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334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秋期2107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达#您题库(分学期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2年10月16日,资料涵盖2007年1月至2022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 试题及答案。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3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4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2、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6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c C. 一年7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

3、动犯4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5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1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2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3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4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5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 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6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

5、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o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4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5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6、C. 一年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I).犯罪行为终了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L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 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2 .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I).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 M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3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4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人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 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

7、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5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6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7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8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 o 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L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2 .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3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

8、义务为前提a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 .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7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8 .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1 .犯罪的

9、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2 .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3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 .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 .我国刑法规定己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e)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7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

10、假释。B.十三年8 .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4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5 .某甲已满

11、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1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4

12、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 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5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6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7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1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

13、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4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 于(D)。D.间接故意犯罪5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动罪6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7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17年1月试

14、题及答案L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 0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 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2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3 .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己满 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5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 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6

1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7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8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1 .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这种情况属于(B)。 B.立法解释2 .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 B.同类客体3 .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

16、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4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5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6 .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 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7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8 .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1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17、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4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5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处罚。A.减轻或者免除6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7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己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对于 (ABD)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I).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2015年

18、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9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I).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10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11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12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13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14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15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

19、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L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全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2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3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5 .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 .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

20、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 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7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8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1 .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A)。A.立法解释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A)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A.危害行为4 .某甲己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BCD)时,应当负刑事

21、责任。B.抢劫罪C.放火罪D.贩卖毒品罪5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6 .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 理论上称为(D)。D.想象竞合犯7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8 .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L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CD)。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 .按照(D)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22、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C)。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 .犯罪既遂是指(B)。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全部罪行处罚。D.集团所犯的6 .对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B.无期徒刑C.死刑7 .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 时,应当采取(A)。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

23、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B.立法解释2 .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4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5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6 .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7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 理论上称为(A)。A.想

24、象竞合犯7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8 .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L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 .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3 .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 .犯罪既遂是指(B)。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5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全部罪行处罚。D.他指挥的6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5、。A.无期徒刑B.死刑7 .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 时,应当采取(C)。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按照(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4 .犯罪既遂是指(D) c

26、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 .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A)。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 .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 一年以上五年以下7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L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

27、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4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处罚。A.减轻或者免除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6 .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 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7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ABD) 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2011年7月试题

28、及答案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B.立法解释2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 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3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4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 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5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6 .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C

29、.三年7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8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 0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4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

30、或者免除6 .死刑不适用于(AB【)。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1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4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

31、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 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5 .某甲己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6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C)。C.公安机关7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1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 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2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32、。A.危害行为3 .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 0 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 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5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 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6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7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8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

33、。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按照(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4 .犯罪既遂是指(D)。I).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 .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A)。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 .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

34、以上五年以下7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L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 .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3 .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 .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 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D.防卫挑拨5 .对于组织、领导

35、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6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7 .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 时,应当采取(C)。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L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 .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3 .盲人犯罪后可以(B)。B.

36、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 .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 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D.防卫挑拨5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6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7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8 .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 一年 以上五年以下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L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

37、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I).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某甲己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4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6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 一年8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2007年7月

38、试题及答案1 .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ACD)。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D.对前段的例外2 .在刑法理论上,以(B)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B.犯罪行 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4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6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7 .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B)决定罚金数额。B.犯罪情节

39、8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L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 同类客体3 .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BCD) o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 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 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5 .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 .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C)。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7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C)O C.公安机关8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