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9659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多层框架酒店蜂巢空心板施工方案(楼板预埋,附图).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酒店GBF蜂巢空心密肋楼盖施工方案陕西省*建筑工程公司二一年四月十五日一、工程概况*大酒店工程,分为A、B、C、D、E、F六个区,建筑面积32140m,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D区5.95m、15.30m及10.75m处,E区6.05m处板面均为GBF蜂巢空心板密肋楼盖,板厚630mm、550mm。蜂巢空心楼板纵横交错,梁截面200 mm630mm;200550mm,蜂巢空心楼板为900mm(长)900 mm(宽)550mm(高),其上钢筋混凝土板厚为80mm、100mm。二、工艺简介高强薄壁复合蜂巢芯简称GBF蜂巢芯,是用无机胶凝材料配以玻纤网格布、钢丝网片和钢筋增强制成的一个整体、带加强筋

2、的空心构件。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预埋GBF蜂巢芯,形成网格形密肋的空心楼板。采用GBF蜂巢芯密肋楼盖结构体系能增加大跨度建筑空间净高,使建筑物空间开畅、自重轻,同时具有双向受力传力相同、挠度变形小、抗剪抗扭性能好、抗裂性和抗震性好等显著优点。蜂巢芯块周边的纵横肋与框架梁彼此构成了空心楼盖的双向正交暗肋结构,这使得整个楼盖的受力如同密肋楼盖,从而提高了楼盖的整体性能,有效地减少了楼盖的厚度,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并有较好的隔音和保温效果。为加强蜂巢芯块的强度,其巢壁上设有增强冲击性能和强度的加劲肋,底板内还设有钢筋或钢筋网片。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蜂巢芯与钢筋和混凝土一起组成一个

3、整体的空腔结构,如下图所示:三、编制依据1、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四、蜂巢芯密肋楼盖板施工方案4.1施工准备 对进场的蜂巢体进行检查和验收,材料时应提供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有现场材料验收小组组织进行检查和验收,蜂巢体外观必须保持完好,无破损、缺棱掉角、裂缝等质量缺陷。 进场验收合格后,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随机取样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力学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项目要求重量D=100、120、150、180、200mm

4、12kgmD=220、250、280、300、350mm25 kgmD=400、450、500mm40 kgm径向抗压荷载100N 蜂巢体在现场应设专门地点存放,存放地必须设防雨和防潮措施,以免影响蜂巢体使用和功能。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各部位及各空间的相对关系及标高。发现问题及时同设计院沟通,做到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 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组的技术素质,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按照设计要求并现场实测尺寸绘制蜂巢体排版图,确定安装位置。 板底模板已经按模板支设方案搭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检查安装固定所需的钢筋支撑及捆绑用

5、具,并对照图纸位置试摆。4.2 施工机具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水平尺、手推车 吊笼 钳子 打眼电钻 手锯 锤子 粉笔 钢尺 撬棍 吊装索具等。4.3施工工艺4.3.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模板安装 合格不合格混凝土浇筑内模安装、采取抗浮技术措施划线定位梁钢筋、板底钢筋、肋间钢筋或网片安装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板面钢筋安装检查不符合处理再验收工序结束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主要施工工序示意图 质量记录4.3.2操作工艺 模板安装蜂巢芯模板支撑方案按一般楼板模板支撑的方案要求布置,布置完毕后铺模板,按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双向起拱。梁下钢管架支撑间距0.7m0.7m步距1.5m,楼板下钢管架支

6、撑间距0.7m0.7m步距1.5m;距地面20cm满堂架扫地杆,并在梁底贯通大平杆,距模板顶部60-100cm处应搭设大平杆以增加满堂架的整体稳定性。模板支撑最大高度为约为5.5 m,梁截面最大为8001000 mm,板厚为100mm,楼板下钢管架支撑间距0.8m0.8m步距1.5m。模板支设完毕后,梁下部用钢管支撑间距1000mm。并在支撑钢管腰部增加水平杆,以防止长细比过大而导致的钢管弯曲。 测量放线根据排版图进行放线,放出肋梁的位置线,确定蜂巢芯、GBF薄壁管的安装位置。 蜂巢芯、GBF薄壁管安装 模板上放线后摆放蜂巢芯,摆放蜂巢芯应拉通线, 将蜂巢芯吊运到板面上,并分散堆放,以免造成过

