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848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hm2,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图1)。 与历届

2、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天坛、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2002年,北京市规委组织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美国SASAKI景观设计

3、公司所做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向自然的轴线”。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2005年9月21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送

4、达专家评审。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听取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汇报,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图2)。 经过3年多的前期规划设计,目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已开始动工。该项目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单位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扩初及施工图设计分别由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4家单位共同承担。 延续总体规划的理念,本设计方案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

5、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图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 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

6、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将“绿色、科技、人文”3大理念在规划中真正贯彻落实是所有奥运项目的基本原则。规划设计伊始,森林公园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3大理念的体系中来,将规划设计落实为人文规划、绿色规划、科技规划。 对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的人文意义,我们从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角度来理解。 精神层面的要求,是创造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景观格局,使该公园成为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秉承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山水格局为特色,根基于相地,形成开阔豁朗的宏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遥相呼应,臻至

7、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清新自由的精神境界。规划中对中轴线重要景观、山形、水系、平陆、湿地、各出入口、重要景观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物质层面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并且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的同时,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森林公园不仅服务于奥运,还要服务于市民,它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市民喜爱的,集体育、文化、艺术、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内容丰富的休闲场所。因此,重点对景观建筑、景观桥梁、综合交通、服务设施、休闲园地、体育设施、城市家具、标识导视、照明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声环境系统、应急避险系统等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规划

8、设计。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作为“通向自然的轴线”整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中轴线北向的终结,作为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并为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

9、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图4)。 在如此规模的项目里全面应用各种最新的生态高科技技术,在中国目前的城市公园建设案例中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巨大的科技示范意义。本着“充分合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因地制宜,节约投资”的原则,对生态廊道、全园雨洪综合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绿色垃圾循环处理、消防、生物多样性对北京市环境影响、全园水质模拟及维护、人工湖湖底防渗漏处理、生态水处理温室、生态建筑、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化管理、数字交通、照明、声环境、厕所污水处理、智能化雷电预警、智能灌溉等各个专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为该地区生态系统完善、功能使用、景观与文化主题的确立制定出

10、一系列指导性原则,科学地制定了施工与管理计划,因地制宜,节约投资,体现“科技奥运”的宗旨。 公园规划范围:北至清河南侧河上口线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被东西向穿过的北五环将其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园内现状主要有林地(405hm2)、湖泊(12hm2)、碧玉公园别墅区(7.83hm2)以及河道(渠)、农田、村庄、仓库、工厂、历史遗存等。用地内的村庄、仓库和工厂做拆迁预备,碧玉公园别墅区少量保留,历史遗存及已有的林地和水面尽量保留。奥运森林公园内共有文物古迹14处,其中包括石刻2块、龙王庙1座。规划将这些文物全部保留。 种群源地为物种“持久”生存的源地。森林公园位于温榆河

11、的支流清河南侧,地处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带中,有条件成为种群源地,通过河道、绿化带与温榆河种群源地联系,使城市北部第一、二道绿化隔离带形成良好的景观生态体系结构。 森林公园由于现状五环路的存在而自然地形成了南区与北区两个部分,因此,根据这两个部分与城市的关系及周边用地性质、建设时间的不同,将二者分别规划成以生态保护与恢复功能为主的北部生态种源地以及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南部公园区。 以自然密林为主的北部公园将成为生态种源地,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公园减少设施,限制游人数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南部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

12、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可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重要景观区有入口门区、主山景区、主湖景区、现状森林区(原洼里公园、碧玉公园)、景观湿地区等。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各项为人们服务的内容(图5)。 主山景区力求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生态山水环境,为中心区营造出优美如画的背景,使北京中轴线渐渐消融在自然山水之中。龙湖与中心区曲线形的水系与几何直线的城市格局对比映衬,在自然的形态中,完形了“奥运中国龙”的存在,“曲水架构主轴,游龙若隐,气韵生动;环山主脉蜿蜒,风水流转,气象万千”。森林公园

13、的山水形胜又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营造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图6)。 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即为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此景区位于森林公园南半部居中的位置,与主山景区共同构筑森林公园中最为壮美的自然山水景观画卷。规划以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对仙境的追求模式为蓝本,营造蓬瀛仙山灵岛的氛围。 主湖作为奥林匹克公园最大的集中汇水面,面积达24hm2,是森林公园灵动之所在。对于开阔的主湖湖面,经过综合现状分析和统筹考虑,确定主山主峰高度为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这个高度使得自龙湖南岸北望主山可以保持约1:12 的视高比,同时主山向西南延伸形成诸多次级山脉,并且根据渐次视域规律在中轴线两

