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0793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下)》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统治(62P).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编 元明清时期:新的发展与挑战,绪论,元明清时期是古代中国的最后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一轮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和收官期,从而稳定地形成了中国文明的地理区域与国家行政范围基本重合的局面,从而使中国文明具备了新的发展条件。中国文明继续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中西文明之间的碰撞开始屡起波澜。中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组织结构正悄然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中国封建社会迅速从顶峰跌落下来,进入了它的衰亡期。19世纪中叶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加速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这一时期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首先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在终结了元朝统治的基础上确立了明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清王朝是继元朝之后又一个入主中原并建

2、立了全国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最后我们对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第十一讲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百年统治,蒙古崛起与欧亚大帝国的形成元朝的百年统治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元代的中外关系,(一)蒙古的崛起与成吉思汗,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族的室韦各部 落。室韦的名称最早见于魏书,隋唐时分布在今东北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自东魏至隋唐贡使不绝。突厥人称其为“鞑靼”。蒙古一名最早见于两唐书记载的“蒙兀”室韦,属于室韦诸部的一部。1012世纪蒙古高原诸部先后受到辽金统治,诸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包括蒙古、弘吉剌等在内的蒙古部落;第二类是扎剌亦

3、儿、鞑靼儿、蔑儿乞、八剌忽、斡亦剌等部;第三类是和蒙古诸部无亲族关系的包括乃蛮、克烈、汪古、吉利吉思等在内的部落。包括蒙古部在内的蒙古高原诸部处于游牧状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系血缘关系是家庭的纽带,一夫一妻制已经确立,一夫多妻的习惯也没有消除。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十分显著。已出现贫苦牧民及奴隶。诸部开始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1.蒙古的崛起及社会状况,2.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在12世纪蒙古草原各部纷争不息的时势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脱颖而出。他所在的蒙古部经历了由弱小分散到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少时的铁木真经历了父死、部落离散等痛苦的磨砺,后投靠克烈部王罕及札木合又东山再起,重新振兴

4、了蒙古部落联盟。进行了一系列的旨在强化汗权的改革,靠着与克烈部的联盟先后击败札木合、泰赤乌和塔塔尔部,又击败诸部联军,灭亡塔塔尔部,重创乃蛮部及诸部联军。克烈部王罕忌恨铁木真势力的壮大,同盟关系破裂。铁木真经过与克烈部及乃蛮部的苦斗,相继击败与消灭二部,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大草原。1206年春天,在斡难河源驻冬地召开忽里台(大聚会),被各部贵族推选为蒙古大汗,称“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给中国和世界历史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整顿了各项制度,1、建立千户、百户制度2、创建怯薛护卫军3、创制蒙古文字4、颁行法律大札撒、设置司法长官“札鲁忽赤”。,格鲁塞草原帝国,1206年

5、前后的制度建设,1.大蒙古国的军事扩张,西北地区的降服:吉尔吉斯及“森林中百姓”、高昌回鹘、哈剌鲁及西辽夺取辽东 1231年,吞并高丽,1233年平定辽东灭夏和灭金战争 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蒙古西征 以后逐渐形成四大汗国占领四川、吐蕃和云南灭亡南宋,统一中国(1276年)至此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的松散的大蒙古帝国,(二)地跨欧亚的大蒙古帝国,大蒙古国疆域图,1232 正月 三峰山之役 三月 蒙古围开封 十二月 金哀宗出逃1233 正月 蒙古占领开封 六月 哀宗逃至蔡州 十月 蒙宋合围蔡州1234 正月 蔡州城破 哀宗自杀 金亡,蒙古灭金,成吉思汗陵(祀堂)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其墓无冢,

6、以马践蹂,使如平地,若忒没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逻骑以为卫。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历代送终之礼,元朝官里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小大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之地深埋之,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如平坡,无复考志遗迹,岂复有发掘暴露之患哉?诚旷古所无之典也。叶子奇 草木子,2.大蒙古军事帝国迅速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1)军事帝国迅速形成的原因内部组织结构简单,有很强的凝聚力蒙古人以掳掠和征服为荣军事进攻以骑兵千里奔袭为主要形式血腥的军事围剿与招降纳叛交替使用当时各个被征服的国家、政权大都处于四分五裂和极端腐朽衰败之中,(2)军事扩张造成的