7、大的集中荷载。 蜂巢芯铺设前,应安排工人将板面清扫干净,确保蜂巢芯与模板面的紧密接触。 安装时应安排四个人同时抬放,按事先弹好的分格线摆放。 摆放完毕后,安排专人对蜂巢芯进行调整,以确保肋梁的顺直和断面尺寸。 待空心板安装并调整顺直后进行蜂巢板与板底支撑模板的加强连接。蜂巢空心板定位加固示意图如下: 蜂巢板固定 蜂巢板定位安装完毕后,在密肋梁交接处,距蜂巢板边沿15cm处用12钢筋呈八字型水平放置,再用两根12钢筋沿蜂巢板侧壁竖向放置,并分别与水平筋用电焊焊死将蜂巢板侧帮夹死,竖向钢筋略高出水平筋2-3cm。注意水平钢筋不易过长,控制在25-30cm。过长将会影响密肋梁钢筋绑扎。 用14#双股

8、铁丝将上者焊接点与蜂巢板底部模板下水平钢管或者木方拉接(1-1剖面图示意),确保蜂巢板不产生位移,作为蜂巢板单体定位之用。在做此工作前需在模板上两竖向定位钢筋正下方钻眼,必须避过底部支撑的方木。注意在此步骤中应注意定位钢筋的位移,必要时将同一蜂巢板上的四角八字定位钢筋相邻一一用14#铁丝拉结,以防止位移,给钢筋施工带来不便。 待密肋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对其蜂巢板在进行顺直效验,无误后将密肋梁交叉处周围四块蜂巢板上的八字定位筋用12钢筋一一焊死,并将其与钢筋梁点焊,作为蜂巢板整体定位之用。 在刚筋梁绑扎完毕后,在蜂巢板中部梁内加200cm定位撑,并与梁钢筋紧密绑扎或点焊。 为防止后期浇筑砼时蜂巢板

9、下部与模板有缝隙而导致流浆,在安装蜂巢板之前,在蜂巢板底部周边粘贴双面海绵胶带。 梁钢筋绑扎按常规进行钢筋安装,安装过程中避免过多钢筋堆放在蜂巢芯上。梁钢筋绑扎施工方法详见有关钢筋施工方案。 水电预埋 水电的线管、暗盒等都必须安装在肋梁内,并与肋梁钢筋绑扎并固定好。 暗盒安装时可用切割机在蜂巢芯的挑边上开口,并及时将切割碎片清理干净,但严禁在挑边上直接打凿。 消防管、雨水管等楼板套管及配电管井预埋在梁、柱边的楼板实心调整区内。 在肋梁、板面钢筋安装后,应及时在肋梁内穿引水电线管与预埋好的暗盒连接,并用铁丝将线管固定在肋梁钢筋上。 板钢筋安装 在绑扎过程中要注意肋梁钢筋和板面钢筋的同层同向,减少

10、钢筋重叠以降低高度,保证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板面钢筋绑扎完毕后,还必须用14#铁丝将钢筋网与蜂巢芯上的吊钩相连接与之形成整体。 混凝土浇捣 输送混凝土的泵管应尽可能从框架梁上架设,如确需从蜂巢芯顶面架设泵管,应在纵横向肋梁相交处的混凝土泵管下垫放弹性缓冲垫(如废旧小汽车外胎)缓减泵管对蜂巢芯的冲击力。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蜂巢芯上,以避免造成材料破坏。 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柱头与框架梁,再浇筑肋梁和楼板混凝土,肋梁和楼板的混凝土浇筑同时一个方向进行。 为保证楼盖混凝土浇捣密实,混凝土塌落度宜取1518 cm,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31.5。 浇筑过程中在出料管口前

11、设置砼受料板,使砼泵管由直接接触箱体改为间接接触箱体,并采用分层对称下料及振捣,少量多次的浇筑方式,以减小砼对箱体的冲击力。 浇筑时宜采用小型插入振动器(直径3.5cm)振捣,不得将振捣器直接触压蜂巢芯表面进行振捣,箱顶采用轻型平板振捣器。 混凝土浇注完毕,初凝后将面层压实一遍,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五、质量通病防治通过GBF蜂巢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中,通过对影响施工质量的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后。施工主要问题为:箱体质量不稳定、施工方法不当、箱体与砼连结不牢固、模板脚手架支撑达不到设计要求、固定不好导致漂浮等,主要质量问题为箱体质量不稳定和施工方法不当。通过对以上问题从“人机料法环”等环节