14、侧设置诸多岛山飞屿,从而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山水格局(图7)。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

15、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主要景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图8)。 山顶观景平台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节点,设计为自然状态,游客可以停留回望主湖及中轴线赏景,也可以驻足游玩休憩。 最高峰下东西两侧山体顶部各设一处平地,这两处也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可以鸟瞰主湖和中心区景观。 在主轴线上的湖心岛设一滨水平台,平台伸入水中,是中轴线在进入主山高潮的一个前奏,也是主湖与主山在景观序列上的一个过渡区域,同时为游人提供活动、观景的场所。这一景点与主山景区的天境景点同处中轴线位置,两者遥相呼应。该平台上承“天境”的雄阔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形成一处以圆形为基

16、本造型的汇聚广场,延伸至水边。同时辅以夜间光表演其主题为浑圆完满的圆形广场中光照形成的弧线变化象征月相变化既有简练、浑厚、终极的造型,又含悠远、缥缈、轻灵的意境(图9)。 从主轴画面上看,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主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圆形平台四周波光潋滟,人声悠远,空气中弥漫着温和的水汽,游人站在平台上犹如置身在一幅山水画卷的中心,得平远之“景”。 “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主山的西南余脉,该景区环境相对封闭,以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而成的一条溪涧瀑布,从西向东汇入人工湖中,构成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山顶设飞瀑,蜿蜒而下,直汇主湖,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林泉相映成趣。围绕小溪

17、设计一系列自然景观,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形成空间趣味点。从生态方面考虑,山体雨水自然汇成小溪,最后蓄积在湖中。植物配置从山体的混交风景林向草甸、滨水水生植物逐渐过渡,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图10)。 景观湿地也是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通过在景观湿地内种植各类湿地植物,一方面营造一个舒适、优美而又生态的自然环境,同时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实地接触各类湿地植物,了解其生长特性以及生态功能,以达到教育展示作用。功能上可分为3大区域:温室教育示范区、湿地生物展示区及游览区,其中湿地生物展示区根据湿地植物的自身属性分为沼泽区、浅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以及混合种植区。 原洼里公园区拥有较好的植被、地形和水体基础。

18、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保留尽可能多的树木,同时设置相应的各类服务设施。 规划要求森林公园结合各种生态环境技术,通过人力打造具有和谐生态基础的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具体指标,形成科学的生态体系。因此,生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系统进行规划,恢复其动植物群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北区严格控制内部的房屋建设,使其成为较为完整的几片种群源地,将人对自然的干扰降到最低。通过在公园的各个区域规划设计不同的林地、灌木丛、草地以及各种各样的湿地,使得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自然风貌,对应不同的动植物群落。通过培育具有遗

19、传学优势的种群,强调本地物种,由这些物种组成林地、草地、溪流小湖区、湿地以及水域中的主要生境结构。植物的自然生境结构形成后,许多昆虫和其他动物将会自然地迁入,同时还将由生态学家引进其他物种,以便加快生态功能的形成。例如,设置吸引鸟和蝴蝶的设施,将会推动生境的完善,同时还会带来显著的公共利益。随着不断变化的物理环境和气候,上述动植物的生境将会发生改变,表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境之间的边界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从而反映出环境中的自然改变。为此,设置了各种生境类型,以便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这种自然动态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制定了科学的工作体系,为实现“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

20、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的大自然”的规划目标,建立了强有力的专业设计团队,架构了全方位的专家队伍,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对多处重要景观结点及科技亮点进行研讨与论证,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让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一份绿色的遗产。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1 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基于以下原则: (1)根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入选方案A02(“通向自然的轴线”)以及市规委和森林公园管委会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山形水系的整体塑造; (2)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现有湖渠、微地形起伏等现状地形条件; (3)从环

21、保、经济的角度出发,保证土方就地平衡。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现状山水格局2.1 用地范围及现状(见前“综述”一文) 2.2 水文条件 现有水面包括两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水面面积约2hm2;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4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小河等。根据现场调查和测绘结果,场区及其周边的现状水系(包括湖和沟)主要包括: (1)清河,自西向东流经场区北部边缘,实测河水水位标高31.31131.518m。 (2)仰山大沟,主要分布于场区东部,近南北向伸展,实测沟中水位标高33.52335.599m。 (3)人工湖泊,主要分布于五环路以南的碧玉公园内,现存南、北两个湖区。南

