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9678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1.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 前 言1、目的32、编写依据33、适用范围34、测量依据35、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4第一章 洞外控制测量作业指导1、洞外平面GPS控制作业51.1加密控制桩的布设52、外业观测72. 1 GPS观测的主要技术72.2 天线高的量取72.3 外业记录72.4 GPS数据处理73、 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84、导线法进行线路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85、 施工加密导线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96、导线测量数据处理117、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117.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117.2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127.3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128、数据处理139、精度质量保证措施13第二章 洞内控制测量作

2、业指导1、隧道内桩位埋设要求152、 进洞方向控制153、 洞内中线测量154、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165、 加密控制网测量精度165.1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精度估算166、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226.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226.2 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226.3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227、断面测量238、 贯通竣工测量239、 测量保证措施24第三章 隧道监控测量作业指导1、目的262、适用范围263、编写依据264、隧道洞内、外观察275、 隧道围岩及二衬变形量测276、现场量测要求277、 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288、 量测频率289、施工监测299.1周边水平位移量测299.

3、2拱顶下沉量测299.3地表下沉量测299.4 沉降缝两侧及洞口段与路基过渡段量测3010、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3011、控制点的保护措施30第四章 控制测量成果1、CPI坐标成果312、CPII坐标成果323、二等水准成果34前 言1、目的为了更好的完成测量工作,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准确无误,加快施工进度,使本项目部的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同时为了局工程指挥部实现“全面工作争第一”的工作理念,特编写本指导书。2、编写依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

4、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15462003)本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及隧道总平面图、洞口布置图 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相关规定3、适用范围序 号隧道名称中心里程桩号起点桩号止点桩号全长(m)1坪山隧道DK465+312.5DK462+160DK468+46563052大源隧道DK471+330DK471+107DK471+5534463幸福源隧道DK475+802DK475+625DK475+9793544天堂岭隧道DK477+405D

5、K477+020DK477+7907705宝峰山隧道DK484+979DK478+140DK491+818136786恭城隧道DK503+725DK502+924DK504+52116027凤凰山隧道DK506+145DK505+670DK506+6209508东科山隧道DK517+032.5DK513+188DK520+87776899上望坪隧道DK522+502DK522+111DK522+29218110上龙围隧道DK522+767DK522+571DK522+9633924、 测量依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

6、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设计提供的GPS 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本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及隧道总平面图、洞口布置图。测量仪器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5、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技 术 设 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第一章 洞外控制测量作业指导1、洞外平面GPS控制作业1.1加密控制桩的布设按照规范要求,在标段范围内,线路加密控制桩的观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按D标准或者四等导线进行加密;一般隧道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按C标准进行加密,特大、长隧道建立

7、独立控制网,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按B级标准进行加密。为保证观测值成果精度及质量可靠性, 加密选点及布网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加密点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地方,边长大于300m350m。加密点应尽量设在视野开阔地带,同时站点周围视场角应不低于15。隧道加密洞口控制点应进行同步观测,同步观测的卫星颗数 4,越多越好且PDOP 6。加密点避开强反射地面如水域、平滑地面及强反射环境(斜面山坡、漏斗形谷地等)以减少多路径影响,应避开高压输电、变电及大功率发射台如电视转播、通讯基站等强电磁设施以防止信号干扰。为减少垂线偏差对方位传递的影响(GPS为法线系统,而常规仪器为垂线系统) ,各洞口的进洞方向点位应尽量在同一

8、高程面上。为使隧道控制系统与线路设计关系完好吻合且坐标便于统一,直线隧道或曲线隧道切线上宜布设2个GPS控制点。加密点埋设采用不锈钢芯桩,顶端打磨成半园弧并刻十字线。加密点的埋设见下图:观测时严格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施测B级网、C级网、D级网的规定,采用静态定位技术,隧道独立控制网采用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确保该网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2、外业观测2. 1 GPS观测的主要技术-同步观测健康卫星数5;-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卫星截止高度角:15;-观测时段长度:CP90分钟,CP60分钟;- CP网平均重复设站次数2.0

