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5723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最新).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基本情况1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四、项目建设背景2五、鹞子寨景区概况及相关规划编制情况4六、相关法规依据及要求16七、项目建设选址方案编制依据17第二章 项目建设论证技术路径18一、索道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分析18二、索道建设方案比选20第三章 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31一、索道实施方案31二、索道下站设计方案32三、索道上站设计方案36四、环境保护与综合防灾39五、投资估算43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5一、是景区森林防火,救火、完善防火设施的要求45二、是景区救灾抢险、紧急救援、安全维护等工作的要求45三、是景区扩容减压、分流游客,保护生态资源

2、的要求45四、是景区品质升级的需要46五、是消除景区交通“瓶颈”、完善内部交通体系的要求47六、有利于完善风景区景观体系,进一步扩大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影响47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9一、建设区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分析49二、景区风景资源影响分析49三、环境影响分析57四、景观视觉影响分析64五、社会环境影响分析64六、预防及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及措施65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67一、结论67二、建议67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方案二、项目基本情况鹞子寨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六大景区之一,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东

3、部。其范围起始于老磨湾的喜迎门、猴园,终止于金鞭溪的千里相会和水绕四门,总面积831公顷,上下高差约425米。鹞子寨原名腰子寨,又名竭功山,山顶最高海拔1013米,寨顶为一狭长岭脊,长约1400多米,髋约100多米,其西、北、东三面均为绝壁,深达300余米,是一个以奇、险、幽、野著称的天然观景台,景观优美,环境自然,堪称一绝。图1-1: 鹞子寨景区现状图鹞子寨景区主要景点集中在鹞子寨山顶,有层岩涌塔、指点江山、父子情深、排山倒海、居高临下、凌空惊魂、千山万壑、风景独好、万笋争春、群峰朝阳、老鹰嘴、天桥、碧海松花、玉兔望月等60多处景点。拟建索道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鹞子寨景区内

4、,其目的在于完善张家界森林公园鹞子寨景区的防火救灾系统,扩大核心景区容量,减小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环境保护压力,完善景区综合防治、游客救助体系。图1-2: 鹞子寨景区景观资源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张家界市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联合建设、经营、管理。张家界市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9月成立的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主要职能是为张家界市政府的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和投资管理,同时肩负着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任务。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目前拥有6家子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景区管理、景区客

5、运、酒店、旅行社、殡葬服务、房地产开发和市政项目建设管理等业务。截止201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99亿元,净资产53亿元。2012年实现经营收入6.91亿元,实现利税1.44亿元,其中净利润0.81亿元,上缴各项税费0.63亿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国营张家界林场,1982年9月,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以计农1982813号文件作出关于同意建设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复函,宣告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诞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现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代管张家界村、袁家界村、锣鼓塔居委会,世居人口近4000人。管理处现有干部职工1600余人,下设73个单位,其中企业单位23个,

6、管理单位50个,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职能。景区内设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鹞子寨、琵琶溪五大管委会及相关站、所。四、项目建设背景(一)风景区防火日益艰巨,森林防火救火措施面临挑战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首。一场火灾旦夕之间就能使大面积森林化为灰烬,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随着各个风景区游客规模的日益增加,人为活灾的威胁日益严重,自然火灾防不胜防,风景区防火、救火的任务日益艰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防火责任重大,且

7、其以石英砂岩为主,石峰林立,生境特殊,地形条件复杂,山上山下步行距离长,森林植被一旦遭受火灾,救灾难度巨大,至使植被及野生动物生境遭受不可逆的破坏,一些特殊物种也将濒临灭绝甚至消失,同时也将给森林公园经济建设和安全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二)风景区生态保护压力不断增大,轮休制已成为风景区保护的重要举措随着旅游市场的兴旺,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垄断性资源,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寻找合理利用中实现对资源有效的保护方法,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景区轮休制是为保护风景区自然生态资源而推行的一种在风景区名胜区内实行景区轮流关闭、休养的制度,对协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作