22、部湖区现已干涸无水;北部湖区水面面积约为50 170m2,水深0.503.00m不等,实测水面标高35.911m左右。2.3 现有植被 森林公园内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绿化和水面。绿化主要以林地为主,其中,树木较密集的林地约340hm2,较为稀疏的林地约65hm2,国家领导人栽种的纪念林地4片(图1)。2.4 现状地形概况 森林公园现状用地西南高(最高点高程48.9m),东北低(最低点高程35.2m),西南和东北最大高差13.7m,因南北跨度较大(近3 000m),整体地形仍较为平坦。在洼里公园、碧玉公园内部还有部分微地形(图2)。 3 竖向规划3.1 主山竖向规划 根据森林公园具体建设条件

23、,规划将主要的山形水系压缩到北五环路南部,在辛店村路和北五环路之间近1 000m的南北距离范围内挖湖堆山,形成主湖在前,主山在后,山水相依的格局,其中,主山恰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尽端,呈“镇山模式”,且与城市西北方向的西山遥相呼应。主山最高峰约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同时丰富山体效果,在主峰西南规划一座次峰,约28m(海拔60.2m)。此外,在主峰东南,主湖与洼里公园湖区及碧玉公园湖区相连地段的水面规划一系列小岛,岛上堆山,丰富水景层次,同时增强山体的连绵感。另在主山西南,湿地区北侧堆筑近20m左右的小山,作为主山之余脉;安立路西侧亦做微地形

24、处理。最后,以主山为主体的南区山系通过生态廊道跨过北五环路继续向北区延伸,形成一系列萦回曲折的低山丘陵(510m),作为主山的余脉,且与蜿蜒曲折的带状溪流相映成趣,营造山林清流的气氛。主山和周边各山体所需土方主要来自于主湖和湿地的挖掘。为了保证土体的稳定,除表层种植土外,土壤密实度应达到92,坡度过陡处,应采用山石护坡(图3)。 主湖挖方333万m3;主山填方483万m3;主山基底面积42hm2;山体坡度低于30%。 3.2 水系规划 水系设计总体原则为“因地制宜,生态高效”。 (1)保证龙形水系整体形态; (2)连接现状水系,整合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全园组织,统一调蓄,利用雨洪; (3)奥

25、运会前北区的水系只做地形,不做驳岸衬底; (4)地下埋入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结合地上覆土,种植各种湿地植物,形成湿地景观,确保湖水水质; (5)水系工程总量计算 全园总水面72.5hm2,其中主湖水面22hm2,景观湿地水面8hm2,市政河道水面28hm2,规划河道水面8.1hm2,现状水系6.5hm2。 (6)全园水系整体格局 本方案根据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结合场地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园湖区以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构筑森林公园以“主湖”为主水面的整体“龙头”水系格局。“主湖”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北端,背依主山,南临森林公园南入口,西北利用现状近10

26、m的高差规划为由层层落水构成的湿地观赏景区,东及东北向分别与现状碧玉公园水系、洼里公园水系相连,跨过主山则与清河导流渠相接,最终形成湖、湿地、河渠等形态多样、景观丰富的水景效果。根据场地现状及公园所在城市区域水利的整体要求,规划湿地区水位为41.5m,主湖水位为38.5m,洼里公园湖区水位为37.35m,清河导流渠主山北侧段水位37.25m。清河导流渠在主山北侧渠段根据主山形态局部做了调整,水位为37.25m。导流渠采用复式梯形断面渠道结合漫水湿地的形式,向南通过暗沟与北小河水系相联系。北区水系引自西北部的清河导流渠,以萦回曲折的溪流和小尺度湖面为主,蜿蜒于山丘之间,最终注入北侧的清河。该水系

27、一方面能够收集雨水,防洪减灾;另一方面则通过湿地、山溪等景观的营造,烘托北区朴野自然的山林气氛。根据现状地形水位分两段变化,其中,北辰西路西侧水位为37.15m,北辰西路东侧水位为36.0m(图4)。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终山水方案 最终的山水方案强调山和水的组合,真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亦即石涛画语录所谓“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山水之间又是相互依存和相得益彰的。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清笪重光画筌里也说“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仰止西山晴旅,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