9、;- CP网平均重复设站次数1.0-历元采样间隔:15秒;-天线对中精度:脚架2mm;2.2 天线高的量取天线高量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点位坐标的精度。因该类型仪器只有一个天线高量测标志,观测时要求在测前、测后量测两次,取均值作为天线高,以保证天线高读数的准确无误。2.3 外业记录外业记录包括:点名、点号、观测日期、观测时间段、数据文件名、天线高等。2.4 GPS数据处理GPS复测的基线解算,采用广州中海达公司随机提供的处理软件。基线解算工作一般于观测当天晚上,传输完数据后随即完成。处理方法为同时段批处理,其基线质量因子满足软件的规定。所有的外业成果验算合格后,把这些基线向量提供内业平差计算

10、。,采用WGS-8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0度45分,高斯投影。起始海平面230m。该软件具有功能全面,整体性好,解算容量大,运算速度快,操作简明,使用方便等特点。3、 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 各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用下式表示: 式中:中误差(mm); d相邻点间距离(km)所有同步环、异步环,差值均以应满足下列规定:(1)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均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 式中:W为环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2)同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均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 ; 式中:W为环闭合差,n为同步环中的边数;(3)基线的长度较差应不超过。4、导线法进行线路测量

11、观测的主要技术导线起闭于CPI,并联测CPII控制点,按四等导线精度施测,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进行施测。觇标采用仪器配套棱镜和觇牌组合,光学对中器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水平角和距离观测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视线超越的高度及旁离障碍物的距离均不宜小于1.5m。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簿上作好记录。气象观测时待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测记气象数据,气压计、温度计避免受日光曝晒和辐射。测距边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来自动进行,输入数据后要认真复核。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1毫米。距离和竖直

12、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外业采用竖直角计算平距。各项限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加密点DJ146 9 6DJ2 68 13 9竖直角和距离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竖直角指标差较差竖直角测回间较差往返测平距较差I 5 5710 10 2mD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5、 施工加密导线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a.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I控

13、制点。按四等导线精度,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进行施测。 b.觇标采用仪器配套棱镜和觇标组合,光学对中器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水平角和距离观测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视线超越的高度及旁离障碍物的距离均不宜小于1.5m。c.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一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簿上做好记录。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避免日光暴晒和辐射。测距边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自动进行,输入数据应认真核对。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0.1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3测回(测距的一个测回指照准一次读若干数,读数一般为四次。),竖角指标差

14、15,外业采用竖直角计算平距。各项限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满足表6的技术要求。 d.导线测量数据使用导线测量记录手簿记录。e.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3的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表4仪器精度等 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竖直角指标差较差竖直角测回间较差往返测平距较差55710102mD 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

15、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DJ14696DJ2681396、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a起算数据为CPII控制点,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闭合差满足要求后,用专业平差软件(南方平差易、武汉大学科傻平差软件)平差。b 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满足mx、my15mm,导线点坐标成果保留到0.1mm。7、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美国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引测。7.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单位: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 偶然中误差M限 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44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7

16、.2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水准2400DS1铟瓦往返往返4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7.3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 (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铟瓦DS05652.04.0下丝读数0.3DS160读数和记录取位:采用DS05 或DS1级仪器时,应读记至0.05mm或0.1mm;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应读记至0.01mm;采用区格式木尺应读记至1mm。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规

17、定见下表: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8、数据处理 1)水准点间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以联测的深埋水准点为起算点,用专业平差软件(武汉大学科傻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2)水准测量野外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M1.0mm。 M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km); 9、精度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时严格执行第5条所述技术依据。控制点加密前确定仪器阶段

18、在有效检定期内。(2)选择观测时间,避开中午炎热时段。(3)二等水准测量应进行测段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4)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5)用撑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6)水准测量时,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防止尺垫下沉。第二章 洞内控制测量作业指导1、隧道内桩位埋设要求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附录中的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2、 进洞方向控制对本隧道的测量工作实行控制测量