8、用,它可保护生态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景区轮休制在国外已推行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的黄山风景名胜区也实行了景区轮休制,从实行的这十几年的效果来看,黄山的环境与生态基本得到了更久、更广泛的保护。(三)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不断发展,但各景区发展出现失衡2012年张家界森林公园总游客量为270万人次,比较2011年增加3%,比2010年增加20%,游客量显快速增长趋势,但是约90%的游客只去黄石寨景区、金鞭溪景区以及袁家界景区,其他景区基本无人问津,尤其是鹞子寨景区。由于鹞子寨游人稀少,一方面,导致现有建设的游路、服务部及环卫设施的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原本建设不够完

9、善的地方不能及时建设完善,产生安全、防火、环保和服务方面不足的问题。(四)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压力巨大,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随着张家界森林公园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等景区游客已经爆满,特别是黄金周等节假日,生态环境容量面临压力巨大,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鹞子寨景区与黄石寨、金鞭溪以及袁家界景区同为核心景区,由于交通不便致使许多优质的景观资源闲置,景观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尤其是森林防火措施。才外,由于游客稀少,许多旅游设施因得不到使用而不断损坏。为缓解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疏解部分景区环境容量压力、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盘活鹞子

10、寨景区迫在眉睫。(五)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及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已完成编制和审批,面临着规划的实施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与2009年3月通过国家林业局的审批。根据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其为了加强本景区资源保护,快速组织山顶火灾扑救,实行景区轮休、分流疏导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其在鹞子寨景区中南部预留了“快捷交通通道”上下鹞子寨,具体位置为种子园鹞子寨,长度1500米。图1-3: 鹞子寨景区规划总图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与2012年7月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审批。鹞子寨预留快捷交通通道在详细规划中

11、进一步得到明确。根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快捷交通通道采用索道的形式,索道下站位于花香峪种子园,索道上站位于靠近甲寨的一处山坳。五、鹞子寨景区概况及相关规划编制情况(一)鹞子寨生态保护分区图1-4: 鹞子寨景区保护培育图根据鹞子寨景观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特点,鹞子寨片区老鹰咀山体北部峡谷有一片具有科研价值的红豆杉林分布,形成独特的生物群落,规划为生态保护区;分别从老磨湾、金鞭溪千里相会、麻田垭上到百应谷的三条现有游道两侧山体和峡谷,林深叶茂、峰奇石怪、崖悬壁绝、清秀幽美,规划为自然景观保护区;由于鹞子寨山顶、甲寨山顶以及老鹰嘴山顶等区域,以石英砂岩孤峰或峰丛等自然景观为

12、主,景点集中,景观等级高,每一处景点既是观景点,也是景观点,其游览设施较完善,规划设置为风景游览区;麻田垭至老磨湾现有游道和防火公路两侧区域,以及麻田垭至水绕四门现有游道两侧区域,景观稀少,景观等级低,为普通杉木林和杂木林,规划为风景恢复区。而在景区内种子园的索道下站区域和麻田垭现护林管理用房所在区域,规划为发展控制区。(二)景区交通条件鹞子寨景区出入口有三处,即老磨湾、金鞭溪千里相会、水绕四门,其中老磨湾和金鞭溪千里相会出入口可直接上山,水绕四门和老磨湾出入口可经花香峪步行道至麻田垭上山。目前景区步行出入口均建有山门和景区题名标识物。暂没有建设快速交通出入口通道。此外,区内现有老磨湾至麻田垭

13、机动车道,路面宽3-4米,长约8000米,沥青路面,路况较好,现状主要通行内部管理办公车辆。表1-1: 鹞子寨景区现有步行道一览表游览步行道宽度长度材料老磨湾百应谷旅游点1.5米3公里青石麻田垭甲寨(含老鹰嘴游线)1.5米4.5公里青石金鞭溪千里相会百应谷旅游点1.5米2公里青石鹞子寨山顶游线1.5米3公里青石(三)自然地理概况1.地质地貌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处于云贵高原隆起区东北部与洞庭湖沉降带之间,山体的形成起源于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纪时期,主要由巨厚层石英砂岩构成,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北西向断裂,受褶皱、断裂以及石英砂岩脆性影响,裂隙极发育。鹞子寨景区为泥盆地地层,以石英砂为主,属地貌发育

