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9641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1.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T-GL-02-01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锅炉整套启动调整试验方案签字页 批准: 审核: 编写: 目 录1. 编制依据42. 调试目的43.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44. 调试质量目标:9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06. 调试阶段137. 调试工作程序149. 职责分工2110.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221. 编制依据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1992年版)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1.5 设计图纸及

2、设备设明书2. 调试目的锅炉安装结束,经分部调试之后,就要进行锅炉机组所有设备整套启动试运行,它是锅炉进入稳定生产运行前的必须步骤。通过整套启动试运行,对锅炉所有系统、设备进行考核,检验其设计性能、安装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对设计、安装中的欠妥之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处理,使机组安全、经济、稳定、高质量地移交生产运行。3.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3.1系统简介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锅炉是由东方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DG1065/18.2-6型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单炉膛、全钢架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炉后尾部

3、布置二台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炉膛宽14706.6mm、深13743.4宽,近似正方形炉膛截面,锅筒中心线标高65000mm。锅炉采用全封闭,并设有炉顶大罩壳。炉膛采用气密式水冷壁,炉底密封采用水封结构。炉膛布置有分隔屏、后屏及屏式再热器,前墙及两侧墙前部均墙式辐射再热器。在水平烟道内布置有末级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在尾部烟井内布置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五台HP863型中速磨煤机,布置在炉前,四台磨煤机可带MCR负荷,一台备用。燃烧器为可上下摆动的直流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上组所有喷口均可上下摆动30,下组所有喷口均可上下摆动15。燃烧器一次风和二次风相

4、间布置均匀配风,上组燃烧器顶部布置有顶二次风,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生成量。燃油采用轻柴油,简单的机械雾化油枪,分三层布置在每角燃烧器风箱中,作为点火及助燃用。本炉设有5% MCR的启动旁路系统,作用是在启动过程中控制过热器温度、压力以缩短启动时间。锅炉本体部分共配有11只弹簧式安全阀和1只电磁泄放阀。炉膛出口左右两侧装有烟温探针,启动时监视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38。炉膛灰斗出渣采用干式除渣。3.2 锅炉设计参数:3.2.1锅炉设计工况(BMCR工况) 过热蒸汽流量 1065 t/h 过热蒸汽压力 17.36 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875 t/h 再热蒸汽进口温

5、度 332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3.94 MPa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3.78 MPa 给水温度 281 排烟温度(修正后) 130 过热器喷水量(一级) 36.61 t/h 过热器喷水量(二级) 9.15t/h 二次气喷水量 21.96t/h 锅筒工作压力18.77 MPa 锅炉效率 92.93 %3.2.2 热耗考核工况(THA工况) 过热蒸汽流量 946.3 t/h 过热蒸汽压力 17. 2 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783.5 t/h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32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3.5 MPa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3.33

6、 MPa 给水温度 273 排烟温度(修正后) 128 过热器喷水量(一级) 33.16 t/h 过热器喷水量(二级) 8.92 t/h 锅筒工作压力18.31 MPa 锅炉效率(低位) 93.05 %3.3 设计燃料特性3.3.1 煤燃料特性:项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收到基碳Car%52.250.9收到基氢Har%2.472.70收到基氧Oar%8.4210.83收到基氮Nar%0.980.5收到基硫Sar%0.730.82收到基灰份Aar%10.399.12收到基水份Mar%24.8125.13空气干燥基水份Mad%14.819.89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37.2239.68低位发

7、热量LHVkJ/kg1885218160可磨性系数HGI84.0078.00灰变形温度t11090 1109灰软化温度t21168 1128灰熔化温度t3118911433.3.2燃油特性:油种轻柴油恩氏粘度(20时)1.151.670E灰分不大于0.025%凝固点0 -20闭口闪点65 低位发热量41840KJ/kg3.4 锅炉主要辅机设备规范3.4.1 引风机制造厂家: 成都电力机械厂 风机型号: AN30e6(V19-1) 风量: 1217850 m3/h风机压头: 4450 Pa电动机功率: 2000 kW3.4.2 送风机制造厂家: 成都电力机械厂 风机型号: AP1-19型 风量:

8、 527500 m3/s(BMCR)风机总压头: 4300 Pa(BMCR)电动机功率: 800 kW3.4.3 一次风机制造厂家: 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 风机型号: G6-35No22.5F 风量: 225300 m3/h风机压头: 18640 Pa电动机功率: 1600 kW3.4.4 磨煤机制造厂家: 上海重型机械厂 型号: HP863 最大出力: 59t/h磨煤机磨盘转速: 38.37rpm 电机额定功率: 400kW额定电压: 6 kV 电机转速: 982rpm3.4.6 给煤机出力: 5-60t/h 制造厂家: 沈阳华电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3.4.8 密封风机风机型号:9-26;11.