19、成果的基础上结合GPS 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控制测量,项目分部测量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施工队在项目分部测量点上进行施工过程控制测量,项目分部每两天进行复核检查一次。做到层层控制把关,从而防止差错,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3、 洞内中线测量洞内中线采用徕卡TCR702 全站仪正倒镜分中法定设,测角中误差在5之内,测距中误差控制在2mm 内,当掘进至200m 时,使用徕卡全站仪观测6测回,距离对向观测4 测回,形成洞内施工导线,其测角中误差应小于1,距离往返测较差小于3mm。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加密点DJ146

20、 9 6DJ2 68 13 9竖直角和距离观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竖直角指标差较差竖直角测回间较差往返测平距较差I 5 5710 10 2mD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在每一次延伸施工导线测量前,对已有的施工导线前三个点必须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在测规允许范围内时再向前引测。4、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当隧道掘进至一定距离时,选择稳固的施工导线点组成洞内控制导线,其平均边长控制在400m 左右。当开挖至1.52Km 时,布

21、设闭合导线环,测量中严格按测规和本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作业,水平角观测6测回,其中奇测回观测左角,偶测回观测右角,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控制在2之内,边长往返各测四测回,并进行仪器加、乘常数、倾斜改正。5、 加密控制网测量精度5.1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精度估算5.1.1导线测量线路加密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按导线测量方法,计算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公式为:以导线平均边长200m,导线长S=800m 计算:采用四等导线进行加密,测角中误差2.5则mk=2.2mm对于加密导线测量网来说,应进行多段落的整体严密平差(一个CPI点对构成一个段落);不可按单一附合导线计算平差;导线点坐标成果保留到0.1

22、mm。5.1.2 测量线路加密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按D级GPS测量方法加密,边长以300m计算施工加密网相邻两点的相对中误差:纵向中误差:3000001/60000 = 5mm 横向中误差:3000002/206265 = 3mm5.1.3 隧道控制误差分配及其精度计算要求隧道控制网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隧道贯通误差取2倍中误差为测量限差,设隧道总的横向贯通限差为q ,则贯通中误差的限差 (1) 在没有横洞(斜井、竖井)等辅助井开挖仅有两开挖洞口相向施工时,将隧道地面控制测量、地下两相向开挖的洞内施工导线各作为1个独立因素;而在增加有1个斜井或竖井施工时则亦增加1个独立因素,将各独立因素按等

23、精度影响考虑计算其总的误差影响,据此理论则有地面控制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2)注:仅有相向开挖两洞口施工时, mq 通常称之为影响值。当存在一个竖井(或斜井)时,影响值mq = Mq /4; 当存在n个竖井(或斜井)时,影响值 (3)每增加一个斜井或竖井进入正洞施工就会增加一地下贯通面,因要分配给每个贯通面误差裕量导致地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提高。对于隧道建有平导且通过平导每隔300 400m经由横向坑道进入正洞开挖,通过此方式进行的贯通面有n个,结合式(2)(4)结合式(3) (5)5.1.4 隧道控制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5.1.5 导线控制网方式横向贯通精度估算根据导线测量特点,

24、其观测量分别为边长和角度,观测精度以边长相对中误差msi /Si 及测角中误差m分别表示其观测精度,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到单导线测量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影响值的估算公式为 (6)因为实际地面导线网环均为双导线闭合环,故式(6)估算的影响值为近似且偏大,偏于安全。贴近实际情况双导线闭合环测量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影响值的估算公式为mq (7)式(6) , (7)中: m , s; = 206 265 s; dy为第i条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m; R y为不包括导线环起、终点的各i点向贯通面方向作的垂线长度,m。1)据式(6)或(7)计算出地面导线网对横向贯通影响值mq外。2) (8)根据式(8)计算出

25、洞内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mq内值。3) 结合隧道内布网特点及所用仪器标称测距精度、隧道施工情况,先设定洞内测距相对精度,长大隧道洞外及洞内可设ms/S =1/500001/100000,隧道形状确定后,一般dyi、R y亦随之可确定并计算获得,(对于近似直线延伸布设的洞内导线闭合环网,式(6) 、(7) dyi 近似为零,则式(6) 、(7)中主要为根式内的第二项数值计算) , 这样在已知了ms/S,dyi、Ryi 后,将其值代入式(6) 、(7)中即可反求出洞内所需的m测角精度值。4) 依据m求算值以及ms /S设计值,结合测量规范确定洞内导线网的施测等级、测角等级及测距精度标准。若