28、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主山为骨骼,以贯穿全园的水系为血脉,以天境等建筑为眼睛,以道路为经络,以树木花草为毛发,构架了一个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步移景异的自然园林(图5)。 园冶“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峋”揭示了自然山势和人工造山特别是土山在坡度方面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假山应像真山那样,从缓到陡,具有山麓、山腰和山头的变化。不应只顾一味追求山的高度和主峰的处理而忽略了山之底盘面阔、进深和山高之间的比例关系。否则不仅不自然,而且会影响土山的稳定性。笪重光画筌说:“山巍脚远,土石交覆以增其高,支拢勾连以成其阔。”反映了相同的认识。森林公园山形 “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

29、正是基于对中国叠山艺术的深入理解。山体讲究“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主山坐落在中轴线上,与主湖环抱,多以远观为主。主山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从南侧地铁出入口向北望去,主山山峰高低错落,脉络相连,左急右缓似有动势。主湖映于山前使主山山势更加磅礴,山形更添秀丽。“山无水泉则不活”,主山山峰成对峙之势,两峰间自成幽谷。树影婆娑、一溪山泉蜿蜒其间,“林泉高致”由此得名。主山东侧与现场原有的洼里公园水体相接。依水形造山势,依山势转水流,以真水衬假山,沿水流南下,湖中有小岛顺山势而成,从而将山体脉络延续,使得山形水系真假难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1 主山

30、 主山海拔86.5m,相对高度48m。 主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最高峰,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可以鸟瞰主湖和中心区景观。为保持湖面和山顶间视线的穿透,开阔的草坪从湖滨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草坪周围环绕以混交风景林,形成空间上的围合,也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的目的。天境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节点,它的位置决定了其设计上的特殊性,为了维持中轴线终点的自然特征,天境隐于苍松翠柏之中,但又有良好的观景视线。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沿中轴线的主要景点命名为“天境”的山顶观景平台和命名为“天元”的湖心岛观景平台均坐落于此。4.2 天境 天境作为中轴线山体顶部最重要的

31、景观节点,肃穆、庄严而圣洁。设计的过程中对北京中轴序列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了设计的原则:形式的简练、纯净和中轴节点所应有的均衡与秩序感;为满足功能需要,山顶还有供游客观览、停留的场地(图6)。 天境有巨型油松,有大型景石,也有硬质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停留回望主湖及中轴线赏景,也可以驻足游玩休憩。为保持天境的天然意趣,将建筑功能压缩,仅在山石后设一处小型服务用房。为保持湖面和山顶间视线的穿透,开阔的草坪从湖滨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而观景平台隐藏在绿色的山体中,保证了中轴线终点的自然特征。草坪周围环绕以混交风景林,形成空间上的围合,也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的目的。4.3 天元湖心观景平台 沿主

32、轴线的另外一个重要节点是湖心岛上的滨水平台。它伸入水中,是中轴线在进入主山高潮前的一个前奏,也是主湖与主山在景观序列上的一个过渡区域,同时为游人提供活动、观景的场所。这一景点与主山景区的天境景点同处中轴线位置,上承“天境”的雄阔及天人合一的理念,两者遥相呼应。该平台是一处小型圆形的滨水广场,直径20m,犹如月亮倒影于湖面,延伸至水边。同时辅以夜间光表演,浑圆完满的圆形广场中光照形成的弧线变化模拟不同月相变化,如满月时整体发光,残月则只是部分发光,新月初始时地面不发光,仅显示清晰可见的轮廓光。既有简练、浑厚、终极的造型,又含悠远、缥缈、轻灵的意境。该情景的设计灵感来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名诗月下独酌(

33、图7)。 4.4 林泉高致 该景区位于五环路以南,主山体东南部,环境相对封闭,处于山体的环抱中。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为两条小溪,从西向东汇入人工湖中,构成森林公园北部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围绕小溪设计一系列自然景观,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形成空间趣味点。从生态上考虑,山体雨水自然汇成小溪,最后蓄积在湖中,经过闸门,汇入仰山大沟。 主山的双峰之间,涓涓溪流顺山势而下,在叠嶂的山石间碰撞、迂回。溪水时而湍急,时而悠缓,时而渗透石缝滴落,时而漫过山石跌入小潭。高起的瀑布,层层跌落,势如白练;泻在潭里,激于石上,则喷珠溅玉,水汽蒸腾,颇为壮观;水声如琴筑齐奏,宫商交响,给人以心胸一畅之感,有“高山流水得