14、壮年期。在水流切割、侵蚀风化、崩落作用下,原来的台地变成了众多的石峰,但部分地方仍保留原来的台地风貌。境内群山起伏,峰丛林立,沟壑纵横,景色奇异。2.生物资源鹞子寨景区内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人工林等。森林覆盖率高达98。景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02科、717属、1529种,有木本植物93科517种,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54种(其中级保护植物4种,、级保护植物27种,兰科23种)。3.气候条件鹞子寨景区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228.5mm。年平均气

15、温12.8,最冷月(二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温9.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1,极端最高温36.4。无霜期266天,有雾日12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5。4.土壤鹞子寨景区成土母岩以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土壤为黄红壤、山地黄壤。土层厚度、肥力、腐殖质含量因地段的不同,差异很大,土层最厚可达80厘米,最薄10厘米。5.水文概况鹞子寨景区位于澧水上游的一级支流索水的上游,主要溪流为花香峪,其水量丰富,河流两岸景色优美。拟建区内有一条小溪流过。(四)景观资源情况鹞子寨景区内的风景资源可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自然景源有天景、地景(台地、奇峰怪石、峡谷、洞府)、水景、生景(动植物);人文景

16、源有园景、建筑、胜迹、风物等。经综合评价,鹞子寨景区共有67个景点,其中有一级景观单元8个、二级景观单元32个、三级景观单元11个、四级景观单元16个。鹞子寨景区景观资源以奇、险、野和原始美为主要特色,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景色迷人。境内山峰挺拔俊俏,奇形怪状,险象环生;植被茂密,古木参天,荫隘蔽日,溪水长青。其中万笋争春、群峰朝阳、老鹰嘴、天桥、玉兔望月等景点高耸云霄,绝壁凌空,险卡重重。1.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奇峰异石景观“奇”图1-5: 鹞子寨奇石峰林鹞子寨景区内石英砂岩石峰林立,万峰竞奇,峰烟浩渺,波澜壮阔。石峰或孤或丛,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有“指点江山、排山倒海、千山万壑、万

17、笋争春、群峰朝阳、将军阅兵、点石论古”等气势磅礴的群峰石林景观;有“香烛峰、玉兔望月、老鹰嘴、天桥、奇山奇水、父子情深”等孤峰奇石景观。观之不仅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更是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生无限感慨。2.高峻雄浑、惊险玄幻的绝壁石台景观“险”鹞子寨景区是一个三面悬崖峭壁的台地,景区内除了有奇峰异石景观,更有雄浑高耸、惊险玄幻的绝壁石台景观。有居高临下、凌空惊魂、横空出世、悬崖俏松、利剑冲霄、平步青云等为典型代表的惊险玄幻的绝壁石台景观(观景点),临绝壁小径则山峰高耸云霄、悬崖万丈、绝壁险境、凌空飞台,极为惊险玄幻。登临绝顶石台,则四周峰峦拔地,深谷纵横,峰林叠翠,满目风景。3崖壁高耸、青秀

18、幽远的溪涧峡谷景观“幽”图1-6: 鹞子寨游步行道在鹞子寨景区峰林台地下分布着以花香峪、珙桐湾和百应谷为主体的溪涧峡谷。花香峪内溪涧蜿蜒,多呈涧、潭、溪形态,常年流水潺潺,溪流涓涓,溪两岸林木葱郁,枝繁叶茂,林深路远,曲径通幽,给山体增添清丽景致。峡谷四周的石英砂岩峰林岩石更是犹如刀削,崖壁高耸,谷深林秀,乱石自然成景,余音百转千回,与山顶俯瞰相比别有一番情味。4山高林密、原始生态的自然野趣景观“野”鹞子寨景区内无论是溪涧峡谷还是山顶台地,都是古木参天,荫隘蔽日。有原始次生林,有古树名木,有奇花异草和名贵药材。植被季相绚丽,姿态万千,色彩缤纷。姿态奇特的乔木,有弯曲似巨蟒的黄山松,称为“蟒松”