9、2D-7 风量: 703.7 m3/ min风压:6.382 kPa 制造厂家:上海重型机器厂 4. 调试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机组带负荷整套调试阶段及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调试阶段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5.1 机务应具备的条件5.1.1 炉本体:安装、保温工作结束。炉水压、风压试验结束。炉膛、烟风道内脚手架拆除、垃圾、杂物清理干净,所有工作人员撤出,各人孔、检查孔封闭。5.1.2 烟风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引、送、一次风机、空预器8小时分部试运

10、工作结束,经检查、验收合格,签证办理完毕。5.1.3 汽水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所有的支、吊架完善,弹簧吊架销子拆除,经检查验收合格。5.1.4 燃油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油管路经水或蒸汽吹洗。5.1.5 制粉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各磨煤机、给煤机的静态调试工作结束。磨、给煤机及有关的附属设施经8小时分部试运结束。5.1.6 输煤系统:安装工作结束,各附属设施经8小时分部试运结束,验收合格。能随时给煤仓上煤。原煤仓清理干净。5.1.7 电除尘器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电除器升压,振打等试验结束,经检查验收合格。灰斗内清理干净,能随时投入运行。5.1.8 除灰、渣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各

11、附属设施经8小时分部试运结束,经检查验收合格。炉底水封完善。 5.1.9 火检冷却风系统:安装工作结束,火检风机经8小时分部试运合格。5.1.10 炉吹灰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管路经蒸汽吹扫。各吹灰器静态 调试合格。具备投运条件。5.1.11 炉加药、取样、定、连排、疏放水、放空气、反冲洗、冲惰等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5.1.12 锅炉膨胀系统:各膨胀指示器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各膨胀指示器调整到“0”。经联合检查无妨碍膨胀之处。5.2 电气、热控应具备的条件5.2.1 各电、气动阀门、烟风挡板静态调试完毕,能远方操作、开关灵活、方向正确。5.2.2 各声光报警系统经静态调试完毕,各光字牌显示

12、正确。5.2.3 各转动机械事故按纽完好,回路正确。模拟操作动作可靠。5.2.4 各辅机程控系统(SCS)调试完毕,程启、程停逻辑正确,设备动作可靠。 a. 各风机油站的启动条件;b. 油泵的联动关系;c. 引、送、一次风机的启、停条件及联动关系;d. 各风门、挡板的联动关系;e. 各风机的程启、程停试验;5.2.5 炉安全监控系统FSSS静态调试完毕。各逻辑关系正确,动作可靠。a. 炉膛吹扫允许条件;b. 炉MFT条件、MFT后的联动关系;c. 炉OFT条件、OFT后的联动关系;d. 油点火允许条件;e. 油枪的程启、程停;f. 油枪的跳闸条件;g. 煤点火允许条件;h. 各磨、给煤机的启动

13、允许条件;i. 各磨煤机快停、紧急停止条件;j. 各磨煤机启动、停止程序;5.2.6 炉数据采集系统(DAS)静态调校完毕,各点名称准确,显示正确。5.2.7 各工业电视、火焰检测系统静态调校完毕。能随时投入。5.2.8 各给煤机自动称重系统静态调校完毕,测量准确,显示正确。5.2.9 炉膛烟温探针静态调校、设定完毕,伸缩自如,动作可靠。5.2.10 吹灰程控静态调试合格,经模拟试验,关系正确动作可靠。5.2.11 空预器间隙密封自动调整装置静态调试完毕。5.2.12 机、炉、电大联锁试验完毕,关系正确,动作可靠。5.3 土建应具备的条件5.3.1试运现场道路畅通照明充足,事故照明可靠。5.3