7、影响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军事征服对中亚与西亚的伊斯兰和基督文明造成严重的破坏。蒙古军的扩张为中国大一统的重建奠定了基础。西征打破了小国封闭林立的状态,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3.统治集团的纷争和各汗国的分立,帝国内部的分封 汗位继承的纷争 四大汗国的分立,他们后来始终遵守这个原则,虽然形式上权力和帝国归于一人,即归于被推举为汗的人,然而实际上所有儿子、孙子、叔伯都分享权力和财富。(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太祖皇帝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兄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元典章卷九吏部三,“黄金家族”的分封,汗位的争夺,斡歌歹皇帝说:自坐我父亲大位之

8、后,添了四件勾当。一件,平了金国;一件,立了站赤;一件,无水处教穿了井;一件,各城池内立探马赤镇守了。差了四件。一件,既嗣大位,沉湎于酒;一件,听信妇人言语,取斡赤斤叔叔百姓的女子;一件,将有忠义的朵豁勒忽,因私恨阴害了;一件,将天生的野兽,恐走入兄弟之国,筑墻寨围拦住,致有怨言。元朝秘史第二八一节,窝 阔 台,己丑(1229)秋,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拖雷)为太宗亲弟,故楚材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楚材曰:“过是无吉日矣。”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

9、族及臣僚拜帐下。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元史耶律楚材传 明主初登极 愚臣敢进狂 九畴从帝锡 五事合天常 大乐陈金石 朝服具冕裳 降升分上下 进退有低昂耶律楚材诗,窝阔台汗的即位,1219年 成吉思汗统军15万出征 进入花剌子模国境1220年 蒙古军攻占花剌子模都城撒马耳干 摩诃末逃入里海病死1221年 成吉思汗在印度河畔击溃花剌子模嗣王札兰丁的军队1222年 追击摩诃末的蒙古军哲别、速不台部进入高加索地区1223年 哲别等劫掠南斡罗思、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半岛后东归1225年 成吉思汗回到蒙古,撒麻耳干,成吉思汗西征,波斯西部木剌夷国及阿拉伯黑衣大食国,旭烈兀,12531260,钦察、斡罗斯及东欧

10、诸国,拔都,12351242,中亚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12191223,莫斯科,佩斯,里格尼茨,基辅,萨莱,123637年,123839年,1240年,1241年4月,1241年4月,1242年,1243年,征西都拔,攻入中欧的蒙古军,西里西亚诸侯亨利二世,旭烈兀西征:围攻巴格达,汉字音译的大蒙古国史 书元朝秘史,亦称蒙古秘史,蔑儿乞,克烈,斡亦剌,乃蛮,塔塔儿,汪古,弘吉剌,金 朝,西 夏,十一、十二世纪,鞑靼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的泛称。它们大部分是来自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草原的东胡系室韦部落,也有一些是突厥系的突厥、回鹘余部。此时的蒙古只是鞑靼之一部。,吉利吉思,西辽,蒙古,蒙古灭金前后

11、中原户数的骤降,草原本位政策与“汉地不治”状况,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43年1279年),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凭藉天险,浴血奋战,历经二百余战,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襄樊之战、钓鱼城之战,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要塞防御战。,南宋的灭亡,德祐二年(1276),元军进逼临安,谢后、全后不顾文天祥等反对,带恭帝出降。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作战失利被俘。祥兴二年,元朝水军向南宋最后据点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发起猛攻,宋军战败。陆秀夫抱幼帝赵昺投海而死;张世杰率部突围,

12、遭遇大风溺死。南宋灭亡。,崖山,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自称为汗。1196年,铁木真与克烈部首领王罕协助金军攻灭塔塔儿部,十年后铁木真统一漠北草原。此后,统称草原各部为蒙古。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草原帝国,“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即“大蒙古国”。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立你做皇帝。你若做皇 帝呵,多敌行俺做前哨,但掳得美女妇人并好马,都将来与你。野兽行打 围呵,俺首先出去围将 野兽来与你。如厮杀时 违了你号令,并无事时 坏了你事呵,将我离了 妻子家

13、财,废撇在无人 烟地面里者!蒙古部贵族拥戴铁木真 为部落汗誓词,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形状颇丑。鞑主忒没真者,其身魁伟而广颡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其人英勇果决,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信义。赵珙蒙鞑备录,铁木真(11621227),作为蒙古民族的史诗,元朝秘史的组织结构、叙事方式都与汉文史籍明显不同,不大重视时间概念,而文学意味较强,记载生动,多有即兴发挥的排比、铺陈。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文学价值,而且因为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蒙古语资料而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罗桑丹津 著,萨囊彻辰 著,明清时期出现了多种蒙古文史学著作,