26、得出测距、测角精度太高难以施测,则需重新设计网形结构和导线边长并按照以上顺序重新计算各要素,直至既满足洞内贯通误差的精度要求,测角和测距精度及导线边长又较易于按要求顺利实施。5.1.6 GPS控制网方式估算横向贯通精度估算图4直线隧道GPS控制网的常用布网方案GPS隧道网产生贯通误差的原因, 并根据如图4所示的典型GPS隧道控制网形, 可以认为洞外控制测量所产生的贯通误差, 具体是由进、出洞控制点C和D的点位误差、进洞后视定向点A和E的点位误差、进洞后视定向边CA和DE的边长及方位角误差引起的。设贯通面P与Y轴平行, 点A、E为后视定向点, 点B、F为检验点, 后视定向边CA和DE的边长及方位

27、角值分别为SCA 、SDE和CA、DE , 又设点位误差、边长误差和方位角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值分别为M2P点、M2P边、M2P方, 则有洞外GPS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值为:M2YP =M2P点+M2P边+M2P方 (1)(1) 式中点位误差的影响值为:M2P点=M2C +M2D (2)(2) 式中MC、MD 为控制点C、D的点位中误差, 即进、出口处洞口控制点的点位误差, 直接影响贯通面处的横向贯通中误差。(1) 式中边长误差的影响值按下式计算: (3)式中MSCA /SCA、MSDE /SDE表示定向边CA、DE的边长相对中误差, SYCA、SYDE为定向边CA、DE在贯

28、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后视定向点的点位误差, 首先引起定向边的方位角误差, 进而通过进洞联系测量产生贯通误差,因此该项误差可以和定向边的方位角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一起考虑, 则有: (4)式中MCA、MDE为定向边CA、DE方位角中误差, MA 、ME 为后视点A、E 的点位中误差, SCP、SDP为控制点C、D到贯通面P的垂直距离。把(2) 、(3)和( 4 ) 式中的M2P点、M2P边、M2P方代入(1) 式, 即可计算出GPS网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大小。上面贯通误差的计算公式, 是最不利情况下的GPS隧道洞外控制网的横向贯通中误差, 因此能确保实际的横向贯通误差小于按上述方法

29、估算的横向贯通误差。6、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高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固定水准点每200m 400m设置一个,设在不易破坏和沉降的地方,采用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配铟钢尺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小于4mm(L 为水准线路长度,单位为km.)。 洞内高程应定期检测,引测新的高程点时,必须对已知的起算高程点进行检测,检测成果合格,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时才能向前引测。采用美国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引测。6.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单位: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 偶然中误差M限 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44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

30、,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6.2 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水准2400DS1铟瓦往返往返4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6.3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 (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铟瓦DS05652.04.0下丝读数0.3DS160读数和记录取位:采用DS05 或DS1级仪器时,应读记至0.05mm或0.1mm;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应读记至0.01mm;采用区

31、格式木尺应读记至1mm。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规定见下表: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7、断面测量在每10m处或断面变化处,用徕卡TCR702 测设中线及断面,将测量数据录入电脑,与设计限界进行数据比较,并及时反馈隧道的超欠挖,以指导隧道掘进施工。8、 贯通竣工测量隧道贯通后,用徕卡TCR702、DSZ2 水准仪配铟钢尺实地测出隧道贯通误差,(包括纵向、横向、方位角及高程误差)。其竣工断面采用徕卡TCR702 或BJSD-2 型隧道

32、限界检测仪施测,按设计资料和有关规范要求,提交相应的测量资料和有关图表。9、 测量保证措施(1) 全站仪、水准仪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进行控制测量前也应该按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2) 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和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执行。(3) 由洞外引向洞内的测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减少旁折光的影响。(4) 由于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受测角影响大,因此在施测过程中测角采用三脚架挂锤求进行,测距采用对中杆加棱镜的方法,减弱对中误差、照准读数误差的影响,提高测角精度。