19、;有形象怪异似迎客状的“悬崖俏松”等等。景区内生长着成百上千钟野生动植物,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原始自然。其山、峰、石、水、林、峡谷、溪涧、天桥、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一种生态和谐、瑰丽迷人的自然野趣。图1-7: 鹞子寨景观资源(五)游览线路分析鹞子寨景区内部结构确定为“两寨、三线”,两个山顶景观片区和三条上下山景观路线及一条山下游览线。图1-8: 鹞子寨景区结构规划图“两寨”:为鹞子寨和甲寨两个景观片区。两寨是本景区自然景观最集中、最主要的精华区域,以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奇峰异石景观,高峻雄浑、惊险玄幻的绝壁石台景观,崖壁高耸、青秀幽远的溪涧峡谷景观,山高林密、原始生态的自然野趣景观为主,集中体现了

20、“奇”、“险”、“幽”、“野”的景观特色。其景域视野开阔、居高临下、景观壮丽、气势磅礴;其景观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森林公园)最典型的石英砂岩奇峰异石景观。“三线”:指三条上下山的景观路线,一是老磨湾百应谷旅游点,二是麻田垭甲寨,三是金鞭溪千里相会百应谷旅游点。三条上下鹞子寨的景观路线分别长约2.5公里、3.0公里和2.0公里。老磨湾百应谷旅游点、金鞭溪千里相会百应谷旅游点两条路线是目前游客上下山选择较多的路线。鹞子寨目前游客稀少,游客主要又老磨湾进入鹞子寨,至鹞子寨顶或甲寨,然后由金鞭溪千里相会下山,游览时间为3-4小时左右。(六)游客容量及游客规模分析根据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预测,张

21、家界森林公园合理年游人容量为570万人次,日游人容量为24552人次。其中鹞子寨合理年游人容量为120万人次,日游人容量为4026人次。根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预测,鹞子寨景区游人环境容量适宜规模最大值为120万人次/年以内,日游人环境容量适宜规模最大值为4000人次/日。由于索道的建设大幅度缩短了游客登山的时间,提高了在山顶的游览时间,游客可游玩鹞子寨顶游览区和甲寨游览区,游览时间约3小时。按照索道运行一般规律,索道早上主要运送游客上山,下午主要运送游客下山,上山运载时间为4小时,下山运载时间为4小时,则索道每小时需运载游客量为1000人。(七)其他基础设施概况鹞子

22、寨景区现由35千伏森林公园变电站供电,即10千伏公黄线,一路10千伏地埋式电缆到管委会,景区10千伏变压器容量100千伏安,现有最大负荷50千瓦。现有的供配电设施主要供应景区的照明用电,基本能满足景区的用电要求。鹞子寨景区水源主要为山顶蓄水池以及花香峪溪流,排水主要通过管道运送至景区门票站的污水处理处集中处理。(八)相关规划编制情况目前,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审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要求,鹞子寨景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2500平方米,建筑限高8米。(

23、相关批复,附下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张家界森林公园详细规划的相关批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张家界森林公园详细规划的相关批复 国家林业局对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的相关批复六、相关法规依据及要求(一)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第二十八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

24、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以上规定明确了下列信息:缆车、索道作为景区交通联络方式的一种,属于非禁止项目,只要符合规划,就可以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建设,其项目选址方案须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2012年7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正式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进一步落实了总体规划意图,使得对景区的保护建设管理更细化、更具操作性。其中,在鹞子寨景区规划文本第七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第7.03条预留快捷交通通道中提到,“规划快捷