14、.2试运现场通讯设备方便可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5.4 应完成的调试项目5.4.1 炉本体及炉前系统酸洗工作结束,临时系统已恢复完毕。5.4.2 炉烟风挡板、汽水阀门、制粉系统各风门挡板经操作试验合格。各阀门开关方向正确,动作灵活可靠,全开、全关到位。(详见炉烟风挡板、汽水阀门检查确认一览表)5.4.3 炉冷态通风试验结束。各一次风调平、风量标定完毕。5.4.4 锅炉吹管工作结束。临时系统已全部恢复。5.4.5 炉辅机顺控(SCS)的检查试验结束。5.4.6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检查试验结束。5.4.5 各转动机械事故按纽的检查操作试验结束。5.4.6 各声光报警信号的检查试验结束。

15、5.5 公用系统5.5.1 化学制水系统完善,能随时提供合格的除盐水。5.5.2 压缩空气系统完善,能随时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5.5.3 厂用电系统完善,能按试运要求随时切、送电。5.5.4 全厂的照明、通讯系统完善,能随时通讯。5.5.5 中央空调系统完善,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使用。5.5.6 在机组整套启动前,向煤仓上煤时提供煤质化验报告单,要求原煤仓进煤应按设计煤种考虑。6. 调试阶段6.1 锅炉启动准备及点火冲管阶段:6.1.1 风门挡板检查、汽水阀门检查;6.1.2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6.1.3 风机并列及喘振值标定试验;6.1.4 联锁保护试验;6.1.5 燃油系统调试;6.1.6

16、 汽水系统调试;6.1.7 锅炉首次点火条件的检查;6.1.8 锅炉蒸气吹洗;6.1.9 制粉系统静态调试工作;6.1.10 吹灰系统静态调试工作;6.2 空负荷阶段6.2.1 配合进行汽轮机冲转、定速、汽机试验;6.2.2 电气试验、带初负荷;6.2.3 超速试验等工作;6.3.4 停机不停炉,机维持盘车状态,进行锅炉蒸汽严密性及安全门整定工作;6.2.5 进行给水、减温水流量特性试验,视机组缺陷情况决定是否停炉消缺。6.3 带负荷阶段6.3.1 在机组并网后,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启动制粉系统;6.3.2 调煤火检;6.3.3 配合热控专业在机组负荷50%-70%左右试投有关自动;6.3.4 炉

17、燃烧初调整;6.3.5 根据机组负荷及燃烧的稳定情况断油试验;6.3.6 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甩负荷试验。(或在168小时后进行)6.4 168小时试运行阶段 此阶段按照验标进行168小时试运的条件检查,条件具备后进入168小时试运。在168小时试运期间以机组稳定运行为主。168小时完成后移交生产。7. 调试工作程序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流程图进行:文件整理签署及归档168小时试运阶段带负荷阶段空负荷阶段锅炉吹管、安全门整定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整套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调试技术方案确认和交底8. 调试步骤8.1 锅炉启动前的准备及点火冲管阶段8.1.1 烟风挡板、汽水阀门的检查确认 检查确认所有烟风挡板

18、、汽水阀门开、关灵活,方向正确,全开、全关到位,状态显示正确。8.1.2 炉冷态通风试验:各一次风调平、风量标定。详见炉冷态通风试验措施。8.1.3联锁、保护、顺控及声光报警的检查试验l 炉辅机顺控(SCS)的检查试验。l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BMS)的检查试验。l 各转动机械事故按纽的检查操作试验。l 各声光报警信号的检查试验结束。l 机、炉、电大联锁试验。8.1.4 给水泵的启动、停止操作试验。8.1.5 锅炉吹管。详见锅炉蒸汽吹管调试方案8.1.6 制粉系统的检查试验。详见制粉系统调试方案。8.1.7 除灰、渣系统的检查试验。详见除灰、渣系统调试方案。8.1.8 炉吹灰系统的静态检