34、知音”之意境。这激越的曲调是利用迭瀑创造声景的一种。山谷本幽静,但因夹涧而产生了滴水之声和空谷回响的音响效果。涧水因跌落高差不一、落水潭深浅的变化有不同的音调。整个叠石轮廓清晰,体态自然,“宛若天开”。涧中石路迂回曲折,人行其间,上有茂林,下有清泉,别具清幽(图8)。4.5 湿地花台 鉴于湿地对滞水时间的需求,湿地的水系设计主要通过延长水线和增加跌落的途径,利用公园西南地势与主湖常水位之间10m的高差,依山就势营造山环水绕的复合山水形胜(图9)。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湿地景观区,不但有净化主湖水质的实际作用,同时也是游人亲水的一个重要景点。这个流水层层跌落的跌水花台,不但具有清洁水体的作用,同时

35、也由于水台的高低不同,造成了音响不同的小瀑布。水波粼粼映照着在水面摇曳的鸢尾花,贴近水面的跌水花台木栈道,使游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欣赏水生生物的嬉戏。 由于水体过滤净化的需要,在湿地区的水体要求流速缓慢。为更好地控制水体滞留时间与流速,需要在水中建设拦水设施。沉水廊道就是集游人通行与阻拦水流、减缓水速作用为一体的设施。游人从低于水面的廊道上通过,视线可以从一个相当近的距离观察水生生物与植物。这将使游人更为贴近自然,更容易了解水中不同的世界。水声不用侧耳就沁入耳廓,两侧的山体将外部声音与湿地内部相隔,使得整个湿地区域只闻鱼虫欢歌,不闻道路喧嚣。5 结 语 从主轴画面上看,北侧是高耸

36、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主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圆形平台四周波光潋滟,人声悠远,空气中弥漫着温和的水汽,游人站在平台上犹如置身在一幅山水画卷中心,得平远之“景”。此情境深含画意。而总体格局以山水为特色,中轴景观以简练、浑厚、质朴、清雅为设计主旨,形成开阔豁朗的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宏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臻至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清新自由的精神境界,将成为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1 规划背景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

37、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山水结合,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

38、龙形水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腾云驾雾、排云布雨,龙与水相互依存。唐代陶渊明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除了龙,没有一种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被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在这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龙形的蜿蜒水系,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2 场地现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

39、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28.5hm2,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5.2hm2,现状碧玉公园湖面1.3hm2;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水面面积为8hm2。 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清河导流渠与仰山大沟均为森林公园内承担城市水利功能的河道,其中,清河导流渠既是清河向北小河供水的途径,又和仰山大沟一起作为雨洪排泄的通道,将城市雨洪向北排入清河。3 规划方案 本方案根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结合

40、场地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园湖区以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构筑森林公园以“主湖”为主水面的整体“龙头”水系格局(图1)。 “主湖”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北端,背依主山,南临森林公园南入口,西北利用现状近10m的高差规划为由层层落水构成的湿地观赏景区,东及东北向分别与现状碧玉公园水系、洼里公园水系相连,跨过主山则与清河导流渠相接(清河导流渠形态根据主山形态适当调整),最终形成湖、湿地、河渠等形态多样、景观丰富的水景效果。根据场地现状及公园所在城市区域水利的整体要求,规划湿地区水位为41.5m,主湖水位为38.5m,洼里公园湖区水位为37.35m,清河导流渠主山北侧段水位37.2

41、5m(图2)。 清河导流渠在主山北侧渠段根据主山形态局部做了调整,以营造古朴天然的景观效果,水位为37.25m。导流渠采用复式梯形断面渠道结合漫水湿地的形式,向南通过暗沟与北小河水系相联系。 北区水系引自西北部的清河导流渠,以萦回曲折的溪流和小尺度湖面为主,蜿蜒于山丘之间,最终注入北侧的清河。该水系一方面能够收集雨水,防洪减灾;另一方面则通过湿地、山溪等景观的营造,烘托北区朴野自然的山林气氛。根据现状地形,水位分两段变化,其中,北辰西路西侧水位为37.15m,北辰西路东侧水位为36m(图3)。4 科技特色 北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降水少、气候干燥的环境中。比

42、起许多国际大都市,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在这样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建设一个如此大的人工水体,并且还要让它自己可以运转起来,是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设计所涉及的最大技术问题。4.1 湿地系统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期间,为保证龙形水系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在奥运期间整个“龙形”水系将使用京密引水渠引来的清水,奥运会结束后,水系的主要水源将改为清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其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偏高,为此特别在园内设计一处生态净水系统即15.28hm2的生态湿地系统。南区为12.48hm2,北区为2.80hm2。 湿地作为在全园水系统中惟一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体系统,在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