25、交通通道最佳形式为索道,上站确定为靠近甲寨的一处山坳、下站为种子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中详细阐述了建议采取索道方式的五个理由:1.机动车道的建设对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破坏大;2.鹞子寨山高坡陡不宜建公路;3.轨道交通工具,与公路建设无异,破坏极大,也不成立;4.索道既能够满足应急通道功能需要,又能够分流天子山、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等核心景区游客,减轻核心景区环境压力,保护好景区生态资源,且其建设对地表、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损坏很小,同时也可以采取生态措施消除损坏;5.有利于鹞子寨景区旅游发展,为其带来游客客源,从而盘活鹞子寨景区资源保护和旅游。(三)张家界

26、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于2009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林业局的审批。根据张家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其为了加强本景区资源保护,快速组织山顶火灾扑救,实行景区轮休、分流疏导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其在鹞子寨景区中南部预留了“快捷交通通道”上下鹞子寨,具体位置为种子园鹞子寨,长度1500米。七、项目建设选址方案编制依据1.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3.武陵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5.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7、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湖南省人大2011年7月29日);8.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湖南省人大,2011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10.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湘建城2002447号);11.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林业部1994年1月20日);12.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1995年);13.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2015);14.其他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指标定额;15.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6.现场踏勘、调查所得到的水文、地质、气象等基础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论证技术路径一、

28、索道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索道由下站、上站和线路组成。下站是建在山下的站房,是客运索道的起点站,也是游客由外埠乘车进入风景区后上山的交通转运站。上站是建在山上的站房。索道上、下站之间翻山越岭的部分称为索道线路。由于运转的需要,索道设有驱动装置、拉紧装置、站内设备、线路设备和车库等。为便于索道维护管理和用电方便,将索道驱动装置设在下站,拉紧装置设在上站。根据索道运输量大、运行速度快、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考虑到我国索道技术基础薄弱、目前脱挂吊厢式索道技术还不成熟,以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地位,这条索道的主要机电设备拟从国外引进,其他附属设备和变配电工程、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等由国内配套完成。这对保

29、证索道建成后安全、持久地运行,以及提高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接待水平和促进景区的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脱挂式索道技术最先进的是奥地利的Doppelmayr公司和法国的POMA公司。待项目实施时,索道设备可实行招标采购。因此,索道建设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其建设选址要考虑对景区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以及地质情况的影响。(一)驱动站由于本客运索道的规模较大,故客运索道驱动机的功率较大。为减少驱动设备噪音对游客和索道工作人员的影响,将驱动站建筑做成两层,将驱动系统的主电动机、减速器和备用驱动机的柴油机及液压泵等放在下层,把索道乘降的站台和车库设在二层。驱动站设备由站房标准设备和驱动设备组成。

30、站房标准设备是脱挂式索道为保证车厢在站内完成抱索器脱开、减速、慢速运行、车门开闭、车距调正,加速、抱索力检测、抱索器闭合等一系列动作而配置的机电设备。索道驱动机由主驱动机和备用驱动机组成。主驱动机由4900驱动轮、立式万向节传动轴、直流电动机、行星减速器、工作制动器和紧急制动器等组成。为便于设备运输,驱动轮设计成剖分式的。图2-1 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索道站内设备主驱动电机采用直流电动机,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电,可保证索道的起动和运行平稳、可靠,并根据需要实现06m/s间的无极变速。索道运行的控制柜设在站台旁侧的控制室内。备用驱动机是当停电或主驱动系统出现故障,为把客运索道线路上的乘客运回到站内而设

31、置的。它采用柴油发电机为动力,带动备用驱动装置使索道运行。备用驱动的运行速度为1m/s。为安全起见,备用驱动系统只供停电或其它机械故障时临时使用,不能作营业性运行。(二)车库当索道每天工作完毕停止运行时,需把线路和站内的车厢存放在车库内以避免在线路中风吹雨淋或夜间人为破坏。次日运行时再把车厢由车库内推出,按设计间距发往线路。考虑到驱动站地域较开阔和维护管理方便,并尽可能把迂回站占地面积缩小,车库设在下站。车库轨道和站内轨道的衔接用电动和手动道岔完成。为了使乘人车厢能顺利地由主轨道过渡到车库内,或由车库过渡到主轨道内,在站内还设有局部的、由液压系统操作的升降平台。在车库内还设有车厢和抱索器的检查