19、查调试。l 吹灰系统管路的检查。膨胀、支吊架等。l 吹灰系统阀门的检查确认,吹灰安全门,减压阀的调整试验。l 各吹灰器的操作试验。l 吹灰程控的模拟试验。8.1.9 火检冷却风系统的检查试验,两台风机的联动试验。8.1.10 定排程控的模拟试验。8.2 空负荷阶段8.2.1 锅炉上水8.2.1.1 利用电动给水泵小旁路上水。8.2.1.2 上水时间控制:冬季4小时,夏季2小时。8.2.1.3 上水水温应20。8.2.2 锅炉点火前的工作8.2.2.1 联系投入电气除尘器灰斗、绝缘子加热装置。8.2.2.2 建立炉前燃油大循环。8.2.3 锅炉点火8.2.3.1 程启A、B空预器,并投入空预器密

20、封间隙自动调整装置。8.2.3.2 建立通风道。8.2.3.3 启动甲侧引、送风机。8.2.3.4 启动乙侧引、送风机。8.2.3.5 调整炉膛压力在-20-50Pa。8.2.3.6 启动一台火检冷却风机,并将另一台风机投联锁位备用。8.2.3.7 调整炉通风量在30%-40%之间,启动炉膛吹扫。8.2.3.8 进行燃油泄漏试验。8.2.3.9 泄漏试验完毕后,吹扫开始计时,吹扫完成后,MFT自动复位。8.2.3.10 确认锅炉点火条件满足后,开启主油阀,点火命令下达后,锅炉点火,点火后进行以下工作。l 投油枪时,优先考虑下部油枪。l 投油枪时要按对角投入。l 油枪要定期切换。l 开启过热蒸汽

21、、再热蒸汽管道疏水。l 联系投入高、低压旁路系统。l 投入空预器吹灰系统,定期进行空预器吹灰。点火初期两小时吹灰一次。l 视情况投入暖风器系统。8.2.4 锅炉升压8.2.4.1 锅炉点火后,按照炉冷态启动升温升压曲线,逐步投入油枪,锅炉升温升压。锅炉首次启动,其升温升压速度可以适当减缓。8.2.4.2 当汽包压力升至0.172MPa时,关闭炉顶各放空气门。8.2.4.3 汽包升压至0.2-0.4MPa,冲洗汽包水位计,联系热工冲洗仪表管,并校对水位,联系化学冲洗取样管。8.2.4.4 汽包压力升至0.4-0.5MPa时,联系安装热紧螺丝。8.2.4.5 根据蒸汽温度情况,关闭有关疏水门。8.

22、2.4.6 汽包压力升至1.0MPa,可投入连排系统,进行连续排污。8.2.5 汽机冲转8.2.5.1 锅炉汽温汽压升至冲转参数后,联系进行冲机,冲转参数见汽机调试措施。8.2.5.2 冲转后,维持锅炉参数适应汽机要求。8.2.5.3 汽机冲机至3000rpm定速后,配合电气进行电气试验工作。8.2.5.4 电气试验结束,准备并网带负荷前。8.2.5.5 炉再热器进汽后可退出炉膛烟温探针。8.2.5.6 并网后带初负荷46小时,机组解列,做机超速试验。8.2.5.7 机超速试验结束后,根据情况停机不停炉,进行炉安全门调整工作。8.3 带负荷阶段8.3.1 同样的方法,点火、冲机、并网、带负荷。

23、8.3.2 根据机组负荷情况准备投入制粉系统。8.3.3 启动两台一次风机、一台密封风机。投粉前应具备下列条件:l 负荷在50MW左右;l 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达150以上;l 炉膛出口烟温达到400以上。8.3.4 投粉前应开启减温水手动门,减温水应处于备用状态。8.3.5 进行暖磨,按磨煤机启动程序启动第一台磨煤机。磨煤机启动程序详见制粉系统调试方案。8.3.6 投粉后,应检查着火情况,调整燃烧,根据汽温情况适时投入减温水。8.3.7 负荷升至100-120MW时,联系启动一台电动给水泵,与前电动给水泵并列运行。8.3.8 当第一套制粉系统的给煤机给煤量达满出力的70%时,根据负荷情况可启动