43、循环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壤含量偏大的潜流湿地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再生水的第一次净化。经过几次过滤,富有大量微生物与氮、磷、氨等化学元素的再生水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统的主要补水水源。潜流湿地的作用就是过滤再生水中无法通过土壤的有害物质,并利用土壤中的某些物质与水中的部分化学元素结合,将那些有害元素从水中分离出来。湿地区域另一组成部分表面流湿地的作用主要为通过曝气,将再生水中的氮、氨等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等气体化合,成为大气中对人体无害的气体,从水中释放出来。在这一区域大量种植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水生植物与湿地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或植物分泌的液体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环境,营造特殊的湿

44、地景观。 湿地不仅能净化湖水和雨水,还将为很多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地,为很多昆虫提供生物环境。这些昆虫将是这个湖区内鸟类和鱼的食物。湿地植物为在水中生存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从而帮助构建平衡、稳定的湿地生物系统。鹭等水鸟将在这里优雅地漫步、觅食。湿地将帮助本地生物繁衍,以增加水岸线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品种。4.2 水循环系统 与两个湿地系统相对应,在水系设计中设计了两套水循环系统。 (1)清河导流渠北小河供水 在清河导流渠流经森林公园的地段,关闭2号闸、3号闸、5号闸及仰山大沟上的4号闸,打开6号闸、7号闸,即可以直接将清河导流渠的水导入森林公园南侧的北小河,向城市供水。 (2)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

45、清河泄洪 打开4号闸、6号闸、7号闸,关闭3号闸、5号闸,即可将来自南侧城市的洪水沿清河导流渠向北排入仰山大沟,最终排入北侧的清河,完成城市局部区域的泄洪。 通过这两套水循环系统,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可以实现在旱季为城市补水,在雨季为城市泄洪的作用。通过湿地的净化作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将成为北京最大的再生水净化自然水系。这一水系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京干旱无水补、下雨留不住的局面。4.3补水方案 虽然有了完善的水循环系统,但北京毕竟是个气候干燥、水体蒸发量大的城市,为保证主湖整个水循环系统运转的正常,在水系设计中特别考虑了两种补水方案: (1)市政中水补水就近通过市政中水管道补水

46、。 (2)河流取水就目前而言,公园北侧的清河和南侧的北小河中的水质指标超标比较严重,水质无法得到保障,从河中直接取水作为补水水源比较困难。但河流经过治理,改善违规排污的情况后,清河或北小河中的水质将有可能达到中水的水质标准,北区水系补水就可以从清河取水。根据清河常水位和北区潜流湿地所在的地面标高,需要利用泵站将河水提升7m到潜流湿地进行补水,同时潜流湿地对水体也具备一些过滤、净化作用。从而保证进入园区内补水的河水水质;而南区水系距离河道较远,工程费用很高,不考虑运用河水补水的方式。南区水系仍然需要利用市政管道提供的中水进行清洁、净化后进行补水。4.4 水循环方式 考虑到北京水资源本身比较匮乏,

47、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部的水系统将采取全园循环方案,以降低整个水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耗。考虑到非汛期与汛期森林公园内部及其周围环境水系的情况不同,在水系循环设计中根据不同时期设计了不同的循环方式。 (1)在非汛期,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上游没有来水,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园的水环境,将采取大循环方案:北区通过市政管道提供的中水进行补水;南区利用本身水系统通过泵站实现自身水系统内部循环。利用市政提供中水以及北区通过暗涵补充过来的水量补充蒸发水量。在此循环中,湿地区域可以净化循环水和市政提供的中水。 (2)在汛期(每年6月1日9月15日),由于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将担任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地表径流排除功能,河流断面瞬间流量大,河道用水量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但由于城市非点源的影响,水质波动较大,而公园水系功能定位较高,要求水质能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因此,为了公园水系的水质安全,采用小循环方案运行,形成南北两个独立的小循环系统(图4)。 远期清河水质达到景观水质要求时,采用南北园大循环方式(图5)。4.5 退水方案 森林公园作为一处集中的大型绿地,其本身(大面积的绿地和湖面)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能吸纳一定量的降水。此外,通过地形塑造,地下渗水系统的设计等景观措施又可有效提高公园排除和吸纳洪水的能力,实现公园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