32、维修工作平台。(三)迂回站由于迂回站站址用地比较局促,故除索道运行必须的主站房、控制室和值班室外,其他附属设施很少。迂回站设备由站房标准设备和张紧装置组成,站房标准设备与下站相同。张紧装置由迂回轮、张紧小车和张紧油缸组成,为分体式,带有主轴承和备用轴承。张紧小车由张紧油缸推动,可在站内钢结构架上移动,用于调节索道运载索中的张力。张紧油缸由设在站内的液压站供油。用于控制客运索道运行的控制柜和操作台设在站台的后边。(四)国内配套设备和配套工程供电及变配电设备;检修和维修设备;线路支架及站内钢结构制作;站房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及线路支架安装工程;道路和总图工程;站内照明、广播、通讯以及环保工程等由国内

33、配套完成。二、索道建设方案比选(一)索道选址的基本原则根据国内外客运索道建设的经验,在风景名胜区建设客运索道时,总的指导思想是“保护风景,方便旅游,重点关注索道的隐蔽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因此,在进行客运索道线路和站址选择时遵循如下原则:1.索道线路和站址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2.索道选址的隐蔽性,线路和站址应避开核心景区,尽可能隐藏,不和景区争景或破坏景观,尽可能保护地形、地貌和植被不被破坏;3.索道选址的安全性,线路和站址应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区域,保证索道建设及运行的安全;4.索道选址的舒适性,线路角度应不大于45度,保证索道的安全及游客的舒适;5.索道选址应考虑景区整体交

34、通布局,与公路和景区游路的有机衔接。(二)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的衔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中确定的鹞子寨索道选线为:上站为靠近甲寨的一处山坳、下站为种子园。根据详细规划中的选线,经过索道专家、地质专家、林业专家、张家界森林公园管理处以及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单位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的相关专家到现场的实地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索道上站选址为甲寨附近的一处山坳,此选址较为合理,充分考虑了索道上站建设对整个景区景观的影响,在鹞子寨和老鹰嘴都看不见索道上站,对景观影响较小。此外,站址距鹞子寨和老鹰嘴距离都不太远,与

35、景区现有游步道衔接紧密,既便于游客乘索道上山后去景区游览,又便于防火物资向山顶各处输送。图2-2: 详规中索道选线2.索道下站位于花香峪内的种子园(花香峪苗木基地),此选址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索道站建设以及景区景观资源保护。1)种子园区域有一定的地质沉降,不利于索道站房以及生态停车场的建设,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下站附近有3个急弯,不利于交通组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3)索道选线隐蔽性不足,在黄石寨以及金鞭溪均可以看到索道运行线路。3.根据鹞子寨景区周围的地形和交通条件,为保护景区的风景资源不被破坏,鹞子寨索道线路显然不能从景区西部和北部的金鞭溪景区通过,而只能从景区南部或东部没有景观的地方通过

36、。即鹞子寨索道线路的走向只能从景区南部或东部上山到达甲寨附近的山坳。而鹞子寨景区南部是花香峪山沟,较为适合作为索道下站的选址区域。4.考虑在整个花香峪内重新进行索道下站选址,从隐蔽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三个基本原则出发,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的要求下,确保选址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三)索道线路和站址选址方案比选1.索道上站选址图2-3: 索道上站选址索道上站选址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中的上站位置为基础,经过实地现场调研,在充分把握甲寨附近生态环境、地质状况以及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将拟建索道上站选择在甲寨东南方约150米处的山坳里。这里地形