14、它们的写作明显受到元朝秘史影响,形成有特色的蒙文历史编纂学。,余大钧 先生 译,域外史料在蒙元史研究 中具有重要价值 代表作品为波斯史家的 著作世界征服者史 和史集,世界征服者史波斯文刊本书影,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1209年,收服畏兀儿、哈剌鲁,迫使西夏求和。1211年开始大举攻金,1215年占领金中都;1218年,灭西辽;12191224年,西征,灭中亚的花剌子模国;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病死漠北,遗命联宋灭金。,坦克 蒙古马 藏獒,元朝与四大汗国,二、元朝百年统治(一)忽必烈建立元朝,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命忽必烈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进入忽必烈时代。1、经略中原起用儒士,如张

15、文谦、赵璧、王文统、刘秉忠、许衡、姚枢、杨惟中等。免除儒户赋役,修缮文庙。采用汉法,整顿政治经济体制。让出民事财权,保留兵权。设经略司,管理陕东、河南之地。,2、建立元朝1256年 开平府与蒙古守旧贵族的斗争重用汉族军阀势力平定李璮叛乱灭宋建元 1267-1276 1271,(二)元朝的政治制度1、各级政府机构及仕途,皇帝,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宣政院,行省,宣慰司路府州县,坊里制 社制,中央,地方,元代仕途:,2、法律与军事制度法律体系未有形成系统的法典,主要以条格和断例形式颁降的单行法规构成。有元典章、大元通制、经世大典等。司法制度上撤消专管司法的大理寺,于刑部设置监狱,司法与行政合而为

16、一。元代军人世袭,包括蒙古、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军户,受奥鲁管制。,元朝军队由宿卫军和镇戌军组成,宿卫军又包括怯薛军和侍卫亲军组成。还包括一些特殊军种如水军、炮兵等。,(三)元朝的经济制度1、元朝的赋役制度,两税法,税粮科差,“课程”盐税 茶税 商税,南方,北方,劳役杂劳 差役,2、元朝的财政制度元朝统治者敲骨吸髓地盘剥各族人民。元代的财政制度十分混乱庞杂。元代财政的一大特色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交钞”。,(四)元朝的思想统治和科技文化1、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2、元代的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点3、元代的科技文化仍然居世界领先地位,(五)元朝的民族歧视与阶级压迫1、元朝的四大等级蒙古 色目 汉

17、人 南人2、十等人官(政府官员)。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僧(佛教僧侣)。道(道教道士)。医(医生)。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娼(妓女)。儒(知识分子)。丐(乞丐)。,3、阶级压迫驱口奴隶(六)元朝的社会经济1、农业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恢复农业的措施大力传播农业生产技术 兴修水利劝农兴桑棉花种植的发展,2、商业(1)交通运输运河 海运 驿站系统(2)城市经济的繁荣大都 杭州 扬州 泉州3、手工业,元代的手工业基本为官府控制,手工业者没人身自由。,驿站与驿道,元朝大都,三、第四次民族大融合(一)元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岭北地区设岭北

18、行省吐蕃地区设宣政院在云南也设置行省在维吾尔与中亚地区同窝阔台、察合台进行长期斗争。,1,“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北疆,(二)第四次民族大融合1、由局部地区的融合发展为全面融合2、民族融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3、各民族的混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4、为一些新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5、为蒙古草原地区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四、元代的中外关系(一)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二)元代与欧洲诸国的关系(三)元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海上交通与贸易 2、与各汗国的关系 3、与东亚、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4、与非洲的交往,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东游记,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泉

19、州元朝古船模型,(四)元朝的历史地位1、从总体看,元朝统治使中国社会历史陷于停滞和倒退。2、元朝统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有闪光点。3、元朝统治具有鲜明的“蒙汉杂糅”特点。“蒙元”制度及传统特点:(1)在国家体制上,大量保留蒙古旧制。(2)在用人制度上,汉人受到猜忌和排斥。(3)统治集团对汉地的典章比较隔膜。,4、元朝衰亡的主要原因(1)蒙古帝国和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因而对汉文明的接受力较低。(2)军事扩张所造就的庞大的军事帝国助长了蒙古人“马上打天下,马背治天下”的偏见。(3)顽固坚持草原本位政策。(4)元朝皇位继承制的弊端。(5)严重的民族压迫和对汉文明的漠视。因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蒙古灭金前后中原户数的骤降,草原本位政策与“汉地不治”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