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01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RF优化培训.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1月31日,RF优化培训福建网优中心厦门分部,2,内容提纲,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网络评估,射频优化,性能优化,一个全面的网络建设与发展从总体上说包括三个方面:网络规划,网络优化和网络评估。本资料对网络优化中射频优化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旨在对于RF优化的有一个全貌的认识和理解。,3,内容提纲,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掉话问题,4,覆盖问题,RF优化的原则是规则的让每个小区的信号很好的覆盖属于自己的区域,但由于环境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是很难达到的,于是就需要利用相关手段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RF的问题可以归于下面几个类别:无覆盖或弱覆盖小区这可能表明某个站点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

2、。如果某个小区被怀疑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这个问题必须在进行下一步分析之前加以验证。如果有小区没有发射功率,路测必须重做。非常差的覆盖可能是由于天线被阻挡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天线 的安装情况。越区覆盖或者不良覆盖小区这可能是由高站或者天线倾角不合适导致的。过度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容量下降。,5,覆盖问题,无主导小区的区域:这类区域是指没有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这样会导致频繁切换,进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上下行覆盖不平衡:下行覆盖使用RSCP的电平来衡量,上行使用手机的发射功率来衡量。如果在下行或者上行覆盖比较好的时候对方覆盖比较

3、差即为上行或下行不平衡。此问题对各种业务都有影响,典型的为寻呼不到用户。,6,覆盖问题拐角效应,问题描述:在鹅岭西路与鳄湖路交界口处发生掉话,掉话是由拐角效应引起;拐角效应主要表现在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区信号很快上升,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7,覆盖问题拐角效应,拐角效应发生时的现象: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区信号很快上升,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8,覆盖问题拐角效应,拐角效应问题分析:在拐角处,活动集PSC304的信号EcIo快速下降到-17dB以下;而监视集PSC298信号EcIo在短时间内变得很好(-7dB),9,覆盖问题拐角效应,UE侧的信令分析:UE

4、已经上报了PSC298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10,覆盖问题拐角效应,RNC侧的信令分析:RNC侧已经收到UE上报的PSC298的1a事件,同时也下发了活动集更新命令;此时PSC304的信号已经很差,UE无法收到该消息。导致下行失步造成掉话。,11,覆盖问题拐角效应,问题原因 主要由于在拐角处,由于楼房的阻挡,造成原小区信号迅速下降,无法及时完成软切换,而导致掉话。调整措施 SC304和SC298都是沿着公路覆盖,导致转弯的时候切换来不及而掉话。把SC304的下倾角5度调整到13;方向角由0度调整到315度 调整目的减小SC304的覆盖,将切换区域前移,使切换发生在

5、拐弯之前。,12,覆盖问题拐角效应,调整之前的切换区,调整之后的切换区,13,覆盖问题拐角效应,拐角效应案例总结:,调整天线,使得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天线工程参数的调整以及是否能越过拐角的判断过多的依赖于经验,使得这个方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可以进行参数调整:针对小区配置1a事件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比如,降低1a事件的触发时间;这个参数的更改会导致该小区和其它小区(没有拐角效应的小区)的切换也更容易发生,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乒乓切换;配制拐角效应的两个

6、小区之间的CIO,使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由于CIO只影响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行为,影响面相对较小,但CIO会对切换区产生影响,这种配置可能导致切换比例的增加。,14,覆盖问题针尖效应,问题描述:右图江北文明路上的掉话是由针尖效应引起;主要由于SC16的背向信号在文明路上形成针尖,UE驻留在SC16后,信号迅速恶化,导致切换来不及。,15,覆盖问题针尖效应,扰码分布图:右图是扰码分布图;从掉话点可以看出,UE短暂驻留在PSC16小区。,PSC16的后瓣形成针尖,16,覆盖问题针尖效应,针尖效应发生时的现象:在较强目标小区信号的短时间作用下,原小区信号经历短暂快速下降,又上升的情况;通常情况下EcI

7、o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5s)。,17,覆盖问题针尖效应,RNC侧的信令分析:RNC已经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18,覆盖问题针尖效应,RNC侧的信令分析:RNC已经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并且在1s之内下发了ActiveSetUpdate消息,但是在5s内没有收到ActiveSetUpdateComplete消息,超时释放。,19,覆盖问题针尖效应,UE侧信令分析:UE已经上报了PSC9和PSC18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说明下行信号质量已经很差,已经无法收到RNC的ActiveSetUpdate消息,最终导致掉话。,20,覆盖问题针尖

8、效应,问题原因主要由于SC16的后瓣在文明路上形成针尖,手机驻留在SC16后,信号质量恶化,导致手机无法收到RNC下发的ActiveSetUpdate消息,产生掉话 调整措施SC16的下倾角由4度调整到9度,21,覆盖问题针尖效应,针尖效应案例总结:,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很短,无法满足切换条件,不会影响掉话,但会带来业务质量的恶化,比如下行产生过高的BLER;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切换的条件又比较严格,导致的后果是在切换发生之前,可能由于下行信号太差,导致信令或者业务RB复位情况,可能导致掉话;如果目标小区触发了切换,可能由于原小区信号太差使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导致掉话的情况;如果目标小