37、相对平缓,位置比较隐蔽,地形标高956米,比甲寨低40米,西北距鹞子寨山顶南端约230米,比鹞子寨低约60米,东北距老鹰嘴约200米,比老鹰嘴低约50米。拟选位置目前有一条登山道从百应谷服务部后方经过,其地势较为平坦,区域地质条件较好,且以人工杉树林为主,无原始生态林,因此索道建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图2-4: 索道上站区域环境2.索道下站选址由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中对鹞子寨索道下站选址与景区现状存在一定矛盾,因此按照详细规划中的要求以及鹞子寨景区的实际情况,重新在花香峪范围内,进行索道下站选址。综合考虑现有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和景观影响等因素,经现场踏勘和多方

38、案比较,提出三个索道下站和线路选址方案。图2-5: 索道选址方案图(1)方案一:花香峪种子园甲寨下站位于花香峪种子园东部防火道南侧树林里,地形标高765m。(2)方案二:飞鹰堡甲寨下站位于飞鹰堡南侧树林里,地形标高610m。(3)方案三:麻田垭甲寨下站位于麻田垭护林点附近,地形标高865m。3.选址方案比较以风景名胜区条例以及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对风景区内项目建设的要求为基础,从索道建设特点出发,主要从对生态环境及景观资源的影响程度,与景区交通的联系程度,索道建设的隐蔽性、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项目建设的用地条件、管理的方便性及经济性四个方面对以上三个方案进行比选。(1

39、)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方案一:索道上站建设区域为人工杉树林,且位于一处山坳,不属于核心景区,周边无景观资源分布,且开发建设用地区域坡度较为平缓,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小,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下站位于景区南部无景点的花香峪种子园附近的谷地里,需扩宽现有防火公路约2.6千米与下站相连,建设区域周边均为竹林,对景区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图2-6: 方案一索道下站建设区环境方案二:索道上站同方案一。索道下站位于飞鹰堡南侧的树林里,无需修建公路,建设区及周边均为人工林,对景区的环境影响最小。图2-7: 方案二索道下站建设区环境方案三:索道上站同方案一。索道下站位于麻田垭护林点附近,为鹞子寨景区东部,需改造防

40、火公路10千米,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2)与景区交通的联系程度方案一:改建2.6千米防火公路与索道下站相连,通过环保车运送游客。但索道下站附近有三处急弯,对区域交通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方案二:由于索道下站距离老磨湾仅500米,游客可通过步行前往索道下站,无需改建道路及组织环保车,交通组织最为方便。方案三:索道下站距离老磨湾较远,需改建10千米左右的防火公路,需组织环保车运送乘客,交通较为不便。(3)索道建设的隐蔽性、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方案一:从隐蔽性来看,索道上站及索道下站均位于谷地中,站房较为隐蔽,但从黄石寨可以看到部分索道运行线路,从金鞭溪可能看到小部分索道运行线路,对整

41、个景区景观资源有一定影响。从安全性来看,索道下站位于三处急弯附近,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从舒适性来看,索道线路的选址满足游客对舒适性的要求。方案二:从隐蔽性来看,索道上站及索道下站均较为隐蔽,但从黄石寨可以看见大部分索道运行线路,且有780米长的线路从去往鹞子寨的游步道西侧通过,最远处距仅游道260米。此处是金鞭岩的背景,对景区景观资源影响较大。从安全性来看,索道站建设区地质情况较好,且交通组织较为方便,索道的建设及运营安全性较大。从舒适性来看,索道线路的选址满足游客对舒适性的要求。方案三:从隐蔽性来看,索道下站位于景区东部,无任何景观资源,索道线路也偏离景区主要观赏区,隐蔽性较好。从安全性

