴有难治性抑郁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伴有愤怒发作加用锂盐,25/01/2023,15,谢谢!,16,25/01/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