9、区完成了切换,变成了活动集内的小区,由于针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该小区还要完成一次切换过程才能从活动集内退出,这个过程也可能导致掉话。即针尖有两次切换的风险,任何一次切换失败就会导致掉话。,22,内容提纲,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掉话问题,23,导频污染,导频污染定义为: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由此,当满足下面所述条件时,判定该点存在导频污染:满足条件CPICH_RSCPThRSCP_Absolute的导频个数大于ThN个;(CPICH_RSCP1st-CPICH_RSCP(ThN+1)th)-100dBm的导频个数大于3个;(CPICH_RSCP1st

10、-CPICH_RSCP4th)5dB 当同时满足条件上述条件1、2时,判定存在导频污染。,24,导频污染,产生导频污染的原因:1,小区布局不合理 2,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 3,天线方位角设置不合理 4,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5,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6,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25,导频污染,问题描述:大桥上收到沿江多个站点的信号,导频污染比较严重;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区域存在成片连续导频污染。,26,导频污染,27,导频污染,28,导频污染,29,导频污染,30,导频污染,31,导频污染,32,导频污染,天线调整前后EcIo分布对比图,从下图可以看出优化后EcIo改善非常明显,33,导频污染,导

11、频污染案例总结:,增强规划时设计的主导小区的信号覆盖(强的更强);抑制干扰小区对此区域覆盖(弱的更弱);在解决越区覆盖小区问题时需要警惕是否会产生覆盖空洞,对可能产生覆盖空洞的工程参数调整尤其需要小心;调整完成以后,对周围的覆盖片区都需要进行测试。如果调整工程参数不能解决,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其它一些方法,如:调整导频功率、增加基站等。,34,内容提纲,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掉话问题,35,切换问题,MNew是进入报告范围的小区的测量结果Mi 是active set内小区的测量结果NA 是当前active set内小区数MBest 当前active set内最好小区的测量结果W 是加

12、权因子R 是报告范围,以信号强度为例,等于当前active set内最好小区的信号强度减去一个值H1a 是事件1A的磁滞值为了减少测量报告的信令流量,使用了TIME-TO-TRIGGER“触发时延”参数,主导频进入报告范围并维持一段指定时间后UE才触发测量上报。这个参数在其他事件中也同样被用到。事件1A触发的例子如下图所示:,1A事件公式:,36,切换问题,37,切换问题,此处添加软切换流程图和信令,38,切换问题,CS异系统切换点,39,切换问题,PS异系统切换点,40,切换问题,对于一般的切换问题,邻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相当程度上影响,典型的邻区问题包括:1,邻区漏配 2,单向邻区 3,

13、同扰码邻区,41,切换问题,下面是邻区漏配示例图:PSC3的小区被漏配邻区:,42,切换问题,43,切换问题,44,内容提纲,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掉话问题,45,干扰问题,干扰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简单的理解,从NodeB到天馈到天线这一段产生的干扰都归到内部干扰。外部干扰有带内信号干扰和带外强信号干扰,典型的如PHS干扰、直放站干扰、手机干扰器干扰等。,46,干扰问题,接收机底噪 PN:PN=10lg(KTW)NF K: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 J/K T:开氏温度,常温为 290 K W:信号带宽,WCDMA 信号带宽 3.84MHz NF:接收机噪声系

14、数10lg(KTW)=-108dBm/3.84MHz NF=3dB(宏蜂窝基站典型值)PN=10lg(KTW)+NF=-108(dBm/3.84MHz)+NF(dB),47,干扰问题,48,干扰问题内部干扰,下图干扰是一个负载连接松动导致,只要稍微触碰这个负载,会伴随RTWP的剧烈变化。RTWP变化特点:主分集不相关、干扰与话务有一定的相关性、RTWP波动幅度较大、干扰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RTWP在时间特性上变化没有明显规律。,49,干扰问题内部干扰,上图的主集干扰(红色)是由于DCS信号和3G信号在某接头处产生互调导致。RTWP变化特点:主分集不相关、RTWP波动幅度较大、干扰具有一定的持续

15、时间、RTWP在时间特性上变化没有明显规律。,50,干扰问题外部干扰,45680站有一个3G直放站,直放站的施主小区是45680站的一小区54291,这个直放站的自激出现时间非常没有规律。RTWP变化特点:主分集相关、干扰具有突变性。,51,内容提纲,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掉话问题,52,掉话问题,以上的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干扰都会引起掉话,但掉话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终端问题、设备问题、传输问题等。从UE侧记录的空口信令上看,在通话过程(连接状态下)中,如果空口的消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任何一个:收到任何的BCH消息(即系统消息)收到RRC Release消息且释放的原因值为非 Normal 收到CC Disconnect,CC Release Complete,CC Release三条消息中的任何一条,而且释放的原因为非Normal,53,掉话问题,54,掉话问题,55,掉话问题,掉话的分析手段:a,UE标准接口信令 b,CDT c,IOS d,CHR e,MML,5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