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025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市2007-2008年度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全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实施方案(林造发(2002)164号)、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林造发2003)237号)要求,结合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1调查时间2007年11月始至2008年3月底结束,时间5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2007年11月底前为准备阶段,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底为外业调查阶段,2008年3月为内业整理和总结上报阶段。2调查准备2.1 组织准备各普查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在2007年11月底前,制定出各自的实施方案,成立普查队。2.2 物资准备2.2.1 资料准

2、备按辖区由普查单位准备。主要有1)行政区划图、森林资源分布图。2)调查区的小班卡片。3)发生区的疫情分布情况。4)周边地区疫情发生情况、与疫区交往情况资料,尤其是从疫区调入林产品和用松木包装情况。5)交通港站分布情况。2.2.2 编制调查表格和印制调查表格由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统一编制,共5套,电子版发各市区,自行印制。表样见附件(表1、表2、表3、表4、表5)。2.2.3 调查用具包括望远镜、手摇钻(钻头直径10-15毫米)、锯、斧(砍刀)、塑料袋、标签、记号笔等。2.2.4 调查培训青岛市将举办培训班,重点培训市区技术骨干,崂山、黄岛、崂山林场参加培训的技术骨干可扩大到乡镇(林区)。

3、其他市区自行培训到乡镇。3外业调查3.1 市(区、崂山林场)的责任市(区、崂山林场)要各自成立普查队,确定责任区,具体组织实施调查、枯死松树原因分析、样本采集和送鉴等。要查清松树枯死木发生地点、范围、树种、面积、死树数量、死亡原因等,对确定为松材线虫病的应确定疫情分布边界,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疫情分布详图。普查单位,按松林面积和普查设点数量确定普查小组数量,黄岛、城阳、胶州、莱西可一组进行;其他市区可分2-3个小组进行。每小组人员应不少于3人。3.2 青岛市林业局的责任负责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督查与技术指导、核定枯死原因、汇总样本、初鉴和送鉴、抽查市(区、崂山林场)普查结果等。督查,对各调查单

4、位的进度、质量进行督查。抽查,在普查单位外业工作结束后进行。一般抽查1-2个乡镇。3.3普查范围和调查重点3.3.1 普查范围松科植物生长的所有区域,包括片林(纯林和混交林)、行道树、庭院树、公园、独立木等。3.3.2 调查重点1)主要调查树种:黑松、赤松、红松等。2)主要调查区域:交通沿线、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等单位(木材加工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部队驻地、用松木包装箱的企事业单位、通讯站、基站等)附近的松林;与松材线虫病疫区交往地区单位、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松木或用松木做包装物的企事业单位等。3.4调查方法3.4.1踏查随带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记载表格、望远镜、采样工具等沿着

5、适当(时先设计)的路线,全面仔细调查有无松树枯死。对列入重点区域名录的地段应仔细踏查。结果填入表1。3.4.2详查在踏查中,发现有松树枯死的地方,应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做进一步详查,要求查明分布地点、枯死株数、蓄积、立地环境条件、松褐天牛分布危害情况、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同时采好枯死木样品带回室内检验。并将结果填入表1、表2。3.4.3 原因分析发现松树枯死木后,应首先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造成松树枯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冻害、水渍、病虫危害等。野外正确鉴定松树枯死原因,能减少工作量,避免疫情漏查。结果填入表1。3.4.4 取样3.4.4.1 取样部位1)整株枯死的,在树干胸高

6、部位取样;如果胸高部位木质部材质新鲜、有松脂或没有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可疑点,在树干胸高部位、中部、上部(主侧枝交界处)各取样。2)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树枝上取样。3.4.4.2 取样方式对疑似患病树,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厘米厚的圆盘,从木质部至髓心劈取12厘米长的细条,约20克;或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同样重量的木屑。3.4.4.3 标注在样品上及时贴上标签,标签注明样品号、采集地点、树种、取样时间等。3.4.4.4 样品保存将获取的样品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上扎几个小孔,在4。C左右的环境中保存。4内业整理和总结4.1 样品的汇总上报对发现10株以上的疑似病株,

7、应在当天上报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对10株以下的疑似病株可汇总后统一上报。4.2 普查资料的汇总上报普查材料以市(区、崂山林场)为单位整理,于2008年3月底报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普查材料包括:1)普查工作总结;2)普查技术报告;3)有关图表。4.3 责任所有调查表格按要求由责任人员签名后方可上报,报告和图要加盖公章。松材线虫病野外识别症状1、针叶逐渐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迅速萎焉、枯死或部分枝条萎焉、枯死;2、树干部多数有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侵入孔;3、树脂分泌减少、停滞,树体失水、材质干枯、木材变轻;在树干的任何部位人为制造伤口,不会出现像健康松树那样伤口充满树脂的现象;

8、4、在林分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5、死树的针叶在小枝上下垂倒挂,当年不脱落。受害后的松树不会发新芽长新枝;6、不应将树干部有无松褐天牛危害状作为判断松材线虫病的必备条件,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病死树应区别对待。其他死亡情况,可根据致死原因进行判别。松材线虫病统计标准1、病株率:在发病面积内,病株率二病株数/松树总株数XlOo%。2、危害程度:以病株率为指标,轻微一病株率低于0.1%、中等一-病株率0.1%-1%、严重一病株率高于1%。3、发生面积:纯林按小班面积统计,无小班区划的按实际面积计算;混交林折合成纯林面积统计。4、鉴定程序:野外初鉴(由普查队技术人员负责)-一疑似病株取样、上报(由普查队技术人员负责)-复查(由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负责)-一室内鉴定(由青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负责)报省林业局。对新发现疫情的地方必须在3天内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在1周内报告国家林业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