42、来看,建设区地质情况良好,无安全隐患。从舒适性来看,索道线路的选址满足游客对舒适性的要求。(4)项目建设的用地条件、管理的方便性及经济性方案一:建设条件较好,投资成本偏高。用地较为平坦,且无地质问题,但需要改建2.6千米防火公路,建设生态停车场,组织环保车运营。方案二:建设条件较好,投资成本较低。用地较为平坦,且无地质问题,无需改建防火公路。方案三:建设条件较好,投资成本较高。用地较为平坦,且无地质问题,但需改建10千米防火公路,建设生态停车场,组织环保车运营。4.小结三个方案的上站为同一地点,方案一下站位于景区南部花香峪中部;方案二下站位于花香峪西部,靠近景区入口;方案三下站位于景区东部。表

43、2-1:索道方案比较表比选内容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与景区交通的连接条件下站距老磨湾公路里程2.6km,需环保车转运游客,交通条件比较方便。下站距老磨湾约500m,游步道满足要求,不需公路交通转运,交通最方便。下站距老磨湾10km,需环保车转运,距离远,交通不方便。隐蔽性,对景观资源的影响索道从景区南部无景点的地方通过,从黄石寨可看到部分线路,对景观有一定影响。从黄石寨可以看见大部分线路,且有780m从去往鹞子寨的游步道西侧通过,最远处距游道260m,此处是金鞭岩的背景,对景区景观资源影响较大。索道从景区东部无景点的地方通过,对景观影响小。对景区生态影响程度需改造拓宽2.6km防火道。下站址为人工

44、林,以竹林为主,项目建设生态影响较小。不需修建公路,下站址为人工林,项目建设生态影响小。 需改造拓宽10km防火道,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件项目建设和将来运营管理条件较好。建设条件和运营管理条件好。区位偏远,建设和运营管理成本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二下站在飞鹰堡,距老磨湾最近,交通最方便,但从黄石寨可看到大部分索道运行线路,尤其索道线路中间一段从金鞭岩背后的山体上方通过,对整个景区景观资源有较大影响;方案三下站位于麻田垭,距老磨湾10千米,需配套改造10千米公路,公路建设对景区生态影响较大;方案一下站位于花香峪种子园,此处远离核心景区,而且较为隐蔽,索道建设对自然

45、景观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外交通比较方便,索道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件较好。因此,为尽量减小索道建设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设计推荐方案一,即索道下站位于花香峪种子园东部防火道南侧树林里,索道上站位于甲寨东南侧约150米处山坳,索道线路从景区南部无景点的地方通过的方案为鹞子寨索道的建设方案。(四)索道线路和站址选址方案细化与比选2013年10月31日,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市委书记杨光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显辉等市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前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就鹞子寨索道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现场考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听取了关于鹞子寨索道建设选址工作的汇报,与会领导和

46、专家对三个选址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对项目选址对景观的影响程度、项目建设对景区生态的影响及索道与景区现有交通的衔接条件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形成意见如下。1.选址方案三,麻田垭甲寨,索道线路从景区东南部无景点的地方通过,对景观影响小;但下站距老磨湾10千米,需配套改造公路,公路建设对景区生态影响较大;距离远,建设和运营管理成本高。方案三缺点较多,不适宜。2.方案二,飞鹰堡甲寨,下站在飞鹰堡,距老磨湾约500米,交通最方便,不需修公路;但索道线路中间约300米长一段从金鞭岩和花果山背后的山体上方通过,位置较突出,在黄石寨景区能看到,索道对自然景观有影响,也不太适宜。3.方案一,花香峪种子园甲寨,下站

47、位于花香峪种子园,站址符合景区规划,上下站均为人工林,索道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下站距老磨湾2.6千米,下站附近公路有三个急转弯,交通不够顺畅。4.索道选址建设要尽可能保护景区资源,在索道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景区植被和动植物资源的破坏。5.站房建设和线路设计要突出生态和隐蔽性,尤其是索道上站站房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6.整个索道要避免进入黄石寨、金鞭溪等景区游客的视野,把索道建设项目对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7.鉴于方案一和方案二存在的问题,要求在方案一和方案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索道选址。在市委常委专题办公会之后,鹞子寨索道筹备领导小组组织市经投集团、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和环评单位核工业230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进一步踏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