12、进行分析,确定一下两个方面为主要影响因素。1、施工方法不当2、箱体质量不稳定3、应对措施 筒芯安装固定:为保证筒芯安放标高、位置的准确,在筒芯的下面应安放垫块。垫块用细石混凝土提前预制或用钢筋下脚料加工成马登均可。为防止在浇筑砼时管体受混凝土流动性造成管体上浮,必须设置抗浮点。 筒芯上部固定措施:在每排芯管两端上附加两根通长12钢筋,并用16#铁丝沿通长附加钢筋每4根芯管与板底模板下的支撑系统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芯管下部支撑措施:为保证芯管下部现浇板厚度,采用60mm高12通长钢筋支撑,钢筋支撑支腿的间距为400mm,每排筒芯两端各加一根通长钢筋支撑。 芯管水平固定措施:芯管之间采用两根140

13、mm高的12限位钢筋与芯管下部通长钢筋支撑焊接,以控制芯管的水平位置。 现浇板的上皮钢筋单独采用12通长钢筋支撑,自框架梁边500mm宽起间距不大于800mm放置一道,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六、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1、问题一:蜂巢板损坏,造成混凝土流入蜂巢板内。解决办法:加强现场检验现场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供货商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外观检验,尺寸及偏差要符合要求。以表面平整、棱角方正、完好,无破损及裂缝为验收标准。2、问题二:水电管线直径大于底板混凝土厚度预埋时,造成空心板不能正确安装或过高。解决办法:根据图纸要求,先将板下部网片绑扎完毕,进行隐蔽验收,芯模下的预埋水电管线及盒应按线预埋,为保证板

14、的设计厚度,预埋管交叉点应尽量减少,必要时预埋管线部位芯模可改换成500500120竹芯盒,让出管线位置,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对竖向水电管穿越竹芯盒的部位,由厂家按现场提供的尺寸加工成500200、500250、500150的小规格竹芯盒,让管线从空心板拼缝中穿过。3、问题三:底板露筋由于竹芯底部混凝层较薄,因此安装底部钢筋时,必须认真安放并固定好垫块,在铺放竹芯前应先进行一次检查调整,以确保底部混凝土层的厚度。4、问题四:蜂巢板的间距不均匀,肋梁的宽度不一致为了保证蜂巢板的间距和顺直,从而保证肋梁的宽度,可用蜂巢板的连接件12号铁丝四角与肋间钢筋绑扎连接牢固。5、问题五:底板混凝土蜂窝、麻面、

15、露筋泵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转向接头、布料口支座或运送混凝土物料小车的通道,应在蜂巢板上架空安装铺设、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蜂巢板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蜂巢板。 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调整蜂巢板与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宜沿蜂巢板纵轴单间进行;不宜沿垂直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筑。混凝土的塌落度宜取2228cm,塌落度小于20cm时,由于施工速度较慢,造成蜂巢板下空洞。且布料与震捣应同步进行,震捣器端应直达到模板顶部,以保证蜂巢板边密肋梁被充填饱满,无积存气囊、气泡。为防止蜂巢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压力不平衡;造成平面位置窜动,可在蜂巢板之间用定位短钢筋控制定

16、位。浇筑混凝土空心楼盖时,宜采用小型插入式震捣器,棒头直径2535mm,与平板式震动器协同震捣,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不停地流入蜂巢板下过多,造成蜂巢板上浮。先用振动棒在肋间震捣,使肋梁中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浇至设计标高,再用平板振动。不得将震动器直接触压蜂巢板进行震捣。 七、关于蜂巢板的上浮计算:蜂巢空心板向上的浮力考虑存在两个方面:混凝土对蜂巢板向上的浮力和混凝土振捣对蜂巢板向上的反作用力。1、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混凝土对每个竹芯盒(每个蜂巢板平面高度为500mm)向上的浮力为:0.9m0.9m0.50m2500kg=1012.5kg2、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的规定,

17、振捣砼时对水平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196KN/,因此,每个蜂巢板向上的浮力等于振捣砼时对水平模板产生的反作用力为:0.9m0.9m196kg=158.9kg 3、蜂巢板上部80mm厚的砼重量为:0.9m0.9m0.08m2500kg=162kg4、每个蜂巢板自重:250kg5、浮力计算:1012.5kg+158.9kg-162kg-250kg=759.4kg6.经计算得知,如不采取抗浮措施,蜂巢板会在振捣时产生上浮。八、抗浮措施根据建筑材料手册的规定,14#铅丝的抗拉强度值为120kg/mm2。采用蜂巢板在预制时,四角预埋14号铁丝,安装在平板上后,上部与上层钢筋固定绑扎14号铁丝,以免蜂巢板跑位。上部用双股14号铁丝将钢筋绑扎锚固,板上钻孔,铁丝通过孔下拉到板底钢管上,平均每平方8个拉结点。将铁丝与钢管拧紧。见附图:1.3通过计算,拉力是浮力的1.3倍。14#铅丝拉结后可满足抗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