24、第二套制粉系统。8.3.9 视机组负荷,且投入的油枪数不大于6支时,联系灰控值班员,投入电除尘器和除灰系统。8.3.10 维持两台磨煤机运行,配合热控专业试投自动。l 汽包水位自动;l 炉膛负压自动;l 一次风压自动;l 磨煤机风量自动;l 磨出口温度自动;l 减温水自动。8.3.11 启动第三、四台磨煤机,加负荷。8.3.12 在机组负荷70%-80%左右,在炉燃烧稳定的情况下,投炉本体吹灰。8.3.13 做锅炉首次断油试验。8.3.14 配合热控专业试投自动l 炉燃烧自动;l 机组协调方式试投。8.3.15 机组带满负荷运行。8.4 满负荷168小时阶段在机组经带负荷阶段试运后,机组能正常

25、运行,断油、投高加、保护100%投入、自动投入率在90%以上、等按验标要求的各项指标达到后即可进入168小时试运阶段。在机组168小时试运阶段主要以稳定运行为主。8.5 机组的热态启动8.5.1 锅炉在带压下的启动即为热态启动。8.5.2 锅炉热态启动前必须确认停炉期间进行的检修工作已经结束。8.5.3 锅炉热态启动过程与冷态启动过程基本相同。8.5.4 锅炉点火前各疏水门均应关闭。8.5.5 热态启动升温升压过程中,锅炉疏水门的控制要求8.5.5.1 锅炉点火后全开过热器和再热器疏水门。8.5.5.2联系开启汽机主汽门前疏水及再热蒸汽管道疏水,进行暖管。投入高、低压旁路系统,控制升温、升压速

26、度。8.5.5.3 冲机后关闭过热器及再热器疏水。8.5.6 投入锅炉烟温探针,防止锅炉管壁超温。8.5.7 锅炉点火后,在确保汽包壁温差不超限的情况下,应尽快地投入尽可能多的油枪,使蒸汽参数尽快达到冲转参数。8.5.8 汽机冲转后,根据汽缸温度情况关闭机侧疏水。8.5.9 根据汽机带负荷要求,投入制粉系统。并根据升温速度投减温水防止超温。8.6 锅炉停炉8.6.1 锅炉停炉前,应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缺陷。8.6.2 锅炉停炉前,应对各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吹灰。8.6.3 负荷由300MW减至150MW的操作8.6.3.1 控制减负荷速度为每分钟3%。8.6.3.2 退出主汽压力自动。8

27、.6.3.3 减负荷时,运行的制粉系统的给煤机转速应均匀减小,磨煤机一次风控制门均匀操作,当给煤机转速降至60%左右时,可选择停一台制粉系统。8.6.3.4 停止制粉系统的给煤机时,根据汽机及负荷情况,适当增加运行给煤机的转速。8.6.3.5 用同样的方法可停止第二套制粉系统。8.6.3.6 负荷降至200MW(暂定)时投入油枪助燃。8.6.3.7 负荷降至150MW。8.6.4 通知值班员,退出电除尘运行。8.6.5 继续减负荷,同时适当增加油枪助燃。8.6.6 剩余的制粉系统,当给煤机转速降至40%时,可选择停止一套制粉系统运行。8.6.7 负荷降至30%时,给水自动由三冲量切为单冲量。8

28、.6.8 停止最后一套制粉系统运行,停止两台一次风机运行。8.6.9 根据负荷下降情况,逐步对角停止油枪。8.6.10 发电机解列,汽机停机。8.6.11 锅炉熄火。8.6.12 保持30%MCR通风量吹扫 5 分钟后,按程序停止送风机、引风机运行。8.6.13 锅炉熄火后,将汽包水位升至最高可见水位,停止进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8.6.14 空预器停条件满足时(入口烟温低于150),停止空预器运行。8.6.15 炉水温度不大于80时,停止火检冷却风机运行。8.6.16 停炉后继续监视排烟温度及空预器烟温,防止空预器着火。8.6.17 停炉后检查所有的油枪自动吹扫后全部退出并就地关闭各油枪手动

29、来油门。 9. 职责分工按照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调试合同有关规定,各单位分工如下。9.1 监理公司:9.1.1 对整套启动调试全过程进行监督;9.1.2 负责对整套启动调试措施的审批;9.1.3 参加整套启动调试前后检查、验收、评定工作。9.2 安装单位:9.2.1 负责试运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9.2.2 负责引、送、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炉水循环泵、磨煤机、给煤机、空预器及其它辅机的监护、巡检。9.2.3 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9.2.4 配合调试单位进行机组整套启动调试工作。9.2.5 参加整套启动试运的值班。9.3 建设单位:9.3.1 负责系