33、(5) 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6) 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导线点、水准点引测前,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7) 施工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8) 施测过程中,加强防水排水、通风排烟和照明工作,便于正确对中和检查,使洞内作业环境清晰、成像稳定、以提高观测质量。(9) 施测过程中,采用钨灯(新闻灯)照明,保持视线清晰。(10) 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随着测站数的增多而增大,随掘进深度的增加,尽可能将导线边拉长,以减小方位角传递误差。(1

34、1) 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附录中的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12) 测量过程中,若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立即向设计单位提出,不得任意修改。第三章 隧道监控测量作业指导1、目的 监控量测主要以洞内、外观察、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沉降缝两侧底板不均匀沉降、洞口段与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测项目。为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障施工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2、适用范围序号隧道名称起点

35、桩号止点桩号全长(m)1坪山隧道DK462+160DK468+46563052大源隧道DK471+107DK471+5534463幸福源隧道DK475+625DK475+9793544天堂岭隧道DK477+020DK477+7907705宝峰山隧道DK478+140DK491+818136786恭城隧道DK502+924DK504+52116027凤凰山隧道DK505+670DK506+6209508东科山隧道DK513+188DK520+87776899上望坪隧道DK522+111DK522+29218110上龙围隧道DK522+571DK522+9633923、编写依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

36、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15462003)本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及隧道总平面图、洞口布置图 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相关规定4、隧道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

37、、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在节理、裂隙发育的镶嵌状、块状脆性硬岩地段应重视观察围岩的节理、裂隙走向及发育程度,对易引起坍塌的岩块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喷射砼封闭。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5、 隧道围岩及二衬变形量测围岩及二衬变形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量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以便于掌握变形规律。6、现场量测要

38、求(1)拱顶下沉、收敛量测初读数宜在开挖后36h 后(二衬拆模24h后)即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2)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3)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

39、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监控量测资料须认真整理和审核。7、 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测点拟布置如下:开挖时水平收敛基线布置2 条(、级围岩布一条),拱顶下沉测点每个断面内布置13 点。水平收敛基线:中心水平线上1.5 米处水平布1 条,距边墙底1.5 米处布置1 条.8、 量测频率各项量测项目量测频率应根据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 周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9、施工监测9.1周边水平位移量测测点埋

40、设:喷锚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40mm、深200mm 的孔,先用1:1 水泥砂浆灌满后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等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量测方法:采用SWJ-隧道收敛计监测。该机采用大张力自锁紧摇柄加载系统,并在结构上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提升设计,具有很高的量测精度,特别适用于大跨度隧道的变形监测。9.2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位移量测的测点用风枪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测点的大小要适中。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掩埋,要尽快重新设置,以保证数据不中断。采用精密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可达12mm。量测时用一

41、把24m 长的挂钩式钢尺挂上即可。9.3地表下沉量测测点布置: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量测点集中设在隧道中线附近,并在开挖面前方H+h1 处设测点,(H 为隧道埋深,h1 为上半断面净高),直到开挖面后方约35B 处。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精度可达24mm9.4 沉降缝两侧及洞口段与路基过渡段量测隧道二次衬砌沉降缝两侧不均匀沉降观测、洞口段与洞口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频率应15d 进行一次。洞内沉降缝每侧宜布设四个以上观测点;洞口布点视过渡段的情况而定,根据沉降曲线确定道床施工时间。10、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并绘

42、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数据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11、控制点的保护措施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隧道的贯通,对控制点的保护极为重要,对控制点应建立桩位标志、铲除周围障碍物、保护好控制桩.发现桩橛损坏、松动情况及时汇报测量班或上级有关部门。对破坏控制点的当事人和技术人员处以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第四章 控制测量成果1、CPI坐标成果表L0=11045 Hm=230m 震后CPI坐标成果表点 号独立工程坐标备 注X(m)Y(m)CPI222-12773548.741476007.602CPI223-12773928.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