30、统试运中的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9.3.2 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9.3.3 负责试运过程中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9.3.4 运行操作及维护机组的正常运行;9.4 调试单位职责:9.4.1 负责试运措施的编制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9.4.2 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9.4.3 负责整套启动调试的指挥工作。9.4.4 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9.4.5 协助运行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处理。9.4.6 协助检修人员判断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9.4.7 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9.4.8 编写调试报告。10.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10.1本项目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为:粉尘

31、污染环境。本项目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所采取的对策:制粉系统泄漏粉尘时及时停用,调试人员穿戴防尘工作服和防尘面具、口罩。10.2 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l 生产工作场所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帽;l 调试生产场所沟、孔、洞在基建期间多处不全,楼梯、照明不完好;l 生产场所未按照规定着装;l 调试现场脚手架比较多,可能存在高空落物被击伤;l 调试现场的旋转设备未安装靠背轮的防护罩或接地装置,可能被转动机械绞住衣物,或发生触电;l 高温介质。10.3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l 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l 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不符合

32、规定的走道和明显危及人生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和工作;l 调试人员穿戴工作服、手套,按照规定着装,检查设备保温良好;l 正确的戴好安全帽,发现高空有施工工作,禁止进入;l 检查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靠背轮无防护罩禁止启动。10.4 试运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10.5 加强机组启动前的检查试验工作,尽可能提前在冷态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启动中要按照规定的升温、升压、升负荷曲线进行,机组首次启动应尽可能缓慢。10.6 锅炉启动中,要定期检查各部热膨胀,发现膨胀不良要停止升温升压。待处理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10.7 锅炉点火后,再热器未进汽的

33、情况下,应注意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38,以保护再热器的安全。10.8 汽机启动后,要防止主汽、再热蒸气温度急剧波动,严防蒸汽带水。10.9 在锅炉启动和运行中,注意各自动启、停设备是否按其逻辑关系动作。10.10 注意空预器出口烟温的变化,防止二次再燃烧,当发现烟温不正常时,要及时进行空预器吹灰。锅炉启动初期,要加强空预器吹灰,每12小时吹灰一次。10.11 注意加强监视炉膛负压变化和炉内燃烧情况,尤其在启、停点火器及启、停制粉系统时,更要加强监视和调整,保持炉内燃烧稳定。10.12 保持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省煤器出口烟气含氧量在4-6%左右。10.13 注意监视炉膛负

34、压、送风压力、主汽压力、水位、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等自动控制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14 注意监视火焰检测器、炉膛火焰电视显示是否正常,观察炉内火焰情况,及时调整燃烧,保持燃烧稳定。10.15 注意炉膛烟温探针,自动投入和退出是否正常。10.16 启动和运行中,注意监视过热器、再热器壁温,严防超温爆管。10.17 注意加强燃烧,当负荷低于60%MCR以下或燃烧不稳定时要及时投油助燃,防止灭火打炮事故发生。10.18 在锅炉运行期间,燃油系统应处于随时备用状态,油枪停运后,一定要退出炉膛,每班应对油枪进行一次检查。10.19 制粉系统运行稳定,保持煤粉细度22%左右,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

35、在80左右。10.20 投粉后注意汽温、汽压、负荷、壁温、烟温的变化,防止超温和汽温变化过大。10.21 在投粉的初期,应加强锅炉除渣,防止锅炉冷渣斗内灰渣堆积,待除渣系统运行正常后,按运行规程要求进行除渣。10.22 锅炉启动和试运期间,应按设计要求投入全部的联锁和保护系统。如因某些原因,需撤除某项保护时,应由值班试运指挥批准。10.23 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各转机的轴承温度,润滑油位,冷却水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10.24 要经常巡回检查设备、系统运行情况,每班不少于两次。要认真执行“两票三制”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10.25 机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指挥应统一,各方职责分工明确。10.26 加强试运中的安全保卫工作。10.27 本措施不尽事项,按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执行。运行规程与本措施发生矛盾时,原则上按本措施执行,当有争议时报请试运指挥组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